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网络扶智需下“绣花”功夫

  • 2018年10月31日 11时3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编者按

      10月25日,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暨网络扶贫凉山行活动在西昌市举行,就网络扶贫工作如何向纵深发展,与会者碰撞出不少有益的思路、机制和方法。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网络作为扶智的重要措施手段,还需在哪些关键环节发力?如何让电商平台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本期天府新论对此予以关注。

      扶贫先治愚,摆脱深度贫困需要信息和教育。

      互联网作为突破时空边界的信息集散地,自然成为扶“深贫”的重要利器。深度贫困户通过网络,可以与外界交流信息,学习经验、了解市场,山沟里的孩子接受了网络优质教育,也有了逐渐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

      近年来,凉山州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有效提高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如通过推进“远程教育扶贫行动”,全州互联网接入学校1025所,建成“班班通”教室1万余间,网络远程教育项目覆盖116所中小学校。依托“凉山党群通”手机APP,开设了网上农民夜校,还建成州县两级科技扶贫在线平台12个,收到良好成效。

      不过,就全国范围来看,深贫地区要用好网络并非易事。据《人民日报》报道,在一些交通不便、深度贫困的行政村,虽然网络通达了,但没有人会操作使用。个别偏远村庄仅有两三个宽带用户,甚至还有零用户的现象。这大大制约了远程教育等典型应用的普及,严重影响网络扶智的成效。

      面对智力贫困、信息贫困、观念贫困等因素叠加的“深贫”,网络扶智必须下一番“绣花”功夫。不仅要让深贫地区群众用得上网络,还要用得好网络;不仅要推广网络技术,更要以问题为导向,“一针一线”解决深度贫困户的难点、痛点,让他们真正享受网络带来的信息便利,学习便利。这些都是精细的技术活,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

      下足“绣花”功夫需要定力和耐力。网络扶智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对于“深贫”而言,通过网络积累知识需要时间,知识转化为成果更需要时间。要让网络扶智的效果,真正得到群众认可,扶贫、教育等各部门应该切实对照网络扶智标准履行职责,对网络扶智进行科学考评,特别是以贫困户满意度、就业率和增收幅度为重要指标,评估网络扶智的效果。

      绣出的花儿要吸引人,绣花技术也要不断提高。陕西省宜君县录制视频课件,《老张和二蛋》《瞧这两邻家》《扶贫干部》……一部部以农民身边发生的故事为主题的微电影、微视频,在人口只有9万多人的宜君县,每期点击量均在2万人次以上。这种方式借身边人身边事,吊起了贫困户的胃口,给枯燥的知识和技术包裹了一层容易入口的糖衣,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网络扶智工作,任重道远。在这脱贫攻坚冲刺阶段,更需精益求精的“绣花”功夫造福深度贫困地区,使每一次鼠标的点击,都换来知识的更新;使每一条信息的发送,都开启通往崭新未来的道路。 (评论员 张雨)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络扶智需下“绣花”功夫

  • 2018年10月31日 11时3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编者按

      10月25日,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暨网络扶贫凉山行活动在西昌市举行,就网络扶贫工作如何向纵深发展,与会者碰撞出不少有益的思路、机制和方法。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网络作为扶智的重要措施手段,还需在哪些关键环节发力?如何让电商平台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本期天府新论对此予以关注。

      扶贫先治愚,摆脱深度贫困需要信息和教育。

      互联网作为突破时空边界的信息集散地,自然成为扶“深贫”的重要利器。深度贫困户通过网络,可以与外界交流信息,学习经验、了解市场,山沟里的孩子接受了网络优质教育,也有了逐渐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

      近年来,凉山州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有效提高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如通过推进“远程教育扶贫行动”,全州互联网接入学校1025所,建成“班班通”教室1万余间,网络远程教育项目覆盖116所中小学校。依托“凉山党群通”手机APP,开设了网上农民夜校,还建成州县两级科技扶贫在线平台12个,收到良好成效。

      不过,就全国范围来看,深贫地区要用好网络并非易事。据《人民日报》报道,在一些交通不便、深度贫困的行政村,虽然网络通达了,但没有人会操作使用。个别偏远村庄仅有两三个宽带用户,甚至还有零用户的现象。这大大制约了远程教育等典型应用的普及,严重影响网络扶智的成效。

      面对智力贫困、信息贫困、观念贫困等因素叠加的“深贫”,网络扶智必须下一番“绣花”功夫。不仅要让深贫地区群众用得上网络,还要用得好网络;不仅要推广网络技术,更要以问题为导向,“一针一线”解决深度贫困户的难点、痛点,让他们真正享受网络带来的信息便利,学习便利。这些都是精细的技术活,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

      下足“绣花”功夫需要定力和耐力。网络扶智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对于“深贫”而言,通过网络积累知识需要时间,知识转化为成果更需要时间。要让网络扶智的效果,真正得到群众认可,扶贫、教育等各部门应该切实对照网络扶智标准履行职责,对网络扶智进行科学考评,特别是以贫困户满意度、就业率和增收幅度为重要指标,评估网络扶智的效果。

      绣出的花儿要吸引人,绣花技术也要不断提高。陕西省宜君县录制视频课件,《老张和二蛋》《瞧这两邻家》《扶贫干部》……一部部以农民身边发生的故事为主题的微电影、微视频,在人口只有9万多人的宜君县,每期点击量均在2万人次以上。这种方式借身边人身边事,吊起了贫困户的胃口,给枯燥的知识和技术包裹了一层容易入口的糖衣,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网络扶智工作,任重道远。在这脱贫攻坚冲刺阶段,更需精益求精的“绣花”功夫造福深度贫困地区,使每一次鼠标的点击,都换来知识的更新;使每一条信息的发送,都开启通往崭新未来的道路。 (评论员 张雨)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