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着力破解教育扶贫中“控辍难”“提质难”
“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营山县委副书记朱胜国介绍,近年来,营山把脱贫的发力点放在教育上,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和“梯度支教”模式,破解教育扶贫中“控辍难”和“提质难”。
破解“控辍难” 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
“大学是一个培养综合素质、放飞梦想的好地方,我力争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10月8日,营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收到一封就读于重庆工商大学的营山籍贫困学生胡兰发来的感谢信。
胡兰老家在营山县青山乡三湾村,因父母早年患病,家庭经济困难。高中阶段,地方学校为胡兰减免了学费,并按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了助学金。今年,她考上大学却面对高昂的学杂费一筹莫展。
“我以为会辍学,本想就此死心,外出打工。”胡兰说。前不久,县上开展了“让梦想启航-金秋助学”活动,她获得大学期间每年5000元的助学金,还办理了8000元助学贷款。“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营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李勇介绍,今年已是“让梦想启航-金秋助学”活动开展的第6个年头,截至目前,县上已累计发放助学金1162.5万元,帮助2325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今秋开学,来自贫困家庭的8岁智障儿童韦韦(化名)也走进了营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与韦韦一样,本学期共有28名残疾孩子走进县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
“今年,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6.5%。”县教育局局长蔡红兵说,营山县还搭建了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中重度残疾儿童特教学校就读、中轻度残疾儿童普通学校就读的“三级教育网络”。
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或身体残疾而失学,营山县建立健全了集“免、奖、助、贷、补”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实现了各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2017年至今,营山县累计发放各类教育扶贫资金4502万元,共计资助7.3万人次,有效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解决子女就学难题。
“梯度支教” 让农村娃接受优质教育
“现在,咱们玩一个游戏,每位同学分别代表1个音阶,老师弹到哪个音阶,相应的同学就上前一步,看谁对得多……”10月12日,在千近村小学的一节音乐课上,来自营山县金华希望学校的音乐老师肖丽,正以支教老师的身份,给村里的小学生带去一次全新的音乐课体验。
“以往师资紧缺,音乐、美术等课程都是由我一人承担,音乐课就教学生唱些简单的歌,美术课就让学生自己画。”千近村小学教师陈中秋说,如今,像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都有来自镇小学和县小学的支教老师负责。
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的扶持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发展,今年初,营山县开始实施“梯度支教”,即城区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专任教师配置齐的农村学校辐射片区内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辐射辖区村小的三级支教。
“以县城学校为例,符合支教条件的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在完成本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每周固定1天到指定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同时完成指导、培训当地教师的支教工作任务。”蔡红兵说,支教教师的支教工作考核由受援学校和所在片区的教育督导员共同完成,考核结果将作为优秀教师评选、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和岗位等级晋升的重要依据。
截至目前,营山县共有近400名教师已参与到“梯度支教”中来,今年营山县梯度支教工作预计投入资金88.6万元。 (彭杰 记者 敬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