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建立养老金稳定增长机制
但代表委员们对这项民生实事的落实也提出建议,希望建立正常调整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待遇不断提高。
盼望
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目前,我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55元。截至2013年底,全省有297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5元能干啥?”郑桂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猪肉每斤12-14元计算,只能买到4斤多猪肉,或者20斤左右大米,对保障基本生活力度不大。
得知郑桂华要去参加省两会,老乡都提醒她,“记得反映提高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哦!”“从2010年新农保运行到现在,基础养老金一直是55元标准,几年不变。”郑桂华说,现在物价上涨,农村人口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很多老人无法种粮食,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政府给予更多资金支持。“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应漏掉农民。”省政协委员、民革绵阳市委副主委贺勋还关注新农合保险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新农合个人缴纳部分在逐年提高,已由最初的每人每年10元,增加到今年的每人每年70元。有了新农合,农民虽然看病有了底气,但到省市大医院看病,最高只能报60%左右,农民仍需承担大笔费用。“提高新农合医疗政府补偿标准。”贺勋呼吁。
建言
提待遇建机制抓落实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提高城乡居民养保和基本医保待遇,郑桂华第一时间就打电话传达。“农民的养老金要涨,太好了!”乡亲们十分高兴。
对这项惠民政策的早日实施,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建立稳定增长机制。
郑桂华建议,政府要加强对这项惠民政策监督落实,不要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而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才能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稳定增长机制,才能有效减轻农民就医负担。”贺勋建议,在省级财政预算中,合理确定政府在新农合中出资额应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新农合医疗的出资额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断增加,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使政府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和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逐步提高。(记者 刘春华)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