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点燃“蓉漂”成才梦想
成都,自古水旱从人、富庶一方,不仅宜人、宜居,更宜商、宜业。在2300多年的历史中,创新创业始终与成都城市发展相生相伴。根据“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成都将建成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到2020年,形成大学生、“90后”创业者、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海归创业者等为代表的创业人才群落,科技创业者突破20万人。要打造创业之城,关键要在塑造城市创业的“软环境”上下功夫,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建好孵化器,留住人才,进一步畅通信息流通渠道。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在经济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时期,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要缓解就业压力,一方面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增加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就要鼓励创业就业,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顺利过渡到经济新常态,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从既往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轨,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势,已是必然选择。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毕业生中主动创业的比例并不高。大学生刚毕业就开始创业,难度确实不小,可能会面临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风险,成功率也不高。如果政府不给予各方面足够程度的支撑,这一现状就难以切实改变。近年来,成都市出台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括贴息贷款、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等等,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今后,成都“出钱出地出老师”诚意服务,将让更多的创业潜力留在成都。
通常以为,青年创业者在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再创业,成功可能性更大。随着成都创业外部环境改善,未来创业成功率将大大提高。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创业者创业门槛和成本在下降,而大型互联网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也提供了支持创业的开放平台。近年来,我省互联网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短期看,是就业人数多,就业需求大,但长期看却是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鼓励和支持青年创业者,就是挖掘和释放人才红利。一些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方兴未艾,可以预见,这一过程中还将出现更多令人振奋的创业机遇。
上世纪末开始,北京出现一群人:即使流落街头,也不愿离开这个城市,即使身无分文,也要坚守在这个城市。他们被叫做“北漂”。而成都,现在也有这么一群“蓉漂”。将这些“蓉漂”留在成都,让这些“蓉漂”成功成才,成都正在努力,相信奋斗必有回报。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