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2012年巴中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2012年02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字体:
  • 在巴中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巴中市人民政府市长 周喜安

    (2012年2月1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增长5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8.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2.7亿元、支出136.7亿元,分别增长63%、3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67元,分别增长15.8%、21.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狠抓基础建设,发展条件继续改善。在建高速公路和铁路快速推进,广巴铁路试运行,渝巴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绵巴万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扎实开展。恩阳过境路、平通路、通前路、通达路改造全面完成,西华山第二隧道建设和通竹路、纪红路改造加快实施,巴城北环线、东客站开工建设。牛角坑、二郎庙、双桥水库建设加快推进,天星桥水库启动建设,红鱼洞水库通过国家立项评审,黄石盘等8座大中型防洪控制性工程、干沟河等4座重点水源工程和四县(区)城区、71个场镇堤防工程纳入渠江流域防洪规划。“小农水”示范市建设扎实推进,整治病险水库47座,新建和整治渠道128公里,恢复改善灌面4.8万亩。新建城乡供水工程462处,新解决23.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整理土地8.8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0.6万亩。董家河梯级电站开工建设,500千伏变电站等18个输变电项目集中开工,乐坝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3个电力项目竣工投产,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7万口。全省“新农通”三农信息服务平台首站在我市开通,农村用户达20余万户,新增通宽带乡镇21个。

      积极培育产业,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新增长点,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农业。实施重点工业项目96个,完成投资51.7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1亿元,增长23.7%。巴中经济开发区和平昌星光、南江东榆、通江春在等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入园企业达到40家。天然气勘探开发有序推进。粮食总产量186万吨,新建优质粮油、食用菌、茶叶等特色产业基地12万亩和标准化养殖小区65个,启动实施巴药发展行动计划,新增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开工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精品景区,南龛文化产业园、光雾山—诺水河山水旅游综合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接待游客5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7亿元,分别增长12.8%、39%。“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惠民工程有序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建成巴中国开村镇银行,年末各银行业机构存款余额468.2亿元、贷款余额158.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31.9%、26.3%,保险、证券业和小额贷款、融资担保业健康发展。

      完善城镇功能,发展载体加快构建。坚持规划引领、拉大框架、建管并重、提升品质,着力做大做优发展载体。按照“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空间布局,启动编制市中心城市-县城-特色镇-中心村和聚居点四级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完成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兴文新区5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5个特色镇和10个重点镇总体规划、14个一般乡镇144个中心村351个聚居点规划的编制。启动兴文新区建设,新区主干道等9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丰新材产业园等11个产业项目和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等16个公共服务项目陆续开工。巴城中心城区改造加快推进,实施43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回风广场,完成佛江路、园艺场至灰山寺道路改造,广巴高速公路西出口、江北大道、回风西路和东路、望王路、南坝干道改造全面推进,回风大桥、黄家沟大桥加快建设,回风、陇桥、津桥湖片区开发加紧进行,城区绿化、亮化和建筑立面整治等风貌塑造有序实施,巴河治理工程和水景观打造扎实推进,东门大桥、二环路江南段等一批市政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南江、通江、平昌县城向新区拓展,启动8个特色镇建设。实施“五创”联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巴城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复查验收。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1.3%。

      推进改革开放,内外活力显著增强。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聚集发展要素,破解发展难题。合理划分市区事权,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启动实施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经营管理改革。新组建交通、城建、水务投融资平台,采取BT、BOT等模式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公益项目加快建设。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绩效工资改革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调整充实驻外办事机构职能,设立招商分局。组织参加西博会、西交会、渝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主动加强同发达地区和周边市的交流对接,与西安、汉中和广元三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制定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先后与中交建、中国水电、雨润等大集团及外来企业家代表团开展项目深度对接。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3个,总投资854.8亿元;履约项目128个,到位资金63.3亿元,比上年增长两倍。

      注重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实施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62项,省级创新型企业达20家,巴州区、通江县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改善教育设施条件,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校舍86.5万平方米。人才工作力度加大,公开引进各类人才59名。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四川清音《开学第一天》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市文化馆、图书馆开馆运行,建成农家书屋885个,成功举办第三届市运会,群众性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新建、改造标准化村卫生室116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提升。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9‰以内。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双拥优抚、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档案、保密、新闻出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气象和人防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着力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坚持以扶贫开发为统揽,大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编制完成《巴中市扶贫开发规划》,启动编制《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巴中部分)规划》,完成通江沙溪—瓦室、巴州上八庙—青木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试点,深入实施“六大扶贫工程”,减少贫困人口10.28万人。建设新农村示范片8个,建聚居点954个,完成农村土坯(危旧)房改造3.7万户。新建、改造乡村道路1788公里。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力度,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17.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4.3亿元。新农保试点覆盖全市,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45万人次,城镇13.6万人、农村34.6万人享受低保并提高补助标准。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1.3亿元。新建改建敬老院11所,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依法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办理法律援助和维权案2157件。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9处、避让搬迁946户,兑现落实移民后扶资金2200万元。新增城镇保障性住房5000套。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成功抗击“7.6”、“9.17”特大暴雨洪灾袭击,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严格依法行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开展“六五”普法。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居)民自治工作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调整充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成立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严格规范。加强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和监测指导,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切实提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126项,为全省市州最少。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得到加强,惩防体系进一步健全。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组建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全局,深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切实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效化解了一批突出矛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清网行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向驻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加快巴中发展,必须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不动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做大发展载体,做强产业支撑,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犹豫,破除“三论”,强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切实增添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不松劲,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发挥优势引进项目,努力扩大经济规模,夯实发展基础;必须坚持为民谋利、改善民生不懈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好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坚持胸怀大局、团结干事不折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主要是:产业发展层次低,工业严重滞后,骨干企业少,内生增长动力较弱。产业园区建设起步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配套条件较差。开放活力不够,发展环境尚需优化。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农村乏力,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全市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是全面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重大部署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势走向,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对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区域的支持力度等政策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巩固良好发展态势,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着力促增长、强基础、转方式、增投资、惠民生,抓项目扩大投资,抓开放聚集要素,抓改革创新机制,抓城镇培育载体,抓产业强化支撑,抓扶贫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两地两区一中心”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410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0亿元,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增长2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亿元,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17%;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5%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项目工作,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坚持把项目作为推动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力以赴抓项目,拉动投资快速增长。

      推进项目建设。立足加快和提前,抓住国家支持在建和续建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全力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尽快竣工,从“十二五”规划中梳理出一批国家支持、条件相对成熟的重大项目抓紧开工。年内实施14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8亿元。坚持把打通对外通道及相关设施建设放在交通建设的优先位置,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巴南、巴达高速公路形成基本通车能力,加快巴陕、渝巴高速公路和巴达铁路建设。积极做好省道升国道、县道升省道争取工作。加快巴城北环线建设,开工建设南、西环线。改造县道破损油路182公里,新建乡镇联网路200公里,加强现有公路的管理养护。建成西华山第二隧道和巴城东客站。加快二郎庙等4座在建水库建设,开工建设红鱼洞和湾潭河水库,新建和加固堤防14公里。加快建设巴中500千伏、平昌驷马110千伏等15个35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新增和改造10千伏线路660公里。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新增130个行政村通宽带。开工建设生物质能发电、南龛文化产业园、年加工60万吨冶金辅料生产线、小角楼白酒工业园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建丰新材产业园、通江水能资源开发等续建产业项目建设。

      抓好项目储备。深入研究国家扩大内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扶贫开发、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和渠江流域综合治理等政策,准确把握投向,积极主动对接,前瞻性规划、筛选、论证和储备一批项目。重点抓好绵巴万高速公路、南巴汉铁路、巴中支线机场、8座防洪控制性工程和4座重点水源工程、市政设施、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机械电子产品制造、天然气化工、旅游资源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等产业项目储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扶贫等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储备,做深做细前期工作,提高成熟度,为项目立项争取和对外招商引资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五制”,加大对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力度,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保证项目资金安全和建设效益。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土地等问题,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加大重大项目建设督查力度,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周报、月报、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等制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着力“两化”互动,促进产城一体发展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产城一体”发展,着力做大发展载体,做强产业支撑。

      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坚持全域覆盖、多规衔接,高起点编制完善四级城镇体系规划和专项规划,完成三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恩阳和巴城陇桥、回风北路、津桥湖、南坝、玉堂、插旗山等片区的控制性详规,城市绿地、综合交通、管网、给排水、旧城改造等专项规划,41个重点镇总体规划和60个一般乡镇、140个中心村、1000个聚居点规划的编制。推进兴文新区建设,完成黄家沟至兴文11.7公里主干道路基工程,加快新区20公里骨架路网建设,完成一期25万平方米安置房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公共公益设施,力争25家企业入园建设相关项目,抓好置信“两化”互动示范园建设。推进巴城和三县城建设,重点抓好巴河治理、陇桥和津桥湖东岸片区开发、望王路风貌改造、火车站道路拓展和站前景观打造、回风东路北路景观整治、市第二水厂、第二污水处理厂、二环路江南段、麻柳湾大桥、东门大桥、南杨大桥、回风大桥、南江红塔新区和黄金新城、通江石牛嘴新区、平昌老街改造和金宝新区的建设。推进重点镇建设,按照县级副中心城市标准进行规划。深入推进“五创联动”和以“五治三化”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整治城区背街小巷,加强城市管理执法,打造宜居宜业宜商新环境。

      大力培育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努力实现工业突破性发展。立足“产城一体、园城相融”,加快巴中经济开发区和巴州清江、南江东榆、通江春在、平昌星光等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完善路、水、电、气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搭建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为企业入驻、项目落地创造条件,新增园区面积7平方公里。认真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支持南江矿业和江口醇酒业等一批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技改扩能、上市融资和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做强做大,鼓励资源型企业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延伸产业链,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0户。加快60万吨汽车清洁燃料项目等48个在建工业项目建设,着力引进海螺水泥等一批大项目,积极引导企业退城入园,完成工业投资68亿元。

      积极发展服务业。围绕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吻合、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加快旅游业发展,编制完成光雾山、诺水河、恩阳古镇和江口水乡综合开发详规,完成诺水河—光雾山快捷通道和陈家山—新民景区道路建设,启动诺水河、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和刘伯坚烈士纪念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完成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接待游客6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亿元,分别增长22%、26%。加快商贸和物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村有农家店、乡镇有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县有特色商业街、市有中心商圈的现代流通格局。积极推进兴文新区和三县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启动建设建材汽贸物流园、黄家沟国际商贸城和回风、北龛寺城市综合体。继续实施好商务惠民工程,扩大农村消费。加快金融业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引进股份制银行来巴中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保险、证券和融资担保业发展,全年新增贷款40亿元以上。

      三、坚持城乡相融,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坚持城乡一体,突出“三化”联动,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扶贫开发。以交通建设、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和教育提高为重点,打好扶贫攻坚战。积极对接国家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和省加快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全力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赢得更多发展资源,集中力量解决民生难题。坚持产业扶贫、能力扶贫和社会扶贫并重,切实加大连片扶贫开发力度,新实施巴州清江—水宁寺、南江红光—东榆、通江板桥—陈河、平昌驷马—得胜4个片区的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扎实推进“六大扶贫工程”,改造农村土坯(危旧)房4.67万户,完成1056公里通村通畅工程。

      发展特色产业。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达到185万吨以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高金食品、山霸王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普瑞制药、百草药业等中药加工企业,加快雨润、温氏集团屠宰加工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大型龙头企业引进,力争新引进龙头企业3家,新培育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依托龙头企业,整合涉农项目,促进南江黄羊、巴山土鸡、通江银耳、富硒茶、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和虎杖、杜仲等中药材规模发展,新建特色产业基地36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规范发展10个示范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整合现有品牌,生产名优产品,开拓高端市场,提高特色效益农业水平。

      建设巴山新居。坚持把新村建设摆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加快完成以县为单位的新村建设规划,实施整体性安排,同步谋划产业发展,以新村建设带动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充分借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新村建设经验,按照“三打破、三提高”要求,抓好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注重功能完善、风貌打造和品位提升。坚持先易后难,率先在城区周边、公路干线、旅游服务区、撤并乡场镇、重大工程拆迁区和洪灾恢复重建区启动“巴山新居”建设,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年内完成12个中心村和734个聚居点的建设任务。着力抓好通江王坪村、南江南鹰村、巴州大连村和平昌创举村等示范新村建设,以点带面,连片推进。

      强化农业基础。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按照“上蓄、中拦、下泄”的要求,抓好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完成111个村“小农水”建设项目,整治病险水库72座,新建和修复渠堰300公里,新增有效灌面4万亩,恢复改善灌面6万亩。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好“金土地”工程,整理土地11万亩,新增耕地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推广普及新型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大力推进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减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地权、林权交易平台,促进规模经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用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拓展城乡发展空间。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创新投融资体制,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国有资产高效经营、保值增值。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搞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扩大开放合作。认真落实与重庆、西安、汉中、广元和省级有关部门签署的合作协议,积极加强同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台港澳等地区的联系,主动与央企沟通对接,推动由资源开发合作向产业发展合作转变。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进一步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园区招商、资源招商和产业链招商,跨梯度引进重大项目,促进已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力争引进上亿元的项目30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

      五、加强社会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抓好就业再就业培训,年内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新农保,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并提高报销比例。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应保尽保。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维护农民工和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创建养老示范社区4个,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12所。加快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和避让搬迁。实施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解决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年内新建保障性住房2532套,改造棚户区5817户,全面完成洪灾倒房户住房重建,加快征地拆迁安置还房建设。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缓解市民出行难。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大农村边远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力度,优化城乡校点布局,完成90个校安工程,改造中小学危房29万平方米,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0所,建成市五中,着力解决农村“超小班”、城镇“超大班”和偏远学校学生吃热饭喝热汤问题,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政策。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4所。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打造一批特色和示范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落实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扩大中职教育规模,发展高职教育,基本建成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加强科技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进村入户、进园入企,实施国省重点科技项目50个,引进推广重大科技成果20项,建立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新培育创新型企业5家。强化人才工作,有针对性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推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建设市中心医院第二医疗区、通江县人民医院迁建三期工程,完成市妇幼保健院建设,新建2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启动市县(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工作。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建成80个农村文化大院、40个文化示范村(社区)和642个农家书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开工建设市体育馆和游泳馆,推进望王山运动公园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三项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积极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工程。加强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支持驻巴部队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进一步做好保密、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和人防等工作。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启动实施城镇网格化管理和农村社区建设,开展“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服务和管理,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六五”普法,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加强信访工作,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和运行机制,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妥善解决各类社会诉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设施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强化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实施“天网”工程,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努力做到:加强民生政府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切实办成一些城乡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和实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意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监督。加强效能政府建设,科学研判,超前谋划,重视经济运行调节和统计监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完善绩效评估制度,强化行政效能监察,跟踪问效,逗硬问责,增强政府执行力。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健全以政府为表率、企业为重点、个人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以诚信政府带动诚信社会建设。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惩治违纪违法行为,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不容懈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努力谱写“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两化”互动: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

      2.两地两区一中心:把巴中加快建设成为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中心城市。

      3.一城两翼三副五廊:“一城”指巴城主城区;“两翼”指恩阳新区(西区)和兴文新区(东区);“三副”指平昌、通江、南江县城3个副中心;“五廊”指巴广(元)、巴南(部)、巴达(州)、巴汉(中)、巴万(源)五条大廊道。

      4.五创联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和国家级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生态市。

      5.六大扶贫工程:实施农村新居工程、乡村道路建设工程、产业扶贫工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公共服务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6.五大社会保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

      7.大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8.清网行动: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从2011年5月26日至12月15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约7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

      9.项目建设“五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10.五治三化:“五治”指治路、治尘、治污、治水、治乱。“三化”指绿化、亮化、美化。

      11.“三化”联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2.三打破、三提高: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

      13.“金土地”工程:通过平整土地、增厚土层、渠系配套、开垦未利用土地、修建中心村和聚居点等方式,增加土地有效面积,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环境生态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项目工程。

      14.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三项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

      15.“天网”工程:对城市主要街区、道路全天候监控、重点单位全方位设防、热点部位多元化防控的监控报警网络。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2年巴中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2012年02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在巴中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巴中市人民政府市长 周喜安

    (2012年2月1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增长5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8.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2.7亿元、支出136.7亿元,分别增长63%、3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67元,分别增长15.8%、21.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狠抓基础建设,发展条件继续改善。在建高速公路和铁路快速推进,广巴铁路试运行,渝巴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绵巴万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扎实开展。恩阳过境路、平通路、通前路、通达路改造全面完成,西华山第二隧道建设和通竹路、纪红路改造加快实施,巴城北环线、东客站开工建设。牛角坑、二郎庙、双桥水库建设加快推进,天星桥水库启动建设,红鱼洞水库通过国家立项评审,黄石盘等8座大中型防洪控制性工程、干沟河等4座重点水源工程和四县(区)城区、71个场镇堤防工程纳入渠江流域防洪规划。“小农水”示范市建设扎实推进,整治病险水库47座,新建和整治渠道128公里,恢复改善灌面4.8万亩。新建城乡供水工程462处,新解决23.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整理土地8.8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0.6万亩。董家河梯级电站开工建设,500千伏变电站等18个输变电项目集中开工,乐坝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3个电力项目竣工投产,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7万口。全省“新农通”三农信息服务平台首站在我市开通,农村用户达20余万户,新增通宽带乡镇21个。

      积极培育产业,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新增长点,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农业。实施重点工业项目96个,完成投资51.7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1亿元,增长23.7%。巴中经济开发区和平昌星光、南江东榆、通江春在等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入园企业达到40家。天然气勘探开发有序推进。粮食总产量186万吨,新建优质粮油、食用菌、茶叶等特色产业基地12万亩和标准化养殖小区65个,启动实施巴药发展行动计划,新增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开工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精品景区,南龛文化产业园、光雾山—诺水河山水旅游综合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接待游客5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7亿元,分别增长12.8%、39%。“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惠民工程有序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建成巴中国开村镇银行,年末各银行业机构存款余额468.2亿元、贷款余额158.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31.9%、26.3%,保险、证券业和小额贷款、融资担保业健康发展。

      完善城镇功能,发展载体加快构建。坚持规划引领、拉大框架、建管并重、提升品质,着力做大做优发展载体。按照“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空间布局,启动编制市中心城市-县城-特色镇-中心村和聚居点四级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完成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兴文新区5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5个特色镇和10个重点镇总体规划、14个一般乡镇144个中心村351个聚居点规划的编制。启动兴文新区建设,新区主干道等9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丰新材产业园等11个产业项目和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等16个公共服务项目陆续开工。巴城中心城区改造加快推进,实施43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回风广场,完成佛江路、园艺场至灰山寺道路改造,广巴高速公路西出口、江北大道、回风西路和东路、望王路、南坝干道改造全面推进,回风大桥、黄家沟大桥加快建设,回风、陇桥、津桥湖片区开发加紧进行,城区绿化、亮化和建筑立面整治等风貌塑造有序实施,巴河治理工程和水景观打造扎实推进,东门大桥、二环路江南段等一批市政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南江、通江、平昌县城向新区拓展,启动8个特色镇建设。实施“五创”联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巴城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复查验收。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1.3%。

      推进改革开放,内外活力显著增强。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聚集发展要素,破解发展难题。合理划分市区事权,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启动实施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经营管理改革。新组建交通、城建、水务投融资平台,采取BT、BOT等模式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公益项目加快建设。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绩效工资改革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调整充实驻外办事机构职能,设立招商分局。组织参加西博会、西交会、渝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主动加强同发达地区和周边市的交流对接,与西安、汉中和广元三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制定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先后与中交建、中国水电、雨润等大集团及外来企业家代表团开展项目深度对接。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3个,总投资854.8亿元;履约项目128个,到位资金63.3亿元,比上年增长两倍。

      注重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实施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62项,省级创新型企业达20家,巴州区、通江县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改善教育设施条件,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校舍86.5万平方米。人才工作力度加大,公开引进各类人才59名。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四川清音《开学第一天》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市文化馆、图书馆开馆运行,建成农家书屋885个,成功举办第三届市运会,群众性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新建、改造标准化村卫生室116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提升。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9‰以内。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双拥优抚、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档案、保密、新闻出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气象和人防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着力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坚持以扶贫开发为统揽,大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编制完成《巴中市扶贫开发规划》,启动编制《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巴中部分)规划》,完成通江沙溪—瓦室、巴州上八庙—青木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试点,深入实施“六大扶贫工程”,减少贫困人口10.28万人。建设新农村示范片8个,建聚居点954个,完成农村土坯(危旧)房改造3.7万户。新建、改造乡村道路1788公里。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力度,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17.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4.3亿元。新农保试点覆盖全市,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45万人次,城镇13.6万人、农村34.6万人享受低保并提高补助标准。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1.3亿元。新建改建敬老院11所,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依法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办理法律援助和维权案2157件。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9处、避让搬迁946户,兑现落实移民后扶资金2200万元。新增城镇保障性住房5000套。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成功抗击“7.6”、“9.17”特大暴雨洪灾袭击,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严格依法行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开展“六五”普法。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居)民自治工作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调整充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成立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严格规范。加强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和监测指导,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切实提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126项,为全省市州最少。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得到加强,惩防体系进一步健全。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组建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全局,深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切实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效化解了一批突出矛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清网行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向驻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加快巴中发展,必须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不动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做大发展载体,做强产业支撑,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犹豫,破除“三论”,强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切实增添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不松劲,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发挥优势引进项目,努力扩大经济规模,夯实发展基础;必须坚持为民谋利、改善民生不懈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好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坚持胸怀大局、团结干事不折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主要是:产业发展层次低,工业严重滞后,骨干企业少,内生增长动力较弱。产业园区建设起步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配套条件较差。开放活力不够,发展环境尚需优化。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农村乏力,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全市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是全面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重大部署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势走向,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对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区域的支持力度等政策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巩固良好发展态势,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着力促增长、强基础、转方式、增投资、惠民生,抓项目扩大投资,抓开放聚集要素,抓改革创新机制,抓城镇培育载体,抓产业强化支撑,抓扶贫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两地两区一中心”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410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0亿元,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增长2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亿元,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17%;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5%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项目工作,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坚持把项目作为推动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力以赴抓项目,拉动投资快速增长。

      推进项目建设。立足加快和提前,抓住国家支持在建和续建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全力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尽快竣工,从“十二五”规划中梳理出一批国家支持、条件相对成熟的重大项目抓紧开工。年内实施14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8亿元。坚持把打通对外通道及相关设施建设放在交通建设的优先位置,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巴南、巴达高速公路形成基本通车能力,加快巴陕、渝巴高速公路和巴达铁路建设。积极做好省道升国道、县道升省道争取工作。加快巴城北环线建设,开工建设南、西环线。改造县道破损油路182公里,新建乡镇联网路200公里,加强现有公路的管理养护。建成西华山第二隧道和巴城东客站。加快二郎庙等4座在建水库建设,开工建设红鱼洞和湾潭河水库,新建和加固堤防14公里。加快建设巴中500千伏、平昌驷马110千伏等15个35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新增和改造10千伏线路660公里。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新增130个行政村通宽带。开工建设生物质能发电、南龛文化产业园、年加工60万吨冶金辅料生产线、小角楼白酒工业园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建丰新材产业园、通江水能资源开发等续建产业项目建设。

      抓好项目储备。深入研究国家扩大内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扶贫开发、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和渠江流域综合治理等政策,准确把握投向,积极主动对接,前瞻性规划、筛选、论证和储备一批项目。重点抓好绵巴万高速公路、南巴汉铁路、巴中支线机场、8座防洪控制性工程和4座重点水源工程、市政设施、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机械电子产品制造、天然气化工、旅游资源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等产业项目储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扶贫等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储备,做深做细前期工作,提高成熟度,为项目立项争取和对外招商引资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五制”,加大对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力度,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保证项目资金安全和建设效益。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土地等问题,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加大重大项目建设督查力度,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周报、月报、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等制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着力“两化”互动,促进产城一体发展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产城一体”发展,着力做大发展载体,做强产业支撑。

      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坚持全域覆盖、多规衔接,高起点编制完善四级城镇体系规划和专项规划,完成三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恩阳和巴城陇桥、回风北路、津桥湖、南坝、玉堂、插旗山等片区的控制性详规,城市绿地、综合交通、管网、给排水、旧城改造等专项规划,41个重点镇总体规划和60个一般乡镇、140个中心村、1000个聚居点规划的编制。推进兴文新区建设,完成黄家沟至兴文11.7公里主干道路基工程,加快新区20公里骨架路网建设,完成一期25万平方米安置房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公共公益设施,力争25家企业入园建设相关项目,抓好置信“两化”互动示范园建设。推进巴城和三县城建设,重点抓好巴河治理、陇桥和津桥湖东岸片区开发、望王路风貌改造、火车站道路拓展和站前景观打造、回风东路北路景观整治、市第二水厂、第二污水处理厂、二环路江南段、麻柳湾大桥、东门大桥、南杨大桥、回风大桥、南江红塔新区和黄金新城、通江石牛嘴新区、平昌老街改造和金宝新区的建设。推进重点镇建设,按照县级副中心城市标准进行规划。深入推进“五创联动”和以“五治三化”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整治城区背街小巷,加强城市管理执法,打造宜居宜业宜商新环境。

      大力培育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努力实现工业突破性发展。立足“产城一体、园城相融”,加快巴中经济开发区和巴州清江、南江东榆、通江春在、平昌星光等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完善路、水、电、气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搭建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为企业入驻、项目落地创造条件,新增园区面积7平方公里。认真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支持南江矿业和江口醇酒业等一批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技改扩能、上市融资和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做强做大,鼓励资源型企业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延伸产业链,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0户。加快60万吨汽车清洁燃料项目等48个在建工业项目建设,着力引进海螺水泥等一批大项目,积极引导企业退城入园,完成工业投资68亿元。

      积极发展服务业。围绕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吻合、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加快旅游业发展,编制完成光雾山、诺水河、恩阳古镇和江口水乡综合开发详规,完成诺水河—光雾山快捷通道和陈家山—新民景区道路建设,启动诺水河、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和刘伯坚烈士纪念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完成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接待游客6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亿元,分别增长22%、26%。加快商贸和物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村有农家店、乡镇有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县有特色商业街、市有中心商圈的现代流通格局。积极推进兴文新区和三县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启动建设建材汽贸物流园、黄家沟国际商贸城和回风、北龛寺城市综合体。继续实施好商务惠民工程,扩大农村消费。加快金融业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引进股份制银行来巴中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保险、证券和融资担保业发展,全年新增贷款40亿元以上。

      三、坚持城乡相融,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坚持城乡一体,突出“三化”联动,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扶贫开发。以交通建设、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和教育提高为重点,打好扶贫攻坚战。积极对接国家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和省加快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全力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赢得更多发展资源,集中力量解决民生难题。坚持产业扶贫、能力扶贫和社会扶贫并重,切实加大连片扶贫开发力度,新实施巴州清江—水宁寺、南江红光—东榆、通江板桥—陈河、平昌驷马—得胜4个片区的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扎实推进“六大扶贫工程”,改造农村土坯(危旧)房4.67万户,完成1056公里通村通畅工程。

      发展特色产业。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达到185万吨以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高金食品、山霸王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普瑞制药、百草药业等中药加工企业,加快雨润、温氏集团屠宰加工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大型龙头企业引进,力争新引进龙头企业3家,新培育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依托龙头企业,整合涉农项目,促进南江黄羊、巴山土鸡、通江银耳、富硒茶、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和虎杖、杜仲等中药材规模发展,新建特色产业基地36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规范发展10个示范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整合现有品牌,生产名优产品,开拓高端市场,提高特色效益农业水平。

      建设巴山新居。坚持把新村建设摆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加快完成以县为单位的新村建设规划,实施整体性安排,同步谋划产业发展,以新村建设带动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充分借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新村建设经验,按照“三打破、三提高”要求,抓好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注重功能完善、风貌打造和品位提升。坚持先易后难,率先在城区周边、公路干线、旅游服务区、撤并乡场镇、重大工程拆迁区和洪灾恢复重建区启动“巴山新居”建设,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年内完成12个中心村和734个聚居点的建设任务。着力抓好通江王坪村、南江南鹰村、巴州大连村和平昌创举村等示范新村建设,以点带面,连片推进。

      强化农业基础。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按照“上蓄、中拦、下泄”的要求,抓好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完成111个村“小农水”建设项目,整治病险水库72座,新建和修复渠堰300公里,新增有效灌面4万亩,恢复改善灌面6万亩。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好“金土地”工程,整理土地11万亩,新增耕地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推广普及新型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大力推进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减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地权、林权交易平台,促进规模经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用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拓展城乡发展空间。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创新投融资体制,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国有资产高效经营、保值增值。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搞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扩大开放合作。认真落实与重庆、西安、汉中、广元和省级有关部门签署的合作协议,积极加强同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台港澳等地区的联系,主动与央企沟通对接,推动由资源开发合作向产业发展合作转变。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进一步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园区招商、资源招商和产业链招商,跨梯度引进重大项目,促进已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力争引进上亿元的项目30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

      五、加强社会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抓好就业再就业培训,年内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新农保,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并提高报销比例。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应保尽保。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维护农民工和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创建养老示范社区4个,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12所。加快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和避让搬迁。实施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解决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年内新建保障性住房2532套,改造棚户区5817户,全面完成洪灾倒房户住房重建,加快征地拆迁安置还房建设。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缓解市民出行难。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大农村边远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力度,优化城乡校点布局,完成90个校安工程,改造中小学危房29万平方米,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0所,建成市五中,着力解决农村“超小班”、城镇“超大班”和偏远学校学生吃热饭喝热汤问题,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政策。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4所。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打造一批特色和示范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落实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扩大中职教育规模,发展高职教育,基本建成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加强科技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进村入户、进园入企,实施国省重点科技项目50个,引进推广重大科技成果20项,建立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新培育创新型企业5家。强化人才工作,有针对性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推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建设市中心医院第二医疗区、通江县人民医院迁建三期工程,完成市妇幼保健院建设,新建2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启动市县(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工作。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建成80个农村文化大院、40个文化示范村(社区)和642个农家书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开工建设市体育馆和游泳馆,推进望王山运动公园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三项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积极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工程。加强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支持驻巴部队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进一步做好保密、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和人防等工作。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启动实施城镇网格化管理和农村社区建设,开展“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服务和管理,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六五”普法,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加强信访工作,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和运行机制,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妥善解决各类社会诉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设施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强化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实施“天网”工程,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努力做到:加强民生政府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切实办成一些城乡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和实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意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监督。加强效能政府建设,科学研判,超前谋划,重视经济运行调节和统计监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完善绩效评估制度,强化行政效能监察,跟踪问效,逗硬问责,增强政府执行力。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健全以政府为表率、企业为重点、个人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以诚信政府带动诚信社会建设。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惩治违纪违法行为,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不容懈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努力谱写“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两化”互动: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

      2.两地两区一中心:把巴中加快建设成为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中心城市。

      3.一城两翼三副五廊:“一城”指巴城主城区;“两翼”指恩阳新区(西区)和兴文新区(东区);“三副”指平昌、通江、南江县城3个副中心;“五廊”指巴广(元)、巴南(部)、巴达(州)、巴汉(中)、巴万(源)五条大廊道。

      4.五创联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和国家级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生态市。

      5.六大扶贫工程:实施农村新居工程、乡村道路建设工程、产业扶贫工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公共服务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6.五大社会保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

      7.大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8.清网行动: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从2011年5月26日至12月15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约7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

      9.项目建设“五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10.五治三化:“五治”指治路、治尘、治污、治水、治乱。“三化”指绿化、亮化、美化。

      11.“三化”联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2.三打破、三提高: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

      13.“金土地”工程:通过平整土地、增厚土层、渠系配套、开垦未利用土地、修建中心村和聚居点等方式,增加土地有效面积,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环境生态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项目工程。

      14.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三项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

      15.“天网”工程:对城市主要街区、道路全天候监控、重点单位全方位设防、热点部位多元化防控的监控报警网络。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