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地灾也是助推脱贫攻坚
这些年,我的履职足迹如果不在实验室,就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或灾害处置现场。在我眼里,一个好的地灾防治方案,可以阻止一场严重的崩塌或泥石流灾害发生,就能保护山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也就阻断了因灾致贫的可能。“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是我持续关注的问题。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我发现,虽然时隔多年,汶川地震灾区地灾防治工程已取得巨大阶段性成功,但仍存在和新增了不少问题。比如,地震诱发的数万处崩塌滑坡,使灾区新增松散固体物源超过100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将以泥石流、水土流失等方式逐渐进入河道,致使河道淤埋抬升,掩埋部分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土地,致使受影响区域房屋、道路等不得不多次迁建。为此,我撰写《关于高度重视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长期效应及风险防控的建议》提案,提出建立灾区地灾防治工程后期维护机制,实施极重灾区地灾流域性综合防治等建议。
我履职建言的视野也在拓展,今年我提出了《充分利用手机定位大数据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服务》《实施“村村通”工程、进一步加大西部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等。 (记者 钟振宇 整理)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