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何骁:
坚决承担起建设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重任
坚决承担起建设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重任
何骁代表在今年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工作会上发言。西南油气田供图
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期间,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何骁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
人民网:何总,您好!请简单谈谈参与省党代会的感受和看法?
何骁:本次省党代会砥砺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驻川央企的未来发展也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增添了动力,我们倍感温暖,更感使命在肩。
为此,我们始终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担当,忠诚履行经济、社会、政治三大责任,把西南油气田的发展放到新时代发展大局的坐标系中,在“与世界一流对标、向世界一流迈进”的新征程中,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企地战略协同,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四川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网: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西南油气田近年来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中实现了怎样的新作为、展现了怎样的新担当?
何骁: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深入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建设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的重任,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不断提高能源保障能力,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态势全面向好。
一是巩固了中国第二大天然气田地位。公司在蓬莱气区、深层页岩气、盆地二叠系、陆相致密气形成4个万亿级增储上产新阵地,正快速推进“川南页岩气、川中古隆起、老区气田及盆地致密气”上产稳产4大工程。2021年,公司天然气产量迈上350亿立方米新台阶,在川南建成国内首个千万吨级页岩气田,油气当量突破2800万吨,持续巩固了中国第二大天然气田地位。
二是保障了四川省80%天然气供应。始终把天然气保供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把握产运储销一体化优势,科学配置气源,充分发挥西南能源战略通道枢纽作用,全力保障了四川省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近几年,通过加大增储上产力度,公司目前在川生产的天然气已能满足全川使用。2021年,向四川省供气209亿立方米,同比增幅10%,占四川省总用气量的80.4%。
三是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公司秉持“开发一方气田,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带动盆地天然气产业规模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公司肩负起川南页岩气开发重任,致力于打造互利多赢的企业生态,天然气产业增加值对四川省生产总值的贡献稳中有升。2021年,公司在四川省投资236亿元,缴纳税费51亿元。定点扶贫甘孜州九龙县,自主帮扶宜宾市兴文县、珙县等地,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7000万元,九龙县成功完成脱贫摘帽历史性任务。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四川省委、省政府为我们创造的良好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发展环境。
人民网:作为省党代会代表,您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有哪些建议?
何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四川省近年来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革命为动力,持续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需求侧管理,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2021年,能源生产水平大幅跃升、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国家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能源保障,为谱写美丽四川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生态基础。
面对“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今踏上新征程的四川,更应持续深化能源供给改革,积极发挥比较优势,顺应绿色发展大势,快速扩大能源生产规模,推动能源产品结构不断向清洁化、低碳化迈进,持续提升能源供应保障的能力。为此,我的建议如下:
(1)加大财政补贴,大力鼓励风光电、余压发电、地热、氢能和新型储能等新能源的发展;
(2)推动示范引领,支持企地共建川渝氢能产业示范基地。积极争取中国石油集团将氢能示范基地在川落地。氢能作为清洁无碳的战略性新兴能源,是实现交通运输等领域深度脱碳降碳,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恰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选择。
(3)政策适度倾斜,在风光资源开发指标配置上给予重点企业、重要项目给予大力支持。
人民网:最后,请您给我们展望一下西南油气田的未来愿景和发展目标。
何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司将深入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承担起建设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重任,努力为四川省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安全、更加有力的用气保障。
为此,我们将调整优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计划“十四五”期间在四川省投资1800亿元,同比增幅247%;供应天然气1120亿立方米,同比增幅137%。到2025年,天然气产量达到500亿立方米,新能源业务探索起步,建成天然气全产业链创新创效标杆企业;到203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800亿立方米,新能源业务初具规模,建成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工业基地;到2035年,天然气产量保持800亿立方米以上稳产,新能源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建成以天然气为主的国际一流综合性能源企业。
夯实资源基础,筑牢“增储上产主阵地”。高效推进常规气、集中评价页岩气、加快发展致密气、积极突破页岩油,力争“十四五”新增探明储量5.5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储量超9万亿立方米。加快川中、川南等重点领域规模建产,确保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36亿立方米,“十四五”末产量达到500亿立方米。
坚持创新发展,走出“创新驱动新路径”。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实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天然气勘探开发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入推进全业务链数字化转型,努力向数字化转型的高级阶段智能化发展迈进,力争率先建成国内一流智能油气田。
强化市场引领,打造“市场营销川渝样板”。深入践行“市场导向、客户至上,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一体协同、竞合共赢”的营销工作方针,构建流程简洁、反应迅速的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持续提升营销增效、拓市增销水平。到“十四五”末,实现市场控制能力、创新创效能力、市场扩张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四个全国领先”,川渝地区市场占有率保持在75%以上,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
突出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发展西南模式”。积极推进绿色能源转型,按照“绿色引领、多能集约、低碳驱动、创新集成、循环发展”方针,聚焦内部清洁替代、清洁电力、氢能、战略性伴生资源和CCS/CCUS五大产业,积极探索“多能源融合+共建共赢”的合作模式,与其他能源领域高端企业共同打造一批附加值高、前景好的优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