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绵阳市三年重建开启跨越发展新篇章

  • 2011年04月27日 00时00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北川新县城巴拿恰商业街

      

      平武南坝新貌

      三年后的今天,行走在绵阳灾区,春风拂面,满目生机。

      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农民新居,镶嵌在绿水青山之间,宛若乡间别墅;一条条宽阔的大道,穿越城镇乡村,勾勒出绵州大地上最靓丽的线条;一个个现代化的学校、医院、乡镇文化站,矗立在昔日的废墟上,诠释着重生的魅力;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阳光下绽放,曾经的悲切已经远离人间……这一切,都以真切的事实告诉人们:绵阳已经浴火重生,绵阳人感恩奋进,正在开启跨越发展新篇章。

      A最漂亮的是农房

      受灾最重的地方,成为建得最好的地方

      清澈见底的青漪江潺潺流淌,满目绿色已经覆盖了曾经破碎不堪的山体。山脚下,河水旁,一座羌寨分外引人注目:高耸的碉楼,迎风招展的旗幡,青石铺就的村道,靓丽而又古朴。这就是位于“九环东线”上的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又叫“走马羌寨”)。

      从牛飞大桥进入村子朝右走,约一分钟时间,便到“灶淋酒坊”。村民赵林正在烤酒,酿酒的大锅正欢快地沸腾着,酒香醇厚,沁人心脾。“5·12”地震中,赵家房屋和酒作坊受损。2008年10月,赵林领了2.5万元住房加固补助款,又从银行贷款5万元,加固了住房,并重新办起了酒坊。“灶淋酒坊”每天可生产1000多斤酒,依托老手艺烤酒,赵林一家的“酒厂梦”已成真。

      由于紧靠九环线,重建后的牛飞村旅游产业已搞得风生水起,有好些老板相继入寨租房做旅游生意。

      成都童话假日国际旅行社就是一例。该旅行社在村民杨仕开家租了近700平方米的房子,杨家仅房租收入每月就上千元。“现在牛飞村挂‘羌家民俗接待点‘招牌的有30多户,每个家庭的接待能力从三五人到十来人不等。”村主任杨正奎说。此外,村民们还办起了民俗工艺品销售中心。

      阳春四月,记者沿着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进入北川吉娜羌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外墙由薄薄的青石片砌成、内部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房顶上装饰有羌雕羊头、白石头,旁边是高耸的碉楼,建筑风格中透着浓浓的羌文化气息。

      村民唐琼秀的家在寨门旁,一楼是门面,带有厨房,里面有崭新的厨具和燃气灶,二楼有一个大客厅,布艺沙发、数字电视、宽带,色彩柔和的落地窗帘,四个卧室一律摆着席梦思床,卫生间还安有浴霸……

      回想起地震后的情景,村民唐琼秀感觉真是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而“吉娜羌寨”羌语的意思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灾后重建中,我市坚持安居为先,加强农房重建建材和资金保障,组织15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镇村科学选址、科学规划,设计26套图纸供农民自主选择。把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对村落和新建农房进行风貌改造,做到“山里山外一个样、山区平坝一个样、农村场镇县城一个样”。

      ■我市坚持“就地、就近、小集中、大分散”的原则,把过渡安置和在建永久性住房“两步并做一步”。截至目前,全市51.16万户永久性农房重建任务全面完成;6.3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全部开工,完工6.22万户、完工率98.67%。

      B 最坚固的是学校

      同一个区域,学校抗震设防全部提高一度

      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备的办公楼、实验楼,舒适温馨的学生公寓;绿草如茵的运动场上,孩子们正快乐的踢足球……阳春四月,重走灾区,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地震中,绵阳的学校遭受重创。北川、平武两县几乎所有学校被毁,江油、安县80%学校被毁。全市1398所学校受灾,师生伤亡1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67.3亿元。

      三年后的今天,绵阳的学校以全新的姿态从灾难中站了起来。

      去年9月1日,北川中学师生结束了两年的板房生活,搬进了新校舍。学校占地225亩,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可容纳5200名学生学习、寄宿。

      建设一座“不倒的学校”就成为北川中学重建的第一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施工人员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每隔1.8米就要打下一根8米高的桩,整个建筑累计打桩2000多根,从而使每单位立方米钢筋消耗量达到60至65公斤。

      校长刘亚春告诉记者,北川中学部分校舍的桩基比楼还要高,这些桩基就像古树生根一样将楼体紧紧抓住,这样的建筑结构非常坚固。

      为了让学生在课间10分钟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教室外的走廊宽度均延长到3至6米,且并未被封堵。学生下课后不用走出教学楼,就可以站在走廊上呼吸新鲜空气。北川中学内的建筑普遍为3至4层,最高5层,每栋建筑都设有多个紧急通道。这样可以保证灾难发生时,师生们可以在20秒左右的时间内逃到室外空场。

      与新北川中学一样坚固的,还有北川桂溪乡初中、北川擂鼓镇八一中学、安县桑枣中学、平武县平通中学、江油中原爱心小学……

      为了将校舍建成最坚固的建筑,我市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和工程建设规范,在房屋设计上定下一条规矩:同一个区域,学校的抗震度要提高一度。这意味着每平方米造价就要增加几百元,但全市上下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宁可多花钱,也要“买保险”!

      ■截至目前,全市751所重建学校全部开工,完工732个、完工率97.47%。

      C 最便捷的是交通

      市到县的“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立体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

      从绵阳城区出发,朝西北方向一路前行,人们看到,新建的辽宁大道宽阔笔直,人来车往,川流不息,新北川大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直延伸到北川老县城。

      从绵阳城区出发,朝东南方向到盐亭、到三台,朝西北方向到江油,朝东北方向到梓潼,全部是一级公路。绵阳除平武之外,到县的“一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5·12”特大地震给绵阳交通等基础设施带来毁灭性打击。公路损毁6563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57%。其中,损毁国省干线498公里,占全市国省干线总里程的52%;损毁桥梁1503座,客运站点92个,水运码头44个,造成48个乡镇、1111个村交通完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亿元。

      三年跨越二十年,旧貌换新颜。如今,绵阳的路网越来越密集,路况越来越优质,一大批多年不敢想、想了无力干的交通建设项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一条条生命路、发展路、幸福路正在灾区的土地上延伸。

      绵遂、成绵复线、成南巴陕、绕城、绵九五条高速同时在建,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正在建设,机场跑道进行扩建、增建停机位,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完善配套设施,增加航线航班……绵阳机场正被建设成为集公务、商务和旅游、货运为一体的区域性枢纽次干线综合性机场。

      绵阳“起飞”的通道正在逐一打开。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立体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目前,绵阳通航城市已经达到19个,到2012年,绵阳将至少有两条快速铁路、4条高速公路过境,有12条航线,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01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5公里,通航城市达到30个。

      ■灾后重建三年来,我市加快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1182个交通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1124个、完工率95.09%;764个水利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719个、完工率94.11%。城镇重建顺利推进,全市10个重建城镇已建成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展现基本形象。

      D 最现代的是医院

      城里的医院、乡镇的卫生院、村里的卫生室都“上档升级”

      走进江油市战旗镇梨园村的爱心卫生站,只见这个有80多平方米的卫生站,分设了诊断、注射、输液、取药房,还增添了诊断桌、诊查台、中西医药盒柜、贮存箱等,并设了两个床位。

      村民邓本强告诉记者:“以前设备差,在村里看病很不放心,就是小病也情愿往镇上跑,现在方便多了,也放心多了;以前输液只能坐着甚至站着,现在可以躺在村卫生站的病床上输液,舒服多了。”

      走进三台县刘营镇卫生院,记者发现,城里医院才有的设备,这里也有了。这个卫生院增添了美国进口的全自动生化仪、日本进口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新型医疗设备,卫生院的住院床位由以前的近30张增加到60张。“5·12”地震中,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房屋全部倒塌、设备全部损毁,127名医务人员遇难。

      如今,新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已经投入使用。进入敞亮大气的门诊楼大厅,一眼就可看见当中的3×5m高清LED彩色显示屏,里面正滚动播放对就诊及陪护人员的温馨提示。

      院长赵华告诉记者,新北川医院占地40亩,总投资1.2亿元,按二级甲等医院设计并配置相应设备,编制床位200张,设有独立的洗衣房、高压氧舱、单独规划的感染科。建筑设施配备均选用知名品牌,七部直梯和四部扶梯均用蒂森电梯,空调采用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医疗设施及设备方面,六间手术室均采用层流净化独立空调系统,空调主机采用麦克维尔,手术室内面采用电解钢板,洁净走廊采用电解铝板墙面;无缝不锈钢洗手池,配以浅蓝色的地板与墙面,使手术室显得干净通透。

      而新装备的医疗设备更是现代,总投资达2000万元,包括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日立牌数字胃肠机和飞利浦DR机,日产血透仪等。由此,北川人民医院成为目前全国建筑最精美,装备最现代的县级医院。

      在绵阳,与北川人民医院同步重建提升的县级医院还有安县人民医院、安县中医院、平武县人民医院、江油市人民医院、江油市中医院。市属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及绵阳市三医院也在软硬件上得到很大提升。

      ■目前,我市381个医疗卫生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350个、完工率91.86%。已初步形成了以区域医疗卫生龙头为中心,辐射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更完善,功能更齐全的城市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三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E 最靓丽的是城镇

      灾区重建城镇成为旅游新景点

      “五·一”还没有到,北川新县城已经游人如织。“北川巴拿恰”热闹非凡,不同口音的人们来到这里,领略羌族风情,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县城已经成为旅游新景点。

      一廊、一环、一带、一轴是北川新县城空间布局最为简明的概括,也是探知北川新县城的钥匙。

      新县城主城区的骨架是两条环状的主干道,这就是永昌大道和新川路,被称为新县城的一环,城市主要公共职能大多沿这一环状干道布局。

      新县城里最吸引人眼球的恐怕还要算“一带”,所谓一带即休闲带。结合原有水系永昌河水脉,通过取水工程,将安昌河河水引入,形成4条景观河,寓意“四川”。沿这些水系设置了贯穿南北的带形城市公园,这一带又被称为永昌河景观带。

      河边,新栽的树木已是生机一片;河底全用鹅卵石铺装,河水清冽,卵石清晰可见。流水与树木和廊桥亭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新楼相融相映,如同一幅墨迹未干的清新水墨画,入眼、入心,令人陶醉……

      没有水的城市是呆板的城市,没有主轴的城市却是松散的、缺乏凝聚力的城市。为了加强河道两岸和其他城市功能的内部联系,设计者特别规划设计了东西向的联系轴线来统领整个城市空间。在这条轴线上有禹王桥、北川巴拿恰、抗震纪念园、羌族民俗博物馆是传承羌族民俗的重要载体。

      如今的北川新县城已成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

      在绵阳,靓丽的城镇不止一个。安县晓坝镇、平武南坝镇、平通镇、江油青莲镇、北川安昌镇等一批极重灾乡镇成为旅游新景点,成为辐射带动一方经济的特色城镇。

      ■目前,全市10个重建城镇已建成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展现基本形象。北川新县城已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分配了安置房,7397户受灾群众喜迁新居。

      F最有活力的是产业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为绵阳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年后的今天,重走绵阳,一批大项目已经建成,还有一批大项目即将完美“收官”。

      川渝中烟四川工业公司绵阳分厂,30万箱异地技改项目已经落成。每年可上缴税收10亿元以上,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到“十二五”末,每年税收可突破20亿元。

      世界500强艾默生在投资4亿元建成网络能源一期项目后,又新增投资3亿元建设配套工业园。

      投资19亿元的华晨汽车项目一期已生产汽车6.8万辆、二期15万辆加快推进,50万套动力总成今年上半年竣工。

      投资20亿元的好圣零部件铸造及机械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已投产,二期正加快前期工作。

      投资23亿元的中国重汽绵阳专用车改装基地已建成投产,4万辆重卡项目一期已投产、二期加快推进。

      投资15亿元的丰谷酒业万吨曲酒生产基地正在建主体厂房。

      投资7.5亿元的双汇食品工业园已投产;投资2.5亿元的江苏雨润食品加工项目主体厂房已完工。

      投资11亿元的旭虹玻璃基板项目4月将试生产。

      灾后重建三年来,我市坚持工业主导、“三化联动”,突出“一核四带”、“一城三区”产业布局,加快发展“2+4”优势产业,实施优势企业、产业、园区“三倍增计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为绵阳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4”优势产业:“2”是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4”是冶金机械、材料及新能源、环保化工、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

      目前,全市882个工业重建项目开工878个、开工率99.55%,完工861个、完工率97.62%;121个农业重建项目开工119个、开工率98.35%,完工96个、完工率79.34%;42个旅游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36个、完工率85.71%。

      G 最具潜力的是园区

      园区数量增加了、容量扩大了、项目增多了,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聚宝盆”

      在北川新县城永昌镇城南,一块广告牌高高矗立,上面写着:北川-山东工业园。这块方圆2.68平方公里的土地,正成为北川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聚宝盆”。

      进入园区,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交错相织,将偌大的园区分成了数个“豆腐块”,每个“豆腐块”里厂房林立。北川丰煜食品综合出口加工有限公司就立于其间。如今,该公司与北川桂溪乡、擂鼓镇、通口镇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了9000亩魔芋基地、万亩猕猴桃基地。

      北川-山东产业园已形成电子信息、机械设备制造、食品药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五大产业发展重点。这些企业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利税3.5亿元,带动8千人就业,将成为支撑北川经济的“脊梁”。

      在江油工业集中区,7.29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已经扩容到20.73平方公里,攀长钢正在筹备把分散在3个乡镇的分厂,整体搬迁到这里,洛阳轴承等一批河南企业在这里投资兴建新项目。

      在安县,辽宁大道两侧,已变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辽宁华晨动力南方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已经建成。

      在绵阳高新区,中国重汽、艾默生网络能源基地已经建成。

      在绵阳城区,绵阳科技城规划面积从80平方公里拓展到150平方公里,被称为“三新城”的空气动力新城、科学新城、航空新城正在建设。

      我市正在构筑“一核四带”未来经济新版图。“一核”是科技城范围内。北川、安县被囊括进了“绵安北产业带”,平武与“绵江产业带”得以对接,构成了“绵江平产业带”;“绵三、绵盐产业带”、“绵梓产业带”则将绵阳城区与传统的农业大县连为一体。一个“统筹城乡、市县一体化”的格局正在形成。

      H 最满意的是群众

      惠民政策温暖了千家万户,受灾群众重新露出了笑脸

      “我绣的这幅《感恩的心》,6朵莲花像一双手托起一颗红心,组合成这幅羌绣,是我自己构思设计绣制一个月才绣成的。6是顺的意思,莲花是表示党和人民群众心心相连。”北川吉娜羌寨村民陈蓉指着墙上的羌绣高兴地对记者讲。

      三年之后,重走灾区,从内心深处表达感激之情的不止一个陈蓉。三年灾后重建,最满意的是群众。惠民政策温暖了千家万户,受灾群众重新露出了笑脸。

      去年8月28日,33岁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的刘华在绵阳中医院顺利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个在地震中失去一个女儿的家庭,如今得到了两个女儿,每当亲朋好友探望,她和丈夫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微笑……

      刘华夫妻再生育的成功,得益于国家出台的再生育优抚政策,按照这项政策,他们不但得到了四川省生殖卫生学院附属医院的技术指导,还享受到了所有再生育的免费服务。

      灾后重建三年来,我市把因灾形成的困难群体作为优抚的主要对象,全市38名市级领导干部、4.6万名党员进村入户对困难群众开展“点对点服务”、“一对一帮扶”,2.2万名“三孤”人员等因灾特殊困难群体逐一落实帮扶措施。

      为了使困难群体遇到的难题及时得到解决,我市建立特定群体“一对一”帮扶机制,做好遇难学生家长、伤残学生及其家长、灾区再生育服务和地震致残人员假肢装配、更换、维修和康复训练等工作。建立遇难干部家属、家属遇难干部台账,对基层干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心理上疏导、生活上照顾。

      同时,我市采取“制度+科技”的办法,做到了“哪里有资金、哪里就有监管,项目推进到哪里、审计就跟踪到哪里”。实现了阳光重建、廉洁重建。

      2010年,我市“十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22.55亿元,完成了107个省市民生工程项目,城镇新增就业和实现再就业4.29万人,农村转移就业128.4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9.8万人、62.2万人,震后全市投入保障性住房资金12.4亿元,新建廉租房13065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0.98亿元,平均每年2.4万户享受住房租赁补贴。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市三年重建开启跨越发展新篇章

  • 2011年04月27日 00时00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北川新县城巴拿恰商业街

      

      平武南坝新貌

      三年后的今天,行走在绵阳灾区,春风拂面,满目生机。

      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农民新居,镶嵌在绿水青山之间,宛若乡间别墅;一条条宽阔的大道,穿越城镇乡村,勾勒出绵州大地上最靓丽的线条;一个个现代化的学校、医院、乡镇文化站,矗立在昔日的废墟上,诠释着重生的魅力;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阳光下绽放,曾经的悲切已经远离人间……这一切,都以真切的事实告诉人们:绵阳已经浴火重生,绵阳人感恩奋进,正在开启跨越发展新篇章。

      A最漂亮的是农房

      受灾最重的地方,成为建得最好的地方

      清澈见底的青漪江潺潺流淌,满目绿色已经覆盖了曾经破碎不堪的山体。山脚下,河水旁,一座羌寨分外引人注目:高耸的碉楼,迎风招展的旗幡,青石铺就的村道,靓丽而又古朴。这就是位于“九环东线”上的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又叫“走马羌寨”)。

      从牛飞大桥进入村子朝右走,约一分钟时间,便到“灶淋酒坊”。村民赵林正在烤酒,酿酒的大锅正欢快地沸腾着,酒香醇厚,沁人心脾。“5·12”地震中,赵家房屋和酒作坊受损。2008年10月,赵林领了2.5万元住房加固补助款,又从银行贷款5万元,加固了住房,并重新办起了酒坊。“灶淋酒坊”每天可生产1000多斤酒,依托老手艺烤酒,赵林一家的“酒厂梦”已成真。

      由于紧靠九环线,重建后的牛飞村旅游产业已搞得风生水起,有好些老板相继入寨租房做旅游生意。

      成都童话假日国际旅行社就是一例。该旅行社在村民杨仕开家租了近700平方米的房子,杨家仅房租收入每月就上千元。“现在牛飞村挂‘羌家民俗接待点‘招牌的有30多户,每个家庭的接待能力从三五人到十来人不等。”村主任杨正奎说。此外,村民们还办起了民俗工艺品销售中心。

      阳春四月,记者沿着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进入北川吉娜羌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外墙由薄薄的青石片砌成、内部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房顶上装饰有羌雕羊头、白石头,旁边是高耸的碉楼,建筑风格中透着浓浓的羌文化气息。

      村民唐琼秀的家在寨门旁,一楼是门面,带有厨房,里面有崭新的厨具和燃气灶,二楼有一个大客厅,布艺沙发、数字电视、宽带,色彩柔和的落地窗帘,四个卧室一律摆着席梦思床,卫生间还安有浴霸……

      回想起地震后的情景,村民唐琼秀感觉真是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而“吉娜羌寨”羌语的意思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灾后重建中,我市坚持安居为先,加强农房重建建材和资金保障,组织15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镇村科学选址、科学规划,设计26套图纸供农民自主选择。把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对村落和新建农房进行风貌改造,做到“山里山外一个样、山区平坝一个样、农村场镇县城一个样”。

      ■我市坚持“就地、就近、小集中、大分散”的原则,把过渡安置和在建永久性住房“两步并做一步”。截至目前,全市51.16万户永久性农房重建任务全面完成;6.3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全部开工,完工6.22万户、完工率98.67%。

      B 最坚固的是学校

      同一个区域,学校抗震设防全部提高一度

      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备的办公楼、实验楼,舒适温馨的学生公寓;绿草如茵的运动场上,孩子们正快乐的踢足球……阳春四月,重走灾区,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地震中,绵阳的学校遭受重创。北川、平武两县几乎所有学校被毁,江油、安县80%学校被毁。全市1398所学校受灾,师生伤亡1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67.3亿元。

      三年后的今天,绵阳的学校以全新的姿态从灾难中站了起来。

      去年9月1日,北川中学师生结束了两年的板房生活,搬进了新校舍。学校占地225亩,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可容纳5200名学生学习、寄宿。

      建设一座“不倒的学校”就成为北川中学重建的第一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施工人员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每隔1.8米就要打下一根8米高的桩,整个建筑累计打桩2000多根,从而使每单位立方米钢筋消耗量达到60至65公斤。

      校长刘亚春告诉记者,北川中学部分校舍的桩基比楼还要高,这些桩基就像古树生根一样将楼体紧紧抓住,这样的建筑结构非常坚固。

      为了让学生在课间10分钟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教室外的走廊宽度均延长到3至6米,且并未被封堵。学生下课后不用走出教学楼,就可以站在走廊上呼吸新鲜空气。北川中学内的建筑普遍为3至4层,最高5层,每栋建筑都设有多个紧急通道。这样可以保证灾难发生时,师生们可以在20秒左右的时间内逃到室外空场。

      与新北川中学一样坚固的,还有北川桂溪乡初中、北川擂鼓镇八一中学、安县桑枣中学、平武县平通中学、江油中原爱心小学……

      为了将校舍建成最坚固的建筑,我市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和工程建设规范,在房屋设计上定下一条规矩:同一个区域,学校的抗震度要提高一度。这意味着每平方米造价就要增加几百元,但全市上下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宁可多花钱,也要“买保险”!

      ■截至目前,全市751所重建学校全部开工,完工732个、完工率97.47%。

      C 最便捷的是交通

      市到县的“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立体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

      从绵阳城区出发,朝西北方向一路前行,人们看到,新建的辽宁大道宽阔笔直,人来车往,川流不息,新北川大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直延伸到北川老县城。

      从绵阳城区出发,朝东南方向到盐亭、到三台,朝西北方向到江油,朝东北方向到梓潼,全部是一级公路。绵阳除平武之外,到县的“一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5·12”特大地震给绵阳交通等基础设施带来毁灭性打击。公路损毁6563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57%。其中,损毁国省干线498公里,占全市国省干线总里程的52%;损毁桥梁1503座,客运站点92个,水运码头44个,造成48个乡镇、1111个村交通完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亿元。

      三年跨越二十年,旧貌换新颜。如今,绵阳的路网越来越密集,路况越来越优质,一大批多年不敢想、想了无力干的交通建设项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一条条生命路、发展路、幸福路正在灾区的土地上延伸。

      绵遂、成绵复线、成南巴陕、绕城、绵九五条高速同时在建,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正在建设,机场跑道进行扩建、增建停机位,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完善配套设施,增加航线航班……绵阳机场正被建设成为集公务、商务和旅游、货运为一体的区域性枢纽次干线综合性机场。

      绵阳“起飞”的通道正在逐一打开。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立体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目前,绵阳通航城市已经达到19个,到2012年,绵阳将至少有两条快速铁路、4条高速公路过境,有12条航线,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01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5公里,通航城市达到30个。

      ■灾后重建三年来,我市加快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1182个交通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1124个、完工率95.09%;764个水利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719个、完工率94.11%。城镇重建顺利推进,全市10个重建城镇已建成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展现基本形象。

      D 最现代的是医院

      城里的医院、乡镇的卫生院、村里的卫生室都“上档升级”

      走进江油市战旗镇梨园村的爱心卫生站,只见这个有80多平方米的卫生站,分设了诊断、注射、输液、取药房,还增添了诊断桌、诊查台、中西医药盒柜、贮存箱等,并设了两个床位。

      村民邓本强告诉记者:“以前设备差,在村里看病很不放心,就是小病也情愿往镇上跑,现在方便多了,也放心多了;以前输液只能坐着甚至站着,现在可以躺在村卫生站的病床上输液,舒服多了。”

      走进三台县刘营镇卫生院,记者发现,城里医院才有的设备,这里也有了。这个卫生院增添了美国进口的全自动生化仪、日本进口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新型医疗设备,卫生院的住院床位由以前的近30张增加到60张。“5·12”地震中,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房屋全部倒塌、设备全部损毁,127名医务人员遇难。

      如今,新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已经投入使用。进入敞亮大气的门诊楼大厅,一眼就可看见当中的3×5m高清LED彩色显示屏,里面正滚动播放对就诊及陪护人员的温馨提示。

      院长赵华告诉记者,新北川医院占地40亩,总投资1.2亿元,按二级甲等医院设计并配置相应设备,编制床位200张,设有独立的洗衣房、高压氧舱、单独规划的感染科。建筑设施配备均选用知名品牌,七部直梯和四部扶梯均用蒂森电梯,空调采用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医疗设施及设备方面,六间手术室均采用层流净化独立空调系统,空调主机采用麦克维尔,手术室内面采用电解钢板,洁净走廊采用电解铝板墙面;无缝不锈钢洗手池,配以浅蓝色的地板与墙面,使手术室显得干净通透。

      而新装备的医疗设备更是现代,总投资达2000万元,包括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日立牌数字胃肠机和飞利浦DR机,日产血透仪等。由此,北川人民医院成为目前全国建筑最精美,装备最现代的县级医院。

      在绵阳,与北川人民医院同步重建提升的县级医院还有安县人民医院、安县中医院、平武县人民医院、江油市人民医院、江油市中医院。市属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及绵阳市三医院也在软硬件上得到很大提升。

      ■目前,我市381个医疗卫生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350个、完工率91.86%。已初步形成了以区域医疗卫生龙头为中心,辐射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更完善,功能更齐全的城市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三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E 最靓丽的是城镇

      灾区重建城镇成为旅游新景点

      “五·一”还没有到,北川新县城已经游人如织。“北川巴拿恰”热闹非凡,不同口音的人们来到这里,领略羌族风情,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县城已经成为旅游新景点。

      一廊、一环、一带、一轴是北川新县城空间布局最为简明的概括,也是探知北川新县城的钥匙。

      新县城主城区的骨架是两条环状的主干道,这就是永昌大道和新川路,被称为新县城的一环,城市主要公共职能大多沿这一环状干道布局。

      新县城里最吸引人眼球的恐怕还要算“一带”,所谓一带即休闲带。结合原有水系永昌河水脉,通过取水工程,将安昌河河水引入,形成4条景观河,寓意“四川”。沿这些水系设置了贯穿南北的带形城市公园,这一带又被称为永昌河景观带。

      河边,新栽的树木已是生机一片;河底全用鹅卵石铺装,河水清冽,卵石清晰可见。流水与树木和廊桥亭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新楼相融相映,如同一幅墨迹未干的清新水墨画,入眼、入心,令人陶醉……

      没有水的城市是呆板的城市,没有主轴的城市却是松散的、缺乏凝聚力的城市。为了加强河道两岸和其他城市功能的内部联系,设计者特别规划设计了东西向的联系轴线来统领整个城市空间。在这条轴线上有禹王桥、北川巴拿恰、抗震纪念园、羌族民俗博物馆是传承羌族民俗的重要载体。

      如今的北川新县城已成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

      在绵阳,靓丽的城镇不止一个。安县晓坝镇、平武南坝镇、平通镇、江油青莲镇、北川安昌镇等一批极重灾乡镇成为旅游新景点,成为辐射带动一方经济的特色城镇。

      ■目前,全市10个重建城镇已建成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展现基本形象。北川新县城已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分配了安置房,7397户受灾群众喜迁新居。

      F最有活力的是产业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为绵阳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年后的今天,重走绵阳,一批大项目已经建成,还有一批大项目即将完美“收官”。

      川渝中烟四川工业公司绵阳分厂,30万箱异地技改项目已经落成。每年可上缴税收10亿元以上,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到“十二五”末,每年税收可突破20亿元。

      世界500强艾默生在投资4亿元建成网络能源一期项目后,又新增投资3亿元建设配套工业园。

      投资19亿元的华晨汽车项目一期已生产汽车6.8万辆、二期15万辆加快推进,50万套动力总成今年上半年竣工。

      投资20亿元的好圣零部件铸造及机械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已投产,二期正加快前期工作。

      投资23亿元的中国重汽绵阳专用车改装基地已建成投产,4万辆重卡项目一期已投产、二期加快推进。

      投资15亿元的丰谷酒业万吨曲酒生产基地正在建主体厂房。

      投资7.5亿元的双汇食品工业园已投产;投资2.5亿元的江苏雨润食品加工项目主体厂房已完工。

      投资11亿元的旭虹玻璃基板项目4月将试生产。

      灾后重建三年来,我市坚持工业主导、“三化联动”,突出“一核四带”、“一城三区”产业布局,加快发展“2+4”优势产业,实施优势企业、产业、园区“三倍增计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为绵阳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4”优势产业:“2”是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4”是冶金机械、材料及新能源、环保化工、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

      目前,全市882个工业重建项目开工878个、开工率99.55%,完工861个、完工率97.62%;121个农业重建项目开工119个、开工率98.35%,完工96个、完工率79.34%;42个旅游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36个、完工率85.71%。

      G 最具潜力的是园区

      园区数量增加了、容量扩大了、项目增多了,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聚宝盆”

      在北川新县城永昌镇城南,一块广告牌高高矗立,上面写着:北川-山东工业园。这块方圆2.68平方公里的土地,正成为北川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聚宝盆”。

      进入园区,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交错相织,将偌大的园区分成了数个“豆腐块”,每个“豆腐块”里厂房林立。北川丰煜食品综合出口加工有限公司就立于其间。如今,该公司与北川桂溪乡、擂鼓镇、通口镇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了9000亩魔芋基地、万亩猕猴桃基地。

      北川-山东产业园已形成电子信息、机械设备制造、食品药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五大产业发展重点。这些企业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利税3.5亿元,带动8千人就业,将成为支撑北川经济的“脊梁”。

      在江油工业集中区,7.29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已经扩容到20.73平方公里,攀长钢正在筹备把分散在3个乡镇的分厂,整体搬迁到这里,洛阳轴承等一批河南企业在这里投资兴建新项目。

      在安县,辽宁大道两侧,已变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辽宁华晨动力南方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已经建成。

      在绵阳高新区,中国重汽、艾默生网络能源基地已经建成。

      在绵阳城区,绵阳科技城规划面积从80平方公里拓展到150平方公里,被称为“三新城”的空气动力新城、科学新城、航空新城正在建设。

      我市正在构筑“一核四带”未来经济新版图。“一核”是科技城范围内。北川、安县被囊括进了“绵安北产业带”,平武与“绵江产业带”得以对接,构成了“绵江平产业带”;“绵三、绵盐产业带”、“绵梓产业带”则将绵阳城区与传统的农业大县连为一体。一个“统筹城乡、市县一体化”的格局正在形成。

      H 最满意的是群众

      惠民政策温暖了千家万户,受灾群众重新露出了笑脸

      “我绣的这幅《感恩的心》,6朵莲花像一双手托起一颗红心,组合成这幅羌绣,是我自己构思设计绣制一个月才绣成的。6是顺的意思,莲花是表示党和人民群众心心相连。”北川吉娜羌寨村民陈蓉指着墙上的羌绣高兴地对记者讲。

      三年之后,重走灾区,从内心深处表达感激之情的不止一个陈蓉。三年灾后重建,最满意的是群众。惠民政策温暖了千家万户,受灾群众重新露出了笑脸。

      去年8月28日,33岁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的刘华在绵阳中医院顺利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个在地震中失去一个女儿的家庭,如今得到了两个女儿,每当亲朋好友探望,她和丈夫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微笑……

      刘华夫妻再生育的成功,得益于国家出台的再生育优抚政策,按照这项政策,他们不但得到了四川省生殖卫生学院附属医院的技术指导,还享受到了所有再生育的免费服务。

      灾后重建三年来,我市把因灾形成的困难群体作为优抚的主要对象,全市38名市级领导干部、4.6万名党员进村入户对困难群众开展“点对点服务”、“一对一帮扶”,2.2万名“三孤”人员等因灾特殊困难群体逐一落实帮扶措施。

      为了使困难群体遇到的难题及时得到解决,我市建立特定群体“一对一”帮扶机制,做好遇难学生家长、伤残学生及其家长、灾区再生育服务和地震致残人员假肢装配、更换、维修和康复训练等工作。建立遇难干部家属、家属遇难干部台账,对基层干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心理上疏导、生活上照顾。

      同时,我市采取“制度+科技”的办法,做到了“哪里有资金、哪里就有监管,项目推进到哪里、审计就跟踪到哪里”。实现了阳光重建、廉洁重建。

      2010年,我市“十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22.55亿元,完成了107个省市民生工程项目,城镇新增就业和实现再就业4.29万人,农村转移就业128.4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9.8万人、62.2万人,震后全市投入保障性住房资金12.4亿元,新建廉租房13065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0.98亿元,平均每年2.4万户享受住房租赁补贴。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