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贫困户吉木尔地莫高声宣布——我会常说普通话

  • 2016年09月19日 15时0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中午了,开饭,一起吃吧!”9月16日,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房建设工地上,村民吉木尔地莫突然冒出的“夹生”普通话,让前来查看建设进度的帮扶人员愣了。

      “以后你们要习惯,我会常说普通话!”像是不服气,吉木尔地莫又扯开嗓子,“吼”了一句。“说普通话”是吉木尔地莫养成的新习惯,这在当地可不寻常。以前,大凉山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村民们不仅不会说普通话,甚至听都听不懂。

      小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9户,吉木尔地莫一家是其中之一。

      4年前,吉木尔地莫的丈夫不幸因病去世。面对破烂的房屋、年幼的孩子,吉木尔地莫只身扛起家庭重担。打工、种地,东奔西走一年,家里生活还是捉襟见肘。相对富庶的安宁河谷就在山外,但山高路远,走出去靠什么生活?孩子该怎么养大?她找不到更好的答案。

      但改变随之而来。随着四川打响脱贫攻坚战,以“两不愁三保障”为首要目标,更着力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去年起,省安监局对口帮扶喜德县,重点帮扶小山村。

      34岁的省安监局技术中心职工吴霄主动请缨,担任小山村第一书记。深度摸底调研,吴霄发现小山村的资源并不差,山地林地有数万亩,之所以守着“金山”讨饭吃,主要还是观念守旧。

      移风易俗从开阔眼界开始。今年7月,在省安监局联系下,小山村部分村组干部、党员代表、贫困户到雅安、成都等地学习,吉木尔地莫眼界因此打开。“我不识字,看的听的,只能尽量记心里。”她印象最深的,是外边的人都会讲普通话。

      喜德县已启动小相岭景区新一轮开发,作为进景区必经之地,小山村是规划中重要一环。“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不会普通话怎么行!”吉木尔地莫跟着驻村帮扶干部学,利用“村民夜校”学。

      今年8月,吉木尔地莫一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房子有110平方米,包括80平方米的主房和30平方米的附属房,政府给了8万元补助。”她告诉记者,按照目前进度,10月底将完成房屋主体结构建设,“如果顺利,今年彝历新年就可以在新房过了。”

      在政府帮扶下,吉木尔地莫还购买了10多只羊,3头猪和一些鸡苗。其中羊放养在山上。她计划,等以后村里游客多了,就在新房里开个小餐馆,她操着还不算标准的普通话,笑着说:“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记者 何勤华)

      短评

      让贫困群众找到金钥匙

      □邓也

      吉木尔地莫的普通话,是她打开幸福生活之门的金钥匙。今年以来,省委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目标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加强贫困地区思想观念创新、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上,坚持“扶贫先扶智”,坚持用“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目标激励人,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大大激发了贫困地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受益主体,也是实施主体。只有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无论是教会普通话,还是技能培训,其目的都是帮助贫困群众增长见识、增加知识,掌握脱贫致富的方法与技巧,获得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能力和勇气。由此可见,脱贫攻坚的关键,不仅仅是依靠简单的经济救助解一时之困,而是要“授人以渔”、提升能力,彻底拔掉穷根;不仅仅是通过帮扶解决迫在眉睫的基础性问题,还要通过立志与增智,解决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当前,“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美好画卷已刻入全省干部群众的心里,全省上下正以此为目标大步迈进。我们相信,只要干群同心、携手努力,必能建设好幸福美丽“四好村”,不断夺取脱贫攻坚的新胜利。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贫困户吉木尔地莫高声宣布——我会常说普通话

  • 2016年09月19日 15时0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中午了,开饭,一起吃吧!”9月16日,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房建设工地上,村民吉木尔地莫突然冒出的“夹生”普通话,让前来查看建设进度的帮扶人员愣了。

      “以后你们要习惯,我会常说普通话!”像是不服气,吉木尔地莫又扯开嗓子,“吼”了一句。“说普通话”是吉木尔地莫养成的新习惯,这在当地可不寻常。以前,大凉山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村民们不仅不会说普通话,甚至听都听不懂。

      小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9户,吉木尔地莫一家是其中之一。

      4年前,吉木尔地莫的丈夫不幸因病去世。面对破烂的房屋、年幼的孩子,吉木尔地莫只身扛起家庭重担。打工、种地,东奔西走一年,家里生活还是捉襟见肘。相对富庶的安宁河谷就在山外,但山高路远,走出去靠什么生活?孩子该怎么养大?她找不到更好的答案。

      但改变随之而来。随着四川打响脱贫攻坚战,以“两不愁三保障”为首要目标,更着力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去年起,省安监局对口帮扶喜德县,重点帮扶小山村。

      34岁的省安监局技术中心职工吴霄主动请缨,担任小山村第一书记。深度摸底调研,吴霄发现小山村的资源并不差,山地林地有数万亩,之所以守着“金山”讨饭吃,主要还是观念守旧。

      移风易俗从开阔眼界开始。今年7月,在省安监局联系下,小山村部分村组干部、党员代表、贫困户到雅安、成都等地学习,吉木尔地莫眼界因此打开。“我不识字,看的听的,只能尽量记心里。”她印象最深的,是外边的人都会讲普通话。

      喜德县已启动小相岭景区新一轮开发,作为进景区必经之地,小山村是规划中重要一环。“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不会普通话怎么行!”吉木尔地莫跟着驻村帮扶干部学,利用“村民夜校”学。

      今年8月,吉木尔地莫一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房子有110平方米,包括80平方米的主房和30平方米的附属房,政府给了8万元补助。”她告诉记者,按照目前进度,10月底将完成房屋主体结构建设,“如果顺利,今年彝历新年就可以在新房过了。”

      在政府帮扶下,吉木尔地莫还购买了10多只羊,3头猪和一些鸡苗。其中羊放养在山上。她计划,等以后村里游客多了,就在新房里开个小餐馆,她操着还不算标准的普通话,笑着说:“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记者 何勤华)

      短评

      让贫困群众找到金钥匙

      □邓也

      吉木尔地莫的普通话,是她打开幸福生活之门的金钥匙。今年以来,省委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目标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加强贫困地区思想观念创新、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上,坚持“扶贫先扶智”,坚持用“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目标激励人,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大大激发了贫困地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受益主体,也是实施主体。只有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无论是教会普通话,还是技能培训,其目的都是帮助贫困群众增长见识、增加知识,掌握脱贫致富的方法与技巧,获得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能力和勇气。由此可见,脱贫攻坚的关键,不仅仅是依靠简单的经济救助解一时之困,而是要“授人以渔”、提升能力,彻底拔掉穷根;不仅仅是通过帮扶解决迫在眉睫的基础性问题,还要通过立志与增智,解决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当前,“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美好画卷已刻入全省干部群众的心里,全省上下正以此为目标大步迈进。我们相信,只要干群同心、携手努力,必能建设好幸福美丽“四好村”,不断夺取脱贫攻坚的新胜利。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