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对口帮扶点燃贫困家庭希望

  • 2018年12月11日 15时0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偶其干干在制鞋车间工作。

    在峨眉山市帮扶下,村民有了自家“微茶园”。

    峨眉山市援建的镇江庙两河口村。

      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奋战着一群来自峨眉山市的扶贫队伍——

      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从2016年起,峨眉山市就开始对口帮扶这里。

      自2016年以来,峨眉山市对口帮扶马边彝族自治县干部人才工作队,按照省、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149名同志互动对接、全域结对,奋战在马边的一山一水、一村一寨。

      “扶贫使者”做好扶贫输出

      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峨眉山市编制《峨眉山市对口帮扶马边彝族自治县协作规划(2016-2020年)》,科学编制拟定实施帮扶项目17个,投入帮扶资金3500万元,覆盖11个贫困村,惠及855户贫困户,受益贫困人口3638人。

      2016年8月,带着使命和责任,峨眉山市首批集行政干部、技术人才、教师和医生在内的33名帮扶干部人才赴马边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两年来,峨眉山市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围绕产业、教育、医疗、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在16个贫困村实施住房功能改造、产业基地建设、新建卫生室、幼儿园等20个项目,惠及贫困人口两万余人。

      第一批帮扶工作队被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奉献奖”,7名干部受到省上表彰。

      2018年10月,第二批帮扶工作队领队周贤松同该市第二批帮扶人员到达马边彝族自治县。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第二批帮扶工作队将强化全域结对帮扶机制,组织社会力量落地一批帮扶项目;加快重点扶贫项目建设,协调社会力量特别是推进相关企业落地“扶贫车间”等一批特色项目;持续抓好优势产业培育,加快推进峨眉雪芽公司茶叶初加工项目的建设;强化干部人才交流,做好挂职干部的后勤保障和培养锻炼工作;再次协调组织马边县县直部门、乡镇、村组干部及乡村教师、医护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到峨眉山市培训。

      工作队已经顺利接过“接力棒”,紧扣马边彝族自治县“决战2018年、决胜2019年、巩固2020年”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对标补短、查漏补缺,统筹谋划新的帮扶措施和援建项目,为2019年对口帮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就业之路”要走出去迎进来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破旧房改造等大力实施,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就业问题,成为马边实现脱贫的关键路径。“贫困家庭一人脱贫就能带来全家脱贫。”在下一步工作中,扶贫工作将从展开技能培训、对接劳动密集型企业入手。

      “今年的彝族年节是我过得最开心的年节。”12月初,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三溪村彝族女青年偶其干干,在过完彝族新年后又踏上了到峨眉的就业路。

      18岁的偶其干干一直生活在大山里。幼年时,她的父亲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她身后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偶其干干小小年纪便挑起家庭重担。

      2014年,偶其干干一家通过精准识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峨眉山市政府办驻村工作组进驻三溪村,落实“一户一策”,给她家发放70只鸡苗,帮助发展养殖业;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建房,让偶其干干一家住进了新房。

      今年初,在峨眉山市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峨眉山金威利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主动参与对口帮扶工作,表示“愿意降低用工条件,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018年6月1日,在峨眉山市帮扶干部帮助下,偶其干干第一次走出大山,到金威利务工。

      从最简单的打胶水、上鞋底做起。经过近半年的锻炼,偶其干干不仅学会了岗位技能,还逐渐喜欢上了这样规律的生活:上班的时候认认真真做事,下班还能到阅览室看看书,“这份工资对我家来说太重要了,爷爷奶奶可以少做些农活,弟弟妹妹可以安心上学。”转移就业让偶其干干看到了希望,每个月3200元左右的工资,她能寄2700元回家。

      偶其干干是通过峨眉山市对口“牵线”实现就业的贫困群众之一。据了解,对口帮扶马边彝族自治县以来,峨眉山市充分利用帮扶资金,制定就业增收奖励办法,激励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截至目前,马边已组织221人到峨眉金威利就业,在彝族年后还有100余人到该企业就业。

      就业帮扶,除了鼓励贫困劳动力“走出去”,还要把企业“迎进来”。

      “能出去的都是青壮年,但贫困人口中还有部分属老弱病残,无法外出转移就业。”周贤松坦言,如何让这部分贫困群体既就近就业又稳定增收,这困扰着帮扶工作队。

      经过大量考察并结合具体县情,峨眉山市帮扶工作队瞄准了“扶贫车间”——建设“就业扶贫车间”,既能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荒,又让大量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将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先天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

      10月以来,金威利公司负责人多次到马边实地考察“扶贫车间”建设工作,拟在马边投资新建两个“扶贫车间”。

      听说“扶贫车间”就选在自己家门口,偶其干干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会加倍努力,成为公司的一名熟练能手,争取成为‘扶贫车间’第一批返乡就业的员工。”

      下一步,峨眉山市帮扶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走出去”“迎进来”,将实实在在的实惠带到大小凉山。 (若水 文/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对口帮扶点燃贫困家庭希望

  • 2018年12月11日 15时0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偶其干干在制鞋车间工作。

    在峨眉山市帮扶下,村民有了自家“微茶园”。

    峨眉山市援建的镇江庙两河口村。

      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奋战着一群来自峨眉山市的扶贫队伍——

      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从2016年起,峨眉山市就开始对口帮扶这里。

      自2016年以来,峨眉山市对口帮扶马边彝族自治县干部人才工作队,按照省、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149名同志互动对接、全域结对,奋战在马边的一山一水、一村一寨。

      “扶贫使者”做好扶贫输出

      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峨眉山市编制《峨眉山市对口帮扶马边彝族自治县协作规划(2016-2020年)》,科学编制拟定实施帮扶项目17个,投入帮扶资金3500万元,覆盖11个贫困村,惠及855户贫困户,受益贫困人口3638人。

      2016年8月,带着使命和责任,峨眉山市首批集行政干部、技术人才、教师和医生在内的33名帮扶干部人才赴马边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两年来,峨眉山市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围绕产业、教育、医疗、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在16个贫困村实施住房功能改造、产业基地建设、新建卫生室、幼儿园等20个项目,惠及贫困人口两万余人。

      第一批帮扶工作队被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奉献奖”,7名干部受到省上表彰。

      2018年10月,第二批帮扶工作队领队周贤松同该市第二批帮扶人员到达马边彝族自治县。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第二批帮扶工作队将强化全域结对帮扶机制,组织社会力量落地一批帮扶项目;加快重点扶贫项目建设,协调社会力量特别是推进相关企业落地“扶贫车间”等一批特色项目;持续抓好优势产业培育,加快推进峨眉雪芽公司茶叶初加工项目的建设;强化干部人才交流,做好挂职干部的后勤保障和培养锻炼工作;再次协调组织马边县县直部门、乡镇、村组干部及乡村教师、医护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到峨眉山市培训。

      工作队已经顺利接过“接力棒”,紧扣马边彝族自治县“决战2018年、决胜2019年、巩固2020年”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对标补短、查漏补缺,统筹谋划新的帮扶措施和援建项目,为2019年对口帮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就业之路”要走出去迎进来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破旧房改造等大力实施,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就业问题,成为马边实现脱贫的关键路径。“贫困家庭一人脱贫就能带来全家脱贫。”在下一步工作中,扶贫工作将从展开技能培训、对接劳动密集型企业入手。

      “今年的彝族年节是我过得最开心的年节。”12月初,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三溪村彝族女青年偶其干干,在过完彝族新年后又踏上了到峨眉的就业路。

      18岁的偶其干干一直生活在大山里。幼年时,她的父亲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她身后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偶其干干小小年纪便挑起家庭重担。

      2014年,偶其干干一家通过精准识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峨眉山市政府办驻村工作组进驻三溪村,落实“一户一策”,给她家发放70只鸡苗,帮助发展养殖业;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建房,让偶其干干一家住进了新房。

      今年初,在峨眉山市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峨眉山金威利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主动参与对口帮扶工作,表示“愿意降低用工条件,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018年6月1日,在峨眉山市帮扶干部帮助下,偶其干干第一次走出大山,到金威利务工。

      从最简单的打胶水、上鞋底做起。经过近半年的锻炼,偶其干干不仅学会了岗位技能,还逐渐喜欢上了这样规律的生活:上班的时候认认真真做事,下班还能到阅览室看看书,“这份工资对我家来说太重要了,爷爷奶奶可以少做些农活,弟弟妹妹可以安心上学。”转移就业让偶其干干看到了希望,每个月3200元左右的工资,她能寄2700元回家。

      偶其干干是通过峨眉山市对口“牵线”实现就业的贫困群众之一。据了解,对口帮扶马边彝族自治县以来,峨眉山市充分利用帮扶资金,制定就业增收奖励办法,激励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截至目前,马边已组织221人到峨眉金威利就业,在彝族年后还有100余人到该企业就业。

      就业帮扶,除了鼓励贫困劳动力“走出去”,还要把企业“迎进来”。

      “能出去的都是青壮年,但贫困人口中还有部分属老弱病残,无法外出转移就业。”周贤松坦言,如何让这部分贫困群体既就近就业又稳定增收,这困扰着帮扶工作队。

      经过大量考察并结合具体县情,峨眉山市帮扶工作队瞄准了“扶贫车间”——建设“就业扶贫车间”,既能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荒,又让大量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将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先天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

      10月以来,金威利公司负责人多次到马边实地考察“扶贫车间”建设工作,拟在马边投资新建两个“扶贫车间”。

      听说“扶贫车间”就选在自己家门口,偶其干干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会加倍努力,成为公司的一名熟练能手,争取成为‘扶贫车间’第一批返乡就业的员工。”

      下一步,峨眉山市帮扶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走出去”“迎进来”,将实实在在的实惠带到大小凉山。 (若水 文/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