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雅安 震后新生
2014年4月,芦山县芦阳镇黎明新村,远端的新村建筑群与近处的果树、辣椒交相辉映。 (谢应辉 摄)
2014年3月,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村民灾后自建房工地。 (段辉 摄)
芦山县太平镇中学操场一片繁忙。军用直升机起落、救援物资堆积如山。武警官兵忙着搬运、分发,医务人员争分夺秒抢运伤员……成都摄影家夏宏君这组名为《直击“4?0”芦山抗震救灾》的组照,近日荣获我省第十六届摄影艺术展金奖。
“4?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全省各地摄影家自发奔赴灾区,拍下关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鲜活影像。这些图片背后,不仅有摄影人记录历史的担当,更有灾区的重生故事,以及社会各界的无私大爱。
【责任】“记录历史是摄影人的义务”
2013年4月20日,作为“摄影之都网”网站风光版版主和摄影教师,夏宏君带领100多位学员分乘3辆大巴,到汉源进行毕业创作采风。早上8点半,汽车刚行至新津,芦山地震的消息突然传来。“怎么办?”夏宏君和另外两位摄友紧急商议,为安全起见,原车将学员送回成都,他们3人则租车前往芦山灾区。“当时没想太多,作为一名摄影人,记录、报道历史事件是我们的义务。”夏宏君说。
一路上,公路遭到极大破坏,3人只好从荥经绕行天全,又转乘摩托车,晚上9点才到达芦山县人民医院。伤员都安置在医院外的空地,他一直拍到凌晨两点,才拖着精疲力竭的身体,在空荡荡的病房中和衣而睡。
2013年“五一”劳动节期间,《直击芦山“4?0”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摄影展在成都引起轰动。夏宏君不仅参与展览,还免费供图,促成展览画册的出版。画册中,他在太平镇拍摄的救援直升机成为扉页图片。
见证灾情、直击救援,雅安摄影家刘南康和谢应辉也是在第一时间到达震区,之后又20余次深入灾区拍摄,并通过网络将灾区影像传递给社会公众。
他们的镜头,见证了灾区的变迁。“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借助灾后重建的机会,许多地方开始进行产业调整,从粮食作物生产,转向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相信几年之后,雅安的面貌将焕然一新,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刘南康说。
【新居】拍下比油菜花更美的新村
阳春三月,正是油菜花开遍雅安的时节。每年这个时候,四面八方的摄影家便会慕名而来。不过今年,他们却将目光投向了比油菜花更美的新村建设场景。
位于震中的芦山县龙门乡隆兴村,是刘南康反复蹲点的拍摄地。
2013年10月29日,隆兴村新村聚居点开工建设。刘南康对聚居点的5套“小别墅”印象深刻。这些房屋专供孤儿、孤老、孤残“三孤人员”入住,两间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从建房、装修到桌椅、沙发、电视等家具的配备,均由政府统一买单。
马年新春到来之前,年近古稀的杨宗禄和杨克祥搬进这里。“以前的老房子,猪圈、厨房都很不卫生,现在干干净净多好。”每天早晨,杨宗禄都要打扫院坝,“看起来舒服得很”。过年时,他还在门前贴上“铭记党恩”几个大字。
宝兴县大溪乡烟溪口村第二安置点,矗立着17座奇特的轻钢结构房屋,令许多摄影人远道而来“看稀奇”。轻钢房此前多见于日本、中国台湾等地震多发地区,能承受8级强震,每平方米造价比普通农房节省200多元,工期则要缩短3个多月。
【大爱】“来了,我们就是雅安人”
在成都摄影家段辉拍下的雅安影像中,有层层加高的新建住房,有未雨绸缪的防灾工程,有前景看好的产业园区……不过,这些工地上,“人”才是主角。
头戴红色安全帽,身披军绿色冲锋衣,脚蹬登山靴,一副茶色眼镜,怀中还揣着几卷施工图纸……杨进在工地上奔走的模样,令人过目难忘。芦山地震后,作为四川地矿九〇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26岁的杨进参与到宝兴县冷木沟泥石流应急治理工程。2013年5月23日下午,宝兴县降雨量突破每小时70毫米,水量稀少的冷木沟迅速暴发山洪,冲毁了在建的1号拦砂坝和唯一的进沟道路。杨进不顾个人安危,通过在一线指挥挖掘机疏通水道,保证了现场施工材料的安全。
南充市住建局工程师鲜熠成至今还记得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对口援建天全县的情景。“那是去年7月13日,我刚刚结婚3个月,正准备跟老婆去度蜜月。”随后,他便与16名同事赶到天全。大半年以来,鲜熠成仅回过家3次,妻子一直表示支持与理解,还时常叮嘱丈夫“安心工作,早日完成任务”。
在多功乡南天新村,鲜熠成的角色十分复杂。“既要进行技术指导,对建设成本、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安全进行严格把关,还要充当南充和天全双方沟通的纽带,同时协调南充各系统的援建工作。”2013年12月下旬,南天新村进入场地平整阶段,他忍着刺骨的寒风,连续20多天在工地督导至晚上10点。“参加援建工作是我的荣幸,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雅安人民不屈的抗震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鲜熠成说。 (记者 余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