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一路向东 破“盆”出海
长江,是中国肌体里的血脉,滋养出中华文明的繁盛。
借助水的灵动,千帆竞过,留下万家灯火与繁荣富饶。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莱茵河的迎来送往,鲁尔区如何成为德国的心脏;如果没有伏尔加河与顿河联通,伏尔加格勒工业区又怎会唱响东南欧的繁荣。
长江之水,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在泸州与沱江交汇相融,并冲击出一方物华天泽的土壤。依托黄金水道,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自古以来,泸州就是川、滇、黔、渝接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川南经济文化中心。
滔滔江水奔腾不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进入21世纪,泸州再次以它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条件为世人瞩目。
2003年,泸州港开港运行,成为我省第一个水运开放口岸。由此,四川迎来一个崭新的航运时代。开放合作,鼓点更急、步履更快!
2008年,泸州港与成都经济圈“无缝”对接;
2010年,泸州港与武汉阳逻港结下“水姻缘”;
2013年,泸州-上海商品车滚装船首航,泸-汉-台近洋航线启航,标志着四川航运首港大时代开启……
如今的泸州港,航运巨头纷纷抢滩。上海泛亚、上海浦海、民生集团、重庆长航、重庆太平洋公司已开通泸州至上海、泸州至武汉班轮。马士基航运、达飞轮船、美国总统轮船、长荣海运、韩进海运、东方海外、万海航运、商船三井、中国远洋、中国海运、中国外运等30余家世界级海船公司到港中转集装箱。
这是一幅“浓缩版”的四川破“盆”出海图:借助长江黄金水道的脉动,四川从这里走出西部,走向全国,融入世界!
我们从更大的视野聚焦长江,这条连着欠发达的西部与转型升级的东部的经济“大动脉”:
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向纵深推进,东部企业以年均1万多家的速度潮水般向西部转移。然而,西部地区落后交通基础设施的掣肘日益明显:统计数据显示,西部地区运输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比重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西部,如何在绿色、低碳、低成本的物流形势需求中突围?
泸州港,再次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和国家二类水运口岸,也是四川最大的航运港口,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已建成集装箱泊位6个、年吞吐能力达100万标箱,是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最重要的水运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形成以长江、沱江、赤水河等为“一横二纵五港区”的水运体系。“十二五”期间,泸州将投资20亿元建设23个1000吨级泊位,其中集装箱泊位3个。届时,泸州港将形成货物4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成为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主枢纽港。
这还不是终点。为了发挥港口对产业和城镇的支撑带动作用,2013年,泸州市作出建设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的战略部署。按照规划,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其中龙马潭片区204平方公里,泸县片区106平方公里,核心区78平方公里。园区将按照“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港园城共生”的发展思路,采用“一轴两心两带六区”的空间功能结构和“一港七基地”的功能布局,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7大产业。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泸州”。
天府航运首港,一路向东,破“盆”出海!
责任编辑:
办事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