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同城化 打造成都北部新城的“德阳战略”
——德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观察(三)
德阳。成都之北,天府腹心,“上风上水”。
德阳与成都的城际距离仅45公里,城际间有国省县(市)乡公路18个接口,多条铁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贯穿其间。两城之间人流、车流密度极大,物流、商贸交易紧密,融入以成都为中心的大都市区,拥有先天地理优势的德阳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顺应时代趋势,“成德同城化”的发展战略横空出世。
2015年底,德阳市委确立了城市新定位:建设成都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成德同城化”与全面创新改革一起,成为德阳的两个“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
主动融入,深度融合。不久的将来,将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的区域新格局。
加速提档升级
提升城市品质
一个多月前,经过近一周的紧张施工,作为德阳城市地标之一的彩虹桥焕然一新:新上色的大红拱桥色彩明丽,取消了隔离栏的桥面更开阔气派。长江路、庐山路等城市主干道示范段也完成了提档升级:双向4车道变为8车道,两旁的老旧路灯换成了大气明亮的玉兰灯,城市品质顿时显现出了时尚大气。
城市提档升级,是德阳提出建设成都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主城区,在加速城市提档升级过程中,六个县(市、区)以及经开区也不甘落后,你追我赶。
在中江,德中路入城段改造,人行道旁增设了骑游道,可透水性混凝土铺成,有效运用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在罗江,县城高速公路引道及出站口环境整治、万安大道改造、滨河路道路及附属设施改造工程、安平大道西段人行道及绿化改造等8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
城市基础设施在升级改造,城市管理的观念和职能同样在升级更新。
6月底,历时一个多月的“让流动商贩融入城市”市民好点子有奖征集活动结束。德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邀请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并表示将根据市民建议,实行市区分区差别化和分时潮汐式管理,适当允许流动摊贩摆摊。
成德同城,正在全方位推进。
前不久,成都与德阳签订同城化合作协议,开启了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一体化的先河。更早之前,包括德阳在内的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已签署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提出在空气、水源等生态保护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启动编制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
定位北部新城
实施“五个协同”
7月2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闻发布会上,德阳市委书记蒲波透露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又一条连接成都与德阳的大通道——成都天府大道北延线将于年内动工兴建,届时以成都天府广场为轴心,向北经人民北路,一条笔直宽阔的城际大道将延伸至德阳主城区,南北贯通,成为全世界最长最漂亮的城市中轴线……
在此之前的6月初,成都、德阳两市政府主要领导已就成德同城交通规划建设事宜举行座谈。经过协商,在加快推进成德同城交通规划建设方案研究、时间节点控制、建立协调机制等方面形成一致意见。
交通先行,成德同城的步伐再度加快。“现在德阳往返成都的动车又增开了几趟,20多分钟就到了,成都3号线也开通了,如果以后地铁通到德阳,那就更方便了。”工作在德阳,居住在成都的彭涛,每天往返两地之间,比谁都盼望更加便捷的城际交通。像彭涛一样的人群,在成德两地并不是少数。
实际上,按照已经成稿结题的《成德同城化空间发展规划》,德阳正在研究制作成都地铁1号线、3号线、5号线、15号线向德阳延伸的方案。贯通成都和德阳的地铁,并非梦想。
成德同城,不仅仅是距离上的接近。
在“对内全域城镇化、对外成德同城化”的发展理念引导下,德阳将推进与成都在区域规划、产业布局、交通通信基础建设、城市品质功能、政策机制上的“五个协同”,推动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格局。
“五个协同”,交通先行。围绕交通发展规划,德阳将加快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简阳段和G0511线德阳至都江堰段建设,尽快启动成绵高速扩容和德阳市区段改线工程,对现有连接成都的成德大道、旌江干线和G108线进行全面提档升级。
交通建设协同、城市品质功能协同以及产业布局协同是德阳优先着力实现先期突破的三个重点。在产业布局协同方面,德阳抢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大机遇,着力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化工、医药、建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航空与燃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核能装备与核技术应用、机器人制造与运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市、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市。
成德同城,指日可待。在成都以北,德阳,一座宜居宜商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北部新城正日夜不息,快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