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

  • 2022年06月07日 14时5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川渝高竹新区厂房。游青摄(资料图片)

    共唱“双城记”

    ●“统一谋划”“共同实施”等成为高频词,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个合作协议签署

    打出“组合拳”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跑出“加速度”

    ●变化实实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

    5月19日下午,首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货运班列(重庆江津—成都青白江货运专线)平稳驶入成都青白江区城厢站。班列的开通,填补了成渝两地直达货运班列的空白,也可望创造国内新开通城际货运专线开行频率的新纪录。

    如同刚刚开通就满负荷运转的货运班列,两年多来,坚决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重庆向西,四川向东,川渝两地要素加快流动,产业加快交融。

    根据今年初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19.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速较上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占全国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达到了6.5%和30.8%。

    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刚刚结束的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坚决扛起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使命,以更高站位和更实举措,强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全面提速、整体成势,确保年年有新变化、五年见大成效。

    共唱“双城记”

    “统一谋划”“共同实施”等成为高频词,平均不到3天川渝就有一个合作协议签署

    “下面,请合川区通报一周降雨预报情况。”6月6日上午,嘉陵江流域每周例行防汛调度会上,出现了来自重庆的干部。

    期待多年的嘉陵江防汛一体化梦想成真!此前,川渝陆续签订一系列防灾减灾战略协议,跨区域水利工程调度共同防汛是内容之一。

    两年多来,川渝两地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迅速行动。“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成为两地间的高频词。

    协调有机制。2020年上半年起,川渝形成多层级合作机制,两地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出台重大文件。两地201名党政干部互派挂职。迄今,党政联席会议已举办4次,每次会议,都致力于解决深化合作的重大问题、研究谋划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

    2022年5月31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次日,省委书记王晓晖旋即带领刚刚当选的省委常委班子,专题调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推动落实的工作举措。

    一个认识更加清晰: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

    一项项规划,加速落地——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及联合实施方案相继印发。作为“施工图”,川渝两省市党委、政府联合印发《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细化提出10个方面47项具体任务,并逐一明确了两省市责任单位。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来,川渝两省市共同起草、向上申报或出台的规划达30余个。

    在基层,两年多来,川渝两地各部门、各市州区县、各领域共签署合作协议300多个,数量之多、密度之高、范围之广,均前所未有。

    合作带来高效率!一个例子具有代表性:连接成渝两地的高铁线路成达万高铁,从2020年1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可研报告到破土动工,只用了40天。

    打出“组合拳”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前5个月,公司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三!”6月6日,端午节假期后第一天,自贡中兴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传来喜讯。该公司成功跻身国内前三的密码,是在川渝共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背景下,与重庆綦江区企业成功牵手,在缩短零部件采购半径的基础上实现了成本大幅下降。

    机遇当前,唯有实干巧干,才能不负使命、乘势而上。两年多来,川渝两省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加强体制机制集成创新,不断把更多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乃至“实景图”。

    交通“先行官”加速快跑。今年前5个月,16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已累计开工151个,完成投资4149.2亿元。其中,现代基础设施项目开工38个,共完成投资1826亿元以上。迄今,建成及在建的川渝省级高速公路已达20条,渝昆、成渝中线、成达万等高铁将进一步支撑起“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产业“新势力”异军突起。两年来,两省市明确共建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去年,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汽车产值约7000亿元、装备制造业保持高增长。

    发展“新动能”不断注入。聚焦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8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已批复设立。2020年,川渝实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的便利化准入。随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集中开工,天府实验室启动建设。去年,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正式获批……

    生态“组合拳”密集打出。2020年至今,川渝共同签订10个方面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全国首个跨省市联合河长制办公室正式挂牌运行,完成嘉陵江流域保护省级立法。2021年12月14日,川渝两地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这是全国首个区域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

    跑出“加速度”

    变化实实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6月6日,拿到办结清单,四川燕赵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会计李虹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进入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到办税完成,前后不到10分钟。

    快捷的原因是,作为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川渝高竹新区率先实现了725项税收等政策标准统一。

    个人体验变化,是宏大叙事的具体折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两年多来,每一个身处其间的川渝人,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双城生活更便捷。2020年,成都与重庆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实现“一卡通”,提质改造后的成渝客专实现成渝之间1小时通达。目前,每天平均有30.5对“复兴号”动车组穿梭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年累计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

    民生事项更暖心。两年多来,川渝两地住房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无缝衔接”、异地就医实现“即时办”。迄今,川渝联合实施两批次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先后推出3批311项“川渝通办”事项,累计办理事项超900万件。

    市场活力更澎湃。伴随着一扇扇“玻璃门”“旋转门”被拆除,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从2020年初至今,已有1.28万个市场主体在川渝两地异地兴办企业。(记者 王成栋

    前5月,151个重大项目开工

    平均每天超5.5亿元投入川渝重大项目

    平均每天投资超5.5亿元!6月6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5月底,今年川渝共建的16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中,已有151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149.2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836.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45.6%。

    一个个重大项目加紧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热火朝天。

    2022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夯基垒台迈向整体成势的关键一年。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落地实施国家规划的支撑作用,今年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印发《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共纳入标志性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超2万亿元,紧扣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生态共建共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六大领域。

    从数量看,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项目数量最多,达72个,估算总投资5402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68个、累计完成投资1661.2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399.8亿元,完成投资占比超47.8%。成都新都区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等34个产业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超50%;宜宾锂电产业项目四川时代三期、五期、六期电芯厂房已完工;成都市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已竣工投产,二期正抓紧基础施工。

    从投资看,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项目投资最大,40个项目估算总投资13461亿元。目前已开工38个、累计完成投资1826.7亿元。5月31日,渝昆高铁四川段实现跨市架梁,标志着渝昆高铁川渝段距离建成通车更进一步,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更添砝码。成达万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国家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页岩气)产能基地等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速。此外,48个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及公共服务项目,已开工45个、累计完成投资661.3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107.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48%,较上月提高11.9个百分点。

    下一步,川渝两省市将推动已开工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督促未开工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有力助推“稳增长”。(王勇 记者 李欣忆

    探路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一年多来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加速搭建

    2021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的批复,这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川渝两省市协力推进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以重大合作平台为载体,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截至目前,已批复设立8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万达开、川南渝西平台方案已报国务院争取国家批复。

    走进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大厅里LED幕墙上,各类税收数据一目了然,15台智能终端设备实现自助办理。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该中心具有改革创新的突破意义。

    重庆鑫沃特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的注册地位于渝北区茨竹镇,以前公司财务人员李杰菊每月要到渝北城区办理三四次涉税业务,驾车单程50分钟。和他一样,高竹新区有1700余户纳税人,过去都需要在注册地办理涉税业务。2021年10月,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后,“实现了办事不出新区,又省车费油费还省时。”李杰菊说。

    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全国首次跨省域两地组成统一新区管理架构,川渝首家跨省办电机构……一年多来,川渝高竹新区大胆闯、大胆试,不断拓展“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的川渝联合机构,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形成跨省域一体化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不只川渝高竹新区,川渝两省市联合部署毗邻地区合作共建“9+1”个区域发展功能平台——

    围绕川东北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围绕成渝中部地区协同发展,规划建设川渝高竹新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围绕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规划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

    目前,除万达开、川南渝西平台方案报国务院争取国家批复外,其余8个平台都已批复设立,并印发实施方案。

    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越来越多的专项合作协议落地生根,遂潼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储气调峰基地等产业项目、遂潼快捷通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跨省公交率先开通,公积金互认互贷,社保无障碍转移,景区同城化……一系列改变正悄然发生。

    在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川渝营业执照跨区域互办互发业务启动,“泸州-江津”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加速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正在探索新模式。

    作为“9+1”个区域发展功能平台中唯一一个以“文旅融合”为主题的平台,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速。从古时同一条商路,到如今同一条走廊,大足、资阳两地正以巴蜀文化、石窟艺术等文化资源为纽带,担当起川渝两省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同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先行者”重任。(记者 李欣忆

    “川渝通办”惠及民生

    在成都也可办重庆户口

    ●2020年7月以来川渝联合发布了三批共311项“川渝通办”事项

    ●去年以来,总办件量达900多万让两地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便利

    “王先生,您为娃娃办理的重庆户口已经登记成功。”近日,重庆市民王先生接到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民警的电话,很是欣喜。今年2月,川渝两省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了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共计101项,新生儿入户就是其一。

    王先生与妻子在成都工作多年,今年小孩出生后需要尽快购买新生儿社保。“疫情因素加上工作繁忙,实在不方便回重庆荣昌老家办理。”王先生说,通过新生儿入户“川渝通办”,自己就近快速办理户口登记。

    今年四川省公安厅在全省试点开展新生儿入户“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业务。通过优化户政管理服务机制、升级省级人口管理系统,目前四川、重庆、贵州户籍居民离开户籍地,在四川省内有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均可向现居住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新生儿入户业务。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两地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便利,2020年7月以来,川渝两省市相继联合发布了三批共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涵盖营业执照互办互发、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群众关心的政务服务事项。两地明确,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标准政务服务体系,将业务办理模式确定为“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异地代办”“线上线下联动”三种,并逐类明确标准规范,确保办理各环节权责清晰、流程规范。

    如今,川渝两地流动人才档案办理实现了“零跑动”;社保卡实现了“就近办”;营业执照互办互发实现了“1日办结”、当场领证;居民身份证申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高频事项实现了互认互办……去年以来,川渝两地各级“川渝通办”事项总办件量已达900多万。

    目前,四川省和重庆市还在积极扩大跨省通办“朋友圈”。两省市已与贵州、云南、西藏三省区衔接,复制推广“川渝通办”经验做法,并拓展对接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记者 伍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

  • 2022年06月07日 14时5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川渝高竹新区厂房。游青摄(资料图片)

    共唱“双城记”

    ●“统一谋划”“共同实施”等成为高频词,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个合作协议签署

    打出“组合拳”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跑出“加速度”

    ●变化实实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

    5月19日下午,首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货运班列(重庆江津—成都青白江货运专线)平稳驶入成都青白江区城厢站。班列的开通,填补了成渝两地直达货运班列的空白,也可望创造国内新开通城际货运专线开行频率的新纪录。

    如同刚刚开通就满负荷运转的货运班列,两年多来,坚决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重庆向西,四川向东,川渝两地要素加快流动,产业加快交融。

    根据今年初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19.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速较上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占全国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达到了6.5%和30.8%。

    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刚刚结束的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坚决扛起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使命,以更高站位和更实举措,强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全面提速、整体成势,确保年年有新变化、五年见大成效。

    共唱“双城记”

    “统一谋划”“共同实施”等成为高频词,平均不到3天川渝就有一个合作协议签署

    “下面,请合川区通报一周降雨预报情况。”6月6日上午,嘉陵江流域每周例行防汛调度会上,出现了来自重庆的干部。

    期待多年的嘉陵江防汛一体化梦想成真!此前,川渝陆续签订一系列防灾减灾战略协议,跨区域水利工程调度共同防汛是内容之一。

    两年多来,川渝两地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迅速行动。“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成为两地间的高频词。

    协调有机制。2020年上半年起,川渝形成多层级合作机制,两地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出台重大文件。两地201名党政干部互派挂职。迄今,党政联席会议已举办4次,每次会议,都致力于解决深化合作的重大问题、研究谋划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

    2022年5月31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次日,省委书记王晓晖旋即带领刚刚当选的省委常委班子,专题调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推动落实的工作举措。

    一个认识更加清晰: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

    一项项规划,加速落地——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及联合实施方案相继印发。作为“施工图”,川渝两省市党委、政府联合印发《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细化提出10个方面47项具体任务,并逐一明确了两省市责任单位。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来,川渝两省市共同起草、向上申报或出台的规划达30余个。

    在基层,两年多来,川渝两地各部门、各市州区县、各领域共签署合作协议300多个,数量之多、密度之高、范围之广,均前所未有。

    合作带来高效率!一个例子具有代表性:连接成渝两地的高铁线路成达万高铁,从2020年1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可研报告到破土动工,只用了40天。

    打出“组合拳”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前5个月,公司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三!”6月6日,端午节假期后第一天,自贡中兴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传来喜讯。该公司成功跻身国内前三的密码,是在川渝共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背景下,与重庆綦江区企业成功牵手,在缩短零部件采购半径的基础上实现了成本大幅下降。

    机遇当前,唯有实干巧干,才能不负使命、乘势而上。两年多来,川渝两省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加强体制机制集成创新,不断把更多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乃至“实景图”。

    交通“先行官”加速快跑。今年前5个月,16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已累计开工151个,完成投资4149.2亿元。其中,现代基础设施项目开工38个,共完成投资1826亿元以上。迄今,建成及在建的川渝省级高速公路已达20条,渝昆、成渝中线、成达万等高铁将进一步支撑起“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产业“新势力”异军突起。两年来,两省市明确共建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去年,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汽车产值约7000亿元、装备制造业保持高增长。

    发展“新动能”不断注入。聚焦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8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已批复设立。2020年,川渝实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的便利化准入。随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集中开工,天府实验室启动建设。去年,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正式获批……

    生态“组合拳”密集打出。2020年至今,川渝共同签订10个方面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全国首个跨省市联合河长制办公室正式挂牌运行,完成嘉陵江流域保护省级立法。2021年12月14日,川渝两地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这是全国首个区域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

    跑出“加速度”

    变化实实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6月6日,拿到办结清单,四川燕赵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会计李虹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进入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到办税完成,前后不到10分钟。

    快捷的原因是,作为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川渝高竹新区率先实现了725项税收等政策标准统一。

    个人体验变化,是宏大叙事的具体折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两年多来,每一个身处其间的川渝人,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双城生活更便捷。2020年,成都与重庆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实现“一卡通”,提质改造后的成渝客专实现成渝之间1小时通达。目前,每天平均有30.5对“复兴号”动车组穿梭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年累计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

    民生事项更暖心。两年多来,川渝两地住房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无缝衔接”、异地就医实现“即时办”。迄今,川渝联合实施两批次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先后推出3批311项“川渝通办”事项,累计办理事项超900万件。

    市场活力更澎湃。伴随着一扇扇“玻璃门”“旋转门”被拆除,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从2020年初至今,已有1.28万个市场主体在川渝两地异地兴办企业。(记者 王成栋

    前5月,151个重大项目开工

    平均每天超5.5亿元投入川渝重大项目

    平均每天投资超5.5亿元!6月6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5月底,今年川渝共建的16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中,已有151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149.2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836.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45.6%。

    一个个重大项目加紧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热火朝天。

    2022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夯基垒台迈向整体成势的关键一年。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落地实施国家规划的支撑作用,今年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印发《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共纳入标志性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超2万亿元,紧扣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生态共建共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六大领域。

    从数量看,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项目数量最多,达72个,估算总投资5402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68个、累计完成投资1661.2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399.8亿元,完成投资占比超47.8%。成都新都区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等34个产业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超50%;宜宾锂电产业项目四川时代三期、五期、六期电芯厂房已完工;成都市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已竣工投产,二期正抓紧基础施工。

    从投资看,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项目投资最大,40个项目估算总投资13461亿元。目前已开工38个、累计完成投资1826.7亿元。5月31日,渝昆高铁四川段实现跨市架梁,标志着渝昆高铁川渝段距离建成通车更进一步,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更添砝码。成达万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国家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页岩气)产能基地等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速。此外,48个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及公共服务项目,已开工45个、累计完成投资661.3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107.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48%,较上月提高11.9个百分点。

    下一步,川渝两省市将推动已开工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督促未开工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有力助推“稳增长”。(王勇 记者 李欣忆

    探路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一年多来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加速搭建

    2021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的批复,这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川渝两省市协力推进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以重大合作平台为载体,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截至目前,已批复设立8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万达开、川南渝西平台方案已报国务院争取国家批复。

    走进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大厅里LED幕墙上,各类税收数据一目了然,15台智能终端设备实现自助办理。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该中心具有改革创新的突破意义。

    重庆鑫沃特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的注册地位于渝北区茨竹镇,以前公司财务人员李杰菊每月要到渝北城区办理三四次涉税业务,驾车单程50分钟。和他一样,高竹新区有1700余户纳税人,过去都需要在注册地办理涉税业务。2021年10月,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后,“实现了办事不出新区,又省车费油费还省时。”李杰菊说。

    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全国首次跨省域两地组成统一新区管理架构,川渝首家跨省办电机构……一年多来,川渝高竹新区大胆闯、大胆试,不断拓展“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的川渝联合机构,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形成跨省域一体化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不只川渝高竹新区,川渝两省市联合部署毗邻地区合作共建“9+1”个区域发展功能平台——

    围绕川东北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围绕成渝中部地区协同发展,规划建设川渝高竹新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围绕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规划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

    目前,除万达开、川南渝西平台方案报国务院争取国家批复外,其余8个平台都已批复设立,并印发实施方案。

    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越来越多的专项合作协议落地生根,遂潼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储气调峰基地等产业项目、遂潼快捷通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跨省公交率先开通,公积金互认互贷,社保无障碍转移,景区同城化……一系列改变正悄然发生。

    在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川渝营业执照跨区域互办互发业务启动,“泸州-江津”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加速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正在探索新模式。

    作为“9+1”个区域发展功能平台中唯一一个以“文旅融合”为主题的平台,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速。从古时同一条商路,到如今同一条走廊,大足、资阳两地正以巴蜀文化、石窟艺术等文化资源为纽带,担当起川渝两省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同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先行者”重任。(记者 李欣忆

    “川渝通办”惠及民生

    在成都也可办重庆户口

    ●2020年7月以来川渝联合发布了三批共311项“川渝通办”事项

    ●去年以来,总办件量达900多万让两地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便利

    “王先生,您为娃娃办理的重庆户口已经登记成功。”近日,重庆市民王先生接到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民警的电话,很是欣喜。今年2月,川渝两省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了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共计101项,新生儿入户就是其一。

    王先生与妻子在成都工作多年,今年小孩出生后需要尽快购买新生儿社保。“疫情因素加上工作繁忙,实在不方便回重庆荣昌老家办理。”王先生说,通过新生儿入户“川渝通办”,自己就近快速办理户口登记。

    今年四川省公安厅在全省试点开展新生儿入户“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业务。通过优化户政管理服务机制、升级省级人口管理系统,目前四川、重庆、贵州户籍居民离开户籍地,在四川省内有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均可向现居住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新生儿入户业务。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两地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便利,2020年7月以来,川渝两省市相继联合发布了三批共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涵盖营业执照互办互发、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群众关心的政务服务事项。两地明确,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标准政务服务体系,将业务办理模式确定为“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异地代办”“线上线下联动”三种,并逐类明确标准规范,确保办理各环节权责清晰、流程规范。

    如今,川渝两地流动人才档案办理实现了“零跑动”;社保卡实现了“就近办”;营业执照互办互发实现了“1日办结”、当场领证;居民身份证申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高频事项实现了互认互办……去年以来,川渝两地各级“川渝通办”事项总办件量已达900多万。

    目前,四川省和重庆市还在积极扩大跨省通办“朋友圈”。两省市已与贵州、云南、西藏三省区衔接,复制推广“川渝通办”经验做法,并拓展对接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记者 伍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