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吃“生态饭” 大寺村脱贫有绝招

  • 2017年11月29日 09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从种脆皮李到开办农家乐发展生态旅游

      11月28日中午,在汶川县克枯乡大寺村,第一书记杜斌和几位乡村干部聚在村民杨军家。吃过一顿羌族家常饭,他们开始预备下午的会议,讨论起村里生态扶贫的下一步举措。

      2015年8月,汶川县被确定为省林业厅的定点扶贫县。围绕生态扶贫,省林业厅进行了探索尝试,两年多的时间过去,县里已在半山腰栽满了李子和蓝莓,培育起了生态旅游产业。

      扶旧

      生态种植助贫困户摘帽


      从汶川县驱车前往大寺村,13公里的路程需要花费近1小时。当汽车穿过海拔1800米的屏障后,沿途的景色渐渐改变——漫山遍野的种植园、林间步道和依山而建的羌寨。

      “大寺村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全年日照时长接近1700小时。但这里地势好,并不缺水。”杜斌解释,大寺村有着优越的特色种植业发展“硬件”。

      过去,大寺村村民仅仅靠着1229亩耕地维持生活。“那时候我家种白菜、玉米,一亩地一年收入一千块就算很好了。”杨军回忆,他家一直守着4.5亩土地,每年最多能有5000元收入。不只是收入少,村民还发现,日子久了,自家的耕地还越来越薄——水土流失加剧了。

      杜斌说,这里的出路还是种养业,只不过要换一种思路:要兼顾生态和产业,而非传统的玉米和白菜。

      2015年10月,省林科院成立了大寺村产业帮扶专家组,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测土配方,手把手传授脆皮李的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科学栽培管理技术。目前,各季节培训已达6次,培训村民超过200人次,培养出6名本村技术能手,基本实现了青(红)脆李科学管理的家庭化和自主化。同时,省林业厅还根据测土配方结果,为大寺村调配李子专用肥料14吨。

      也是在两年前,杨军将原来4.5亩土地改种脆皮李。今年,树上已开始挂果,扣除成本,光是李子收入就有3万元。这个贫困户就此摘掉了穷帽子。

      靠李子摘帽的,不只是杨军。如今,大寺村已有1200亩李子园,今年全村的李子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收入25.78万元,摘帽已是定局。

      培新

      生态旅游引来城市观光客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大寺村人均收入12321元,其中8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8663元,同比增长6607元,贫困户7户18人脱贫。

      大寺村能有如此巨变,当然不单靠卖果子。两年来,除了种植业,大寺村还有了另一个支柱产业:生态旅游。

      “以前村里根本没想过,我们这里还能有城里人来耍。”站在自家门口,看着不远处的大寺古羌文化传习所,杨军很是感慨。这座传习所,是当地最大的一家农家乐。

      变化同样始于两年前。当时,村民杨志文回乡,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办起了农家乐。他说,敢这么做,是因为大寺村有着9000亩林地,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且夏季凉爽,又距离大城市不算远。只要对林区稍加整理打造,便是城里人观光的好地方。没过多久,传习所拔地而起,林间杂乱无章的小道,被错落有致的林间步道所取代。

      当年山里就来了城里的观光客。去年全年,大寺村接待游客1000余人,营业收入超过10万元。其中贫困户张号杰、朱发才和张玉华通过销售猪肉、天麻、花椒和蜂蜜等特产赚了9000元。

      尝到甜头的村民,决定要把这碗“生态饭”吃得更有味。去年8月,大寺村申报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今年6月,又成功申报成为四川省巴布纳森林公园。

      “我刚来的时候念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没几个人信,现在哪个要敢砍树子,老百姓自己就能把人抓到起。”杜斌说,大寺村能有今天,全靠“生态优先”的理念。 (记者 敬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吃“生态饭” 大寺村脱贫有绝招

  • 2017年11月29日 09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从种脆皮李到开办农家乐发展生态旅游

      11月28日中午,在汶川县克枯乡大寺村,第一书记杜斌和几位乡村干部聚在村民杨军家。吃过一顿羌族家常饭,他们开始预备下午的会议,讨论起村里生态扶贫的下一步举措。

      2015年8月,汶川县被确定为省林业厅的定点扶贫县。围绕生态扶贫,省林业厅进行了探索尝试,两年多的时间过去,县里已在半山腰栽满了李子和蓝莓,培育起了生态旅游产业。

      扶旧

      生态种植助贫困户摘帽


      从汶川县驱车前往大寺村,13公里的路程需要花费近1小时。当汽车穿过海拔1800米的屏障后,沿途的景色渐渐改变——漫山遍野的种植园、林间步道和依山而建的羌寨。

      “大寺村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全年日照时长接近1700小时。但这里地势好,并不缺水。”杜斌解释,大寺村有着优越的特色种植业发展“硬件”。

      过去,大寺村村民仅仅靠着1229亩耕地维持生活。“那时候我家种白菜、玉米,一亩地一年收入一千块就算很好了。”杨军回忆,他家一直守着4.5亩土地,每年最多能有5000元收入。不只是收入少,村民还发现,日子久了,自家的耕地还越来越薄——水土流失加剧了。

      杜斌说,这里的出路还是种养业,只不过要换一种思路:要兼顾生态和产业,而非传统的玉米和白菜。

      2015年10月,省林科院成立了大寺村产业帮扶专家组,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测土配方,手把手传授脆皮李的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科学栽培管理技术。目前,各季节培训已达6次,培训村民超过200人次,培养出6名本村技术能手,基本实现了青(红)脆李科学管理的家庭化和自主化。同时,省林业厅还根据测土配方结果,为大寺村调配李子专用肥料14吨。

      也是在两年前,杨军将原来4.5亩土地改种脆皮李。今年,树上已开始挂果,扣除成本,光是李子收入就有3万元。这个贫困户就此摘掉了穷帽子。

      靠李子摘帽的,不只是杨军。如今,大寺村已有1200亩李子园,今年全村的李子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收入25.78万元,摘帽已是定局。

      培新

      生态旅游引来城市观光客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大寺村人均收入12321元,其中8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8663元,同比增长6607元,贫困户7户18人脱贫。

      大寺村能有如此巨变,当然不单靠卖果子。两年来,除了种植业,大寺村还有了另一个支柱产业:生态旅游。

      “以前村里根本没想过,我们这里还能有城里人来耍。”站在自家门口,看着不远处的大寺古羌文化传习所,杨军很是感慨。这座传习所,是当地最大的一家农家乐。

      变化同样始于两年前。当时,村民杨志文回乡,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办起了农家乐。他说,敢这么做,是因为大寺村有着9000亩林地,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且夏季凉爽,又距离大城市不算远。只要对林区稍加整理打造,便是城里人观光的好地方。没过多久,传习所拔地而起,林间杂乱无章的小道,被错落有致的林间步道所取代。

      当年山里就来了城里的观光客。去年全年,大寺村接待游客1000余人,营业收入超过10万元。其中贫困户张号杰、朱发才和张玉华通过销售猪肉、天麻、花椒和蜂蜜等特产赚了9000元。

      尝到甜头的村民,决定要把这碗“生态饭”吃得更有味。去年8月,大寺村申报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今年6月,又成功申报成为四川省巴布纳森林公园。

      “我刚来的时候念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没几个人信,现在哪个要敢砍树子,老百姓自己就能把人抓到起。”杜斌说,大寺村能有今天,全靠“生态优先”的理念。 (记者 敬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