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援建兄弟博物馆 共铸文博事业新辉煌——四川博物院深入地震灾区博物馆夯实帮扶工作
两肩担道义,川博与5家灾区博物馆牵手共建
2011年5月,四川博物院与绵阳博物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茂县羌族博物馆、安县博物馆和青川县博物馆等省内5座在“5·12”特大地震中损毁严重的博物馆分别签署了协作共建协议书,从人才、资源、场馆建设三方面对这些博物馆进行援助和帮扶。在“5·12”地震中,这些博物馆的场馆和文物都严重受损,目前,部分灾区博物馆新馆已经顺利落成,并呈现在公众面前,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北川文化遗产带来巨大损失,原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全部倒塌,馆内2000余件收藏文物毁于一旦。2009年9月,澳门基金会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由澳门基金会援助1亿澳门元(折合人民币8588万元),重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2013年1月9日,中国最大的羌族民俗博物馆--四川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物馆按国家二级博物馆设计建设,集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为一体,目前已收集各类馆藏和展出物件1580件,成为继承和弘扬古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此次座谈会上,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泽友深有感触,他说,在新馆建设之初,省文物管理局领导和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副院长谢志成就多次亲自实地调研考察,并就当时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存在的实际困难,提出了解决方案,如讲解员的培训,文物典藏、安全保卫的制度建设等。2012年,该馆还申报了“全国十大精品展”评选,获得优秀奖。同时,高馆长也进一步谈到了目前新馆开放运行面临的问题,一是专业人员极其匮乏,全馆在编人员仅5个,聘用人员21个。人少,工作量大,专业人才奇缺,导致文物保护、临时展览等工作无法全面开展。二是资金不足。每年仅160万的免费开放资金,无其他多资金渠道。三是开馆后,全县创建“国家5A级景区”,省级“双拥”模范城市,该馆作为参与单位之一,由于人员、资金有限,工作千头万绪。座谈会上,川博党委书记卢越一行分别从专业人员公开招聘、多渠道争取资金等方面建言献策,有的放矢的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最后,卢书记还表示,川博将在近期下派专业人员在临时展览等业务工作上给予为期一年的帮扶,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提供人才支持。
“裂缝”铭刻灾难重生,与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签署框架协议
7月5日下午2点,卢越书记一行赶赴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参与运行管理工作座谈会。座谈会由地震纪念馆中心副主任刘强主持。他首先表达了对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为代表的领导班子对新馆建设的关心支持,以及川博业务人员纪念馆在场馆设计及开馆后陈展工作的驻场指导的衷心感谢。会上,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开放接待管理中心主任杨孟昀从五个方面汇报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馆后的运行管理情况。一是接待基本情况。开馆后,接待观众26万余人次,平均每天5200人,成都财富论坛期间接待国际团队6个批次。该馆开放最初20天就接待参观者突破10万人,刷新了我省博物馆、纪念馆同期纪录。二是管理体系方面。该馆建立了各类主题教育基地,在各重大节假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三是提升讲解水平。讲解员在接受专业学习培训后,综合讲解能力得到优化提升。四是优质服务。该馆政治性相对较强,要在公众面前切实抓好服务工作,提升开放质量。五是综合效益。主要是该馆如何抓运行管理中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正在拟打造的地震体验馆的科学营销问题。在面临的困难方面,杨主任提了以下五点,一是管理体系中,内设机构不完善,配置不到位,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保护指挥部、绵阳市北川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管理局“三牌一体”。二是运行管理工作中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不强,突发应急能力比较薄弱。三是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四是专业人员匮乏。五是缺乏一个科学系统的五年规划。基于以上问题,杨主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二是邀请川博专业人员积极开展业主指导。三是开展多样化的人才培训。四是强化馆际间的宣传推介,如网站链接,代理公众赠票等。
针对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实际情况,卢书记提出来管理制度先行、多渠道争取经费、重视人才培养、密切媒体联系等建议。川博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保卫部、典藏部、教育推广部人员纷纷发言,从行政管理、人员招聘、讲解员培训、观众科学分流、队伍建设、经费管理、安全保卫、文物征集、社会教育、国家三级博物馆申报、宣传推广方面做了深入而细致的交流,并向地震纪念馆赠送了《四川博物院管理制度汇编》、《四川博物院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四川博物院文物安全管理手册》、《四川博物院典藏部规章管理制度汇编》、《川博誌-四川博物院2012年年鉴》等近十本内容丰富详实的制度规范和宣传资料。卢越书记代表四川博物院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签署了《四川博物院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联系指导框架协议》,明确了指导内容,细化了联系方案,为两馆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践行大馆责任担当,切实拓展帮扶对象
在积极帮扶地震灾区博物馆的基础上,2013年四川博物院继续践行大馆责任担当,切实拓展帮扶对象。2012年,按照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刘奇葆深入盐源调研视察,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高度提出了建设摩梭家园、保护摩梭文化、改善摩梭人生活、促进泸沽湖永续发展的战略构想,摩梭博物馆的建设作为其核心战略构想之一。四川博物院盛建武院长在接到帮扶任务后,立刻安排院内相关领导和专家,组建成专门的展陈设计帮扶小组,赴盐源开始陈列布展工作的接洽和调查。
2013年2月28日至3月4日,省文物局赵川荣副局长、四川博物院盛建武院长途径西昌、盐源,车行十个小时的陡峭盘山公路后,到达泸沽湖摩梭博物馆,实地考察了摩梭博物馆陈列布展的推进情况,搜集了许多关于摩梭人的走婚习俗和家庭结构情况等方面信息。当得知盐源县不仅在陈列设计方面有困难、在整个博物馆的建设与筹备方面仍面临较大难处时,盛建武院长决定成立专门的摩梭博物馆帮扶小组,利用四川博物院的优势资源全方位帮扶摩梭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从展览内容设计帮扶小组到全方位博物馆筹备工作帮扶小组,四川博物院摩梭博物馆帮扶小组的工作人员数进盐源,相继从陈列展览、公众服务、安防技防、文创产品、藏品征集等各个方面开展对摩梭博物馆的帮扶工作,并为其设立“开馆倒计时”,以保证各项筹备工作在预计时间内的顺利完成。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和通力合作,目前四川博物院摩梭博物馆帮扶小组的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在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四川博物院还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为省内各兄弟馆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并进一步寻求合作机会,为四川文博的整体发展提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