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双学位”在手 就业愁不愁

  • 2011年07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2009年,省内16所高校试点“双学位”,今夏迎来首届毕业生--

      “虽然比其他同学辛苦,但我觉得值。”7月11日,成都理工大学2011届毕业生罗吉凡,与该校另外69名学生一起拿到了第二个学士学位证。他们是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试点“双学位”教学以来的首届毕业生。

      2009年,省教育厅批准包括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内16所高校试点实行“双学位”教学。今夏,首批“双学位”学生毕业。“双学位”在手的毕业生是否有就业优势?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过程]

      两年多修80分多花近万元

      罗吉凡本身就读的是成都理工大学07级软件工程专业。“双学位”教学试点后,省内16所高校各自推出可供学生辅修的第二专业,供学生跨学科选择学习。罗吉凡从理工大学推出的英语、会计、法学3个辅修专业中选择攻读会计专业,“多学一门,既能扩展知识面,又能增加就业机会,何乐而不为。”

      但辅修“双学位”并不轻松。罗吉凡说,辅修课程主要安排在双休日和晚上,平时作业和考试也都和专修同学统一要求,“有时看着寝室里的同学周末去玩,自己只有羡慕的份。”他算了一下,攻读“双学位”期间,每年学费要多花4000多元。

      西华大学“双学位”学生小李说,他感觉最困难的是大四的日子,“要准备两份毕业论文,还要实习,找工作!”

      “我们学校要求普通学生四年完成190学分,修‘双学位’的同学要在两年里多完成80学分,很紧张。”西华大学注册学籍科科长熊朝晖说,希望学生在决定修“双学位”时,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就业]

      “双学位”增砝码就业选择面更广

      修“双学位”虽然辛苦,但在不少学生看来,两个学位在手无疑增添了就业砝码。

      首届“双学位”毕业生中,许多人在大四上学期就确定了工作,尝到了甜头。成都理工大学英语专业的张远慧,因为辅修了会计专业,去年底应聘时先后挑选了七八家单位,最后才相中了中铁二局。罗吉凡报考了公务员,目前已被成都市监狱管理局录取。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今年有37名“双学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原本就读的是经济学、体育教育等不同专业。但因辅修了新闻专业,有20%的学生选择从事媒体工作。

      “双学位”到底有多大分量?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用人单位对“双学位”比较看重。成都理工大学信管学院招生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院聘用了好几个“双学位”毕业生,待遇和研究生齐平。记者从银行、国企及私营企业了解到,有些银行录取“双学位”学生时,其工资待遇等同硕士生。但在国企单位,则没有考量是否“双学位”,而是按照工作年限与职称来定岗位工资。在私企,是否“双学位”待遇差别不大,充其量是多了一块就业“敲门砖”。

      [声音]

      修还是不修关键结合个人定位

      随着就业趋势愈发严峻,“双学位”的吸引力在加大。2009年以来,各高校辅修“双学位”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西华大学2009年大约有150名学生辅修“双学位”,2010年上升到200名左右,到今年,预计将再创新高。成都体育学院今年报名修新闻系“双学位”的学生已从37人上升为50人。

      到底修不修“双学位”,该如何看待“双学位”?师生们普遍认为,高校根据就业状况开设“双学位”,只要学生有精力可以选修。“双学位”能给专业选择错误的学生提供一个机会。也可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补充。

      “不过,‘双学位’实施还不够完善,我希望这个项目越办越好。”成都体院新闻系郭晴副教授说:“一定要谨慎,兴趣为重,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如果仅靠证书是没有用的,用人单位认可的是实际工作能力。”

      西华大学严老师建议,如果想要在主修专业上挖深拓宽,选择“双学位”的专业最好与主修专业有关联,相互促进,完善知识体系。

      [链接]

      省内试点“双学位”的16所高校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记者 孙琪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双学位”在手 就业愁不愁

  • 2011年07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009年,省内16所高校试点“双学位”,今夏迎来首届毕业生--

      “虽然比其他同学辛苦,但我觉得值。”7月11日,成都理工大学2011届毕业生罗吉凡,与该校另外69名学生一起拿到了第二个学士学位证。他们是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试点“双学位”教学以来的首届毕业生。

      2009年,省教育厅批准包括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内16所高校试点实行“双学位”教学。今夏,首批“双学位”学生毕业。“双学位”在手的毕业生是否有就业优势?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过程]

      两年多修80分多花近万元

      罗吉凡本身就读的是成都理工大学07级软件工程专业。“双学位”教学试点后,省内16所高校各自推出可供学生辅修的第二专业,供学生跨学科选择学习。罗吉凡从理工大学推出的英语、会计、法学3个辅修专业中选择攻读会计专业,“多学一门,既能扩展知识面,又能增加就业机会,何乐而不为。”

      但辅修“双学位”并不轻松。罗吉凡说,辅修课程主要安排在双休日和晚上,平时作业和考试也都和专修同学统一要求,“有时看着寝室里的同学周末去玩,自己只有羡慕的份。”他算了一下,攻读“双学位”期间,每年学费要多花4000多元。

      西华大学“双学位”学生小李说,他感觉最困难的是大四的日子,“要准备两份毕业论文,还要实习,找工作!”

      “我们学校要求普通学生四年完成190学分,修‘双学位’的同学要在两年里多完成80学分,很紧张。”西华大学注册学籍科科长熊朝晖说,希望学生在决定修“双学位”时,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就业]

      “双学位”增砝码就业选择面更广

      修“双学位”虽然辛苦,但在不少学生看来,两个学位在手无疑增添了就业砝码。

      首届“双学位”毕业生中,许多人在大四上学期就确定了工作,尝到了甜头。成都理工大学英语专业的张远慧,因为辅修了会计专业,去年底应聘时先后挑选了七八家单位,最后才相中了中铁二局。罗吉凡报考了公务员,目前已被成都市监狱管理局录取。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今年有37名“双学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原本就读的是经济学、体育教育等不同专业。但因辅修了新闻专业,有20%的学生选择从事媒体工作。

      “双学位”到底有多大分量?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用人单位对“双学位”比较看重。成都理工大学信管学院招生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院聘用了好几个“双学位”毕业生,待遇和研究生齐平。记者从银行、国企及私营企业了解到,有些银行录取“双学位”学生时,其工资待遇等同硕士生。但在国企单位,则没有考量是否“双学位”,而是按照工作年限与职称来定岗位工资。在私企,是否“双学位”待遇差别不大,充其量是多了一块就业“敲门砖”。

      [声音]

      修还是不修关键结合个人定位

      随着就业趋势愈发严峻,“双学位”的吸引力在加大。2009年以来,各高校辅修“双学位”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西华大学2009年大约有150名学生辅修“双学位”,2010年上升到200名左右,到今年,预计将再创新高。成都体育学院今年报名修新闻系“双学位”的学生已从37人上升为50人。

      到底修不修“双学位”,该如何看待“双学位”?师生们普遍认为,高校根据就业状况开设“双学位”,只要学生有精力可以选修。“双学位”能给专业选择错误的学生提供一个机会。也可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补充。

      “不过,‘双学位’实施还不够完善,我希望这个项目越办越好。”成都体院新闻系郭晴副教授说:“一定要谨慎,兴趣为重,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如果仅靠证书是没有用的,用人单位认可的是实际工作能力。”

      西华大学严老师建议,如果想要在主修专业上挖深拓宽,选择“双学位”的专业最好与主修专业有关联,相互促进,完善知识体系。

      [链接]

      省内试点“双学位”的16所高校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记者 孙琪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