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聚合正能量 唱响“好声音”--写在2013年省两会召开前夕(三)

  • 2013年01月2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联系我家的开发区干部不仅送我到川农大学习养猪、种果技术,还花1200元钱买了头良种母猪送来。在他的帮助下,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1月12日,彭山县青龙镇桂林村5组残疾人李永清,向前来开展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成绩考核的县督察组工作人员介绍。

      为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切实为民办实事,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彭山去年广泛开展“定服务主体、定服务对象、定绩效考核,保证贫困户脱贫致富,保证群众反映的问题、困难和合理诉求能限时解决”的“三定两保证”活动,全县2047名机关干部直接联系帮扶群众3302户,亮明身份到社区联系群众1204户,实现全参与、全覆盖。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012年,我省强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各级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凝聚全省人民的正能量,共同奏响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好声音”。

      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为民服务全覆盖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形势下,群体利益多元化、碎片化现象突出。如何把共同利益、特殊利益、根本利益整合起来,这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

      宜宾市南溪区去年强化“全域”理念,推出城乡全域网格化管理服务,把全区单元网格细化为2721个网格点,选配2721名网格管理员,负责所在网格点内上情下达、收集民情民意、调解矛盾、代办民事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村就能反映诉求,办理公共服务事项。

      “现在我们找人办事、到村委会办事方便多了,村民们都有服务连心卡,一个电话就能找到办事人员。”南溪区南溪镇茶花村村民阚道君高兴地说。

      社会管理重在服务,要做好点点滴滴的事情。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格局为基础,各地各部门直面社会问题,积极推动各领域管理创新,使社会管理创新力度更大、创新范围更广。

      全省各级法院推进“一站式、多功能、高效率”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将分散于法院各部门的立案、调解、审判、执行与信访、法律咨询、投诉等诉讼服务事项,全部移至诉讼服务中心,解决了诉讼当事人来回跑路的麻烦。源起于基层的“大调解”向纵深推进,“警民亲”活动覆盖全省政法干警。

      鲜明用人导向,改进干部作风

      推动四川各项事业发展,关键是把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好。

      选什么样的干部,用什么样的干部,事关发展大局;谁来提名、在哪里提名、提谁的名,是各界关注焦点。

      去年6月,我省拿出241个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面向社会公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次公选首次增设实绩量化项目。对在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等重点工作中受省委、省政府及以上表彰的优秀干部,近3年年度考核中有两年被评为优秀的领导干部,有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经历和专业的特殊人才及其他紧缺人才,在实绩量化中增设相应分值。

      种种变化引来网友一片叫好声:突出实绩导向,把“高分低能”和纸上谈兵型干部挡在门外,有效解决人岗相适问题。

      进入新时期,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群众诉求更加碎片化。做好群众工作更加具体繁杂。怎样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我省深入推进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机关干部联系群众全覆盖。全省43万名机关干部结对联户,7万名机关干部蹲点入户,28万名机关干部服务到户,落实帮扶项目上万个,培训基层干部群众90多万人次,有力推动了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已成为我省衡量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党员干部把更多功夫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

      用制度固化经验,推进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今年1月15日召开的全省政法工作会议透露,我省将制定关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施办法,把评估结果作为能否上项目、何时上项目的重要依据。凡是未依法依规开展评估,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群体性等涉稳事件的,必须严肃追责。

      随着社会管理创新纵深推进,我省更加注重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推动政府职能在法制化轨道内实施,推进干部行为在约束下规范,推进党委政府和群众密切联系更趋常态化。

      我省设立重大行政决策“出炉”的5个必经程序,即“公开听取意见、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切实规范行政决策行为。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012年4月,我省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双牵头”工作制度,省检察院、省政府法制办等8部门制发《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两法衔接”工作规范常态开展。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建设信息共享平台等,实现行政与司法部门的配合互动。据统计,2012年前9月,我省行政执法机关主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49件,同比上升51.2%。

      随着省委、省政府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十项规定”相继在各地落实,质效并举的发展步伐会更稳健。(记者 周前进 任鸿)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聚合正能量 唱响“好声音”--写在2013年省两会召开前夕(三)

  • 2013年01月2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联系我家的开发区干部不仅送我到川农大学习养猪、种果技术,还花1200元钱买了头良种母猪送来。在他的帮助下,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1月12日,彭山县青龙镇桂林村5组残疾人李永清,向前来开展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成绩考核的县督察组工作人员介绍。

      为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切实为民办实事,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彭山去年广泛开展“定服务主体、定服务对象、定绩效考核,保证贫困户脱贫致富,保证群众反映的问题、困难和合理诉求能限时解决”的“三定两保证”活动,全县2047名机关干部直接联系帮扶群众3302户,亮明身份到社区联系群众1204户,实现全参与、全覆盖。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012年,我省强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各级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凝聚全省人民的正能量,共同奏响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好声音”。

      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为民服务全覆盖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形势下,群体利益多元化、碎片化现象突出。如何把共同利益、特殊利益、根本利益整合起来,这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

      宜宾市南溪区去年强化“全域”理念,推出城乡全域网格化管理服务,把全区单元网格细化为2721个网格点,选配2721名网格管理员,负责所在网格点内上情下达、收集民情民意、调解矛盾、代办民事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村就能反映诉求,办理公共服务事项。

      “现在我们找人办事、到村委会办事方便多了,村民们都有服务连心卡,一个电话就能找到办事人员。”南溪区南溪镇茶花村村民阚道君高兴地说。

      社会管理重在服务,要做好点点滴滴的事情。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格局为基础,各地各部门直面社会问题,积极推动各领域管理创新,使社会管理创新力度更大、创新范围更广。

      全省各级法院推进“一站式、多功能、高效率”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将分散于法院各部门的立案、调解、审判、执行与信访、法律咨询、投诉等诉讼服务事项,全部移至诉讼服务中心,解决了诉讼当事人来回跑路的麻烦。源起于基层的“大调解”向纵深推进,“警民亲”活动覆盖全省政法干警。

      鲜明用人导向,改进干部作风

      推动四川各项事业发展,关键是把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好。

      选什么样的干部,用什么样的干部,事关发展大局;谁来提名、在哪里提名、提谁的名,是各界关注焦点。

      去年6月,我省拿出241个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面向社会公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次公选首次增设实绩量化项目。对在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等重点工作中受省委、省政府及以上表彰的优秀干部,近3年年度考核中有两年被评为优秀的领导干部,有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经历和专业的特殊人才及其他紧缺人才,在实绩量化中增设相应分值。

      种种变化引来网友一片叫好声:突出实绩导向,把“高分低能”和纸上谈兵型干部挡在门外,有效解决人岗相适问题。

      进入新时期,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群众诉求更加碎片化。做好群众工作更加具体繁杂。怎样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我省深入推进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机关干部联系群众全覆盖。全省43万名机关干部结对联户,7万名机关干部蹲点入户,28万名机关干部服务到户,落实帮扶项目上万个,培训基层干部群众90多万人次,有力推动了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已成为我省衡量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党员干部把更多功夫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

      用制度固化经验,推进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今年1月15日召开的全省政法工作会议透露,我省将制定关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施办法,把评估结果作为能否上项目、何时上项目的重要依据。凡是未依法依规开展评估,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群体性等涉稳事件的,必须严肃追责。

      随着社会管理创新纵深推进,我省更加注重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推动政府职能在法制化轨道内实施,推进干部行为在约束下规范,推进党委政府和群众密切联系更趋常态化。

      我省设立重大行政决策“出炉”的5个必经程序,即“公开听取意见、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切实规范行政决策行为。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012年4月,我省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双牵头”工作制度,省检察院、省政府法制办等8部门制发《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两法衔接”工作规范常态开展。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建设信息共享平台等,实现行政与司法部门的配合互动。据统计,2012年前9月,我省行政执法机关主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49件,同比上升51.2%。

      随着省委、省政府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十项规定”相继在各地落实,质效并举的发展步伐会更稳健。(记者 周前进 任鸿)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