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代表委员热议经济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

  • 2014年01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据省政府网站

     

      1月16日,李惠贞委员邀请其他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凉山州贫困山区儿童教育扶助计划的提案。

     

      刘绍英委员就“未来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项目品牌问题”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热议经济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

      2013年,四川民生交出沉甸甸的答卷:“民生工程涉及的10大项、75个分项执行总额达1683.82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134.81%。”“首次新增的八项民生事项,省财政新增安排3.3亿元,下达执行总额3.3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100%。”

      谈及这份答卷,谈及经济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深有体会——

      农村最需要改变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抓到了点子上

      1月16日,即将奔赴成都参加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盐边县红宝苗族彝族乡党委办主任李洪琼,抓紧时间到村里去看道路修建情况。这条从红宝乡通往共和乡,串连起四个高山村的路,她去年不知道走了多少次,每走一次又兴奋一次。“修好路,是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2013年初,一场对口帮扶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项行动在攀枝花拉开了帷幕,红宝乡谜塘村、蚂蟥箐村、中槽村和长草坪村的百姓终于可以实现多年的夙愿。山里产核桃,每到收获季就逢雨季,坑坑洼洼的泥巴路阻挡了销售商的脚步,运不出去的核桃让百姓心里真是着急。“有了对口援建单位的资金支持,我们终于有钱修路了,山里的核桃、烤烟还有百灵山的旅游开发都会有更好的发展。”李洪琼说,目前道路已经修好了一半,今年底就能畅通。

      泸县兆雅镇石龙村去年通过土地整理等项目,修路、改水,基础设施大变样。省人大代表、该村党支部书记薛世兰告诉记者:一条近2公里的排灌沟修葺一新,村里的1000多亩蔬菜和花卉不再愁水了。“去年民生改善抓到了点子上,农村最需要改变的是基础设施,这是发展农业的根本保障。”

      山里的一条路,村里的一条沟,这些细微点滴串起了2013年的民生轨迹: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回应百姓最为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期盼。

      产业培育是核心没有发展就没有百姓富裕

      民生“蛋糕”如何做得更大、分得更好?代表委员们带来了他们的看法:一方面通过推动经济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民生投入,让特殊困难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产业培育是核心工程,没有发展就没有百姓的富裕。”省政协委员、巴中市政协副主席谷继礼对通江县空山连片扶贫开发的调研后,更加坚定了这个思路。去年巴中市15个连片扶贫开发区大力实施巴山新居、产业培育、乡村道路、教育提高、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六大扶贫工程”,空山片区的变化让谷继礼感慨不已。“空山是通江最边远的贫困地区,如今路修好了,搞起了茶叶、黄牛养殖等特色产业,高山村的村民都不愿意出去打工了,说是家门口也可以挣钱,日子一样有盼头!”

      省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提出“三个保障”:保障底线民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提供保障;保障重点民生,支持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保障基本民生,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扩大覆盖面、增加受益面,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给老少边穷地区定向招录2000名急需专业教师,增加普惠性优质学前教育学位10万个。(记者 江芸涵 吴传明 摄 制图/卢浩)

    责任编辑: 暴雨将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代表委员热议经济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

  • 2014年01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据省政府网站

     

      1月16日,李惠贞委员邀请其他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凉山州贫困山区儿童教育扶助计划的提案。

     

      刘绍英委员就“未来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项目品牌问题”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热议经济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

      2013年,四川民生交出沉甸甸的答卷:“民生工程涉及的10大项、75个分项执行总额达1683.82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134.81%。”“首次新增的八项民生事项,省财政新增安排3.3亿元,下达执行总额3.3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100%。”

      谈及这份答卷,谈及经济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深有体会——

      农村最需要改变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抓到了点子上

      1月16日,即将奔赴成都参加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盐边县红宝苗族彝族乡党委办主任李洪琼,抓紧时间到村里去看道路修建情况。这条从红宝乡通往共和乡,串连起四个高山村的路,她去年不知道走了多少次,每走一次又兴奋一次。“修好路,是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2013年初,一场对口帮扶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项行动在攀枝花拉开了帷幕,红宝乡谜塘村、蚂蟥箐村、中槽村和长草坪村的百姓终于可以实现多年的夙愿。山里产核桃,每到收获季就逢雨季,坑坑洼洼的泥巴路阻挡了销售商的脚步,运不出去的核桃让百姓心里真是着急。“有了对口援建单位的资金支持,我们终于有钱修路了,山里的核桃、烤烟还有百灵山的旅游开发都会有更好的发展。”李洪琼说,目前道路已经修好了一半,今年底就能畅通。

      泸县兆雅镇石龙村去年通过土地整理等项目,修路、改水,基础设施大变样。省人大代表、该村党支部书记薛世兰告诉记者:一条近2公里的排灌沟修葺一新,村里的1000多亩蔬菜和花卉不再愁水了。“去年民生改善抓到了点子上,农村最需要改变的是基础设施,这是发展农业的根本保障。”

      山里的一条路,村里的一条沟,这些细微点滴串起了2013年的民生轨迹: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回应百姓最为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期盼。

      产业培育是核心没有发展就没有百姓富裕

      民生“蛋糕”如何做得更大、分得更好?代表委员们带来了他们的看法:一方面通过推动经济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民生投入,让特殊困难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产业培育是核心工程,没有发展就没有百姓的富裕。”省政协委员、巴中市政协副主席谷继礼对通江县空山连片扶贫开发的调研后,更加坚定了这个思路。去年巴中市15个连片扶贫开发区大力实施巴山新居、产业培育、乡村道路、教育提高、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六大扶贫工程”,空山片区的变化让谷继礼感慨不已。“空山是通江最边远的贫困地区,如今路修好了,搞起了茶叶、黄牛养殖等特色产业,高山村的村民都不愿意出去打工了,说是家门口也可以挣钱,日子一样有盼头!”

      省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提出“三个保障”:保障底线民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提供保障;保障重点民生,支持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保障基本民生,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扩大覆盖面、增加受益面,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给老少边穷地区定向招录2000名急需专业教师,增加普惠性优质学前教育学位10万个。(记者 江芸涵 吴传明 摄 制图/卢浩)

    责任编辑: 暴雨将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