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恢复重建 再树新风新情阿坝州新理县
恢复重建新景新貌靓丽藏羌大地
白房绿树,红旗飘飘,极具羌族特色的农房在田地与果树之中错落有致,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穿过了整个新寨,道路两旁铺设的绿化带里,樱桃花肆意盛开,仿佛置身于梦幻田园。不少百姓在自己家开办起了休闲农家乐,种上甜樱桃、青脆李等特色小水果,田园风光的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木卡村极具羌族特色的农房错落有致地掩映在果园之中,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天然的田园景观画卷。被誉为“岩石上的古老羌寨”破茧而出、生气盎然,已“蝶变”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点,成为了藏羌文化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平整宽敞的青石板小路,长长的伸进两排独具嘉绒特色的石砌藏式小楼中。雕梁画栋的楼门下,藏族阿妈带着小孙子正悠闲地晒着太阳。不远处的丘地村活动中心篮球场上,一群小伙子正在阳光下挥洒着青春,道路两边,绿化带、路灯点缀其间。沼气池、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进入家家户户。村活动室靓丽一新,室内村两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卫生室、科技服务室、牧家书屋、广播室等房间和公益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在国道317来往,就能看见桃坪羌寨、古城新村、甘溪村、朴头村、薛城镇、沙金村、甘堡、米亚罗镇、八角碉村等各具民族特色的乡镇村象丘地、木卡村一样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破茧蝶变、浴火重生。2009年7月,理县启动并实施的农村灾后重建暨综合扶贫攻坚行动,覆盖了全县81个行政村,各村寨如春天里缤纷的花朵扮靓阿坝州藏羌文化走廊核心之地理县,新景新貌呈现在藏羌山地的村村寨寨。
以藏羌文化走廊为轴心,以精品旅游村寨为节点的乡村文化旅游带,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八角碉、丘地、甘堡、木卡、甘溪、桃坪等精品旅游村寨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藏羌文化走廊上,形成了以点成线、以线连片的乡村旅游格局。乡村旅游发展正勃勃兴起,以独特的方式展示着个性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理县风情。
恢复重建再塑干部群众新风貌
经过震后三年来的艰苦努力,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改善,工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了新增长,人民群众过上了新生活如今的理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更为宝贵的是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也实现了深刻转变。
自2010年10月建成以来,就成了理县文化体育活动、大型活动、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嘉绒若木杻节、羌年花儿纳吉、羌年庆典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在新寨落成之时如期举行。新校园学生运动会、歌咏比赛勃勃开展,各族干部群众真情相依,团结拼搏,崛起危难,重拾生活信心和斗志,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升华,展示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湘江人民来到我家乡,为我们修路,为我们加桥梁,三湘大道像一条圣洁的哈达缠绕在我心中,湘理相亲,湘理相亲……”
回顾过去的近千个日日夜夜,湖南在对口支援理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援建、务实援建、绿色援建、廉洁援建”的理念,不仅顺利完成了20.10亿元的实物工作量,还在18个援建省市中创造了农村通村公路硬化里程第一、第一个启动农村安全饮水灌溉项目等五个第一的佳绩。他们不仅注重民生援建,更注重产业援建,他们即倾情倾力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又积极献智献策帮助我们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难题。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关心帮助支持下,理县人民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享受了帮助,更是让广大群众在思想上发生了由终的变化,感恩奋进在各族群众心中升华、传承;铭恩奋进像一座座丰碑,屹立在藏羌大地上,永远激荡在理县人民心中。
漂亮的民居、现代的医院、坚固的学校、功能完善的文体中心、通畅的乡村道路、清洁甘甜的自来水,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经过震后三年来的艰苦努力,如今的理县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生机盎然的理县如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勾勒出发展振兴的崭新画卷。
新风貌、新情谊造就今日的新理县。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