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悬崖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这里正经历全方位的变化

  • 2017年01月05日 23时1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记者:阿土列尔村突然“闻名”时,你已在村上任职半年,面对舆论有没有压力?

      帕查有格:那时压力很大,天天都有人到村里来,有探险的,有搞公益的,也有各种媒体的。但客观来说,这把“火”让村子的知名度一下子提升了。县里原来就想搞古里大峡谷旅游开发,“悬崖村”的出现让这个进程提速。

      也有网友在问,既然出行那么难,为什么不搬?其实是大部分村民不愿意。在那里生活了几百年,乡愁是一方面,那块地还冬暖夏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吃住有保障,比大凉山很多极度贫困村好得多。如果搬出去,要修房子,要找耕地,土质未必有山上的好,基本的生活保障反而成了问题。如果不拿物质财富去衡量,村民的“幸福感”是很高的。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接触到的村民也表示,不想搬到山下,这里不缺水、不缺粮,气候也好。那你到村里前,有没有预料到藤梯路这么难走?

      帕查有格:说来也巧,我叔叔年轻时做羊皮生意到过阿土列尔村,他形容那是“猴子待的地方”。我第一次走时,心里还是虚,沿着藤梯爬上爬下,有的地方还悬空……慢慢就习惯了,一天来回走两趟成了常态。

      村民为什么走那么快?我问那些年轻人,他们的回答是:沿途多是低矮的灌木,没地方遮阴,太阳又那么大,只好跑快点。4公里山路,村民莫色拉博跑下来最短时间用了18分钟,我最开始真以为是玩笑。后来因为有事让他到山脚等我,顺便测试了一下,22分钟,跑得满头大汗。我现在走老路上山的话,提速到半个小时了,能跟上腿脚快的村民。

      记者:你住在村民家里吗?

      帕查有格:我大部分时间是住在村上的,牛觉组、勒尔组都住,就是谁家有出去打工的,到人家借张床睡。村民住的土房多是3年前修的,围墙倒有几百年历史。村上移风易俗做得比较好,没有人畜混居的情况,厨房是独立的,不是用火塘煮饭,在山上这些人家住下来,感觉还是不错的。

      记者:我们看到每家或大或小都有个菜园子,房前屋后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可以看出村民的精神面貌是很好的。听说要搞旅游开发,大家都很憧憬,这对原来的帮扶思路有大的影响吗?

      帕查有格:以前叫“长短结合”“种养互动”。2014年-2015年,全县推广种植核桃,勒尔组、特土组种了很多,我们2016年进行了移栽和嫁接,下个春天叶子长出来就会看到满山青绿。还种了青花椒,重量轻、价格贵,便于背下来。如果种水果的话,才几块钱一斤,村民没有背下来的动力。以前类似的鲜货背到周边集市去卖,人家一看是阿土列尔村下来的,就拼命压价,知道你背不回去。

      如果发展旅游,我们整个思路都要调整,包括养羊。羊不是越多越好,有个承载量的问题。希望以后放到山下面养,建设更现代化的羊圈,把人力解放出来投身旅游业。山上多养土猪和土鸡,供游客消费。

      记者:外界对村上的教育非常关心,有什么变化吗?

      帕查有格:变化大。勒尔小学实施了全寄宿制,周末学校里有老师组织活动。学校对周边村都招生,现在有在校生300人,感觉太挤了,马上要建一个综合楼,最多可容纳450人。此外,山上也设立了幼教点,有十六七个娃娃。村民已经意识到教育对脱贫的重要性。有家长让我帮忙打听昭觉中学怎么读,校长都说,“只要村民来咨询,我就请他们吃饭。”能经历这种变化,我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悬崖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这里正经历全方位的变化

  • 2017年01月05日 23时1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记者:阿土列尔村突然“闻名”时,你已在村上任职半年,面对舆论有没有压力?

      帕查有格:那时压力很大,天天都有人到村里来,有探险的,有搞公益的,也有各种媒体的。但客观来说,这把“火”让村子的知名度一下子提升了。县里原来就想搞古里大峡谷旅游开发,“悬崖村”的出现让这个进程提速。

      也有网友在问,既然出行那么难,为什么不搬?其实是大部分村民不愿意。在那里生活了几百年,乡愁是一方面,那块地还冬暖夏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吃住有保障,比大凉山很多极度贫困村好得多。如果搬出去,要修房子,要找耕地,土质未必有山上的好,基本的生活保障反而成了问题。如果不拿物质财富去衡量,村民的“幸福感”是很高的。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接触到的村民也表示,不想搬到山下,这里不缺水、不缺粮,气候也好。那你到村里前,有没有预料到藤梯路这么难走?

      帕查有格:说来也巧,我叔叔年轻时做羊皮生意到过阿土列尔村,他形容那是“猴子待的地方”。我第一次走时,心里还是虚,沿着藤梯爬上爬下,有的地方还悬空……慢慢就习惯了,一天来回走两趟成了常态。

      村民为什么走那么快?我问那些年轻人,他们的回答是:沿途多是低矮的灌木,没地方遮阴,太阳又那么大,只好跑快点。4公里山路,村民莫色拉博跑下来最短时间用了18分钟,我最开始真以为是玩笑。后来因为有事让他到山脚等我,顺便测试了一下,22分钟,跑得满头大汗。我现在走老路上山的话,提速到半个小时了,能跟上腿脚快的村民。

      记者:你住在村民家里吗?

      帕查有格:我大部分时间是住在村上的,牛觉组、勒尔组都住,就是谁家有出去打工的,到人家借张床睡。村民住的土房多是3年前修的,围墙倒有几百年历史。村上移风易俗做得比较好,没有人畜混居的情况,厨房是独立的,不是用火塘煮饭,在山上这些人家住下来,感觉还是不错的。

      记者:我们看到每家或大或小都有个菜园子,房前屋后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可以看出村民的精神面貌是很好的。听说要搞旅游开发,大家都很憧憬,这对原来的帮扶思路有大的影响吗?

      帕查有格:以前叫“长短结合”“种养互动”。2014年-2015年,全县推广种植核桃,勒尔组、特土组种了很多,我们2016年进行了移栽和嫁接,下个春天叶子长出来就会看到满山青绿。还种了青花椒,重量轻、价格贵,便于背下来。如果种水果的话,才几块钱一斤,村民没有背下来的动力。以前类似的鲜货背到周边集市去卖,人家一看是阿土列尔村下来的,就拼命压价,知道你背不回去。

      如果发展旅游,我们整个思路都要调整,包括养羊。羊不是越多越好,有个承载量的问题。希望以后放到山下面养,建设更现代化的羊圈,把人力解放出来投身旅游业。山上多养土猪和土鸡,供游客消费。

      记者:外界对村上的教育非常关心,有什么变化吗?

      帕查有格:变化大。勒尔小学实施了全寄宿制,周末学校里有老师组织活动。学校对周边村都招生,现在有在校生300人,感觉太挤了,马上要建一个综合楼,最多可容纳450人。此外,山上也设立了幼教点,有十六七个娃娃。村民已经意识到教育对脱贫的重要性。有家长让我帮忙打听昭觉中学怎么读,校长都说,“只要村民来咨询,我就请他们吃饭。”能经历这种变化,我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