重庆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

  • 2022年08月23日 09时31分
  • 来源: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渝府发〔2022〕37号

    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四川省广安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2年8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

    2022年8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工作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优化重庆都市圈发展布局

    第一节  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节  推动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第三节  辐射联动重庆都市圈周边区域发展

    第四章  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一节  构建重庆都市圈立体交通系统

    第二节  畅通对外交通网络

    第三节  强化能源和水安全保障

    第五章  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共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第二节  共建现代服务业高地

    第三节  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第四节  推动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第六章  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第一节  集中力量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第二节  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引领作用

    第三节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第七章  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费目的地

    第一节  合力提升消费供给能力

    第二节  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

    第八章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第一节  推动生态共建共保

    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协同治理

    第三节  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第九章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第一节  合力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

    第二节  共享高水平开放平台

    第三节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第十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第一节  共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二节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第三节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第十一章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一节  共享优质教育文化资源

    第二节  打造健康都市圈

    第三节  提升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水平

    第四节  健全城市安全防控体系

    第五节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第十二章  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第一节  健全重庆都市圈同城化合作机制

    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提升重庆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带动中心城市周边市地和区县加快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重庆都市圈,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未来一个时期重庆都市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重庆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要求,编制《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期至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和制定相关规划、政策的依据。

    重庆都市圈由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和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包括重庆市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21个区和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重庆都市圈常住人口约2440万人,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坝面积约0.31万平方公里、丘陵面积约2.14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

    第一章  规划背景

    近年来,重庆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体化程度持续提高,已具备培育形成现代化重庆都市圈的基础条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城镇化率达到74%。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在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成长潜力的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密集落地。城镇体系逐渐完善,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超过千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中小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口加速回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成效显著,构建起东南西北空立体通道体系和空铁水公口岸体系,门户枢纽地位凸显。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密切,渝广合作走深走实。与此同时,重庆都市圈整体实力、空间布局、同城化水平等与国内外成熟都市圈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基础设施、协同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需要加快补齐,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和常态化协商机制尚未形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推进。在此背景下,推动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重庆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撑作用,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区域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带动作用,强化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功能,助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充分发挥重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加快吸引生态功能区人口向城镇化地区集聚,加快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有利于深入推动川渝合作,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全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促进中心城区和周边城市(镇)同城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统一市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重庆都市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支撑,更好助推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工作原则

    辐射带动、优势互补。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周边城市扩容提质,促进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协作,以大带小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融合,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重庆都市圈发展格局。

    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牢固树立同城化发展理念,强化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加快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路径,释放改革集成效应。加快制度、政策和模式创新,面向国内外加快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共同保护,优化山水生态格局,构建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场主导、开放共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营造市场统一开放、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环境,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构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新体制。

    共建共享、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热情和共建共治共享动力,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多元包容的社会治理格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重庆都市圈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同城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特色优势更加彰显,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重庆都市圈。

    中心城区带动周边区(市、县)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成型。中心城区发展方式加快转型,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优化,周边区(市、县)经济活力、人口承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市、县)优势互补、分工合理、良性互动、协调融合的发展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大幅提升。轨道上的重庆都市圈基本成型,铁路公交化列车、跨区域城际客运公交逐步常态化开行,基本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市、县)1小时通勤。现代化综合立体对外运输大通道加快建成,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成网,水资源、能源实现安全供应和互保互济。

    协同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共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联动的创新网络。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共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催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产业协作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协作效率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起主导产业明确、梯次配套、紧密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呈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雏形。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费目的地迈出重大步伐。

    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坚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内陆改革开放引领功能更加凸显,跨行政区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机制更加完善,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总体消除,统一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重大开放平台功能充分释放,营商环境国际一流。

    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大幅提高。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89.4%,跨界河流水质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逐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教育托幼、医疗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不断提升,就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基本实现同城化,区域协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到2035年,重庆都市圈重点领域同城化全面实现,综合经济实力、资源配置能力、市场主体竞争力大幅跃升,融入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重庆都市圈,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第三章  优化重庆都市圈发展布局

    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空间演进趋势,构建中心城区带动周边区(市、县)共同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瞄准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支持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全面提升城市的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营商品质,打造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强化金融、商务、研发等高端服务功能,加快集聚国际人才、全球资本等高端要素,全面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全面提升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打造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枢纽港、智慧园、艺术湾等城市名片,引领带动中部历史母城、东部生态之城、西部科学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协同发展。

    推动城市瘦身健体。落实“三区三线”,全面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加快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科学划定城市边界,优化内部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增加高品质生态、生活、生产空间供给。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人口密度,积极破解“大城市病”,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东、中、西三大槽谷协调发展,推动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适当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级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推动集约发展。

    重塑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严禁在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挖湖造景,严禁侵占风景名胜区内土地,严禁随意拆除老建筑、砍伐老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废弃老旧厂区转变为新兴产业空间,把巴渝优秀文化元素植入城市街区、景点景区,提升人行道、边角地、坡坎崖等市民身边空间品质,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以长江、嘉陵江为主轴,沿三大平行槽谷组团式发展,系统开展“两江四岸”整体提升,打造109公里“清水绿岸”,高水平打造世界级滨江公共空间和城市山地生态公园。

    第二节  推动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坚持全域统筹、一体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创新创业、产业体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乡治理等领域同城共建,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和功能外溢,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建成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郊区新城。

    提升周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加强璧山区、江津区、长寿区、南川区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统筹交通、市政、产业、公共服务等布局,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地,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支持涪陵区、永川区、合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打造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战略支点,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能级,打造辐射周边的活跃增长极。发挥荣昌区、大足区、铜梁区、潼南区联动成渝、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实施桥头堡城市交通西向工程,深化城乡融合改革试验,做强优势制造业集群,增强人口和要素资源吸引力。用好渝西高铁、襄渝铁路,研究论证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的铁路项目,支持广安市加快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补齐区县城区短板弱项。顺应人口流动趋势,持续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增强区县城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促进区县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公共设施能力与常住人口规模匹配。支持四川省华蓥市、邻水县、武胜县、岳池县开展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创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强化制造业配套、物流服务等功能,引导人口合理流动,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协作高效的新型卫星城。

    建设跨区域合作发展功能平台。以跨省市区域合作功能平台为重点,率先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动在规划统筹、政策协调、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催生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形成系统集成、“以点带面”综合效应。川渝高竹新区,重点探索城市新区管理权所有权适度分离,推动在一体规划、设施互联、产业共兴、园区共建、环境共治、利益共享等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有效承接重庆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合(川)广(安)长(寿)协同发展区,发挥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重点加强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协同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探索建立招商引资协同推介机制和土地指标、土地储备统一管理机制。


    第三节  辐射联动重庆都市圈周边区域发展

    充分对接川黔区域经济布局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布局,依托干线铁路、城际铁路等交通廊道推动重庆都市圈向六个方向对外辐射、协同联动。西北向,依托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铁、渝遂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遂宁、内江、资阳等地一体化发展,推动重庆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高效衔接。北向,依托兰渝铁路、渝西高铁等交通廊道,联动南充、达州、巴中等地一体化发展。西南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渝昆高铁、成渝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泸州、自贡、宜宾等地一体化发展。东北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铁和渝万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垫江、梁平、丰都、忠县等地一体化发展。南向,依托渝贵高铁和渝贵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遵义等黔北地区一体化发展。东南向,依托重庆至黔江高铁、渝怀铁路、乌江航道等交通廊道,联动武隆等周边区(市、县)一体化发展。


    重庆都市圈空间布局图

    第四章  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以提升内联外畅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能源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形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备、管理协同、便捷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一节  构建重庆都市圈立体交通系统

    共建轨道上的重庆都市圈。坚持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建设,有序构建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区互联互通、便捷通勤的轨道交通网络。推动江津区、铜梁区、合川区等至中心城区市域(郊)铁路建设,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至永川区、南川区、大足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等重庆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推进轨道交通引入机场、铁路枢纽。高质量开展轨道站点TOD开发。

    织密道路交通网。实施中心城区向外射线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加密川渝、渝黔等高速公路省际通道,完善重庆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优化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加快同城化通道、进城连接道、越江通道、穿山隧道建设,畅通中心城区进出通道。推动周边城市快速联通,加快区域联络线建设,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向直连直通升级。实施川渝毗邻地区(以下简称毗邻地区)省际国省道升级改造,实现国道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省道基本达到三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畅通四好农村公路“微循环”,消除“断头路”“瓶颈路”“宽窄路”。

    提高运输服务效率。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衔接融合,利用渝西高铁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周边城市至中心城区的公交化列车。实施铁路枢纽建设工程,优化与枢纽相配套的轨道交通、长途客车、公交车设施,提升一体化衔接换乘水平。新(改、扩)建广安东、合川东、永川南、江津南、长寿北、涪陵北、綦江北、铜梁、大足石刻、潼南南等综合客运枢纽。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构建重庆都市圈一体化公路客运网络。实施区县域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推进具备条件的毗邻地区开行公交线路和中心城区近郊班线公交化,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有效接驳。推行重庆都市圈内公共交通“一卡通”“一票式”“一码畅行”,探索高频次通勤乘车实行月票、年票、积分等多样化票制。


    第二节  畅通对外交通网络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一体规划布局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新机场轨道交通、快速通道、换乘枢纽等,做优“重庆飞”航班中转产品,统筹异地城市候机楼建设运营,提升辐射周边的能力。完善通用机场布局,深化低空空域改革,加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扩大民航空域资源分配,织密国际航线网络,优化空域结构,逐步建立与国际航空枢纽相匹配的空域格局。建设航空货运基地,开辟全货机航线航班,加快培育空中中转、陆空联运模式,鼓励物流企业与重庆机场开展公路和航空联运服务,畅通全球主要地区的航空物流大通道。

    建设国家级铁路枢纽。加快建设成渝中线、渝昆、渝万高铁、重庆至黔江高铁,积极推进干线铁路规划建设,逐步实现1小时成渝双核直连、3小时毗邻省会互通、6小时北上广深通达。加快构建广安经南充至成都等快速通道,实现与重庆快速连通。着力构建“三主五辅”出海出境铁路货运通道。推进普速铁路成环成网,加快铁路专用线进重要枢纽港区、大型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

    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深化三峡水运新通道前期论证,加快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推进长江、嘉陵江干支流航电枢纽建设和船闸改造提级,畅通重庆都市圈高等级航道网络。推进果园港、龙头港等内河港口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重点港口和专业化支点港口,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分工协作的现代化港口群。加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合作,促进区域港口码头管理运营一体化。

    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完善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依托多模式集疏运网络衔接重庆市国家物流枢纽核心承载地和广安、永川、合川等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功能完备、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物流枢纽体系。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高兴铁路物流基地、鱼嘴货运站南场站新建集装箱功能区工程等建设,打造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运营组织中心。建设广安内陆无水港,加快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建设。


    第三节  强化能源和水安全保障

    构建一体化水安全保障网络。统筹重庆都市圈水资源配置,研究实施跨区域重大蓄水、提水、调水工程,构建多源互补、引排得当、区域互通、集约高效的现代水网体系。建立跨行政区水源地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建设。统筹防洪减灾设施建设,实施长江干流重庆中心城区等河段堤防全面达标建设,开展嘉陵江、渠江、涪江、綦江、乌江等主要支流防洪治理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协同提升城乡防洪能力,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实施防洪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完善防灾综合调度机制和协同排查机制,构建“功能完备、调度科学”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提高流域防洪和水资源管理水平。

    强化能源高效保障。加快建设外电入渝特高压输电通道,加速川渝电网一体化进程,完善重庆都市圈500千伏主网架及配套工程,重点建设哈密北—重庆特高压直流、天府南—重庆特高压交流工程,推进永川、新玉、中梁山、金山—明月山等一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规划建设两江燃气二期等调峰电源,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完善天然气骨干管网布局,支持加快推进川气东送二线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推进涪陵页岩气、南川页岩气、潼南—合川天然气稳产增能,强化页岩气安全生产。加快铜锣峡、黄草峡等地下储气设施建设,适时启动万顺场等地下储气库建设,打造百亿方储气库群。完善成品油储运设施,建成中航油西南战略储运基地(长寿),搬迁伏牛溪油化品仓储基地。争取纳入国家煤炭重点保供区域,建设珞璜港、合川三汇坝、川东(高兴)、綦江—万盛等储煤基地,储备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加快氢能推广应用,探索建设成渝“氢能走廊”。

    第五章  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大数据智能化发展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构建重庆都市圈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格局。

    第一节  共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加强产业协作。发挥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牵引作用,推动中心城区产业高端化发展,强化周边城市产业配套功能,加快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中心城区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型制造业,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支持周边城市承接创新孵化成果,聚焦2—3个细分领域培育骨干支柱产业。引导永川区、合川区、江津区、璧山区、大足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和广安市重点发展整机、整车、高品质消费品等产业;引导广安市、长寿区、涪陵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重点发展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和页岩气、氢能等产业。有序推进产业承接转移,发挥要素成本、市场和通道优势,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承接东部地区和境外产业链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有效管控产业转移安全风险,补齐建强产业链。

    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推动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基地。实施支柱产业提质工程,大力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模式应用,加快打造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材料、特色消费品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未来产业前瞻谋划,聚焦可能对产业形态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前沿科技领域,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布局,加快搭建应用场景,积极培育空间互联网、生命科学等具有引领作用的先导产业。

    第二节  共建现代服务业高地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牵引,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立足西部、辐射东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具有经济带动力、区域辐射力、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推动金融机构高质量集聚,加快江北嘴—解放碑—长嘉汇金融核心区建设,依法合规引进培育新型金融机构,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布局后台服务中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重庆都市圈协同布局、提供同城化服务。有序推进中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打造私募基金西部高地。开展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试点,推进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和人民币跨境使用,探索共建中新(重庆)金融合作产业园。建好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和创新监管试点,推动中新金融科技合作。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新贸易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域申建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形成贸易金融区块链标准体系。

    提升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和组织中心作用,加快完善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网络,打造多元化、国际化、高水平物流产业体系。构建高质量制造业供应链服务系统,提高供应链智慧化水平。推动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升级电商物流服务系统,拓展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网络。完善城乡三级物流体系,推动发展重庆都市圈同城化即时配送、寄递服务。建设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延伸冷链物流产业链。加快物流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建设重庆都市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升物流服务效率。积极发展嵌入式物流、仓配一体化物流、第四方综合物流等新模式新业态。引进培育物流网络化运营龙头企业,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生产服务型企业创新服务供给,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全产业链价值。在研发设计、科技服务、商务咨询、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联合打造一批服务品牌。依托优势企业培育发展工业设计中心,建设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推动国家质检基地(二期)、食品药品检测基地建设,高水平打造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发展国际化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提升商务咨询服务水平。推动会展业市场化运作,打造若干具有国际或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性、专业性品牌展会,推动会展业和商业、文化、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加快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打造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产业体系。

    第三节  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有序推进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协同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水平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

    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千兆光纤等基础网络,规划部署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空间互联网和量子通信网等未来网络设施,打造泛在互联立体网络体系。强化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作用,打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重点城市的国际数据专用通道。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扩容增能,加快重点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成渝节点,统筹布局大型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同城双活、同城灾备、异地灾备等数据中心。建设各类科学计算、工程计算领域超算中心,打造国家级超算资源集聚高地。加快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推动交通、水利、能源、公共安全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实现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多场景应用。

    合力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优化完善“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软件、集成电路、智能硬件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建设西部信息安全谷,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信息技术生态体系。推动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深度应用,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全面提升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和农业数字化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共建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区域协同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构建全国领先的“5G+工业互联网”生态。

    强化数字化治理。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推动重庆都市圈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强化与企业数据平台对接,有序扩大公共数据开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筑楼宇等的数字化管理,稳步推进“数字+”与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完善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加快提高治理数字化水平。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推动居家生活、就业创业、旅游休闲、购物消费、健身运动、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促进公共服务、社会运行和治理方式创新,构筑全面畅享的数字生活。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积极参与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及移动支付创新应用。

    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加强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监管,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提升数字安全水平。推进面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新型融合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网络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一批网络安全监测、感知、防护、测试、演练平台,构建高效先进的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

    第四节  推动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合作共建,推动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共建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联动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保障重庆都市圈粮食、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壮大绿色蔬菜、特色水果、调味品、名茶叶、中药材、肉蛋禽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挥渝西地区土地富硒优势,发展特色富硒农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全球榨菜出口基地、全国火锅产业基地。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造“都市慢生活”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培育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组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联动开展重点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试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升“巴味渝珍”“华蓥山”等地域品牌形象,塑强一批精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统筹布局重庆都市圈产地初级市场、交易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畅通优质农产品进入城市的“最后一公里”。


    第六章  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健全跨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共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使重庆都市圈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第一节  集中力量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突出科学策源、技术发源等核心功能,加快集聚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和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团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打造原始创新集群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培育建设优势领域国家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培育和完善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建设大数据智能计算、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智能化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生态环境、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特色优势领域,高标准打造“重庆实验室”。优化重组和新建一批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预备队”。强化科研力量配置,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和知名科研机构,联合中科院、国内外知名高校打造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等大科学中心建设。瞄准先进制造、材料、能源等领域,开展原创性、颠覆性和交叉融合创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第二节  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引领作用

    推动全域创新赋能。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联动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建立创新政策跨区域协同、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产业链跨区域联动机制,形成“一城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的创新格局。依托综合性科学中心原始创新基础功能,推动科学城与大学城融合创新,联动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巴南区、江津区等拓展园,加快形成源头创新产业生成、科技服务创新生态引领功能。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加快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高起点建设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加强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循环技术攻关,以智慧化为引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支持广安以广安(深圳)产业园为载体,加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等合作,构建川渝粤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区域级畜禽基因库、国家区域性畜禽种业创新基地。加快建设创新型区县、创新型园区,因地制宜推动差异化创新发展,打造圈层式科技创新方阵。建立重庆都市圈创新联盟,鼓励共用科技创新平台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同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围绕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努力在智能汽车、集成电路、轻金属材料、先进感知、工业大数据、生物医药、中医药、环保装备、页岩气、玄武岩新材料等领域创建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和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参与标准制定修订,推动科技企业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支持创新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打造一批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平台,共谋研发目标、共担科技项目、共享科技成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瓶颈,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第三节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培养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协同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和“小平故里英才计划”,共同办好“重庆英才大会”,健全“塔尖”“塔基”人才政策,靶向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打造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和“博汇巴渝·智创未来”博士后培养专项,造就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精英及青年科技人才。实施千名科研人员交流挂职培养计划,促进科技创新、项目合作。定期发布重庆都市圈紧缺人才目录,建立人才共同招引和柔性使用机制,共建共用专家人才库。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

    推动全面创新改革。探索建立企业需求联合发布机制,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技术开发项目管理方式。在地方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学基金项目中推行经费“负面清单+包干制”。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优化创新政策环境。推进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加快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高水平发展西部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吸引全球知名创投公司来渝设立投资机构,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探索科技型企业专利保险,探索发展知识价值、产学研融合、科创小微企业相关信贷服务。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落地建设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支持与国(境)外创新主体联合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探索共同组建科创基金池,推动科技创新券互通互用,推广应用新兴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有序推进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探索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创新。

    第七章  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费目的地

    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市场新需求,不断增强巴渝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建设具有中国味、巴渝韵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

    第一节  合力提升消费供给能力

    推动消费供给升级。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统筹考虑各类消费需求,提升供给水平、改善消费环境,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服务国内大循环。实施“巴渝新消费”行动,以质量品牌为重点,建立绿色、健康、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加大“渝货精品”推广力度,传承振兴巴渝老字号,鼓励创建美食购物等消费地标,塑造更多城市特色消费品牌。发展参与式、体验式、个性化定制等消费模式和业态,增加文化艺术、康养休闲、旅游等服务消费供给,开发音乐演艺、体育运动、温泉、内河游轮等特色化、品质化消费产品。提升智能产品和数字内容服务供给,促进数字化消费。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美丽经济。

    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提升消费的国际化、品质化、便利化水平,更好地促进内外需求协调发展。高水平建设国际消费核心区,统筹中央商务区、长嘉汇大景区和寸滩国际新城规划建设,推动高端商业商务集聚互动,培育邮轮经济等国际消费新业态,打造世界知名商圈。分类推进中心城区核心商圈改造提升,建设国际化、综合性消费地标。扩大周边城市高品质消费供给,提升广安、永川、涪陵等消费能级,每个区(市)升级打造1个城市骨干商圈,适度均衡布局城市新兴商圈。营造多功能消费场景、生活场景和文化场景,差异化培育一批历史文化街(镇)、特色商业街区、旅游休闲街区和特色美食街区。

    打造知名消费品牌。集聚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首牌经济”“首秀经济”,打造国际品牌西部首选地和国内品牌“世界橱窗”。加快建设国际购物名城,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市内免税店及其离境提货点。弘扬巴渝美食文化,荟萃全球美食精品,推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扩大“重庆火锅”“重庆小面”等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文化名城,高标准打造钓鱼嘴音乐半岛、九龙美术半岛、大足石刻文化公园、铜梁龙文化演艺中心,建设音乐、美术、雕塑、龙舞文化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巴渝文化艺术精品,探索举办国际性文娱演出、艺术品展会,打造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传播地。加快建设体育赛事名城,集聚国内外大型赛事资源和品牌,提升重庆国际马拉松、长寿湖国际铁人三项赛、永川国际女足邀请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等影响力,加快两江足球赛事中心、国际小球赛事中心建设,推动全民健身、赛事经济协同发展,打造体育健康休闲消费集聚地。加快建设“不夜重庆”,擦亮“两江游”等夜间经济名片,升级打造“不夜重庆”生活节,建设体验丰富、包容多元的国际知名夜生活目的地,创建高能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快打造现代时尚之都,发展时尚产业,完善时尚设施,培育一批渝派时尚品牌,丰富“潮生活”,引领“潮经济”。

    第二节  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

    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和线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整合美丽山水和巴渝人文资源,以红色游、都市游、遗产遗址游、生态游等为重点,联合塑造一批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彰显山魂之雄、水韵之灵、人文之美的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提升“山城夜景”品牌,高标准建设寸滩国际邮轮母港,发展长江生态岛链游,精心打造一批展现立体山水都市风貌的旅游景区。整合温泉资源,做强“五方十泉”、做优“一圈百泉”,推动温泉游与生态游、休闲游、观光游等业态融合,做靓世界温泉之都品牌。保护提升红岩村、曾家岩、虎头岩“红色三岩”,串联伟人将帅故里等经典红色旅游景区,打造贯通重庆都市圈的红色文化体验线路。提升大足石刻、南川金佛山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合川钓鱼城、涪陵白鹤梁、广安大小良城申遗,开发铜梁龙、綦江版画、荣昌夏布、大足石雕、岳池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游。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依托重庆工业博物馆、钢铁文化博览馆、三线建设遗址等,打造一批工业文化旅游景区。统筹自然生态和都市田园旅游精品景区建设,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和业态,打造环中心城区文旅休闲带。

    合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建设西部旅游集散中心,强化以旅游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交通干线与景区串联,联合打造快旅慢游服务共同体。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完善文旅大数据平台、旅游信息库,建立假日旅游、旅游景区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联合打造重庆都市圈旅游形象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联合推广活动,举办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山水重庆夜景文化节、华蓥山旅游文化节等旅游节会,探索推出“畅游重庆都市圈”“惠民一卡通”等产品。对接国际标准,推进旅游服务规范与质量标准统一、旅游市场管理协同、旅游企业资质互认,提升重庆都市圈旅游服务质量。


    第八章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推动生态共建共保

    合力打造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强化河湖长制,依法划定重要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生态空间“蓝线”“绿线”,构建以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嘉陵江、乌江为主体,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水系生态廊道。全面推行林长制,健全天然林用途管制和保护监管制度,加强华蓥山、明月山、铜锣山等重要山体生态廊道保护。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与周边地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统筹衔接。科学规范、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长江干流两岸城市规划范围内滨水绿地等生态缓冲带建设,推进长江消落区生态修复及保护,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协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强化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建设。设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

    强化生态系统修复。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分区分阶段因地制宜推进全域生态修复。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推进陡坡耕地、重要水源地耕地、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有效防控森林火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强化重要水源地、人口密集场所周边地灾隐患点综合治理。稳妥推进生态敏感区生态搬迁。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加强关闭矿山地质灾害和生态破坏风险防控,推动关闭煤矿矿井水治理。以蓄水、保土、造林、种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协同治理

    建立统一的环保标准和协同治理体系。联合开展重庆都市圈现行环保标准差异分析评估,率先实行统一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和执法自由裁量标准。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全域,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体系,统一“长江支流”“沿江1公里”“合规产业园”等管控对象的界定标准和管控尺度。完善生态环境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开展交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督察。统一布局、规划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施环境质量联合预报预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联合审查审批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共同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强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

    推进跨界水体环境治理。开展联合巡河,加强工业污染、畜禽养殖、入河排污口、环境风险隐患点等协同管理。深化排污口设置管理改革,加快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统筹规划建设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推进水域“清漂”联动。在长江、嘉陵江一级支流开展水环境治理,开展小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升级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毗邻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布局、共建共享,健全管护机制。

    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重污染天气共同应对机制,推进应急响应一体联动。联合制定毗邻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整治计划,推进毗邻地区交通、工业、生活和扬尘污染协同治理。实施“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提升清洁运输比例,淘汰超排放的车辆、工程机械和老旧船舶,基本消除冒黑烟现象。协同推进船舶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改造,促进岸电常态化使用。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推进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系统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加强土壤污染及固废危废协同治理。以沿江工业园区、矿山等受污染土壤为重点开展风险管控和修复。联合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严控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建立固体废弃物跨区域转移合作与利用处置补偿机制,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基地和危险废物资源处置中心。依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行为。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进镇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全覆盖、区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全覆盖、区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全覆盖。开展国家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试点。

    第三节  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构建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实现碳达峰。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推动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绿色工程研究中心,布局长江模拟器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大气复合污染、长江库岸带生物多样性、库区水生态、新污染物、脆弱生态系统等领域建设一批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站,建设“零碳园区”。实施重大绿色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绿色城市标准化支撑平台,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统筹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物品交投网点建设,布局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城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共建区域一体化垃圾分类回收网络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加大垃圾收集、储存、运输、处理过程废气密闭收集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统筹布局电动汽车充换电配套设施,鼓励引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推行绿色产品优先,促进绿色消费。深化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实施节水行动,加快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大节能节水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建设南方地区节水技术创新中心。

    探索绿色发展新机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确自然资源产权主体,推进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主体的补偿力度。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建联维,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深化拓展地票生态功能,探索用水权、用能权交易。支持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示范建设,建设长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和长江生态环境研究院。

    第九章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国际门户枢纽,更好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第一节  合力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

    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功能,加密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探索开行外贸出口定制化专列和重庆—老挝万象等班列,统筹推进枢纽体系、多式联运体系和境内外分拨集散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统筹协调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区域服务能力。拓展中欧班列(成渝)功能和网络体系,探索开行中亚、西亚、南亚线路,构建欧洲—重庆—东南亚(日韩)通道网络,加快在沿线重要节点布局建设货物集散分拨中心、冷链物流基地和海外仓,发展全程冷链运输,打造数字班列,增强国际物流集散功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铁路,加强陆水、港航联动,开通往返主要港口的“水上穿梭巴士”和铁水联运班列,发展江海直达运输,构建通江达海、首尾联动的沿江综合立体国际开放通道。拓展中欧班列(成渝)经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辐射范围,增设境外集结分拨点,强化沿线货源组织集结,构建重庆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国际开放大通道。

    第二节  共享高水平开放平台

    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深化金融、航空、信息等领域合作,引导和支持新加坡企业在重庆都市圈内投资兴业,以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合作带动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互联互通。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持续开展陆上贸易规则、多式联运规则等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促进自贸试验区与其他开放平台和区域的功能互补、政策叠加、协同发展,高质量打造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加大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对外开放力度,聚力打造一批国际金融、物流、对外交往等重大功能平台,加快集聚高能级市场主体、跨区域总部、全球性资本、国际化人才,打造联通全球、辐射内陆的高端要素集聚地。发挥国家级新区、开发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综合保税区创新升级,完善口岸布局和功能,统筹各类开发开放平台协同发展。

    第三节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全面对接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加快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大市场,扩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大力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推动汽车、装备制造优势企业布局境外营销服务网络,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建设电商产业园和公共海外仓。吸引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来渝设立领事、商务和办事机构,加强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组织等合作,依托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开展具有巴渝特色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动,高标准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办好智博会、西洽会、中新金融峰会等,共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

    第十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强化重点领域改革系统集成,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创新成果和改革经验。

    第一节  共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共建统一的市场规则。全面对接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健全定期评估、动态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的长效机制,推动重庆都市圈征拆补偿、要素价格等政策协同。探索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推进重庆都市圈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探索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指标体系。推进能源、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加快川渝一体化电力市场建设。

    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探索实施重庆都市圈内城乡居民户口通迁制度,全面消除区域间户籍壁垒。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定向培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批实训基地和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和院校。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效衔接,推动广安来渝创业人员享受同城待遇。联合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协同打造“智汇巴蜀”“才兴川渝”等人力资源品牌。

    推动技术市场一体化。共建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平台,探索建设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实现技术成果、投资需求等信息共享和股权变更、产权交易、交易鉴证等相关技术产权交易业务同城化办理。完善知识产权跨区域和远程维权服务机制,高标准建设重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推动金融监管协同。推动金融统计数据和信息共享,加强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合作。强化金融监管合作和风险联防联控,建立金融风险联合处置机制,优化债委会等跨地区、跨部门协调体系,合力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金融活动,共同维护重庆都市圈金融系统安全。高质量推进成渝金融法院建设。

    第二节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协同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构建统一的产权、行政审批等信息网络服务和管理平台,推动重庆都市圈政务服务线下异地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打造“川渝通办”升级版,实现“一网通办”。深化营业执照“办、发、领”一体化服务,共同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开展“一企一证”改革,探索“一照通”登记许可服务新模式。逐步实现“零证明”。支持能源、电信、医疗等行业依法有序提供跨行政区服务,创新和加强监管,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流程的监管机制。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积极争取区域性国资国企改革综合试验,在全面建设市场化经营等方面加强改革联动。强化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服务功能,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拓宽社会资本参与重庆都市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渠道。坚决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建立规范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利用川商渝商综合服务平台,引导重庆都市圈商会、协会和重点民营企业共同开展项目推介、银企对接。

    健全重庆都市圈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统一的信用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推动重庆都市圈信用信息共享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互查互认,实施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失信惩戒。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易贷”平台功能,推动市场主体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便利化。强化信用服务市场一体化监管,促进信用服务业健康发展。健全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

    第三节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加快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通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

    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渠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大“人地钱”挂钩激励力度,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建立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探索通过义务教育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推进城市科教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健全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强化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责任,鼓励工商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支持进入养老、卫生等乡村服务领域,创新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运营模式。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依法拓宽农业农村领域抵质押物范围,鼓励创新开发适合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

    搭建城乡融合发展平台。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和重庆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在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稳妥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等方面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探索实践。依托各类农业园区,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节点和枢纽作用,促进小城镇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强化重点镇的人口吸引力,增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等功能。

    第十一章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和配置效率,统筹推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节  共享优质教育文化资源

    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开展对口帮扶,建立区域和跨区域教育集团、学校联盟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大力推进校长、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支持职业院校建立重庆都市圈职业教育联盟,统筹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快实现与产业链相配套的中高职学校紧缺专业贯通招生,打造永川等一批职教基地。引导高等教育资源向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延伸布局,有序探索跨行政区设立分支机构及各类教育、实践基地。构建重庆都市圈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打造一批线上一流课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支持引进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允许外国教育机构、其他组织和个人单独设立非学制类职业培训机构,支持建设国际合作教育园区。

    共同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和普惠共享。优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布局,向重庆都市圈居民平等开放。构建“书香巴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推动影视、舞台艺术等协同发展,联合打造巴渝文化名片。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社区体育场地等资源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支持公办中小学校和高校的体育场馆、附属设施向社会分时段开放,打造“15分钟健身圈”。推动文化、体育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共创一批区域性品牌。

    第二节  打造健康都市圈

    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争创国家医学中心。积极引入北京、上海、江苏等优质医疗资源富集地区的高水平医院,在重庆都市圈输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并在区域间均衡布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积极支持医联体建设和跨区办医、在线诊疗,建立疑难重症会诊和转诊绿色通道,推动三级甲等综合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并稳步扩大到二级甲等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传承创新发展。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强化慢性病综合预防和伤害预防干预,扩大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供给,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发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构建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开展跨区域业务项目。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发挥“领跑城市”在养老服务领域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服务质量,打响服务品牌。推动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老年人入住评估等互通互认。支持养老设施跨区域共建,合作建设养生养老服务综合体、康复中心。探索实行养老床位补贴跟随人走、医疗费用异地结算,促进异地养老。加快各类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推动人口信息互通共享。支持企业积极开发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加快发展养老护理服务、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老龄产业,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统筹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第三节  提升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水平

    统筹推进就业服务。共建统一的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跨区域转移就业协作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域、服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发展,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共同打击跨界欠薪逃匿和非法职业中介等违法行为。

    加快社会保障服务接轨。推动养老金领取资格核查互认,优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理流程,推进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医保关系转接服务,实现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跨省通办”。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统一工伤认定和保险待遇政策。建立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将常住人口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推行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缴存信息共享互认,协同推进公积金互认互贷。

    第四节  健全城市安全防控体系

    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重庆都市圈公共卫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综合救治、物资保障等统筹联动,提高风险防范处置能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启动等级疾控中心建设,推动区县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社区网络化流行病防治体系,构建“市—区域—区县”三级疾控网络。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建立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

    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水平。统筹推进沿江防洪排涝和城市基础设施重建,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增强房屋和公共设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公共设施和建筑应急避难功能,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改造。搭建重庆都市圈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能力。

    健全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跨区域、跨流域灾害事故应急协同联动,健全区域性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应急管理“一网调度”。加快建设物资储备中心,打造1小时应急救援圈,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联动长效机制,协同推进矿山、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工贸、建设施工、燃气、校园、医院、高层建筑消防和旅游景区等重点领域地域安全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在跨界毗邻地区,按可达性统筹“120”“110”“119”等服务范围。

    第五节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深入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改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动建立跨区域矛盾纠纷调解联动机制和联合调解组织。成立重庆都市圈社会治理联盟,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协同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强交界地带管理联动,建立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协商制度,充分征求毗邻地区意见。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健全“马路办公”长效机制,探索构建重庆都市圈城市治理法规和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第十二章  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统一高效、衔接顺畅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和要素保障,为促进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健全重庆都市圈同城化合作机制

    构建常态化协商机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合作机制框架下,建立重庆都市圈联席会议机制,研究推进重庆都市圈重点任务、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问题提交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建立交通、产业、科技、市场、资源环境、公共服务等专项合作机制,由两省市相关部门、广安市分领域策划和推进具体合作事项。

    建立政策协同机制。建立重点领域制度规则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在毗邻区域合作平台试行建设用地指标、土地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重庆四川两省市协同向重庆都市圈内区(市、县)政府适度下放省(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探索研究重庆都市圈有关地方性法规,推动重庆都市圈内跨省市干部人才双向交流,促进各区域板块加强合作。

    创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跨区域财政协同投入机制,重点投向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共治、创新体系共建、公共服务和信息系统共享、园区合作等领域。探索建立区域互利共赢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探索经济统计分算方式,完善重大经济指标协调划分的政府内部考核制度,调动政府和市场主体积极性。探索建立区域投资、税收等利益争端处理机制,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良好环境。拓展城市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期限匹配、渠道多元、财务可持续的市场化融资机制。

    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重庆主城都市区各区及四川省广安市是重庆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和专项推进方案,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两省市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实施指导,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重庆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和方案统筹实施,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推动政策会商、项目对接、利益协调,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扩大社会参与。加强舆论引导,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有利于重庆都市圈建设的良好氛围。鼓励智库参与重庆都市圈建设决策咨询,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增强社会各方的认同感和积极性,汇聚形成推动重庆都市圈建设的强大合力。

    文件下载:重庆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doc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

  • 2022年08月23日 09时31分
  • 来源: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 渝府发〔2022〕37号

    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四川省广安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2年8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

    2022年8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工作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优化重庆都市圈发展布局

    第一节  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节  推动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第三节  辐射联动重庆都市圈周边区域发展

    第四章  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一节  构建重庆都市圈立体交通系统

    第二节  畅通对外交通网络

    第三节  强化能源和水安全保障

    第五章  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共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第二节  共建现代服务业高地

    第三节  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第四节  推动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第六章  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第一节  集中力量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第二节  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引领作用

    第三节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第七章  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费目的地

    第一节  合力提升消费供给能力

    第二节  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

    第八章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第一节  推动生态共建共保

    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协同治理

    第三节  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第九章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第一节  合力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

    第二节  共享高水平开放平台

    第三节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第十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第一节  共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二节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第三节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第十一章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一节  共享优质教育文化资源

    第二节  打造健康都市圈

    第三节  提升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水平

    第四节  健全城市安全防控体系

    第五节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第十二章  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第一节  健全重庆都市圈同城化合作机制

    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提升重庆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带动中心城市周边市地和区县加快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重庆都市圈,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未来一个时期重庆都市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重庆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要求,编制《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期至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和制定相关规划、政策的依据。

    重庆都市圈由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和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包括重庆市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21个区和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重庆都市圈常住人口约2440万人,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坝面积约0.31万平方公里、丘陵面积约2.14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

    第一章  规划背景

    近年来,重庆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体化程度持续提高,已具备培育形成现代化重庆都市圈的基础条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城镇化率达到74%。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在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成长潜力的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密集落地。城镇体系逐渐完善,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超过千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中小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口加速回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成效显著,构建起东南西北空立体通道体系和空铁水公口岸体系,门户枢纽地位凸显。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密切,渝广合作走深走实。与此同时,重庆都市圈整体实力、空间布局、同城化水平等与国内外成熟都市圈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基础设施、协同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需要加快补齐,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和常态化协商机制尚未形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推进。在此背景下,推动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重庆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撑作用,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区域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带动作用,强化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功能,助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充分发挥重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加快吸引生态功能区人口向城镇化地区集聚,加快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有利于深入推动川渝合作,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全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促进中心城区和周边城市(镇)同城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统一市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重庆都市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支撑,更好助推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工作原则

    辐射带动、优势互补。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周边城市扩容提质,促进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协作,以大带小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融合,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重庆都市圈发展格局。

    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牢固树立同城化发展理念,强化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加快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路径,释放改革集成效应。加快制度、政策和模式创新,面向国内外加快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共同保护,优化山水生态格局,构建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场主导、开放共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营造市场统一开放、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环境,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构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新体制。

    共建共享、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热情和共建共治共享动力,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多元包容的社会治理格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重庆都市圈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同城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特色优势更加彰显,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重庆都市圈。

    中心城区带动周边区(市、县)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成型。中心城区发展方式加快转型,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优化,周边区(市、县)经济活力、人口承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市、县)优势互补、分工合理、良性互动、协调融合的发展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大幅提升。轨道上的重庆都市圈基本成型,铁路公交化列车、跨区域城际客运公交逐步常态化开行,基本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市、县)1小时通勤。现代化综合立体对外运输大通道加快建成,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成网,水资源、能源实现安全供应和互保互济。

    协同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共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联动的创新网络。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共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催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产业协作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协作效率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起主导产业明确、梯次配套、紧密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呈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雏形。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费目的地迈出重大步伐。

    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坚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内陆改革开放引领功能更加凸显,跨行政区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机制更加完善,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总体消除,统一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重大开放平台功能充分释放,营商环境国际一流。

    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大幅提高。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89.4%,跨界河流水质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逐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教育托幼、医疗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不断提升,就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基本实现同城化,区域协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到2035年,重庆都市圈重点领域同城化全面实现,综合经济实力、资源配置能力、市场主体竞争力大幅跃升,融入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重庆都市圈,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第三章  优化重庆都市圈发展布局

    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空间演进趋势,构建中心城区带动周边区(市、县)共同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瞄准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支持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全面提升城市的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营商品质,打造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强化金融、商务、研发等高端服务功能,加快集聚国际人才、全球资本等高端要素,全面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全面提升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打造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枢纽港、智慧园、艺术湾等城市名片,引领带动中部历史母城、东部生态之城、西部科学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协同发展。

    推动城市瘦身健体。落实“三区三线”,全面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加快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科学划定城市边界,优化内部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增加高品质生态、生活、生产空间供给。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人口密度,积极破解“大城市病”,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东、中、西三大槽谷协调发展,推动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适当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级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推动集约发展。

    重塑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严禁在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挖湖造景,严禁侵占风景名胜区内土地,严禁随意拆除老建筑、砍伐老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废弃老旧厂区转变为新兴产业空间,把巴渝优秀文化元素植入城市街区、景点景区,提升人行道、边角地、坡坎崖等市民身边空间品质,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以长江、嘉陵江为主轴,沿三大平行槽谷组团式发展,系统开展“两江四岸”整体提升,打造109公里“清水绿岸”,高水平打造世界级滨江公共空间和城市山地生态公园。

    第二节  推动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坚持全域统筹、一体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创新创业、产业体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乡治理等领域同城共建,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和功能外溢,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建成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郊区新城。

    提升周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加强璧山区、江津区、长寿区、南川区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统筹交通、市政、产业、公共服务等布局,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地,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支持涪陵区、永川区、合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打造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战略支点,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能级,打造辐射周边的活跃增长极。发挥荣昌区、大足区、铜梁区、潼南区联动成渝、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实施桥头堡城市交通西向工程,深化城乡融合改革试验,做强优势制造业集群,增强人口和要素资源吸引力。用好渝西高铁、襄渝铁路,研究论证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的铁路项目,支持广安市加快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补齐区县城区短板弱项。顺应人口流动趋势,持续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增强区县城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促进区县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公共设施能力与常住人口规模匹配。支持四川省华蓥市、邻水县、武胜县、岳池县开展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创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强化制造业配套、物流服务等功能,引导人口合理流动,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协作高效的新型卫星城。

    建设跨区域合作发展功能平台。以跨省市区域合作功能平台为重点,率先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动在规划统筹、政策协调、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催生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形成系统集成、“以点带面”综合效应。川渝高竹新区,重点探索城市新区管理权所有权适度分离,推动在一体规划、设施互联、产业共兴、园区共建、环境共治、利益共享等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有效承接重庆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合(川)广(安)长(寿)协同发展区,发挥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重点加强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协同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探索建立招商引资协同推介机制和土地指标、土地储备统一管理机制。


    第三节  辐射联动重庆都市圈周边区域发展

    充分对接川黔区域经济布局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布局,依托干线铁路、城际铁路等交通廊道推动重庆都市圈向六个方向对外辐射、协同联动。西北向,依托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铁、渝遂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遂宁、内江、资阳等地一体化发展,推动重庆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高效衔接。北向,依托兰渝铁路、渝西高铁等交通廊道,联动南充、达州、巴中等地一体化发展。西南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渝昆高铁、成渝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泸州、自贡、宜宾等地一体化发展。东北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铁和渝万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垫江、梁平、丰都、忠县等地一体化发展。南向,依托渝贵高铁和渝贵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遵义等黔北地区一体化发展。东南向,依托重庆至黔江高铁、渝怀铁路、乌江航道等交通廊道,联动武隆等周边区(市、县)一体化发展。


    重庆都市圈空间布局图

    第四章  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以提升内联外畅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能源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形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备、管理协同、便捷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一节  构建重庆都市圈立体交通系统

    共建轨道上的重庆都市圈。坚持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建设,有序构建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区互联互通、便捷通勤的轨道交通网络。推动江津区、铜梁区、合川区等至中心城区市域(郊)铁路建设,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至永川区、南川区、大足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等重庆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推进轨道交通引入机场、铁路枢纽。高质量开展轨道站点TOD开发。

    织密道路交通网。实施中心城区向外射线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加密川渝、渝黔等高速公路省际通道,完善重庆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优化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加快同城化通道、进城连接道、越江通道、穿山隧道建设,畅通中心城区进出通道。推动周边城市快速联通,加快区域联络线建设,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向直连直通升级。实施川渝毗邻地区(以下简称毗邻地区)省际国省道升级改造,实现国道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省道基本达到三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畅通四好农村公路“微循环”,消除“断头路”“瓶颈路”“宽窄路”。

    提高运输服务效率。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衔接融合,利用渝西高铁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周边城市至中心城区的公交化列车。实施铁路枢纽建设工程,优化与枢纽相配套的轨道交通、长途客车、公交车设施,提升一体化衔接换乘水平。新(改、扩)建广安东、合川东、永川南、江津南、长寿北、涪陵北、綦江北、铜梁、大足石刻、潼南南等综合客运枢纽。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构建重庆都市圈一体化公路客运网络。实施区县域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推进具备条件的毗邻地区开行公交线路和中心城区近郊班线公交化,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有效接驳。推行重庆都市圈内公共交通“一卡通”“一票式”“一码畅行”,探索高频次通勤乘车实行月票、年票、积分等多样化票制。


    第二节  畅通对外交通网络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一体规划布局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新机场轨道交通、快速通道、换乘枢纽等,做优“重庆飞”航班中转产品,统筹异地城市候机楼建设运营,提升辐射周边的能力。完善通用机场布局,深化低空空域改革,加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扩大民航空域资源分配,织密国际航线网络,优化空域结构,逐步建立与国际航空枢纽相匹配的空域格局。建设航空货运基地,开辟全货机航线航班,加快培育空中中转、陆空联运模式,鼓励物流企业与重庆机场开展公路和航空联运服务,畅通全球主要地区的航空物流大通道。

    建设国家级铁路枢纽。加快建设成渝中线、渝昆、渝万高铁、重庆至黔江高铁,积极推进干线铁路规划建设,逐步实现1小时成渝双核直连、3小时毗邻省会互通、6小时北上广深通达。加快构建广安经南充至成都等快速通道,实现与重庆快速连通。着力构建“三主五辅”出海出境铁路货运通道。推进普速铁路成环成网,加快铁路专用线进重要枢纽港区、大型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

    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深化三峡水运新通道前期论证,加快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推进长江、嘉陵江干支流航电枢纽建设和船闸改造提级,畅通重庆都市圈高等级航道网络。推进果园港、龙头港等内河港口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重点港口和专业化支点港口,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分工协作的现代化港口群。加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合作,促进区域港口码头管理运营一体化。

    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完善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依托多模式集疏运网络衔接重庆市国家物流枢纽核心承载地和广安、永川、合川等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功能完备、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物流枢纽体系。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高兴铁路物流基地、鱼嘴货运站南场站新建集装箱功能区工程等建设,打造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运营组织中心。建设广安内陆无水港,加快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建设。


    第三节  强化能源和水安全保障

    构建一体化水安全保障网络。统筹重庆都市圈水资源配置,研究实施跨区域重大蓄水、提水、调水工程,构建多源互补、引排得当、区域互通、集约高效的现代水网体系。建立跨行政区水源地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建设。统筹防洪减灾设施建设,实施长江干流重庆中心城区等河段堤防全面达标建设,开展嘉陵江、渠江、涪江、綦江、乌江等主要支流防洪治理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协同提升城乡防洪能力,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实施防洪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完善防灾综合调度机制和协同排查机制,构建“功能完备、调度科学”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提高流域防洪和水资源管理水平。

    强化能源高效保障。加快建设外电入渝特高压输电通道,加速川渝电网一体化进程,完善重庆都市圈500千伏主网架及配套工程,重点建设哈密北—重庆特高压直流、天府南—重庆特高压交流工程,推进永川、新玉、中梁山、金山—明月山等一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规划建设两江燃气二期等调峰电源,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完善天然气骨干管网布局,支持加快推进川气东送二线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推进涪陵页岩气、南川页岩气、潼南—合川天然气稳产增能,强化页岩气安全生产。加快铜锣峡、黄草峡等地下储气设施建设,适时启动万顺场等地下储气库建设,打造百亿方储气库群。完善成品油储运设施,建成中航油西南战略储运基地(长寿),搬迁伏牛溪油化品仓储基地。争取纳入国家煤炭重点保供区域,建设珞璜港、合川三汇坝、川东(高兴)、綦江—万盛等储煤基地,储备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加快氢能推广应用,探索建设成渝“氢能走廊”。

    第五章  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大数据智能化发展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构建重庆都市圈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格局。

    第一节  共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加强产业协作。发挥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牵引作用,推动中心城区产业高端化发展,强化周边城市产业配套功能,加快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中心城区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型制造业,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支持周边城市承接创新孵化成果,聚焦2—3个细分领域培育骨干支柱产业。引导永川区、合川区、江津区、璧山区、大足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和广安市重点发展整机、整车、高品质消费品等产业;引导广安市、长寿区、涪陵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重点发展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和页岩气、氢能等产业。有序推进产业承接转移,发挥要素成本、市场和通道优势,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承接东部地区和境外产业链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有效管控产业转移安全风险,补齐建强产业链。

    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推动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基地。实施支柱产业提质工程,大力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模式应用,加快打造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材料、特色消费品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未来产业前瞻谋划,聚焦可能对产业形态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前沿科技领域,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布局,加快搭建应用场景,积极培育空间互联网、生命科学等具有引领作用的先导产业。

    第二节  共建现代服务业高地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牵引,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立足西部、辐射东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具有经济带动力、区域辐射力、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推动金融机构高质量集聚,加快江北嘴—解放碑—长嘉汇金融核心区建设,依法合规引进培育新型金融机构,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布局后台服务中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重庆都市圈协同布局、提供同城化服务。有序推进中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打造私募基金西部高地。开展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试点,推进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和人民币跨境使用,探索共建中新(重庆)金融合作产业园。建好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和创新监管试点,推动中新金融科技合作。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新贸易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域申建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形成贸易金融区块链标准体系。

    提升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和组织中心作用,加快完善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网络,打造多元化、国际化、高水平物流产业体系。构建高质量制造业供应链服务系统,提高供应链智慧化水平。推动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升级电商物流服务系统,拓展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网络。完善城乡三级物流体系,推动发展重庆都市圈同城化即时配送、寄递服务。建设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延伸冷链物流产业链。加快物流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建设重庆都市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升物流服务效率。积极发展嵌入式物流、仓配一体化物流、第四方综合物流等新模式新业态。引进培育物流网络化运营龙头企业,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生产服务型企业创新服务供给,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全产业链价值。在研发设计、科技服务、商务咨询、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联合打造一批服务品牌。依托优势企业培育发展工业设计中心,建设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推动国家质检基地(二期)、食品药品检测基地建设,高水平打造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发展国际化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提升商务咨询服务水平。推动会展业市场化运作,打造若干具有国际或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性、专业性品牌展会,推动会展业和商业、文化、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加快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打造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产业体系。

    第三节  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有序推进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协同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水平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

    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千兆光纤等基础网络,规划部署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空间互联网和量子通信网等未来网络设施,打造泛在互联立体网络体系。强化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作用,打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重点城市的国际数据专用通道。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扩容增能,加快重点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成渝节点,统筹布局大型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同城双活、同城灾备、异地灾备等数据中心。建设各类科学计算、工程计算领域超算中心,打造国家级超算资源集聚高地。加快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推动交通、水利、能源、公共安全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实现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多场景应用。

    合力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优化完善“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软件、集成电路、智能硬件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建设西部信息安全谷,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信息技术生态体系。推动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深度应用,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全面提升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和农业数字化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共建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区域协同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构建全国领先的“5G+工业互联网”生态。

    强化数字化治理。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推动重庆都市圈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强化与企业数据平台对接,有序扩大公共数据开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筑楼宇等的数字化管理,稳步推进“数字+”与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完善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加快提高治理数字化水平。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推动居家生活、就业创业、旅游休闲、购物消费、健身运动、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促进公共服务、社会运行和治理方式创新,构筑全面畅享的数字生活。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积极参与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及移动支付创新应用。

    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加强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监管,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提升数字安全水平。推进面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新型融合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网络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一批网络安全监测、感知、防护、测试、演练平台,构建高效先进的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

    第四节  推动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合作共建,推动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共建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联动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保障重庆都市圈粮食、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壮大绿色蔬菜、特色水果、调味品、名茶叶、中药材、肉蛋禽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挥渝西地区土地富硒优势,发展特色富硒农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全球榨菜出口基地、全国火锅产业基地。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造“都市慢生活”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培育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组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联动开展重点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试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升“巴味渝珍”“华蓥山”等地域品牌形象,塑强一批精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统筹布局重庆都市圈产地初级市场、交易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畅通优质农产品进入城市的“最后一公里”。


    第六章  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健全跨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共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使重庆都市圈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第一节  集中力量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突出科学策源、技术发源等核心功能,加快集聚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和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团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打造原始创新集群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培育建设优势领域国家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培育和完善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建设大数据智能计算、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智能化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生态环境、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特色优势领域,高标准打造“重庆实验室”。优化重组和新建一批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预备队”。强化科研力量配置,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和知名科研机构,联合中科院、国内外知名高校打造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等大科学中心建设。瞄准先进制造、材料、能源等领域,开展原创性、颠覆性和交叉融合创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第二节  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引领作用

    推动全域创新赋能。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联动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建立创新政策跨区域协同、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产业链跨区域联动机制,形成“一城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的创新格局。依托综合性科学中心原始创新基础功能,推动科学城与大学城融合创新,联动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巴南区、江津区等拓展园,加快形成源头创新产业生成、科技服务创新生态引领功能。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加快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高起点建设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加强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循环技术攻关,以智慧化为引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支持广安以广安(深圳)产业园为载体,加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等合作,构建川渝粤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区域级畜禽基因库、国家区域性畜禽种业创新基地。加快建设创新型区县、创新型园区,因地制宜推动差异化创新发展,打造圈层式科技创新方阵。建立重庆都市圈创新联盟,鼓励共用科技创新平台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同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围绕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努力在智能汽车、集成电路、轻金属材料、先进感知、工业大数据、生物医药、中医药、环保装备、页岩气、玄武岩新材料等领域创建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和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参与标准制定修订,推动科技企业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支持创新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打造一批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平台,共谋研发目标、共担科技项目、共享科技成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瓶颈,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第三节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培养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协同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和“小平故里英才计划”,共同办好“重庆英才大会”,健全“塔尖”“塔基”人才政策,靶向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打造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和“博汇巴渝·智创未来”博士后培养专项,造就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精英及青年科技人才。实施千名科研人员交流挂职培养计划,促进科技创新、项目合作。定期发布重庆都市圈紧缺人才目录,建立人才共同招引和柔性使用机制,共建共用专家人才库。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

    推动全面创新改革。探索建立企业需求联合发布机制,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技术开发项目管理方式。在地方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学基金项目中推行经费“负面清单+包干制”。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优化创新政策环境。推进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加快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高水平发展西部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吸引全球知名创投公司来渝设立投资机构,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探索科技型企业专利保险,探索发展知识价值、产学研融合、科创小微企业相关信贷服务。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落地建设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支持与国(境)外创新主体联合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探索共同组建科创基金池,推动科技创新券互通互用,推广应用新兴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有序推进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探索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创新。

    第七章  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费目的地

    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市场新需求,不断增强巴渝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建设具有中国味、巴渝韵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

    第一节  合力提升消费供给能力

    推动消费供给升级。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统筹考虑各类消费需求,提升供给水平、改善消费环境,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服务国内大循环。实施“巴渝新消费”行动,以质量品牌为重点,建立绿色、健康、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加大“渝货精品”推广力度,传承振兴巴渝老字号,鼓励创建美食购物等消费地标,塑造更多城市特色消费品牌。发展参与式、体验式、个性化定制等消费模式和业态,增加文化艺术、康养休闲、旅游等服务消费供给,开发音乐演艺、体育运动、温泉、内河游轮等特色化、品质化消费产品。提升智能产品和数字内容服务供给,促进数字化消费。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美丽经济。

    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提升消费的国际化、品质化、便利化水平,更好地促进内外需求协调发展。高水平建设国际消费核心区,统筹中央商务区、长嘉汇大景区和寸滩国际新城规划建设,推动高端商业商务集聚互动,培育邮轮经济等国际消费新业态,打造世界知名商圈。分类推进中心城区核心商圈改造提升,建设国际化、综合性消费地标。扩大周边城市高品质消费供给,提升广安、永川、涪陵等消费能级,每个区(市)升级打造1个城市骨干商圈,适度均衡布局城市新兴商圈。营造多功能消费场景、生活场景和文化场景,差异化培育一批历史文化街(镇)、特色商业街区、旅游休闲街区和特色美食街区。

    打造知名消费品牌。集聚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首牌经济”“首秀经济”,打造国际品牌西部首选地和国内品牌“世界橱窗”。加快建设国际购物名城,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市内免税店及其离境提货点。弘扬巴渝美食文化,荟萃全球美食精品,推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扩大“重庆火锅”“重庆小面”等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文化名城,高标准打造钓鱼嘴音乐半岛、九龙美术半岛、大足石刻文化公园、铜梁龙文化演艺中心,建设音乐、美术、雕塑、龙舞文化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巴渝文化艺术精品,探索举办国际性文娱演出、艺术品展会,打造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传播地。加快建设体育赛事名城,集聚国内外大型赛事资源和品牌,提升重庆国际马拉松、长寿湖国际铁人三项赛、永川国际女足邀请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等影响力,加快两江足球赛事中心、国际小球赛事中心建设,推动全民健身、赛事经济协同发展,打造体育健康休闲消费集聚地。加快建设“不夜重庆”,擦亮“两江游”等夜间经济名片,升级打造“不夜重庆”生活节,建设体验丰富、包容多元的国际知名夜生活目的地,创建高能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快打造现代时尚之都,发展时尚产业,完善时尚设施,培育一批渝派时尚品牌,丰富“潮生活”,引领“潮经济”。

    第二节  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

    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和线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整合美丽山水和巴渝人文资源,以红色游、都市游、遗产遗址游、生态游等为重点,联合塑造一批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彰显山魂之雄、水韵之灵、人文之美的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提升“山城夜景”品牌,高标准建设寸滩国际邮轮母港,发展长江生态岛链游,精心打造一批展现立体山水都市风貌的旅游景区。整合温泉资源,做强“五方十泉”、做优“一圈百泉”,推动温泉游与生态游、休闲游、观光游等业态融合,做靓世界温泉之都品牌。保护提升红岩村、曾家岩、虎头岩“红色三岩”,串联伟人将帅故里等经典红色旅游景区,打造贯通重庆都市圈的红色文化体验线路。提升大足石刻、南川金佛山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合川钓鱼城、涪陵白鹤梁、广安大小良城申遗,开发铜梁龙、綦江版画、荣昌夏布、大足石雕、岳池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游。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依托重庆工业博物馆、钢铁文化博览馆、三线建设遗址等,打造一批工业文化旅游景区。统筹自然生态和都市田园旅游精品景区建设,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和业态,打造环中心城区文旅休闲带。

    合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建设西部旅游集散中心,强化以旅游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交通干线与景区串联,联合打造快旅慢游服务共同体。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完善文旅大数据平台、旅游信息库,建立假日旅游、旅游景区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联合打造重庆都市圈旅游形象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联合推广活动,举办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山水重庆夜景文化节、华蓥山旅游文化节等旅游节会,探索推出“畅游重庆都市圈”“惠民一卡通”等产品。对接国际标准,推进旅游服务规范与质量标准统一、旅游市场管理协同、旅游企业资质互认,提升重庆都市圈旅游服务质量。


    第八章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推动生态共建共保

    合力打造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强化河湖长制,依法划定重要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生态空间“蓝线”“绿线”,构建以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嘉陵江、乌江为主体,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水系生态廊道。全面推行林长制,健全天然林用途管制和保护监管制度,加强华蓥山、明月山、铜锣山等重要山体生态廊道保护。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与周边地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统筹衔接。科学规范、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长江干流两岸城市规划范围内滨水绿地等生态缓冲带建设,推进长江消落区生态修复及保护,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协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强化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建设。设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

    强化生态系统修复。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分区分阶段因地制宜推进全域生态修复。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推进陡坡耕地、重要水源地耕地、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有效防控森林火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强化重要水源地、人口密集场所周边地灾隐患点综合治理。稳妥推进生态敏感区生态搬迁。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加强关闭矿山地质灾害和生态破坏风险防控,推动关闭煤矿矿井水治理。以蓄水、保土、造林、种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协同治理

    建立统一的环保标准和协同治理体系。联合开展重庆都市圈现行环保标准差异分析评估,率先实行统一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和执法自由裁量标准。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全域,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体系,统一“长江支流”“沿江1公里”“合规产业园”等管控对象的界定标准和管控尺度。完善生态环境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开展交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督察。统一布局、规划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施环境质量联合预报预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联合审查审批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共同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强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

    推进跨界水体环境治理。开展联合巡河,加强工业污染、畜禽养殖、入河排污口、环境风险隐患点等协同管理。深化排污口设置管理改革,加快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统筹规划建设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推进水域“清漂”联动。在长江、嘉陵江一级支流开展水环境治理,开展小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升级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毗邻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布局、共建共享,健全管护机制。

    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重污染天气共同应对机制,推进应急响应一体联动。联合制定毗邻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整治计划,推进毗邻地区交通、工业、生活和扬尘污染协同治理。实施“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提升清洁运输比例,淘汰超排放的车辆、工程机械和老旧船舶,基本消除冒黑烟现象。协同推进船舶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改造,促进岸电常态化使用。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推进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系统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加强土壤污染及固废危废协同治理。以沿江工业园区、矿山等受污染土壤为重点开展风险管控和修复。联合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严控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建立固体废弃物跨区域转移合作与利用处置补偿机制,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基地和危险废物资源处置中心。依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行为。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进镇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全覆盖、区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全覆盖、区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全覆盖。开展国家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试点。

    第三节  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构建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实现碳达峰。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推动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绿色工程研究中心,布局长江模拟器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大气复合污染、长江库岸带生物多样性、库区水生态、新污染物、脆弱生态系统等领域建设一批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站,建设“零碳园区”。实施重大绿色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绿色城市标准化支撑平台,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统筹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物品交投网点建设,布局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城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共建区域一体化垃圾分类回收网络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加大垃圾收集、储存、运输、处理过程废气密闭收集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统筹布局电动汽车充换电配套设施,鼓励引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推行绿色产品优先,促进绿色消费。深化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实施节水行动,加快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大节能节水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建设南方地区节水技术创新中心。

    探索绿色发展新机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确自然资源产权主体,推进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主体的补偿力度。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建联维,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深化拓展地票生态功能,探索用水权、用能权交易。支持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示范建设,建设长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和长江生态环境研究院。

    第九章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国际门户枢纽,更好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第一节  合力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

    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功能,加密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探索开行外贸出口定制化专列和重庆—老挝万象等班列,统筹推进枢纽体系、多式联运体系和境内外分拨集散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统筹协调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区域服务能力。拓展中欧班列(成渝)功能和网络体系,探索开行中亚、西亚、南亚线路,构建欧洲—重庆—东南亚(日韩)通道网络,加快在沿线重要节点布局建设货物集散分拨中心、冷链物流基地和海外仓,发展全程冷链运输,打造数字班列,增强国际物流集散功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铁路,加强陆水、港航联动,开通往返主要港口的“水上穿梭巴士”和铁水联运班列,发展江海直达运输,构建通江达海、首尾联动的沿江综合立体国际开放通道。拓展中欧班列(成渝)经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辐射范围,增设境外集结分拨点,强化沿线货源组织集结,构建重庆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国际开放大通道。

    第二节  共享高水平开放平台

    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深化金融、航空、信息等领域合作,引导和支持新加坡企业在重庆都市圈内投资兴业,以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合作带动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互联互通。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持续开展陆上贸易规则、多式联运规则等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促进自贸试验区与其他开放平台和区域的功能互补、政策叠加、协同发展,高质量打造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加大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对外开放力度,聚力打造一批国际金融、物流、对外交往等重大功能平台,加快集聚高能级市场主体、跨区域总部、全球性资本、国际化人才,打造联通全球、辐射内陆的高端要素集聚地。发挥国家级新区、开发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综合保税区创新升级,完善口岸布局和功能,统筹各类开发开放平台协同发展。

    第三节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全面对接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加快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大市场,扩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大力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推动汽车、装备制造优势企业布局境外营销服务网络,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建设电商产业园和公共海外仓。吸引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来渝设立领事、商务和办事机构,加强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组织等合作,依托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开展具有巴渝特色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动,高标准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办好智博会、西洽会、中新金融峰会等,共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

    第十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强化重点领域改革系统集成,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创新成果和改革经验。

    第一节  共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共建统一的市场规则。全面对接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健全定期评估、动态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的长效机制,推动重庆都市圈征拆补偿、要素价格等政策协同。探索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推进重庆都市圈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探索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指标体系。推进能源、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加快川渝一体化电力市场建设。

    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探索实施重庆都市圈内城乡居民户口通迁制度,全面消除区域间户籍壁垒。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定向培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批实训基地和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和院校。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效衔接,推动广安来渝创业人员享受同城待遇。联合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协同打造“智汇巴蜀”“才兴川渝”等人力资源品牌。

    推动技术市场一体化。共建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平台,探索建设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实现技术成果、投资需求等信息共享和股权变更、产权交易、交易鉴证等相关技术产权交易业务同城化办理。完善知识产权跨区域和远程维权服务机制,高标准建设重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推动金融监管协同。推动金融统计数据和信息共享,加强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合作。强化金融监管合作和风险联防联控,建立金融风险联合处置机制,优化债委会等跨地区、跨部门协调体系,合力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金融活动,共同维护重庆都市圈金融系统安全。高质量推进成渝金融法院建设。

    第二节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协同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构建统一的产权、行政审批等信息网络服务和管理平台,推动重庆都市圈政务服务线下异地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打造“川渝通办”升级版,实现“一网通办”。深化营业执照“办、发、领”一体化服务,共同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开展“一企一证”改革,探索“一照通”登记许可服务新模式。逐步实现“零证明”。支持能源、电信、医疗等行业依法有序提供跨行政区服务,创新和加强监管,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流程的监管机制。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积极争取区域性国资国企改革综合试验,在全面建设市场化经营等方面加强改革联动。强化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服务功能,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拓宽社会资本参与重庆都市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渠道。坚决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建立规范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利用川商渝商综合服务平台,引导重庆都市圈商会、协会和重点民营企业共同开展项目推介、银企对接。

    健全重庆都市圈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统一的信用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推动重庆都市圈信用信息共享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互查互认,实施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失信惩戒。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易贷”平台功能,推动市场主体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便利化。强化信用服务市场一体化监管,促进信用服务业健康发展。健全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

    第三节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加快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通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

    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渠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大“人地钱”挂钩激励力度,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建立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探索通过义务教育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推进城市科教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健全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强化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责任,鼓励工商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支持进入养老、卫生等乡村服务领域,创新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运营模式。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依法拓宽农业农村领域抵质押物范围,鼓励创新开发适合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

    搭建城乡融合发展平台。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和重庆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在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稳妥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等方面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探索实践。依托各类农业园区,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节点和枢纽作用,促进小城镇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强化重点镇的人口吸引力,增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等功能。

    第十一章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和配置效率,统筹推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节  共享优质教育文化资源

    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开展对口帮扶,建立区域和跨区域教育集团、学校联盟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大力推进校长、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支持职业院校建立重庆都市圈职业教育联盟,统筹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快实现与产业链相配套的中高职学校紧缺专业贯通招生,打造永川等一批职教基地。引导高等教育资源向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延伸布局,有序探索跨行政区设立分支机构及各类教育、实践基地。构建重庆都市圈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打造一批线上一流课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支持引进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允许外国教育机构、其他组织和个人单独设立非学制类职业培训机构,支持建设国际合作教育园区。

    共同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和普惠共享。优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布局,向重庆都市圈居民平等开放。构建“书香巴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推动影视、舞台艺术等协同发展,联合打造巴渝文化名片。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社区体育场地等资源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支持公办中小学校和高校的体育场馆、附属设施向社会分时段开放,打造“15分钟健身圈”。推动文化、体育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共创一批区域性品牌。

    第二节  打造健康都市圈

    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争创国家医学中心。积极引入北京、上海、江苏等优质医疗资源富集地区的高水平医院,在重庆都市圈输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并在区域间均衡布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积极支持医联体建设和跨区办医、在线诊疗,建立疑难重症会诊和转诊绿色通道,推动三级甲等综合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并稳步扩大到二级甲等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传承创新发展。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强化慢性病综合预防和伤害预防干预,扩大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供给,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发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构建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开展跨区域业务项目。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发挥“领跑城市”在养老服务领域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服务质量,打响服务品牌。推动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老年人入住评估等互通互认。支持养老设施跨区域共建,合作建设养生养老服务综合体、康复中心。探索实行养老床位补贴跟随人走、医疗费用异地结算,促进异地养老。加快各类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推动人口信息互通共享。支持企业积极开发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加快发展养老护理服务、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老龄产业,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统筹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第三节  提升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水平

    统筹推进就业服务。共建统一的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跨区域转移就业协作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域、服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发展,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共同打击跨界欠薪逃匿和非法职业中介等违法行为。

    加快社会保障服务接轨。推动养老金领取资格核查互认,优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理流程,推进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医保关系转接服务,实现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跨省通办”。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统一工伤认定和保险待遇政策。建立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将常住人口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推行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缴存信息共享互认,协同推进公积金互认互贷。

    第四节  健全城市安全防控体系

    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重庆都市圈公共卫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综合救治、物资保障等统筹联动,提高风险防范处置能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启动等级疾控中心建设,推动区县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社区网络化流行病防治体系,构建“市—区域—区县”三级疾控网络。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建立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

    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水平。统筹推进沿江防洪排涝和城市基础设施重建,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增强房屋和公共设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公共设施和建筑应急避难功能,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改造。搭建重庆都市圈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能力。

    健全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跨区域、跨流域灾害事故应急协同联动,健全区域性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应急管理“一网调度”。加快建设物资储备中心,打造1小时应急救援圈,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联动长效机制,协同推进矿山、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工贸、建设施工、燃气、校园、医院、高层建筑消防和旅游景区等重点领域地域安全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在跨界毗邻地区,按可达性统筹“120”“110”“119”等服务范围。

    第五节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深入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改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动建立跨区域矛盾纠纷调解联动机制和联合调解组织。成立重庆都市圈社会治理联盟,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协同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强交界地带管理联动,建立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协商制度,充分征求毗邻地区意见。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健全“马路办公”长效机制,探索构建重庆都市圈城市治理法规和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第十二章  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统一高效、衔接顺畅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和要素保障,为促进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健全重庆都市圈同城化合作机制

    构建常态化协商机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合作机制框架下,建立重庆都市圈联席会议机制,研究推进重庆都市圈重点任务、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问题提交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建立交通、产业、科技、市场、资源环境、公共服务等专项合作机制,由两省市相关部门、广安市分领域策划和推进具体合作事项。

    建立政策协同机制。建立重点领域制度规则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在毗邻区域合作平台试行建设用地指标、土地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重庆四川两省市协同向重庆都市圈内区(市、县)政府适度下放省(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探索研究重庆都市圈有关地方性法规,推动重庆都市圈内跨省市干部人才双向交流,促进各区域板块加强合作。

    创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跨区域财政协同投入机制,重点投向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共治、创新体系共建、公共服务和信息系统共享、园区合作等领域。探索建立区域互利共赢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探索经济统计分算方式,完善重大经济指标协调划分的政府内部考核制度,调动政府和市场主体积极性。探索建立区域投资、税收等利益争端处理机制,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良好环境。拓展城市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期限匹配、渠道多元、财务可持续的市场化融资机制。

    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重庆主城都市区各区及四川省广安市是重庆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和专项推进方案,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两省市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实施指导,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重庆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和方案统筹实施,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推动政策会商、项目对接、利益协调,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扩大社会参与。加强舆论引导,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有利于重庆都市圈建设的良好氛围。鼓励智库参与重庆都市圈建设决策咨询,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增强社会各方的认同感和积极性,汇聚形成推动重庆都市圈建设的强大合力。

    文件下载:重庆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doc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