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39期

  • 2018年03月27日 16时39分
  • 来源: 省扶贫移民局
  • 【字体: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3月26日

    九寨沟县“五大行动”齐发力

    吹响春季攻势“集结号”

      阿坝州九寨沟县面对脱贫攻坚新阶段、新形势,结合省州工作部署,紧盯2018年县“摘帽”总目标,创新思路,对标补短,全力推进扶贫“五大行动”,吹响春季攻势“集结号”,促进脱贫工作从“打赢”向“打好”转变,推进小康建设从“总体”向“全面”迈进。

      一、立足资源,实施旅游扶贫行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抓住灾后重建契机,以高标准全域规划构建旅游扶贫新格局。一是推进旅游富民工程。围绕建设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加快推进中查沟“九寨˙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九寨˙云顶秘境”旅游度假区、神仙池生态旅游区、甘海子生态文化旅游区、勿角民族生态旅游试验区、大录古藏寨景区创建,形成全域旅游格局,促进全县均衡协同发展和群众持续增收。继续巩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创建成果,依据各乡镇特色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深入推进“三微三态”,培育发展康养健身游、休闲度假游、特色文化游,创建白河乡太平村和郭元乡青龙村两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的“乡村善治”工程,努力促进乡风文明新发展、农村经济新跃升。持续推进决战脱贫摘帽实现全域奔康“六大行动”,全面完成“厕所革命”、路灯维护、庭院打造、微景观打造。实施9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打造一批产村一体、乡愁浓郁、特色突出、文化丰富的民族旅游新村,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示范村,基本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目标。三是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优势农业。建立白河金丝猴、勿角大熊猫科普教育基地。建成4个休闲农业专业村、林业生态旅游发展重点村,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突出抓好优势农副产品采摘、体验和销售工作,依托电商发展,有效增加群众家庭经营性收入。

      二、因势利导,实施生态扶贫行动。立足“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探索建立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的稳定脱贫、全面小康长效机制。一是实施生态扶贫工程。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按照生态资源、建档立卡贫困户、管护建设“三个全覆盖”,分类施策、科学配置生态公益性岗位,带动贫困农牧民参与造林绿化、森林湿地管护,实现贫困家庭生态保护类公益性岗位全覆盖。二是用好生态保护政策。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惠民力度,全面推进“以电代柴”项目,促进生态建设,护卫绿水青山。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政策,增加群众收入。三是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立县级财政奖补机制,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六大种养殖基地建设,投资6840万元实施2000亩道地中药材基地、2500箱中蜂养殖基地、藏香猪养殖基地、4200亩特色水果提升改造项目及建设1200亩农业产业融合园区,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水干果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三、广搭平台,实施就业扶贫行动。群众有稳定的就业,才会有稳定的收入。九寨沟县充分把握灾后重建机遇,不断拓展“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致富路径。一是加大灾后培训力度。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围绕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将重建急需人才、“农民工匠”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作为重点,采取“集中管理,分散实施”的方式,精准组织“扶贫专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00余人次,实现职业素养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创业理念更新,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目标。二是加大双向就业力度。抓实《关于促进本地城乡务工人员充分参与灾后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内引外输”的方式,实现本地劳动力双向就业。重点协调各相关部门促进本地城乡务工人员参与灾后项目建设,加大对外劳动力输出力度。通过与邛崃市等对口帮扶地区和省、州、县联动,举办2018年春风行动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6500余个岗位,输送1706名务工人员外出就业,实现“就业有保障、人人有钱挣”。三是加大就业托底力度。围绕灾后重建、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5570个,针对具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灾后就业困难人员采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以劳务用工形式,实现群众就地就近稳定就业,实现贫困户和就业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就业,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四、强化宣传,实施精神扶贫行动。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以“三个引领”为宣传发动总抓手,有效激发全县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一是强化精神引领。通过漫画、三句半、快板、“两微一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宣传政策,让群众懂政策、知感恩、会算账。开设《我的脱贫故事》《脱贫攻坚看九寨》等专栏,宣传典型人物和故事。发挥农民夜校、“乡音”宣讲团和驻村工作组作用,开展“小手牵大手”行动,带动群众增强感恩奋进意识。二是树立典型引领。开展脱贫励志报告会100余场次,通过脱贫奔康典型讲述自身“创业史”和“致富经”,促进群众之间比学赶超。县电视台每季度制作一期反面典型报道,曝光好吃懒做、等靠要的负面典型,引导群众树立正确荣辱观。组织开展“孝、善、和、俭”主题教育活动,每月开展流动红旗评星评比,推动“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示范点建设,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法制意识,助推“精神”与“物质”同步奔康。三是形成制度引领。制定《室内清洁卫生、个人卫生及着装标准》,每季度开展农户院落、室内清洁、个人卫生评比活动。建立歇帮机制,进行反面警示教育,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实现从“要我富”到“我要富”观念转换。在全县120个村(社区)配置法治宣传栏和“法律明白人”,对贫困户全覆盖发放法律服务卡,帮助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法律红线意识,形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五、完善机制,实施金融扶贫行动。突出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着力用好用活政策,激发各方动力,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奔康。一是建立金融互动机制。完善融资帮扶机制,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落实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通过保费补贴等方式推进牦牛、特色果蔬等优势农业保险,充分发挥省农担金融中介服务作用,为贫困农户提供担保,支持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为产业扶贫注入活力。二是推进示范基地建设。以扶贫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基地”的支持。在罗依、马家等乡镇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创建试点,将产业、扶贫、财政与金融四类政策进行融合,促进银政对接、银企对接、财政金融互动、示范基地带动、扶贫再贷款带动等各类金融扶贫模式相融互动。三是建立长效保险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支持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全面拓展针对贫困户的人身和财产保险业务,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积极推进巨灾险、藏香猪、中蜂等新型保险品种,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托底保障。

    岳池县“个十百千万”五大行动

    掀起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热潮

      广安市岳池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将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以“个十百千万”五大行动掀起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热潮,各项工作实现高位开局、高点起步,为确保高标准完成2018年2万人脱贫、75个村退出、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一个方案”强作风行动。制定《岳池县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通过公开来访来信地址、设立专项举报电话、开辟网络举报专栏、发放“纪民”联系卡等方式,畅通作风问题举报渠道。由纪委牵头,联合人大、政协等力量,组建10支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督查组,重点对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不间断督查,实现作风建设自查自纠+专项督查“双线推进”。对发现的问题,实施“差异化”治理,一般问题立即整改、突出问题限期整改并党政问责责任人、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移送司法机关。2018年,发现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线索14条并已整改完毕,群众来访7件,现场处理6件、限期办理1件。

      二是“十大工程”摘穷帽行动。春季攻势期间,对接落地各类项目资金10.8亿元,聚焦群众住房安居、安全饮水、安全用电等“十大工程”,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年新建村道公路490.84公里,改建入户便民路3975.65公里,完成“6+1”活动中心100个,实施C/D级危改造26202户,易地搬迁5177人,五改三建21589户,安全饮水11139户,安装生活用电3778户,广播电视4666户,新改建中心校(设备购置)15所。目前,非招标项目和住房项目已全面开工,招标项目已开工20个。

      三是“百企帮扶”带产业行动。运用“互联网+社会扶贫”的思维,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政府网站等网络渠道发布贫困村产业需求,成功引入国金证券、亿联置业、科伦药业等100余家企业(协会、合作社)与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春季攻势期间,帮扶企业已投入800余万元,带动九道拐、马家村等12个贫困村建立道地药材、粉用稻米、酒用高粱订单基地,预计村集体经济可增收200余万元。目前,马家村土地调型已全部完成,正抓春耕实施药材栽种。

      四是“千个岗位”促就业行动。以提升就业技能,搭建就业平台为目标,抓住春节外出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渠道摸清群众的培训需求,通过农民夜校、车间培训等方式对1300余名有培训需求的贫困群众进行劳务技能培训。举办“2018年就业援助暨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830名贫困群众达成就业意向,在280个贫困村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2500个,每月每岗补贴300元,优先安置特困家庭,确保其生产生活条件稳定达标。

      五是“万名干部”扶志气行动。结合“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全县1.4万名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村,通过院坝会、座谈会、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集中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及各级脱贫政策,最大程度消除“等靠要”思想,组织创作《农家院坝话扶贫》等节目36个,进村巡演83场次,展现脱贫攻坚富民政策,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补齐脱贫攻坚“精神短板”。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39期

  • 2018年03月27日 16时39分
  • 来源: 省扶贫移民局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3月26日

    九寨沟县“五大行动”齐发力

    吹响春季攻势“集结号”

      阿坝州九寨沟县面对脱贫攻坚新阶段、新形势,结合省州工作部署,紧盯2018年县“摘帽”总目标,创新思路,对标补短,全力推进扶贫“五大行动”,吹响春季攻势“集结号”,促进脱贫工作从“打赢”向“打好”转变,推进小康建设从“总体”向“全面”迈进。

      一、立足资源,实施旅游扶贫行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抓住灾后重建契机,以高标准全域规划构建旅游扶贫新格局。一是推进旅游富民工程。围绕建设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加快推进中查沟“九寨˙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九寨˙云顶秘境”旅游度假区、神仙池生态旅游区、甘海子生态文化旅游区、勿角民族生态旅游试验区、大录古藏寨景区创建,形成全域旅游格局,促进全县均衡协同发展和群众持续增收。继续巩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创建成果,依据各乡镇特色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深入推进“三微三态”,培育发展康养健身游、休闲度假游、特色文化游,创建白河乡太平村和郭元乡青龙村两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的“乡村善治”工程,努力促进乡风文明新发展、农村经济新跃升。持续推进决战脱贫摘帽实现全域奔康“六大行动”,全面完成“厕所革命”、路灯维护、庭院打造、微景观打造。实施9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打造一批产村一体、乡愁浓郁、特色突出、文化丰富的民族旅游新村,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示范村,基本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目标。三是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优势农业。建立白河金丝猴、勿角大熊猫科普教育基地。建成4个休闲农业专业村、林业生态旅游发展重点村,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突出抓好优势农副产品采摘、体验和销售工作,依托电商发展,有效增加群众家庭经营性收入。

      二、因势利导,实施生态扶贫行动。立足“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探索建立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的稳定脱贫、全面小康长效机制。一是实施生态扶贫工程。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按照生态资源、建档立卡贫困户、管护建设“三个全覆盖”,分类施策、科学配置生态公益性岗位,带动贫困农牧民参与造林绿化、森林湿地管护,实现贫困家庭生态保护类公益性岗位全覆盖。二是用好生态保护政策。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惠民力度,全面推进“以电代柴”项目,促进生态建设,护卫绿水青山。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政策,增加群众收入。三是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立县级财政奖补机制,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六大种养殖基地建设,投资6840万元实施2000亩道地中药材基地、2500箱中蜂养殖基地、藏香猪养殖基地、4200亩特色水果提升改造项目及建设1200亩农业产业融合园区,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水干果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三、广搭平台,实施就业扶贫行动。群众有稳定的就业,才会有稳定的收入。九寨沟县充分把握灾后重建机遇,不断拓展“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致富路径。一是加大灾后培训力度。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围绕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将重建急需人才、“农民工匠”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作为重点,采取“集中管理,分散实施”的方式,精准组织“扶贫专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00余人次,实现职业素养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创业理念更新,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目标。二是加大双向就业力度。抓实《关于促进本地城乡务工人员充分参与灾后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内引外输”的方式,实现本地劳动力双向就业。重点协调各相关部门促进本地城乡务工人员参与灾后项目建设,加大对外劳动力输出力度。通过与邛崃市等对口帮扶地区和省、州、县联动,举办2018年春风行动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6500余个岗位,输送1706名务工人员外出就业,实现“就业有保障、人人有钱挣”。三是加大就业托底力度。围绕灾后重建、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5570个,针对具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灾后就业困难人员采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以劳务用工形式,实现群众就地就近稳定就业,实现贫困户和就业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就业,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四、强化宣传,实施精神扶贫行动。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以“三个引领”为宣传发动总抓手,有效激发全县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一是强化精神引领。通过漫画、三句半、快板、“两微一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宣传政策,让群众懂政策、知感恩、会算账。开设《我的脱贫故事》《脱贫攻坚看九寨》等专栏,宣传典型人物和故事。发挥农民夜校、“乡音”宣讲团和驻村工作组作用,开展“小手牵大手”行动,带动群众增强感恩奋进意识。二是树立典型引领。开展脱贫励志报告会100余场次,通过脱贫奔康典型讲述自身“创业史”和“致富经”,促进群众之间比学赶超。县电视台每季度制作一期反面典型报道,曝光好吃懒做、等靠要的负面典型,引导群众树立正确荣辱观。组织开展“孝、善、和、俭”主题教育活动,每月开展流动红旗评星评比,推动“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示范点建设,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法制意识,助推“精神”与“物质”同步奔康。三是形成制度引领。制定《室内清洁卫生、个人卫生及着装标准》,每季度开展农户院落、室内清洁、个人卫生评比活动。建立歇帮机制,进行反面警示教育,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实现从“要我富”到“我要富”观念转换。在全县120个村(社区)配置法治宣传栏和“法律明白人”,对贫困户全覆盖发放法律服务卡,帮助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法律红线意识,形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五、完善机制,实施金融扶贫行动。突出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着力用好用活政策,激发各方动力,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奔康。一是建立金融互动机制。完善融资帮扶机制,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落实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通过保费补贴等方式推进牦牛、特色果蔬等优势农业保险,充分发挥省农担金融中介服务作用,为贫困农户提供担保,支持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为产业扶贫注入活力。二是推进示范基地建设。以扶贫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基地”的支持。在罗依、马家等乡镇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创建试点,将产业、扶贫、财政与金融四类政策进行融合,促进银政对接、银企对接、财政金融互动、示范基地带动、扶贫再贷款带动等各类金融扶贫模式相融互动。三是建立长效保险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支持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全面拓展针对贫困户的人身和财产保险业务,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积极推进巨灾险、藏香猪、中蜂等新型保险品种,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托底保障。

    岳池县“个十百千万”五大行动

    掀起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热潮

      广安市岳池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将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以“个十百千万”五大行动掀起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热潮,各项工作实现高位开局、高点起步,为确保高标准完成2018年2万人脱贫、75个村退出、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一个方案”强作风行动。制定《岳池县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通过公开来访来信地址、设立专项举报电话、开辟网络举报专栏、发放“纪民”联系卡等方式,畅通作风问题举报渠道。由纪委牵头,联合人大、政协等力量,组建10支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督查组,重点对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不间断督查,实现作风建设自查自纠+专项督查“双线推进”。对发现的问题,实施“差异化”治理,一般问题立即整改、突出问题限期整改并党政问责责任人、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移送司法机关。2018年,发现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线索14条并已整改完毕,群众来访7件,现场处理6件、限期办理1件。

      二是“十大工程”摘穷帽行动。春季攻势期间,对接落地各类项目资金10.8亿元,聚焦群众住房安居、安全饮水、安全用电等“十大工程”,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年新建村道公路490.84公里,改建入户便民路3975.65公里,完成“6+1”活动中心100个,实施C/D级危改造26202户,易地搬迁5177人,五改三建21589户,安全饮水11139户,安装生活用电3778户,广播电视4666户,新改建中心校(设备购置)15所。目前,非招标项目和住房项目已全面开工,招标项目已开工20个。

      三是“百企帮扶”带产业行动。运用“互联网+社会扶贫”的思维,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政府网站等网络渠道发布贫困村产业需求,成功引入国金证券、亿联置业、科伦药业等100余家企业(协会、合作社)与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春季攻势期间,帮扶企业已投入800余万元,带动九道拐、马家村等12个贫困村建立道地药材、粉用稻米、酒用高粱订单基地,预计村集体经济可增收200余万元。目前,马家村土地调型已全部完成,正抓春耕实施药材栽种。

      四是“千个岗位”促就业行动。以提升就业技能,搭建就业平台为目标,抓住春节外出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渠道摸清群众的培训需求,通过农民夜校、车间培训等方式对1300余名有培训需求的贫困群众进行劳务技能培训。举办“2018年就业援助暨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830名贫困群众达成就业意向,在280个贫困村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2500个,每月每岗补贴300元,优先安置特困家庭,确保其生产生活条件稳定达标。

      五是“万名干部”扶志气行动。结合“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全县1.4万名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村,通过院坝会、座谈会、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集中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及各级脱贫政策,最大程度消除“等靠要”思想,组织创作《农家院坝话扶贫》等节目36个,进村巡演83场次,展现脱贫攻坚富民政策,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补齐脱贫攻坚“精神短板”。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