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藏区成四川保险扶贫主战场
去年冬天,阿坝州红原县龙日乡龙日村藏族牧民扎尕遇到了烦心事——短短半个月内,家里的牦牛已冻病死亡92头。在以前,这意味着接近3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多亏我上了保险。”扎尕庆幸地说,“一头牛保费120元,自己只需要承担24元,其他都由政府补贴,120头牦牛我只出了2880元。因灾死亡92头牦牛,保险公司赔了我184000元,除去2880元的保费投入,我还挽回了181120多元损失,死畜的尸体也由保险公司在政府监督下进行了集中无害化处理。”
红原于2013年启动的牦牛保险是全国第一例大规模藏区高原特色养殖业保险。目前,人保财险、中华联合、中航安盟等产险公司均已开办了此项业务。四川藏区已开办的特色农险,有水稻、青稞、牦牛、藏系羊、森林等10个中央财政补贴品种和蔬菜、玛咖、草场、食用菌4个地方品种。
推出14款特色险种
牦牛、青稞等藏区农产有了保险保障
高原藏区已成为四川省保险扶贫的主战场。
中航安盟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牦牛保险责任确定为冻灾、雪灾、动物疫病、兽害、洪水造成的死亡损失。保额为每头牦牛2000元,按6%的费率,保费每头120元,分摊比例为:中央40%、省25%、州县15%、牧户(合作组织)20%。
2015年,我省藏区共承保牦牛83.3万头,同比增长77%,占全省牦牛总数的20%,提供风险保障16.82亿元,支付赔款1.06亿元,户均赔款近万元。
四川保监局多次争取出台优惠政策,并督促各农险经办公司,结合藏民实际生活需要创新产品,不断探索藏区农险“提标、增品、扩面”:将青稞保险的起赔损失率由30%降为20%,绝对免赔率由10%降为5%;将水稻、玉米保额由300元提升至400元,保费维持不变;提高藏区森林保险保额,降低森林保险保费;人保和中华联合在藏区创新开展了蔬菜保险和玛咖保险;中航安盟在牦牛保险条款中将狼灾列入保险责任,又在红原县开发了全国首例天然草原保险,承保了四川首个藏区食用菌保险……
2015年,四川藏区农险保费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共承保青稞14万亩、牦牛83.3万头、藏系羊1.5万头、森林1.4亿亩;2016年上半年,四川藏区农险实现保费收入2600万元,同比增长85%。
2015年,四川藏区农业保险支付赔款1.26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保费收入增长幅度72个百分点,受益农户7万户次,同比增长159%;2016年上半年,支付赔款5600万元,受益农户3万户次。
此外,全省还招录藏族群众1800余人作为农险服务人员,录用人员人均年收入增加近万元。
理赔支出高于保费收入
藏区农险社会效益大需要更多扶持
2016年初,阿坝州松潘县等地连续3天遭遇暴雪,造成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的牦牛出险,死亡约3800头,损失金额近760万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共计为藏区农牧民支付农业保险已决赔款近560万元,另有未决赔款近510万元,简单赔付率120%。理赔支出高于保费收入。
中航安盟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开办牦牛保险业务,已预见到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2014年,将牦牛保险扩大到若尔盖县,规模增至42.175万头,保费收入5061万元,共支付赔款7244.92万元,简单赔付率143.15%;2015年达到51.37万头,保费收入6164.64万元,至今年6月30日,已支付赔款4279.6万元,未决赔款67.7万元,简单赔付率70.52%。
“即使出现亏损,公司仍然从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继续增加经营区域,扩大业务规模。”中航安盟上述负责人认为,藏区农险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
一位四川保险业资深专家分析表示,虽然四川藏区农业保险发展迅速,但总体覆盖率仍然偏低,如青稞保险的承保面不足15%、藏系羊覆盖面不足10%,农险在脱贫攻坚中的功能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藏区地域辽阔和语言的特殊性,加上居住较为分散,导致各项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困难,藏区群众对农业保险惠农政策了解不多,缺乏保险意识;同时,四川藏区农户自缴保费比例较高,养殖业为20%,种植业为25%,客观上影响了农户参保的积极性;此外,四川藏区种植业规模较小、养殖业赔付率较高,保险公司承保积极性不足,不少机构存在畏难情绪。”
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加强保险宣传,提升藏区群众保险意识。
四川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后将进一步争取中央财政补贴,加大对藏区特色农险的倾斜力度,降低农户缴费比例,提升农户投保积极性;继续推动落实我省对在藏区开设服务网点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对藏区基层政府保险意识的培养力度,推动其认识到保险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此外,还将督促各公司开发创新农险产品,推动我省藏区农险产品在向监管部门报备费率的基础上下调20%,进一步发挥藏区农险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记者 卢薇)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