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欲打造国家级康养试验区
12月7日,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达成攀枝花共识:攀枝花市和秦皇岛市将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争创“一南一北”两个国家级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为全国康养事业发展探索新路径。
先有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再推康养产业试验区,攀枝花正从工矿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近日,攀枝花推出了《攀枝花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发展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将试验区发展思路、蓝图、实现路径等一一细化。
A
攀枝花现状
3万“候鸟”飞入产业初具规模
“每年来攀枝花过冬的老年人超过3万”,康养论坛上,攀枝花市市长张剡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攀枝花实现旅游总收入99.22亿元,同比增长34.29%。去年康养总收入比上年增长52.9%。
从2005年开始,攀枝花就开始了对阳光卖点的包装和运用,并成功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此基础上,攀枝花打出“康养”牌,计划到2020年实现阳光康养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攀枝花,12月7日,在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的西蜀阳光酒店,记者见到了从成都赶来过冬的老人刘云清,他和老伴刚来三天,已经对攀枝花的阳光赞不绝口。他说,自己的支气管炎在成都每年冬天都会加重,去年听老病友说起攀枝花的阳光能“治病”,今年慕名而来。在西蜀阳光酒店一楼大厅,卫生室里社区医院的大夫轮班值守,“所有的老人都将在这里建档,定期由社区医院为他们做体检。”酒店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在攀枝花,康养型酒店或农家乐已经越来越多,住宿多采用床位出租的方式,每个月床位租价2000元-4000元不等,提供三餐。来自内江的80岁老人张凤兰已在攀枝花市米易县贤家村的农家乐住了快一个月,每天晒太阳散步,20多个“候鸟”老人都在此栖息,她说,比住在家里还安逸。
据攀枝花市市长张剡介绍,目前该市已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1个,养老床位5855张,建成国家级体育竞训基地4个,新增了金沙江沿江景观步道和户外健身营地等系列休闲健身设施。
康养项目初具规模,八大重点康养旅游产业项目群加快建设,首批集中打造的16个旅游新村已建成运营。
医疗卫生事业并举。目前已建成国家三级甲等医院6所,省级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9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中国第二批健康城市试点。12月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成立医院联盟,今后,攀枝花市危重病人不需挂号就能在华西医院看病。
B
试验区蓝图
阳光花城康养胜地
以光热资源为依托,《规划》提出构建“5+N”模式复合性康养产业体系,聚焦5大核心产业,延展5大产业链条,建设10个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特色康养产业集群。具体是以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养生产业、医疗服务产业、体育运动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为核心,绿色农业、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科技信息、商贸服务、房地产、教育卫生等产业为支撑的“5+N”阳光康养产业体系。
根据规划,康养试验区将突出阳光和冬季康养优势,推动试验区形成千亿级康养项目。打造康养试验区,攀枝花有何先天优势?
康养产业论坛上,国家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盛赞攀西阳光。他将我国的光热资源按照时长划分等级,全国的地图上只有三个小红圈位列第一梯队:除新疆、内蒙古的干旱沙漠和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剩下的就只有攀枝花宜居宜养。
当北方城市草木凋敝、雾霾笼罩之时,偏居西南一隅的攀枝花仍然花开满城。12月6日,位于攀枝花阿署达村的花舞人间景区三角梅次第开放,该项目负责人张兵介绍,在成都,同类景区的花期只有一个月,而在攀枝花,花期可以超过半年。
除了环境优美,清新的空气也成吸引力。今年上半年,攀枝花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八个重点城市综合排名第一。另外,位于两江交汇的攀枝花,拥有峻美的大山大水资源、独特的温泉资源和珍贵的生物资源。一年四季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C
试验区路径
打破交通壁垒建智慧康养城市
根据《规划》,攀枝花市包装了7大类225个计划投资项目,计划到2020年形成总投资千亿的康养产业集群。首届康养论坛上,总金额240.43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
根据论坛上达成的攀枝花共识,攀枝花与秦皇岛形成南北双翼,一个冬暖阳,一个夏避暑,然而秦皇岛背靠京津、交通发达,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张剡表示,为打造康养试验区,攀枝花将提升交通建设,以铁路建设为例,成昆复线正加速推进,未来从成都到攀枝花最快只需3小时;近期,攀枝花与成都、重庆、昆明等周边省会城市的“夕阳红专列”、“阳光康养专业”等将依次开通,未来将对老年旅游团队火车票实行优惠政策。
公共服务同步推进,实现康养产业科技赶超。根据《规划》,到2020年,攀枝花全市将建立一套全域智慧康养服务系统,确保80%以上的攀枝花市民拥有“阳光康养”智能卡,并每年对外地游客发放1000张。 (记者 寇敏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