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四川绵阳感恩助发展 文化自觉孕育感恩文化

  • 2012年02月13日 00时00分
  • 来源: 人民网
  • 【字体:
  •   “党的恩情深似海,羌山儿女永不忘”,“战胜大灾难全靠共产党,安县人民世代铭记辽宁援建恩情”……走在四川绵阳这片土地上,感恩符号随处可见,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援建,3年多来,绵阳把感恩情怀内化为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以文化自觉的方式孕育出了特有的感恩文化。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说,培育感恩文化的理念,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感恩情感渗透到群众内心深处,变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为,以此来催生感恩奋进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加快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传唱感恩歌,滋生感恩情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从灾难发生,到灾后重建,再到发展振兴,绵阳人在歌声中传递着感恩的情怀,在歌声中传递着奋进的力量。

      为激发全市人民的感恩情怀和战胜大灾难的斗志,绵阳市委宣传部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感恩歌曲的传唱,组织文艺骨干,成立了10支文艺队伍,深入抗灾、救灾和重建一线,为大家演唱感恩歌曲。

      绵阳市原市长曾万民感慨地说:“文化工作者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一支重要力量,每一个被调动起来的文化元素,都是一名战斗不止的战士。”

      绵阳将20首感恩歌曲的歌谱印发到各县市区,安排文艺干部到各单位进行教唱;市电视台、电台,绵阳政务网等市级网络媒体掀起了全市人民共同传唱感恩歌的热潮。

      感恩处处有,活动经常化

      3年重建任务完美收官,如今的绵阳,民居最漂亮,学校最坚固,医院最现代,群众最满意,人民最感恩。

      “战胜大灾难,全靠共产党。”在安县乐兴镇青龙村,这条醒目的标语成为这个灾后新村最独特的风景。该村800多户群众,家家都贴有感恩共产党的对联,村民们把感恩共产党当成了最自觉的行为。

      “谢谢”--九环线平武境内高悬的两个红色大字,浓缩了平武18万群众对党中央、国务院,对解放军、武警官兵,对全国人民的无限感激。

      安县在文化广场修建抗震救灾浮雕艺术墙,铭记国内外爱心人士的无私援助。“碑文内容是感恩,感恩不仅要把它刻在石头上,更要把它‘刻’在心上。”安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奎说。

      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告诉记者:“绵阳为了体现感恩符号处处有,感恩活动经常化,倡导标语要体现感恩情,广告要表达感恩意,活动要围绕感恩这条主线来展开。”

      “谢谢你们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的巨大贡献,绵阳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在2011年建军节期间,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时任市长曾万民先后来到绵阳消防支队、绵阳武警支队和77123部队,向驻绵部队官兵一一致谢。

      同时,在2011年“5·12”前后,绵阳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到山东、辽宁、河北、河南开展一系列感恩活动。绵阳所有对口援建区县采用不同方式向援建方、人民子弟兵、志愿者表达了深深谢意。

      凝聚万颗心,搭起千座桥

      在绵阳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因为感恩这座城市把人民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因为感恩,这座城市实现了经济与文化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因为感恩这个主题,绵阳干群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凝聚。

      在全市人民感恩之情达到高潮之际,绵阳抓住时机,迅速掀起了“加快绵阳发展是最大的感恩”主题活动,全市人民围绕“加快绵阳科学发展新跨越我们能做什么”展开了大讨论。通过讨论,绵阳人民实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处处争奉献,关键抓落实,在绵阳干群当中成为一种常态。

      因为感恩这根红线,绵阳把对口援建变为了对口合作,实现了经济与文化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据统计,绵阳先后与潍坊、洛阳等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并与新西兰的纳皮尔市和黑斯廷市缔结友好合作城市。

      谈起感恩对绵阳带来的新变化,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由衷地说:“感恩,现在已是绵阳人特有的符号;感恩,也是绵阳这座城市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名片。”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绵阳感恩助发展 文化自觉孕育感恩文化

  • 2012年02月13日 00时00分
  • 来源: 人民网
  •   “党的恩情深似海,羌山儿女永不忘”,“战胜大灾难全靠共产党,安县人民世代铭记辽宁援建恩情”……走在四川绵阳这片土地上,感恩符号随处可见,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援建,3年多来,绵阳把感恩情怀内化为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以文化自觉的方式孕育出了特有的感恩文化。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说,培育感恩文化的理念,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感恩情感渗透到群众内心深处,变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为,以此来催生感恩奋进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加快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传唱感恩歌,滋生感恩情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从灾难发生,到灾后重建,再到发展振兴,绵阳人在歌声中传递着感恩的情怀,在歌声中传递着奋进的力量。

      为激发全市人民的感恩情怀和战胜大灾难的斗志,绵阳市委宣传部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感恩歌曲的传唱,组织文艺骨干,成立了10支文艺队伍,深入抗灾、救灾和重建一线,为大家演唱感恩歌曲。

      绵阳市原市长曾万民感慨地说:“文化工作者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一支重要力量,每一个被调动起来的文化元素,都是一名战斗不止的战士。”

      绵阳将20首感恩歌曲的歌谱印发到各县市区,安排文艺干部到各单位进行教唱;市电视台、电台,绵阳政务网等市级网络媒体掀起了全市人民共同传唱感恩歌的热潮。

      感恩处处有,活动经常化

      3年重建任务完美收官,如今的绵阳,民居最漂亮,学校最坚固,医院最现代,群众最满意,人民最感恩。

      “战胜大灾难,全靠共产党。”在安县乐兴镇青龙村,这条醒目的标语成为这个灾后新村最独特的风景。该村800多户群众,家家都贴有感恩共产党的对联,村民们把感恩共产党当成了最自觉的行为。

      “谢谢”--九环线平武境内高悬的两个红色大字,浓缩了平武18万群众对党中央、国务院,对解放军、武警官兵,对全国人民的无限感激。

      安县在文化广场修建抗震救灾浮雕艺术墙,铭记国内外爱心人士的无私援助。“碑文内容是感恩,感恩不仅要把它刻在石头上,更要把它‘刻’在心上。”安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奎说。

      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告诉记者:“绵阳为了体现感恩符号处处有,感恩活动经常化,倡导标语要体现感恩情,广告要表达感恩意,活动要围绕感恩这条主线来展开。”

      “谢谢你们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的巨大贡献,绵阳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在2011年建军节期间,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时任市长曾万民先后来到绵阳消防支队、绵阳武警支队和77123部队,向驻绵部队官兵一一致谢。

      同时,在2011年“5·12”前后,绵阳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到山东、辽宁、河北、河南开展一系列感恩活动。绵阳所有对口援建区县采用不同方式向援建方、人民子弟兵、志愿者表达了深深谢意。

      凝聚万颗心,搭起千座桥

      在绵阳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因为感恩这座城市把人民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因为感恩,这座城市实现了经济与文化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因为感恩这个主题,绵阳干群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凝聚。

      在全市人民感恩之情达到高潮之际,绵阳抓住时机,迅速掀起了“加快绵阳发展是最大的感恩”主题活动,全市人民围绕“加快绵阳科学发展新跨越我们能做什么”展开了大讨论。通过讨论,绵阳人民实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处处争奉献,关键抓落实,在绵阳干群当中成为一种常态。

      因为感恩这根红线,绵阳把对口援建变为了对口合作,实现了经济与文化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据统计,绵阳先后与潍坊、洛阳等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并与新西兰的纳皮尔市和黑斯廷市缔结友好合作城市。

      谈起感恩对绵阳带来的新变化,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由衷地说:“感恩,现在已是绵阳人特有的符号;感恩,也是绵阳这座城市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名片。”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