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21期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2月7日
按:近年来,广汉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金融助力”为核心的脱贫新模式,将党建优势、金融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形成聚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党建+金融”助力脱贫奔康新路。现将广汉市做法印发,供各地参考借鉴。
党建引领金融助力
——广汉市探索“党建+金融”精准脱贫新路
德阳广汉市聚焦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通过打造以“党建引领、金融助力”为核心的红色引擎和资本引擎,有力地将党建优势、金融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形成聚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为脱贫奔小康注入了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党建+金融”助力脱贫奔康新路。
一、“党建+金融”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
(一)高度重视,精心设计,谋定规划思路明。县乡村三级相继成立党委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具体抓好落实。各级相继召开“党建+金融”动员会,专项安排部署金融支持脱贫工作。围绕该模式出台《关于开展“党建+金融”助力脱贫奔康工作的通知》《广汉市农商行精准脱贫信贷工作室工作职责》和《广汉市“党建+金融”助力脱贫奔康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依托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建立县级风险补偿机制,三年内信贷支持贫困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贷款1.5亿元;扶贫龙头企业及新型农村集体经营组织贷款1000万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20家。
(二)整合力量,上下联动,党建金融双推进。为发挥金融资金“杠杆”效应,广汉市将扶贫、发改、财政、农业等10个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定人定责实时加强跟踪指导。同时,整合“信贷工作室”“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组、“农业服务站”等资源,集中力量打造183个农村精准脱贫服务站;积极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1+1、1+N或N+1的方式确定结对关系,形成“帮扶单位党组织+帮扶单位党员+帮扶村+困难党员群众”利益共同体,利用“为村”平台开展党员干部“网上走基层”,力争三年内发放各类贷款5亿元以上,助推1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400名贫困党员实现稳定脱贫。
(三)把握关键,注重实效,脱贫注入新活力。依托“党建+金融”模式,开拓基层党建与金融扶贫同步推进的新局面。首先,创新脱贫融资新模式,全面推广小额贷款直通车、党员创业贷款、扶贫贷款等产品,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让群众享受方便、快捷、随时的普惠金融服务。其次,积极支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妇女、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创业,力争三年内发放扶贫贷款5000万元以上。扎实开展“金融夜校”宣传活动,努力实现11000贫困农户全面普及精准脱贫、创业就业政策和金融服务知识,营造浓郁的脱贫攻坚氛围。
(四)完善监督,强化考核,精准攻坚新常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信用体系维护、精准扶贫、信贷业务发展4个大项指标,农业结构调整、致富带头人培育、农民增收、社会治理、乡风民风、村容村貌、村“两委”工作群众满意度等20个子项,完善考核办法,做到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核;考评分排全市前十名的村进行全市表彰。坚持将“党建+金融”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综合考评体系,对该项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的要严格进行责任倒查,对工作效果较差、考核结果达不到预定要求的乡(镇)、村,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
二、“党建+金融”为脱贫攻坚探索新路径
(一)群众办事创业明显便捷。通过“党建+金融”新模式,把基层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责任和义务定位到村、落实到组、明确到个人,畅通了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渠道。目前,全市建立了村级信贷工作室123个,评级授信54165户,授信金额15.74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2017年累计发放贷款2540户,1.36亿元,帮扶贫困户25人,增进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理解,在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二)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结合农村群众生活作息规律实际,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逐村、逐组开办“金融夜校”,传递惠民政策、农业知识、致富知识、专业技术等,解决农户金融知识贫乏、理财意识淡薄、致富信息来源少、诚信意识差、法律知识匮乏等问题,深受农村群众欢迎。高坪镇龙潭村贫困户有致富愿望,但苦于没有门路,通过举办“金融夜校”,金融副书记帮助该村理清发展思路,发动贫困户30户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
(三)村级集体经济明显壮大。通过“党建+金融”与信用工程、头雁工程、智慧乡村及“全域为村”等有机结合,不断建立完善“党建+金融+企业”“银行+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党员)”等合作机制,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村级组织活力。松林镇滴水村借助“党建+金融”平台,争取到30万元贷款,利用该村有利的地理条件,发展餐饮业和旅游业,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
(四)脱贫攻坚渠道明显多样。通过“党建+金融”“银行+产业园+贫困农户”“银行+专合社+农户”等模式,打造致富“联合体”,延伸致富产业链,多维度、多渠道帮助群众脱贫。广汉市先后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6家,规范发展专合组织335个,带动了15万余户农民增收。采取“党建+金融+为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的方式,提高了村民市场化和农产品商品化意识。如三水镇友谊村通过为村把本地特产“红兔”卖到了全国各地,打响了土特产的名声;金鱼镇月湾村“八零耕夫”生态农产品通过“为村”平台热销全国。
三、“党建+金融”的归宿是促农增收
(一)科学规划是前提。只有通过认真的调研,科学规划好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制定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办法措施,才能保证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广汉市结合实际情况,多次就《“党建+金融”助推脱贫奔康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和实地调研,准确把握精准脱贫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党建+金融”提供组织保障。
(二)整合资源是基础。只有充分整合人、财、物等资源,切实做到“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用,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才能推进工作落到实处。广汉市积极整合资源,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等方面给予项目、资金、技术等支持。选派“金融村官”,组建信贷工作室,具体负责实施“党建+金融”助推脱贫奔康工作。
(三)找准结合是关键。只有找准结合点,才能避免就脱贫抓脱贫,就党建抓党建情况。广汉市不仅注重将抓好信用工程、智慧乡村、“党组织+”等有机结合,助推群众脱贫奔康。同时还做好“线上线下”的结合,利用“为村”、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集中力量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构建浓厚氛围,提升脱贫攻坚的引导力。
(四)促农增收是根本。党建的归宿在为民,脱贫的目的在富民,只有牢牢把握住促农增收这一根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产业,才能充分体现党建带脱贫、脱贫促党建的根本宗旨。广汉市通过推行“党建+金融”模式,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提升金融支农水平、普及农村金融知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乡村精准治理、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村级组织活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银行支持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