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四川省中医院简介

  • 2013年09月09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省中医院网站
  • 【字体: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之一。50多年来,医院坚持“承岐黄业、立华扁功”的办院宗旨,秉承“大医精诚、和合济世”的医院精神,恪守“勤求博采、厚德精术”的院训,发扬“创造卓越、关爱生命”的办院理念,实施“特色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文化树院、管理治院”的发展战略,经过几代人的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现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是西南地区临床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科教中心和治未病中心。

      医院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编制病床2000张,现有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9个,中医特色病区8个,医院固定资产总值4亿多元。2008年,医院被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主要承担糖尿病的研究。其建设目标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药防治研究,建立糖尿病中医药三级防控体系(三级网络、三级干预、三级防控),探索建立两个模式(团队资源整合模式、糖尿病集约型诊疗模式),打造三个平台(数据收集管理平台、健康教育平台、技术推广平台),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高度智能化、信息化,集科研、医疗、教学三位一体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糖尿病)基地。

      医院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卫生部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中医急诊学),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肝胆病学、针灸学、中医内分泌学、中医急诊学),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中医眼科、中医肾病科、中医妇科、中医耳鼻咽喉科、推拿科、中风病),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急诊科、传染病),6个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医眼科、中医妇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骨科、中西医结合内科),5个省级重大疾病防治中心(中风病防治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眼科防治中心、妇科防治中心、肝病防治中心),1个省级治未病中心,9个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针灸科、呼吸科、肝病科、心血管病科、脑病科、骨伤科、皮肤科、肿瘤科)。医院现有专科门诊22个,专病门诊58个,常年有280多名专家、教授在门诊为病员服务。为了充分发挥名医名师的作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院设有名医堂,常年有名中医50多人在名医堂为病员服务。

      医院作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现有15个教研室,1个模拟医院,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西医临床),8个博士、硕士授位点(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学),培养了全国第一个中医妇科学博士和中医五官科学博士。在校博士研究生80多名,硕士研究生600多名,七年制和本科生2800多名。同时医院还附设一所省级中医中专学校——针灸学校,在校学生2000多人。

      医院作为西部唯一的国家中药GCP中心,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15个(中医心血管、中医呼吸、中医消化、中医肾病、中医内分泌、中医风湿免疫、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眼科、中医神经内科、中医耳鼻咽喉、中医皮肤病、中医肛肠、中医骨伤、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医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中医视功能保护重点研究室),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3个(视听生理实验室、中医眼科与视功能保护实验室、中医内科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中医眼科实验室、病理生理实验室),二级实验室1个(脊柱力学实验室),省级科普基地1个(视力保护科普基地)。近5年来,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攻关计划、支撑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300多项,30余项成果获省、市以上科技进步奖,获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1093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及核心期刊论文312篇;在国家级、省级学会担任理事、专委会委员239人。现有中药饮片460种,中成药380余种。医院制剂有14种剂型,近70个特色制剂,被患者誉为“信得过”产品。

      医院现有医疗设备总值2.66亿元,有MRI、X线C型臂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准分子激光系统(鹰视酷眼)、全身CT、CR、DR、彩色超声波诊断仪、CCU、ICU、TTM、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沉渣定量分析仪、腹腔镜、宫腔镜、电子肠镜、电子胃镜、纤维支气管内窥镜、全自动数字X线机、人工肾、体外循环机、共焦激光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730余台件。

      医院目前在编职1000余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245人,中级职称317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1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中药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新药评审专家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国医大师1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3人,四川省名中医49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1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卫生人才1人,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造就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实力强大的医教研人才队伍。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加深扩大,医院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对外教育方面,先后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4000多名中医药、针灸、推拿专业人才。近年来常年在医院短期学习的境外学生保持在300人左右,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韩国、葡萄牙、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者5000余人次。作为四川省中医药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医院在推动四川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的国际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中医院简介

  • 2013年09月09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省中医院网站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之一。50多年来,医院坚持“承岐黄业、立华扁功”的办院宗旨,秉承“大医精诚、和合济世”的医院精神,恪守“勤求博采、厚德精术”的院训,发扬“创造卓越、关爱生命”的办院理念,实施“特色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文化树院、管理治院”的发展战略,经过几代人的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现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是西南地区临床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科教中心和治未病中心。

      医院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编制病床2000张,现有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9个,中医特色病区8个,医院固定资产总值4亿多元。2008年,医院被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主要承担糖尿病的研究。其建设目标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药防治研究,建立糖尿病中医药三级防控体系(三级网络、三级干预、三级防控),探索建立两个模式(团队资源整合模式、糖尿病集约型诊疗模式),打造三个平台(数据收集管理平台、健康教育平台、技术推广平台),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高度智能化、信息化,集科研、医疗、教学三位一体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糖尿病)基地。

      医院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卫生部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中医急诊学),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肝胆病学、针灸学、中医内分泌学、中医急诊学),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中医眼科、中医肾病科、中医妇科、中医耳鼻咽喉科、推拿科、中风病),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急诊科、传染病),6个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医眼科、中医妇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骨科、中西医结合内科),5个省级重大疾病防治中心(中风病防治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眼科防治中心、妇科防治中心、肝病防治中心),1个省级治未病中心,9个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针灸科、呼吸科、肝病科、心血管病科、脑病科、骨伤科、皮肤科、肿瘤科)。医院现有专科门诊22个,专病门诊58个,常年有280多名专家、教授在门诊为病员服务。为了充分发挥名医名师的作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院设有名医堂,常年有名中医50多人在名医堂为病员服务。

      医院作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现有15个教研室,1个模拟医院,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西医临床),8个博士、硕士授位点(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学),培养了全国第一个中医妇科学博士和中医五官科学博士。在校博士研究生80多名,硕士研究生600多名,七年制和本科生2800多名。同时医院还附设一所省级中医中专学校——针灸学校,在校学生2000多人。

      医院作为西部唯一的国家中药GCP中心,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15个(中医心血管、中医呼吸、中医消化、中医肾病、中医内分泌、中医风湿免疫、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眼科、中医神经内科、中医耳鼻咽喉、中医皮肤病、中医肛肠、中医骨伤、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医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中医视功能保护重点研究室),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3个(视听生理实验室、中医眼科与视功能保护实验室、中医内科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中医眼科实验室、病理生理实验室),二级实验室1个(脊柱力学实验室),省级科普基地1个(视力保护科普基地)。近5年来,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攻关计划、支撑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300多项,30余项成果获省、市以上科技进步奖,获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1093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及核心期刊论文312篇;在国家级、省级学会担任理事、专委会委员239人。现有中药饮片460种,中成药380余种。医院制剂有14种剂型,近70个特色制剂,被患者誉为“信得过”产品。

      医院现有医疗设备总值2.66亿元,有MRI、X线C型臂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准分子激光系统(鹰视酷眼)、全身CT、CR、DR、彩色超声波诊断仪、CCU、ICU、TTM、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沉渣定量分析仪、腹腔镜、宫腔镜、电子肠镜、电子胃镜、纤维支气管内窥镜、全自动数字X线机、人工肾、体外循环机、共焦激光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730余台件。

      医院目前在编职1000余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245人,中级职称317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1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中药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新药评审专家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国医大师1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3人,四川省名中医49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1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卫生人才1人,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造就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实力强大的医教研人才队伍。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加深扩大,医院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对外教育方面,先后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4000多名中医药、针灸、推拿专业人才。近年来常年在医院短期学习的境外学生保持在300人左右,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韩国、葡萄牙、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者5000余人次。作为四川省中医药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医院在推动四川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的国际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