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北线:新面貌 新家园

  • 2014年04月1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芦山地震一周年”巡回采访组重访地震灾区,从4月9日至12日,先后探访雨城、芦山、宝兴和天全4个县区。震后一年,在“民生优先、住房首位、科学重建”的重建思路指导下,灾区正展露出动人新颜。

      第一站:雨城区

      放大的增收梦想

      穿过弯弯曲曲的小道,在一片翠绿的茶林中,数十座新建的两层红瓦白墙小洋楼分外耀眼。

      4月9日中午,刚采茶回家的黄永莲拧开录音机放起歌曲《中华全家福》,把音量开到最大。客厅里,紫色布艺沙发上放着正月初一为庆祝搬进新家新拍的全家福,照片上,女儿依偎着黄永莲,笑得很甜。

      这里是雨城区合江镇塘坝村。

      不等不靠,合江镇灾后迅速探索出重建思路:在原塘坝新村聚居点项目规划区内,增加规划安置灾后重建户,这样花费时间最短、使用土地和灾后重建资金最少。今年春节前,45户农户拿到新居钥匙,两对新人在新房内喜结良缘。

      面孔黝黑的魏家塘坝联合党总支书记魏国强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指着黄永莲家西边的一排白色房屋说,“这里以后将建成‘三个一条街’。”“三个一条街”即鲜叶交易一条街、茶食品一条街、茶用具一条街,目前已引入1亿元社会资金进行打造。“从卖原料到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一条龙,3到5年内,产值有望放大10倍。”

      在上里镇经营3家宾馆及农家乐的水光强,也在放大自己的梦想。

      震后一年,上里镇客流量同比增加30%。这激起老水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我给房间增设了WIFI、电脑,有些房间还有冲浪浴缸。”

      雨城区旅游局局长赵璐在手机上给记者展示上里古镇整体打造效果图:生态停车场、川西民居风格的游客中心、沿河亲水景观、农耕文化农趣园……“打造工程即将启动,明年上半年将焕然一新。”

      第二站:芦山县

      应急避难场所增至200个

      “航航你看,这边是救人,那边搭帐篷,‘120’也来了。”50多岁的杨绍琼一边看演练一边对背上的小孙子说。4月21日,这个在救灾帐篷中“发动”的孩子将迎来一岁生日。

      4月10日,芦山县2014年防灾救灾综合应急演练在原石羊场安置点及各乡镇、学校的11个分点举行。家住石羊场安置点对面的杨绍琼,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汶川地震过后,年年都要演练。”

      两次灾难,提升了当地政府和群众防灾意识与救灾能力。“汶川特大地震后,芦山县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此后每年都在修订。”县委书记宋开慧说。目前,芦山县各乡镇、村组、学校的应急避难场所已增加到200个。

      芦山地震后,芦山的地质灾害点新增500个。为防止出现“孤岛”,当地正在架设短波电台,还配备了海事卫星电话。

      “这是利用太阳能的流动检测台,能实现实时监测;全县的水井、养殖场、山泉等地安排了67个宏观员,力争捕捉细微线索。”芦山县防震减灾局局长刘全介绍。

      就在石羊场安置点不远处,长2.7公里的国道351线芦山连接线正在加紧建设。“通过这条线到宝兴县,将缩短10公里路程。”芦山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玉华说,“宝兴将不会再成为‘孤岛’。”

      第三站:宝兴县

      深植人心的“防患于未然”

      4月11日,宝兴县大溪乡烟溪口村第二安置点,17幢安置房已经完成主体施工。川西民居红瓦白墙之下,隐藏着金属“骨架”。这是采用了在日本、台湾等地震多发地区常见的轻钢结构。“它们能承受8级地震。每平方米成本在1000元左右,比普通框架结构房屋少200多元。同时主体工程只需3个月,节省一半工期。”大溪乡乡长陈强说。

      行走宝兴,记者感受到,“防患于未然”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理念。

      宝兴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芦山地震后,曾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冷木沟又出现大量崩塌、滑坡,严重威胁县城安全。去年12月9日,冷木沟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修筑拦沙坝、排导槽、防护堤等设施,确保泥石流不对县城居民区构成直接威胁。

      热火朝天的冷木沟建设工地,让家住冷木沟的李桂林喜上心头。他打算在工程结束之后,让在外打工的两个女儿回家做点小生意。“冷木沟空气好、水好,以前就有很多人来爬山。等游人来了,我们也可以卖点东西。”

      县城周边的雪山村、烈士陵园、海南中学教学楼后山等地,多处地质隐患也逐步得到有效治理。

      第四站:天全县

      产业互动让村民“归巢”

      天全县始阳镇荡村村散户重建点,8岁的高苏杭光着脚丫,在自家屋顶玩水,母亲高继蓉在楼下忙着装修。房屋装修完毕,高继蓉打算外出打工,“建房加装修总共借了10多万元,虽然政府给了很大的帮扶,我们也要自力更生。”之前,高苏杭的父亲已离家去煤矿打工,今后大部分的时间,他将跟7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产业重建刻不容缓!不光让老百姓增收,还要让他们就近就业,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始阳镇党委书记杨斌说。

      在天全,产业互动已悄然展开。

      紧邻108国道,扼守川西平原通往藏区的咽喉要道,始阳镇拥有得天独厚的物流基础。道路两旁,汽修店就有140多家。杨斌透露,至少3个占地200亩左右的汽贸产业城项目,将在今年启动。

      投资30亿元的石材产业城项目,已于近日正式签约。“开发更多就业渠道,引导老百姓就近务工。”杨斌说。

      高继蓉也在憧憬:“如果今后天全有收入不错的工作,我肯定会回来。离家近一点,也能照顾老母亲和儿子。”(记者 张彧希 余如波)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北线:新面貌 新家园

  • 2014年04月1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芦山地震一周年”巡回采访组重访地震灾区,从4月9日至12日,先后探访雨城、芦山、宝兴和天全4个县区。震后一年,在“民生优先、住房首位、科学重建”的重建思路指导下,灾区正展露出动人新颜。

      第一站:雨城区

      放大的增收梦想

      穿过弯弯曲曲的小道,在一片翠绿的茶林中,数十座新建的两层红瓦白墙小洋楼分外耀眼。

      4月9日中午,刚采茶回家的黄永莲拧开录音机放起歌曲《中华全家福》,把音量开到最大。客厅里,紫色布艺沙发上放着正月初一为庆祝搬进新家新拍的全家福,照片上,女儿依偎着黄永莲,笑得很甜。

      这里是雨城区合江镇塘坝村。

      不等不靠,合江镇灾后迅速探索出重建思路:在原塘坝新村聚居点项目规划区内,增加规划安置灾后重建户,这样花费时间最短、使用土地和灾后重建资金最少。今年春节前,45户农户拿到新居钥匙,两对新人在新房内喜结良缘。

      面孔黝黑的魏家塘坝联合党总支书记魏国强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指着黄永莲家西边的一排白色房屋说,“这里以后将建成‘三个一条街’。”“三个一条街”即鲜叶交易一条街、茶食品一条街、茶用具一条街,目前已引入1亿元社会资金进行打造。“从卖原料到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一条龙,3到5年内,产值有望放大10倍。”

      在上里镇经营3家宾馆及农家乐的水光强,也在放大自己的梦想。

      震后一年,上里镇客流量同比增加30%。这激起老水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我给房间增设了WIFI、电脑,有些房间还有冲浪浴缸。”

      雨城区旅游局局长赵璐在手机上给记者展示上里古镇整体打造效果图:生态停车场、川西民居风格的游客中心、沿河亲水景观、农耕文化农趣园……“打造工程即将启动,明年上半年将焕然一新。”

      第二站:芦山县

      应急避难场所增至200个

      “航航你看,这边是救人,那边搭帐篷,‘120’也来了。”50多岁的杨绍琼一边看演练一边对背上的小孙子说。4月21日,这个在救灾帐篷中“发动”的孩子将迎来一岁生日。

      4月10日,芦山县2014年防灾救灾综合应急演练在原石羊场安置点及各乡镇、学校的11个分点举行。家住石羊场安置点对面的杨绍琼,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汶川地震过后,年年都要演练。”

      两次灾难,提升了当地政府和群众防灾意识与救灾能力。“汶川特大地震后,芦山县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此后每年都在修订。”县委书记宋开慧说。目前,芦山县各乡镇、村组、学校的应急避难场所已增加到200个。

      芦山地震后,芦山的地质灾害点新增500个。为防止出现“孤岛”,当地正在架设短波电台,还配备了海事卫星电话。

      “这是利用太阳能的流动检测台,能实现实时监测;全县的水井、养殖场、山泉等地安排了67个宏观员,力争捕捉细微线索。”芦山县防震减灾局局长刘全介绍。

      就在石羊场安置点不远处,长2.7公里的国道351线芦山连接线正在加紧建设。“通过这条线到宝兴县,将缩短10公里路程。”芦山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玉华说,“宝兴将不会再成为‘孤岛’。”

      第三站:宝兴县

      深植人心的“防患于未然”

      4月11日,宝兴县大溪乡烟溪口村第二安置点,17幢安置房已经完成主体施工。川西民居红瓦白墙之下,隐藏着金属“骨架”。这是采用了在日本、台湾等地震多发地区常见的轻钢结构。“它们能承受8级地震。每平方米成本在1000元左右,比普通框架结构房屋少200多元。同时主体工程只需3个月,节省一半工期。”大溪乡乡长陈强说。

      行走宝兴,记者感受到,“防患于未然”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理念。

      宝兴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芦山地震后,曾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冷木沟又出现大量崩塌、滑坡,严重威胁县城安全。去年12月9日,冷木沟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修筑拦沙坝、排导槽、防护堤等设施,确保泥石流不对县城居民区构成直接威胁。

      热火朝天的冷木沟建设工地,让家住冷木沟的李桂林喜上心头。他打算在工程结束之后,让在外打工的两个女儿回家做点小生意。“冷木沟空气好、水好,以前就有很多人来爬山。等游人来了,我们也可以卖点东西。”

      县城周边的雪山村、烈士陵园、海南中学教学楼后山等地,多处地质隐患也逐步得到有效治理。

      第四站:天全县

      产业互动让村民“归巢”

      天全县始阳镇荡村村散户重建点,8岁的高苏杭光着脚丫,在自家屋顶玩水,母亲高继蓉在楼下忙着装修。房屋装修完毕,高继蓉打算外出打工,“建房加装修总共借了10多万元,虽然政府给了很大的帮扶,我们也要自力更生。”之前,高苏杭的父亲已离家去煤矿打工,今后大部分的时间,他将跟7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产业重建刻不容缓!不光让老百姓增收,还要让他们就近就业,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始阳镇党委书记杨斌说。

      在天全,产业互动已悄然展开。

      紧邻108国道,扼守川西平原通往藏区的咽喉要道,始阳镇拥有得天独厚的物流基础。道路两旁,汽修店就有140多家。杨斌透露,至少3个占地200亩左右的汽贸产业城项目,将在今年启动。

      投资30亿元的石材产业城项目,已于近日正式签约。“开发更多就业渠道,引导老百姓就近务工。”杨斌说。

      高继蓉也在憧憬:“如果今后天全有收入不错的工作,我肯定会回来。离家近一点,也能照顾老母亲和儿子。”(记者 张彧希 余如波)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