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健康”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有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针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投资总额达41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前三年的总和。“2015年可能60亿或70亿美元。”成都道格腾科技有限公司的张吉峰预测。
这是一块无比诱人的“蛋糕”。首届(2015)四川“互联网+健康服务”创新创业大会的所有参会者,都是冲着它而来。
在这些与会者中,有三个人特别引人注目:百度移动云生态总经理陈首峰、阿里云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徐栋、腾讯科技微信事业部高级总监范帷。
他们的到来,传递着一个十分明确的信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中国互联网产业BAT三巨头,正试图完成一次新的跨界融合。
BAT跨界而来。他们准备做什么?
【百度】
目标:缩短所有用户的医疗流程
一个普通人去医院看病会花费多少时间?其实,大部分的病,真正“看”的时间可能只有一小时:跟医生说是什么病,大概10到15分钟;做检查,10分钟到15分钟;医生根据结果做诊断,大概10分钟;取药10分钟左右。
现实是怎样的呢?据百度调查,绝大多数患者去一趟医院至少要4小时。于是,百度准备这样切入互联网+医疗:“首先,希望用户来百度查找相关医疗服务,然后通过技术,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高效分配,用互联网前端产品加上后端技术能力为互联网+医疗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我们有云技术、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等,希望这些技术能够在医疗方面,比如医学影像、智能分诊、癌症筛查、疾病预测预防等领域和医疗有深度接触。我们希望实现和医疗资源的高效对接,让所有用户的医疗流程都能缩短,比如挂号、买药、支付、检查等等。”陈首峰说。
【阿里巴巴】
目标:医院能够快速获取互联网资源
阿里巴巴将所有和医院相关的信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院内,另一部分是院外。在阿里巴巴看来,这两大部分有一些小小的纠结矛盾,院内高度安全自由,是医院自己的阵地;而院外则是完全开放的,是属于互联网的阵地。两个阵地之间的空白,正是阿里巴巴从互联网切入健康服务领域的最佳点。
“我们希望拥有在互联网这一层给所有医疗机构带来安全的能力,这样医院能够快速获取互联网资源,能够把病患服务得更好,这是我们自己的定位。”徐栋表示,希望做一个能够提供给医疗机构在安全情况下快速获取互联网能力的品牌。“不仅仅是医学领域,如果有越来越多的院外数据,我们希望把阿里数据和第三方数据做一个融合。比如,很多医院不清楚病患是男人多还是女人多,是蓝领多还是白领多?年龄分布也不清楚,我们希望能够清楚地提供这些信息,这对于医院制定发展方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支撑。”
【腾讯】
目标:做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器
最近公开的数据显示:微信日活跃用户5.7亿,这意味着有将近85%到90%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微信。基于这个数据,范帷表示:“我们要做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器。”
范帷说,经过两年针对垂直医疗的研究和支持,腾讯非常有信心地说,微信公众账号开放体系已经可以成为医院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最大载体。
据范帷介绍,目前全中国在使用微信支付完成整个就医全流程的公众账号已经突破300家医院。“我们认为微信作为一个平台,作为一个连接患者和医疗服务的连接器,更大的价值在于沟通和服务。”“通过我们的产品去激发医疗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去优化整个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同时也希望能够不断地优化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最终能够实现一方面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也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城市生活的质感和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吴浩 记者 石小宏)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