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为了留住羌文化的记忆--羌文化灾后恢复重建走笔

  • 2011年07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阿坝州府
  • 【字体:
  •   时间定格在那一刻,2010年3月23日晚上7时40分,蓉城锦城艺术宫,人潮如海,掌声如潮。

      随着一记沉闷厚重的羊皮鼓声由远即近,一幅古老神秘的历史画卷在舞台上徐徐展开,身着云裳的羌人用白石的火花擦亮黑夜,围着篝火跳起欢庆的锅庄。有着浓郁羌文化色彩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剧《羌魂》由此拉开为期两年的全国巡演序幕。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如今,《羌魂》全国巡演仍在继续。

      一年来,舞台上那悠长的羌笛、神秘的索桥与碉堡、浓重华美的羌绣、雄劲豪壮的羊皮鼓舞、羌族多声部民歌……原汁原味的羌文化表演冲击着嘉宾的视觉,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融合了羌族最传统、最原生态的歌舞形式的《羌魂》犹如一个载体,让震后显得愈加珍贵的羌文化在舞台上傲然地‘立‘了起来。”观看《羌魂》演出后,专家、学者、观众纷纷感慨。

      这仅仅是阿坝州为了留住羌文化的记忆,倾力拯救、保护、继承、发扬和创新羌文化的一个亮点。汶川“5·12”特大地震三年来,羌文化在艰难中重建,在浴火中重生,在濒危中传承,从满目疮痍走向朝气蓬勃,走向欣欣向荣。

      【羌文化之殇】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古老而神秘的羌文化遭受灭绝性毁灭

      时间回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突如其来。

      汶川、茂县、理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聚居区的这4个主要县一时之间成了重灾区;羌寨、羌碉、羌笛和羌人,羌文化的这4个重要载体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这个在高山大峡中繁衍的“云端上的民族”和他们神秘古老的文化处在了最危险的时刻。

      “汶川大地震造成绝大部分羌族村寨房屋倒塌,文化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据汶川县文体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地震中,“姜维城古文化遗址”汉代夯土城墙和明代石城墙仅存基础;羌族的建筑瑰宝---布瓦黄泥群碉3座泥碉仅存三分

      一,石碉全部倒塌。

      汶川雁门乡的萝卜寨地处高山,这里的羌文化在地震以前并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基本保持了原生聚会的民俗风情。

      在那里,传统羌房是用黄泥夯成砖砌成的,黄泥拌着碎石、木片、树枝。时至今日,这样的羌房已成为羌文化的标本之一,并且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慕名前来和考古学家的探索。

      汶川“5·12”特大地震来了,这个有着近四千年历史的古老羌寨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全村224户人家的房屋被夷为平地,村民死伤200余人,失踪60余人,近千人无家可归。

      回忆起地震对羌文化的破坏,他们总是泪流满面。

      年近古稀的杨阿婆是土生土长的萝卜寨人,她对萝卜寨特殊羌文化有着很深的感情。寨子里每一座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是很多羌族人对文化的继承,并且又增添了很多创新。杨阿婆闭着眼说,“每一座寨子都不可复制,没了就是没了”。

      地震中,杨阿婆家中珍贵的刺绣、剪纸、对联,这些看起来不起眼却充满羌族特色的“玩意”全部被毁,至今她还无法释怀。

      最让老人惋惜的是她“还是姑娘”时学羌绣的图画模子,虽然不值钱,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凭着记忆,重新画出来”,老人说。

      茂县的黑虎寨、松平沟,理县的桃坪等羌寨同样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祭祀神坛被摧毁、重要器具被损坏和丢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承后继乏人,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

      有资料显示,在汶川大地震中,有将近10%的羌族人口受到损失,有20项国家级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严重受损,传承人中12人遇难、上百人受伤,其中包括一批懂羌语的长者、通晓羌族历史文化的“释比”老人和精通羌族民间技艺的艺人。当时,能够制作并演奏羌笛的人仅剩下了15人。

      对于这个“云朵上的民族”,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感叹:“汶川地震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灾难,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灾难。”

      【羌文化之救】地震发生后,拯救和保护羌文化刻不容缓,政府、群众吹响抢救羌文化集结号

      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羌文化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拯救和保护羌文化刻不容缓,十万火急,政府、群众吹响了抢救羌文化的集结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李长春、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做出要及时抢救保护好文化遗产的重要批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8天,即2008年5月30日,国家民委在北京召开了羌族文化抢救与保护座谈会,启动了抢救羌族文化遗产项目。与此同时,文化部也成立了羌族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2008年6月17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率专家团抵达成都,组织成立“紧急保护羌文化遗产工作基地”。

      2008年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一行在省、州等相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潘城墙、茂县黑虎鹰嘴河碉楼以及茂县羌族博物馆的受损情况,并于当月15日在理县桃坪羌寨举行了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单霁翔在讲话指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遗产,是灾后重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挽留羌族这个古老民族的记忆、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在抢救维修保护工程中,有关单位应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按照文物法的有关规定,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当地工匠和科学的管理,用二至三年时间保质保量完成藏羌碉楼与村寨的抢救保护工程,并利用保护工程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培养一支以当地工匠为主的文物维修队伍,将一批具有传统技艺的工匠培养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人,使之更好更有效的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是汶川大地震灾后国家文物局在少数民族地区启动的第一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2008年8月17日,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局主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承办,理县文体局、桃坪羌寨管理委员会协办的“第一期羌碉楼与村寨传统建筑维修保护技术培训班”在理县桃坪羌寨管委会的活动板房里开班。这是汶川大地震后国家文物局举办的第一个高规格、专门针对传统技艺工匠的培训班,开创了我国文物抢救保护维修工程先河。

      2008年11月14日,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复将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与之毗邻的松潘、黑水等县列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了我国第四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还被纳入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联合国文物保护专家也前来紧急抢救羌碉;羌文化研究专家还发出了《关于共同抢救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倡议》。

      ……

      灾难导致的羌文化毁损,也激发起羌族民众的文化自觉。在一些地方,羌寨村民将羌文化保护意识转化为自发的文化保护行为。2009年羌年(羌族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初一举行)这天,非官方组织“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发起的“中国汶川阿尔村羌文化保护志愿者”组织成立。该组织成员120多人,除1人在县文化馆承担公职外,其余皆为汶川阿尔村村民。这意味着对羌族文化保护的重视不再仅仅局限在专家学者或民族精英范围,普通羌民也自发组织、自觉行动起来,将民族文化保护与村寨羌民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文化根源上予以保护。

      民族学学者张海洋曾经指出:“羌族在中国的根基是如此深远,以至于我们可以说它的健康状态就是中国文化健康状态的指标。……我们因此希望羌族的语言文化和释比经典仪式能在今后的恢复重建中健康发展。”

      【羌文化之光】灾后恢复重建的三年过去了,古老而神秘的羌文化不但活了起来,而且还火了

      夜幕降临,汶川县城的锅庄广场人山人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挽着手跳起了羌族舞蹈---锅庄,这逐渐成了汶川县城当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地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对口援建的广东人不但建起了颇具羌族特色的建筑,使看得见的羌文化几乎出现在每一个角落,更难为可贵的是,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汶川人打下了“看不见的文化”传承的底子。

      距汶川县城20分钟路程的绵虒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史料记载,这里曾是西羌门户、大禹故乡。广东珠海对口援建工作小组组长陈仁福刚到绵虒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各种版本的汶川县志,他说,熬了几天几夜,为的就是准确了解绵虒历史文化。

      在县志中受到的启发,陈仁福记了六个字:禹文化、羌文化--而这一切也直接融入了后来的绵虒镇重建规划设计。

      在今年4月19日汶川水磨镇举办的“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为获“4A级旅游景区”荣誉的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授牌,这正是珠海援建组的“神来之笔”。

      陈仁福说,“通过挖掘大禹精神和文化,给当地留下旅游资源,这是保护和开发羌文化的一种方式。”

      不仅绵虒如此,理县桃坪、茂县坪头、茂县牟托等羌寨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皆以羌文化为核心进行深入挖掘和打造,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

      经验表明,保护和开发是必须相互依靠的两个方面,在保护中可以开发,在开发中才能更好地保护。

      语言就是一个载体,是最重要的识别符号。如果一个人能唱支羌歌、吹首羌笛,他就能把羌文化传承下去。通过民族文化的展示,同时能吸引到外界的关注,让他们来观光旅游,这就让羌文化成了羌族人的生活之源,羌文化也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下去。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在很多羌族文化符号日渐消失的情况下,有一些羌族文化符号却继续保留并发展了下来,比如羌绣,随着旅游的发展,羌绣非但没有没落,反而作为旅游纪念品发展了起来,更丰富了。还有消失已久的羌笛声音,终于在地震后又飘荡在村庄上空。

      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仅有语言的民族,羌文化可以说是“保留在羌民舌尖上的文化遗迹”。羌族语言的传承和“释比文化”息息相关,传统的祭司“释比”是羌文化的传承者。释比通过用羌族语言唱经的方式,将原始的羌文化用口头语言一代代传承下来。可以说,释比文化就是羌文化的核心,要保护和延续羌文化,其前提条件就是要传承好释比文化。

      地震后,释比文化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2009年5月出版的《羌族释比经典》,收录了48位释比老人的362部口头经典,对濒临失传的释比口头传承经典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搜集、整理、出版与保护。

      传统上,敬神、压邪、治病、送穷、成年冠礼、婚丧事等均由释比主持,释比同时还运用原始医术和巫术充当着医生的角色。释比的传世授徒有着复杂的程序和仪轨,传承人一般要到年纪很大才能成为释比,因此又都被称为“释比老人”,而且释比均是通过父辈传给子侄,只在家族内部传承,并形成所谓的释比世家。而今,汶川县对释比进行认定授牌,保证现有的释比能够得到生活的保障。该县龙溪乡还设立了释比文化传习所,打破释比家族内部传承的狭隘局限,逐步向羌族社会公开,从而有效扩大传承面。

      家住理县休溪村的羌族小伙王小勇,二十出头的他,因为一场地震,如今却成了羌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释比”。

      地震之前,王小勇还只是一个在外打工,想念家乡和父母的时候就会吹起羌笛的普通年轻人。

      震后,政府重新梳理了羌族文化传承人,对他们进行特殊帮扶,并免费上人身意外保险,鼓励他们收徒授艺。就这样

      王小勇在政府的鼓励下拜师学艺,并成为了最年轻的“释比”。 

      王小勇说:“尽管羌族文化博大精深,但现在生活有保障,政策又好,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这些东西,传承和发扬好羌文化。”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茂县以打造羌文化核心区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投资10个亿加快了的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前不久,一部反映羌族文化传承以及关注灾区人民精神重建为主题的首部羌族电影《云上的人家》首映式在茂县国际影城隆重举行。

      据该电影总策划、民俗顾问、四川省西促会羌学研究院秘书长张善云介绍,《云上的人家》于去年12月开机,所有外景均在茂县黑虎、坪头、松平沟等地完成。电影以“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羌族群众精神重建为背景,以写实的手法,通过表现一个名叫无素子的羌族普通母亲,在生命最后时刻所展现的宽广胸怀和平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羌民族在对待自然、生命、灾难等问题时所呈现的精神境界。

      张善云说,拍摄羌族电影,有利于进一步唤起民众了解、保护和学习羌文化,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好羌文化,让文化活起来。

      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完成,灾区游、乡村游火了起来。有着独特的羌民族文化魅力的羌族瓦尔俄足节、中国汶川大禹文化旅游节、花儿纳吉赛歌会等一系列节庆活动也火了。理县王嘉俊的羌族个人“博物馆”、陈硕的尔玛人家开始游人如织。

      “灾后恢复重建,羌文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阿坝藏区羌族自治州文化局长冯青龙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见识了现代生活和外部世界的诱惑,年轻一代的羌人很难再回头继续在高山深峡中的原始部落中生活,文化的传承也因此变得异常困难。如今,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民众的首肯,他希望羌文化能在重生中发展下去。

      链接:羌文化非物质遗产名录名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瓦尔俄足节

      瓦尔俄足节主要流传于茂县曲谷乡境内。“瓦尔俄足”(歌仙节)是羌民族古老的传统节庆活动,主要由妇女主持和举办。其源于本民族原始宗教文化中衍生的节庆习俗,展示了古羌民族宗教习俗中对女神的崇拜。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汉语俗称“歌仙节”或“领歌节”,因是羌族女性唯一的习俗活动,当地人又称“妇女节”。瓦尔俄足以歌舞活动为主,歌的旋律粗犷奔放,节奏自由,山歌风味浓郁,交替反复的歌唱形式,体现出这一节日中传歌、习歌的艺术特色。整个歌舞展现了羌族妇女含蓄、柔美的性格,其奇特的胯部往复转动的舞蹈动律,令人叹服。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阿坝州茂县,羌笛是古老的羌族独奏乐器,它的音律、音色、演奏技能独具特色,是羌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古老乐器。

      羌笛是一种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的民间竖吹乐器。它最常见为独奏的形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表达的内容广泛,主要传递着人们的思念、向往之情。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感。吹奏羌笛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喉头颤音以及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性要求很高,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年

      羌年主要流传于茂县、汶川、理县等地区,是羌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实际上是一种春祷秋酬的农事活动,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 

      羌年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祭祀一般在村寨附近的神林中举行,是一种以寨或联寨为单位,由老释比主祭的祈丰年活动。祭祀活动结束后,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多声部民歌

      羌族多声部民歌主要流传于阿坝州的松潘县、茂县等区域,它以二声部民歌为多,次为三声部、四声部民歌,分为喜悦性歌曲和悲歌两大类,它具有最原始、古老、无乐器伴奏的演唱表演形式,歌词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季节、喜庆、祭祀、婚嫁、农事等方面,音乐古朴典雅、抑扬顿挫、奔放激越,曲调由低到高直至演唱者无法再高时,突然来一个四、五、八度音程的大弧度下滑。

      多声部民歌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主要分为喜庆的歌曲和悲歌两大类。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主要流传于汶川县、茂县、理县等地区。羊皮鼓舞的舞蹈动作多为在双膝不断地颤抖中,手持羊皮鼓,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复杂多变的动作。

      羊皮鼓舞原是一种祭祀性舞蹈,后演变为民间舞蹈。它生动地反映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羊皮鼓舞表演时由头戴插着野鸡鸡翎、彩色纸条的金丝猴皮帽,手持铜响盘、神棍的释比领舞,动律多为上下左右跳跃,其余舞者跟随其后,用皮鼓和盘铃伴奏。整个舞蹈鼓声和铃声相交,动作敏捷、矫健、激烈,节奏明快,烘托出一种严肃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刺绣

      羌族刺绣主要流传于汶川、茂县、理县等地区。挑花和刺绣是羌族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

      羌绣的针法主要有挑花、纤花、纳花链子扣几种。挑花精巧细致,纤花、纳花清秀明丽,链子扣则刚健淳朴,粗犷豪放。挑花的色彩,以黑白对比的居多,亦有用少许色线挑的;有的飘带全用色线参差分条排列,采用纳花针法,对比强烈,绚烂夺目,如五彩虹霓。挑花多用棉线,显得朴素大方,异常明快。羌族挑绣图案的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植物中的花草、瓜果,动物中的鹿、狮、免、虫、鱼、飞禽,以及人物等等。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禹的传说

      羌族神话故事,在羌族聚居区岷江上游普遍流传,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鼓舞着一代代年轻的羌族青年。汶川,是大禹出生地,主要流传在汶川县北部羌族聚居区,岷江河谷的威州镇、龙溪乡、雁门乡、克枯乡、绵虒镇。在汶川,至今还有石纽山、刳儿坪、涂禹山、大禹坪、禹背岭、禹碑岭等山名和地名,充分说明了该神话诞生的地域性特征,与多家史载有所印证。

      《大禹传说》这个神话传说,主要包括了《石纽出世》、《涂山联姻》、《背岭导江》,以及《古树吞碑》等几个主要内容,从大禹带着天意出生、立志为民治水、恋爱成婚、夫妻治水、背岭导江、万世敬仰等方面,积极歌颂和赞美了大禹不凡的成长,以及治水建功的成就,让后人受到鼓舞和教益。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戈大战

      羌戈大战是羌族人民口头传唱的最著名的一部古典叙事长诗。它叙述了羌族人民的祖先历尽艰难困苦,与魔兵战、与土著戈基人战,从西北迁居岷江上游的历史。其主要内容由“序歌”、“羊皮鼓的来源”、“大雪山的来源”、“羌戈相遇”、“寻找神牛”、“羌戈大战”、“重建家园”七个部分构成。全长600余行。羌戈大战多由羌族释比演唱,语言生动、流畅,喜闻乐见,深受羌族人民的喜爱。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了留住羌文化的记忆--羌文化灾后恢复重建走笔

  • 2011年07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阿坝州府
  •   时间定格在那一刻,2010年3月23日晚上7时40分,蓉城锦城艺术宫,人潮如海,掌声如潮。

      随着一记沉闷厚重的羊皮鼓声由远即近,一幅古老神秘的历史画卷在舞台上徐徐展开,身着云裳的羌人用白石的火花擦亮黑夜,围着篝火跳起欢庆的锅庄。有着浓郁羌文化色彩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剧《羌魂》由此拉开为期两年的全国巡演序幕。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如今,《羌魂》全国巡演仍在继续。

      一年来,舞台上那悠长的羌笛、神秘的索桥与碉堡、浓重华美的羌绣、雄劲豪壮的羊皮鼓舞、羌族多声部民歌……原汁原味的羌文化表演冲击着嘉宾的视觉,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融合了羌族最传统、最原生态的歌舞形式的《羌魂》犹如一个载体,让震后显得愈加珍贵的羌文化在舞台上傲然地‘立‘了起来。”观看《羌魂》演出后,专家、学者、观众纷纷感慨。

      这仅仅是阿坝州为了留住羌文化的记忆,倾力拯救、保护、继承、发扬和创新羌文化的一个亮点。汶川“5·12”特大地震三年来,羌文化在艰难中重建,在浴火中重生,在濒危中传承,从满目疮痍走向朝气蓬勃,走向欣欣向荣。

      【羌文化之殇】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古老而神秘的羌文化遭受灭绝性毁灭

      时间回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突如其来。

      汶川、茂县、理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聚居区的这4个主要县一时之间成了重灾区;羌寨、羌碉、羌笛和羌人,羌文化的这4个重要载体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这个在高山大峡中繁衍的“云端上的民族”和他们神秘古老的文化处在了最危险的时刻。

      “汶川大地震造成绝大部分羌族村寨房屋倒塌,文化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据汶川县文体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地震中,“姜维城古文化遗址”汉代夯土城墙和明代石城墙仅存基础;羌族的建筑瑰宝---布瓦黄泥群碉3座泥碉仅存三分

      一,石碉全部倒塌。

      汶川雁门乡的萝卜寨地处高山,这里的羌文化在地震以前并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基本保持了原生聚会的民俗风情。

      在那里,传统羌房是用黄泥夯成砖砌成的,黄泥拌着碎石、木片、树枝。时至今日,这样的羌房已成为羌文化的标本之一,并且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慕名前来和考古学家的探索。

      汶川“5·12”特大地震来了,这个有着近四千年历史的古老羌寨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全村224户人家的房屋被夷为平地,村民死伤200余人,失踪60余人,近千人无家可归。

      回忆起地震对羌文化的破坏,他们总是泪流满面。

      年近古稀的杨阿婆是土生土长的萝卜寨人,她对萝卜寨特殊羌文化有着很深的感情。寨子里每一座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是很多羌族人对文化的继承,并且又增添了很多创新。杨阿婆闭着眼说,“每一座寨子都不可复制,没了就是没了”。

      地震中,杨阿婆家中珍贵的刺绣、剪纸、对联,这些看起来不起眼却充满羌族特色的“玩意”全部被毁,至今她还无法释怀。

      最让老人惋惜的是她“还是姑娘”时学羌绣的图画模子,虽然不值钱,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凭着记忆,重新画出来”,老人说。

      茂县的黑虎寨、松平沟,理县的桃坪等羌寨同样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祭祀神坛被摧毁、重要器具被损坏和丢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承后继乏人,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

      有资料显示,在汶川大地震中,有将近10%的羌族人口受到损失,有20项国家级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严重受损,传承人中12人遇难、上百人受伤,其中包括一批懂羌语的长者、通晓羌族历史文化的“释比”老人和精通羌族民间技艺的艺人。当时,能够制作并演奏羌笛的人仅剩下了15人。

      对于这个“云朵上的民族”,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感叹:“汶川地震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灾难,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灾难。”

      【羌文化之救】地震发生后,拯救和保护羌文化刻不容缓,政府、群众吹响抢救羌文化集结号

      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羌文化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拯救和保护羌文化刻不容缓,十万火急,政府、群众吹响了抢救羌文化的集结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李长春、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做出要及时抢救保护好文化遗产的重要批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8天,即2008年5月30日,国家民委在北京召开了羌族文化抢救与保护座谈会,启动了抢救羌族文化遗产项目。与此同时,文化部也成立了羌族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2008年6月17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率专家团抵达成都,组织成立“紧急保护羌文化遗产工作基地”。

      2008年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一行在省、州等相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潘城墙、茂县黑虎鹰嘴河碉楼以及茂县羌族博物馆的受损情况,并于当月15日在理县桃坪羌寨举行了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单霁翔在讲话指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遗产,是灾后重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挽留羌族这个古老民族的记忆、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在抢救维修保护工程中,有关单位应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按照文物法的有关规定,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当地工匠和科学的管理,用二至三年时间保质保量完成藏羌碉楼与村寨的抢救保护工程,并利用保护工程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培养一支以当地工匠为主的文物维修队伍,将一批具有传统技艺的工匠培养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人,使之更好更有效的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是汶川大地震灾后国家文物局在少数民族地区启动的第一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2008年8月17日,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局主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承办,理县文体局、桃坪羌寨管理委员会协办的“第一期羌碉楼与村寨传统建筑维修保护技术培训班”在理县桃坪羌寨管委会的活动板房里开班。这是汶川大地震后国家文物局举办的第一个高规格、专门针对传统技艺工匠的培训班,开创了我国文物抢救保护维修工程先河。

      2008年11月14日,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复将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与之毗邻的松潘、黑水等县列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了我国第四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还被纳入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联合国文物保护专家也前来紧急抢救羌碉;羌文化研究专家还发出了《关于共同抢救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倡议》。

      ……

      灾难导致的羌文化毁损,也激发起羌族民众的文化自觉。在一些地方,羌寨村民将羌文化保护意识转化为自发的文化保护行为。2009年羌年(羌族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初一举行)这天,非官方组织“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发起的“中国汶川阿尔村羌文化保护志愿者”组织成立。该组织成员120多人,除1人在县文化馆承担公职外,其余皆为汶川阿尔村村民。这意味着对羌族文化保护的重视不再仅仅局限在专家学者或民族精英范围,普通羌民也自发组织、自觉行动起来,将民族文化保护与村寨羌民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文化根源上予以保护。

      民族学学者张海洋曾经指出:“羌族在中国的根基是如此深远,以至于我们可以说它的健康状态就是中国文化健康状态的指标。……我们因此希望羌族的语言文化和释比经典仪式能在今后的恢复重建中健康发展。”

      【羌文化之光】灾后恢复重建的三年过去了,古老而神秘的羌文化不但活了起来,而且还火了

      夜幕降临,汶川县城的锅庄广场人山人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挽着手跳起了羌族舞蹈---锅庄,这逐渐成了汶川县城当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地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对口援建的广东人不但建起了颇具羌族特色的建筑,使看得见的羌文化几乎出现在每一个角落,更难为可贵的是,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汶川人打下了“看不见的文化”传承的底子。

      距汶川县城20分钟路程的绵虒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史料记载,这里曾是西羌门户、大禹故乡。广东珠海对口援建工作小组组长陈仁福刚到绵虒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各种版本的汶川县志,他说,熬了几天几夜,为的就是准确了解绵虒历史文化。

      在县志中受到的启发,陈仁福记了六个字:禹文化、羌文化--而这一切也直接融入了后来的绵虒镇重建规划设计。

      在今年4月19日汶川水磨镇举办的“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为获“4A级旅游景区”荣誉的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授牌,这正是珠海援建组的“神来之笔”。

      陈仁福说,“通过挖掘大禹精神和文化,给当地留下旅游资源,这是保护和开发羌文化的一种方式。”

      不仅绵虒如此,理县桃坪、茂县坪头、茂县牟托等羌寨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皆以羌文化为核心进行深入挖掘和打造,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

      经验表明,保护和开发是必须相互依靠的两个方面,在保护中可以开发,在开发中才能更好地保护。

      语言就是一个载体,是最重要的识别符号。如果一个人能唱支羌歌、吹首羌笛,他就能把羌文化传承下去。通过民族文化的展示,同时能吸引到外界的关注,让他们来观光旅游,这就让羌文化成了羌族人的生活之源,羌文化也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下去。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在很多羌族文化符号日渐消失的情况下,有一些羌族文化符号却继续保留并发展了下来,比如羌绣,随着旅游的发展,羌绣非但没有没落,反而作为旅游纪念品发展了起来,更丰富了。还有消失已久的羌笛声音,终于在地震后又飘荡在村庄上空。

      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仅有语言的民族,羌文化可以说是“保留在羌民舌尖上的文化遗迹”。羌族语言的传承和“释比文化”息息相关,传统的祭司“释比”是羌文化的传承者。释比通过用羌族语言唱经的方式,将原始的羌文化用口头语言一代代传承下来。可以说,释比文化就是羌文化的核心,要保护和延续羌文化,其前提条件就是要传承好释比文化。

      地震后,释比文化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2009年5月出版的《羌族释比经典》,收录了48位释比老人的362部口头经典,对濒临失传的释比口头传承经典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搜集、整理、出版与保护。

      传统上,敬神、压邪、治病、送穷、成年冠礼、婚丧事等均由释比主持,释比同时还运用原始医术和巫术充当着医生的角色。释比的传世授徒有着复杂的程序和仪轨,传承人一般要到年纪很大才能成为释比,因此又都被称为“释比老人”,而且释比均是通过父辈传给子侄,只在家族内部传承,并形成所谓的释比世家。而今,汶川县对释比进行认定授牌,保证现有的释比能够得到生活的保障。该县龙溪乡还设立了释比文化传习所,打破释比家族内部传承的狭隘局限,逐步向羌族社会公开,从而有效扩大传承面。

      家住理县休溪村的羌族小伙王小勇,二十出头的他,因为一场地震,如今却成了羌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释比”。

      地震之前,王小勇还只是一个在外打工,想念家乡和父母的时候就会吹起羌笛的普通年轻人。

      震后,政府重新梳理了羌族文化传承人,对他们进行特殊帮扶,并免费上人身意外保险,鼓励他们收徒授艺。就这样

      王小勇在政府的鼓励下拜师学艺,并成为了最年轻的“释比”。 

      王小勇说:“尽管羌族文化博大精深,但现在生活有保障,政策又好,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这些东西,传承和发扬好羌文化。”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茂县以打造羌文化核心区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投资10个亿加快了的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前不久,一部反映羌族文化传承以及关注灾区人民精神重建为主题的首部羌族电影《云上的人家》首映式在茂县国际影城隆重举行。

      据该电影总策划、民俗顾问、四川省西促会羌学研究院秘书长张善云介绍,《云上的人家》于去年12月开机,所有外景均在茂县黑虎、坪头、松平沟等地完成。电影以“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羌族群众精神重建为背景,以写实的手法,通过表现一个名叫无素子的羌族普通母亲,在生命最后时刻所展现的宽广胸怀和平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羌民族在对待自然、生命、灾难等问题时所呈现的精神境界。

      张善云说,拍摄羌族电影,有利于进一步唤起民众了解、保护和学习羌文化,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好羌文化,让文化活起来。

      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完成,灾区游、乡村游火了起来。有着独特的羌民族文化魅力的羌族瓦尔俄足节、中国汶川大禹文化旅游节、花儿纳吉赛歌会等一系列节庆活动也火了。理县王嘉俊的羌族个人“博物馆”、陈硕的尔玛人家开始游人如织。

      “灾后恢复重建,羌文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阿坝藏区羌族自治州文化局长冯青龙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见识了现代生活和外部世界的诱惑,年轻一代的羌人很难再回头继续在高山深峡中的原始部落中生活,文化的传承也因此变得异常困难。如今,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民众的首肯,他希望羌文化能在重生中发展下去。

      链接:羌文化非物质遗产名录名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瓦尔俄足节

      瓦尔俄足节主要流传于茂县曲谷乡境内。“瓦尔俄足”(歌仙节)是羌民族古老的传统节庆活动,主要由妇女主持和举办。其源于本民族原始宗教文化中衍生的节庆习俗,展示了古羌民族宗教习俗中对女神的崇拜。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汉语俗称“歌仙节”或“领歌节”,因是羌族女性唯一的习俗活动,当地人又称“妇女节”。瓦尔俄足以歌舞活动为主,歌的旋律粗犷奔放,节奏自由,山歌风味浓郁,交替反复的歌唱形式,体现出这一节日中传歌、习歌的艺术特色。整个歌舞展现了羌族妇女含蓄、柔美的性格,其奇特的胯部往复转动的舞蹈动律,令人叹服。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阿坝州茂县,羌笛是古老的羌族独奏乐器,它的音律、音色、演奏技能独具特色,是羌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古老乐器。

      羌笛是一种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的民间竖吹乐器。它最常见为独奏的形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表达的内容广泛,主要传递着人们的思念、向往之情。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感。吹奏羌笛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喉头颤音以及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性要求很高,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年

      羌年主要流传于茂县、汶川、理县等地区,是羌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实际上是一种春祷秋酬的农事活动,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 

      羌年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祭祀一般在村寨附近的神林中举行,是一种以寨或联寨为单位,由老释比主祭的祈丰年活动。祭祀活动结束后,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多声部民歌

      羌族多声部民歌主要流传于阿坝州的松潘县、茂县等区域,它以二声部民歌为多,次为三声部、四声部民歌,分为喜悦性歌曲和悲歌两大类,它具有最原始、古老、无乐器伴奏的演唱表演形式,歌词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季节、喜庆、祭祀、婚嫁、农事等方面,音乐古朴典雅、抑扬顿挫、奔放激越,曲调由低到高直至演唱者无法再高时,突然来一个四、五、八度音程的大弧度下滑。

      多声部民歌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主要分为喜庆的歌曲和悲歌两大类。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主要流传于汶川县、茂县、理县等地区。羊皮鼓舞的舞蹈动作多为在双膝不断地颤抖中,手持羊皮鼓,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复杂多变的动作。

      羊皮鼓舞原是一种祭祀性舞蹈,后演变为民间舞蹈。它生动地反映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羊皮鼓舞表演时由头戴插着野鸡鸡翎、彩色纸条的金丝猴皮帽,手持铜响盘、神棍的释比领舞,动律多为上下左右跳跃,其余舞者跟随其后,用皮鼓和盘铃伴奏。整个舞蹈鼓声和铃声相交,动作敏捷、矫健、激烈,节奏明快,烘托出一种严肃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刺绣

      羌族刺绣主要流传于汶川、茂县、理县等地区。挑花和刺绣是羌族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

      羌绣的针法主要有挑花、纤花、纳花链子扣几种。挑花精巧细致,纤花、纳花清秀明丽,链子扣则刚健淳朴,粗犷豪放。挑花的色彩,以黑白对比的居多,亦有用少许色线挑的;有的飘带全用色线参差分条排列,采用纳花针法,对比强烈,绚烂夺目,如五彩虹霓。挑花多用棉线,显得朴素大方,异常明快。羌族挑绣图案的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植物中的花草、瓜果,动物中的鹿、狮、免、虫、鱼、飞禽,以及人物等等。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禹的传说

      羌族神话故事,在羌族聚居区岷江上游普遍流传,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鼓舞着一代代年轻的羌族青年。汶川,是大禹出生地,主要流传在汶川县北部羌族聚居区,岷江河谷的威州镇、龙溪乡、雁门乡、克枯乡、绵虒镇。在汶川,至今还有石纽山、刳儿坪、涂禹山、大禹坪、禹背岭、禹碑岭等山名和地名,充分说明了该神话诞生的地域性特征,与多家史载有所印证。

      《大禹传说》这个神话传说,主要包括了《石纽出世》、《涂山联姻》、《背岭导江》,以及《古树吞碑》等几个主要内容,从大禹带着天意出生、立志为民治水、恋爱成婚、夫妻治水、背岭导江、万世敬仰等方面,积极歌颂和赞美了大禹不凡的成长,以及治水建功的成就,让后人受到鼓舞和教益。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戈大战

      羌戈大战是羌族人民口头传唱的最著名的一部古典叙事长诗。它叙述了羌族人民的祖先历尽艰难困苦,与魔兵战、与土著戈基人战,从西北迁居岷江上游的历史。其主要内容由“序歌”、“羊皮鼓的来源”、“大雪山的来源”、“羌戈相遇”、“寻找神牛”、“羌戈大战”、“重建家园”七个部分构成。全长600余行。羌戈大战多由羌族释比演唱,语言生动、流畅,喜闻乐见,深受羌族人民的喜爱。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