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缓解“看病难” 医患双方都要有新思维

  • 2014年01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看病难”是个老话题,却也是不得不关注的民生命题。到底有没有根本解决之道?省两会代表委员给出“药方”——

      嘉宾:

      李元峰(省政协常委、省人民医院院长)

      赵聪(省政协委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

      徐俊波(省人大代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换位思考

      医院简化流程有很多办法

      记者:到大医院看病,号难挂、队难排,医生看病时间却只有三五分钟,这是不少患者的感受。不久前,省卫生厅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群众最关注的话题。到底有没有根本解决之道?

      李元峰:缓解“看病难”,并非是一个“无解”的命题。作为医院方,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打破传统的就医模式,利用现代化手段,简化流程,建立起方便患者的有效机制,尽可能缩短患者候诊、取药、等结果的时间。比如省医院近几年就采取了预约挂号、增加窗口、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开设病员服务中心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更方便,也更节约时间。

      赵聪:“看病难”现象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不管如何,医院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患者提供最便捷、最有效的治疗。医疗机构有什么可做的呢?以前,更多的是注重治疗的效果;现在,则应是治疗效果和人文关怀并重,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应该有一套可行的机制,想方设法让患者少跑路、少等候。医疗机构掌握着医疗环节的主动权,只要能换位思考、多替患者着想,就能找到医疗流程中可以缩减的地方和尽可能多地为患者服务的办法。

      徐俊波:医院作为服务的一个主体和窗口,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理所应当,关键是要找到真正能为患者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这需要医疗机构对自己的服务流程有一个认真的分析。我们医院的检验科发现,由于医院上班时间也是8点,不少市民来做常规检查都要请半天假,检验科就提前到7点开始上班。而拿结果时,大家又要专门跑到医院来,检验科就利用QQ、短信、邮件等方式告之结果,方便了患者。这说明,只要医疗机构用心,是有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三长一短”的。

      转变观念

      患者看病不必都去大医院

      记者:医疗机构拿出了不少举措,但“看病难”现象缘何仍然突出?

      李元峰:仅靠医院的力量,要彻底解决“看病难”,并不现实。有一种普遍误区,凡病都要去大医院。担心误诊或治疗效果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什么病都去大医院,医院方的压力可想而知。现在,专家门诊都要挂出30到40个号,但其中有一半是常见病。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大家都要转变就医观念,有了病先去社区或一级、二级医疗机构,大病再转院到大医院,这样才能形成就医“金字塔”,看病难的问题也随之解决。

      赵聪:门诊预约制,是缓解“看病难”的一个好办法,但从实施到现在,还有很多市民并没有接受这一方式,仍然习惯于直接到医院看病,到了医院才发现人多,只能在医院长时间等待。患者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就诊方式,医院与患者之间相互配合,看病难这一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徐俊波:的确,患者也应转变就医的观念。现在,各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都有合作或“绿色通道”,到基层就医后,如果是大病是能够及时转到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群众理解和适应分级就诊,对医疗行业和患者来说就是双赢。 (记者 石小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缓解“看病难” 医患双方都要有新思维

  • 2014年01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看病难”是个老话题,却也是不得不关注的民生命题。到底有没有根本解决之道?省两会代表委员给出“药方”——

      嘉宾:

      李元峰(省政协常委、省人民医院院长)

      赵聪(省政协委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

      徐俊波(省人大代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换位思考

      医院简化流程有很多办法

      记者:到大医院看病,号难挂、队难排,医生看病时间却只有三五分钟,这是不少患者的感受。不久前,省卫生厅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群众最关注的话题。到底有没有根本解决之道?

      李元峰:缓解“看病难”,并非是一个“无解”的命题。作为医院方,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打破传统的就医模式,利用现代化手段,简化流程,建立起方便患者的有效机制,尽可能缩短患者候诊、取药、等结果的时间。比如省医院近几年就采取了预约挂号、增加窗口、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开设病员服务中心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更方便,也更节约时间。

      赵聪:“看病难”现象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不管如何,医院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患者提供最便捷、最有效的治疗。医疗机构有什么可做的呢?以前,更多的是注重治疗的效果;现在,则应是治疗效果和人文关怀并重,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应该有一套可行的机制,想方设法让患者少跑路、少等候。医疗机构掌握着医疗环节的主动权,只要能换位思考、多替患者着想,就能找到医疗流程中可以缩减的地方和尽可能多地为患者服务的办法。

      徐俊波:医院作为服务的一个主体和窗口,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理所应当,关键是要找到真正能为患者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这需要医疗机构对自己的服务流程有一个认真的分析。我们医院的检验科发现,由于医院上班时间也是8点,不少市民来做常规检查都要请半天假,检验科就提前到7点开始上班。而拿结果时,大家又要专门跑到医院来,检验科就利用QQ、短信、邮件等方式告之结果,方便了患者。这说明,只要医疗机构用心,是有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三长一短”的。

      转变观念

      患者看病不必都去大医院

      记者:医疗机构拿出了不少举措,但“看病难”现象缘何仍然突出?

      李元峰:仅靠医院的力量,要彻底解决“看病难”,并不现实。有一种普遍误区,凡病都要去大医院。担心误诊或治疗效果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什么病都去大医院,医院方的压力可想而知。现在,专家门诊都要挂出30到40个号,但其中有一半是常见病。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大家都要转变就医观念,有了病先去社区或一级、二级医疗机构,大病再转院到大医院,这样才能形成就医“金字塔”,看病难的问题也随之解决。

      赵聪:门诊预约制,是缓解“看病难”的一个好办法,但从实施到现在,还有很多市民并没有接受这一方式,仍然习惯于直接到医院看病,到了医院才发现人多,只能在医院长时间等待。患者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就诊方式,医院与患者之间相互配合,看病难这一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徐俊波:的确,患者也应转变就医的观念。现在,各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都有合作或“绿色通道”,到基层就医后,如果是大病是能够及时转到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群众理解和适应分级就诊,对医疗行业和患者来说就是双赢。 (记者 石小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