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大数据中心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
省大数据中心持续健全监管手段、不断完善监管机制,着力强化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的深度运用,在事项管理、数据汇聚、风险预警、川渝合作、专题应用等方面创新工作举措,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不断提升我省“互联网+监管”水平。
一是完善两张清单,落实标准化监管。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督促各地各部门(单位)依据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立、改、废、释,进一步强化监管事项认领、清单质量审核与动态化管理,形成省、市、县三级标准统一的监管事项目录清单21万余条、检查实施清单32万余条。同时,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要求,组织各地各部门(单位)开展监管事项与行政许可事项关联衔接工作,加强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协同联动,推动“规范化监管”。
二是加快数据汇聚,推动全覆盖监管。坚持“应接尽接”“应录尽录”“纵向到底”原则,开展省“互联网+监管”平台与省市场监管局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司法厅执法人员证件管理系统以及交通运输厅、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等39个省直部门和成都市、自贡市等21个市(州)监管数据的对接、采集。汇聚涉及监管行为、“双随机”、监管对象、执法人员、投诉举报以及第三方数据等6类数据5100余万条,并对关键监管业务数据融合关联,初步建立以市场主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的企业监管台账,推动“全覆盖监管”。
三是提高预警能力,促进精准化监管。依托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监管协作通道,把国家下发的信用数据和风险线索形成监管任务分发相关部门(单位),将差异化信用分类、精准化风险预警、一体化任务协同作用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模型建设和信用监管工作,提高对重大问题和风险的快速发现、会商研判、核查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能力,推动“互联网+监管”精细化、智慧化发展。今年以来,已接收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信用评估结果数据1800余万条、风险预警线索数据近2000条,通过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生成监管任务1000余个。
四是强化信息合作,探索跨区域监管。推动川渝两地共同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金融监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500余万条信用监管数据资源与重庆市联网共享、互认互用,切实提高监管的严密性、有效性和时效性。基于风险预警模型,形成非法集资、食品安全等25类风险预警线索清单,推动川渝两地监管“多部门协作、多行业覆盖”,织密信息合作“一张网”,助力维护川渝两地市场秩序。
五是创新应用模式,推广智慧化监管。基于“一张图”专题,多方位开展应用试点工作,充分挖掘和分析业务数据价值。联合乐山市将省“互联网+监管”平台与当地旅游业有机结合,创新推出涉旅市场主体“一店一码”服务,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快速维权体系,用市场机制倒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优质服务。联合生态环境厅深化“互联网+移动执法”监管模式,建立“问题线索移交—现场处置—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处罚链条“一体化”、痕迹管理“电子化”。开展非现场监管试点,接入全省行政效能监控6000余个视频设备,有效减少监管“盲区”和“死角”,实现监管对象“全时段、全覆盖”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