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化留存众多遗址 勾勒古蜀先民迁移轨迹
近日,《四川文物》2016年第2期上公开发表关于什邡箭台村遗址的发掘报告,引发考古界、学术界关注。“什邡市箭台村遗址是在三星堆遗址以外,首次发现成规模的三星堆二、三期文化(三星堆文化鼎盛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存,证明在三星堆文化鼎盛时期,什邡箭台村遗址已是大型中心聚落。”报告揭开了埋藏在箭台村地下的神秘历史。
箭台村遗址位于成都平原什邡市区西南,北距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约1公里,东南距桂圆桥遗址约4公里、距三星堆遗址13公里。分布范围跨元石镇箭台村、南桥村、城西社区和方亭街道办西外社区等行政村。2012年11月,什邡市箭台村金河南路施工中发现文物,在路基开挖沟槽两侧剖面,暴露出数个灰坑。随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什邡市文管所共同于2014年、2015年结合勘探情况,在不同区域进行了试掘。
箭台村遗址内出土陶器种类繁多,规模较大。同时,还出土有三星堆时期很典型的黑皮陶高柄豆、鸟头勺把等器物。“遗址内出土的陶片类型70%也与三星堆相同。”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介绍,三星堆文化的来源问题,各方多有猜测。近年来,在三星堆遗址周围发现有数十处与三星堆文化相关的遗址,但这些遗址都晚于三星堆遗址的二、三期。“大规模发现三星堆鼎盛时期的器物,主要还是箭台村遗址。”
考古专家确认,箭台村遗址是三星堆遗址之外三星堆文化分布最广、出土遗物最丰富、延续时间最长、聚落等级最高的遗址,与三星堆遗址并行发展。
“从桂圆桥遗址,到三星堆一期,先民完成了从山地农业到平原农业的漫长变迁过程,从粟作到稻作转化。”刘章泽介绍,桂圆桥遗址浮选结果时,发现了水稻、黍和粟。这些植物样本包含了记录成都平原生态变迁的重要证据。
据介绍,桂圆桥遗址年代大约为距今5100年-4600年,早于三星堆一期文化,其陶器特征与甘肃大地湾四期、武都大李家坪、茂县营盘山、汶川姜维城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今年4月15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宣布:距今4600年-4500年的大邑高山古城遗址是早于三星堆、甚至宝墩的成都平原最早古城。
这一系列的发现,勾勒出一部分古蜀先民的迁移轨迹:他们最初在成都平原周边的山地建立聚落,直到解决了水患以后,才从周边的高山地带迁移到平原腹心,从而创造出灿烂的三星堆、金沙文化。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