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创新”的更广内涵
有哪些小成本大收益的创新被我们忽略?怎样创新地破解科技创新中遇到的问题?代表委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商业模式创新
如果马云来“卖电”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每一次“台风过境”,都让传统产业的从业者心有余悸。
从传统卖电的“电商”向现代化电商过渡,葛兆军觉得时间紧迫。经济新常态下,需要创新来提升竞争力。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国家电网公司数据资源的“富矿”,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葛兆军举例说,比如每家每户都要用电,这些大数据集纳起来分析,就可能会知道某家人的电视机是不是该换了,热水器用的是电还是气等等。
向华为公司学习大数据的应用,前不久,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内部甚至在讨论:如果马云来卖电,他会怎么卖?
讨论达成共识:基于大数据的新型供电营销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能够对外提升营销、服务精准度,对内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创新,不限于科技。思路的创新,也可能事半功倍。
省人大代表、川茶集团董事长颜泽文,走了这样一步“棋”,局面马上活了起来。川茶“走出去”的推广遭遇瓶颈,成本高、成效慢;同时,川酒受深度调整的影响,省外市场销量走低。川字号特色品牌能不能抱团发展?颜泽文换了种营销模式,借用川酒经销商网络来卖川茶,借此迅速打开了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外市场。去年已跟几十家区域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今年预计数量会超过100家。
投入方式创新
成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基金
市场快,创新慢;投入大,资金少——科技创新投入的模式本身,似乎也亟待创新。
针对创新过程中常见的矛盾,省政协委员、四川民福建设集团董事长林忠清,提交了“关于切实增强创新驱动发展金融支撑——成立产业基金的建议”提案,建议成立创新驱动混合所有制产业基金。
经过前期调研,林忠清发现,尽管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都设立了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但由于自主创新资源分散,资金扶持更像在“撒胡椒面”,效果不明显,众多民营中小企业仍然面临创新资金困难。
怎样才能把创新资金用在刀刃上?林忠清建议,一方面要扩充资金总量,成立创新驱动混合所有制产业基金。国家给一部分引导资金,省上给配套资金,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出资,把产业资金的量做大。另一方面,筛选有发展能力的高新成果进行产业化或其他方面给予扶持,做到精准支持有序推动,集中火力,而非普惠。他介绍,北京、上海等地已经成立了创新驱动混合所有制产业基金,目前运行良好。
省政协委员、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军,是科技创新的“既得利益者”,已经带着小小的一碟泡菜,迈向年销售额10亿元的目标。在他看来,企业的创新无处不在,更需要各显神通。成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基金,是科技投入的一种创新,形式很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更加注意规范地操作,有效规避风险,让产、学、研、用、投等多方力量一起对“何种支持方式最有效”做出判断。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