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古韵谱新曲 会挽雕弓如满月

  • 2016年01月27日 09时2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五载之光阴,对于千年眉州不过沧海一粟。然这一“粟”,却非寻常……

      作为全省最年轻地级市之一,2010—2015年,眉山旅游呈腾飞之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和能力不断增强;精品景区打造提速,资源向产品转化已见成效;乡村旅游特色鲜明,统筹城乡发展提质又增效;融入大成都、对接大峨眉;宣传促销取得突破,旅游市场拓展成效明显。

      古有苏东坡《眉州远景楼记》带世人窥见眉州一隅,而今已一语难详尽,养生祈福、生态度假、天府花海等全新的旅游体验,向人们展示了“天府新眉山”别样身姿。

      破200亿翻3倍

      眉山旅游奏响历史强音

      胜利的号角吹响在2015年底,可喜的收获呈现在数据上:2015年,眉山全市接待游客302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7%和27.5%;旅游项目完成投入75.25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60亿元的125.4%。

      在这一年里,眉山以“四川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眉山全域景区化”为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市委“任期目标攻坚年”和集中力量打好“八大攻坚战”的工作部署,重点实施了“旅游规划、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智慧旅游、畅游眉山”六大攻坚行动,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眉山的旅游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

      纵观“十二五”以来,眉山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以旅游为龙头,商贸物流为两翼”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跨越的要求,围绕“生态、文化、养生、度假”四大主题,加快建设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强力推进旅游跨越发展。5年,累计接待游客1亿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747亿元,年均递增28.9%。在“十二五”末,眉山的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数,均为“十一五”末的3倍。作为全省最年轻地级市之一,这是一份饱含汗水、艰辛和喜悦的收获。

      强基础重资源

      走精品化发展之路

      眉山是“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家乡,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同时,眉山坐拥峨眉山、老峨山等秀丽的山水,有着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但仅靠资源进行粗放经营,并不能让眉山的旅游稳健发展,将资源向产品转化是“十二五”期间眉山旅游的一个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眉山先在基础设施上下工夫,共投入旅游道路建设资金58.8亿元,大峨眉旅游西环线、黑龙滩长岛大道、老峨山旅游快速通道等旅游道路相继建成投运,总里程达465.5公里。其次,眉山大力完善旅游接待设施,目前全市旅游住宿床位总数达到5.2万余张,星级旅游饭店总数达到10家,长岛洲际、彭山恒大等一批高标准旅游饭店相继建成投运,旅游接待水平大幅提升。配套设施上,快速推进市游客中心建设、智慧旅游建设、“厕所革命”工作,完成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40座。

      眉山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资源向产品的转化稳步进行。“十二五”期间,眉山的A级景区打造提速,新创建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七里坪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并启动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黑龙滩景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建成营运,其西南最大音乐喷泉吸引市内外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与此同时,重点项目推进提速,东坡宋城、黑龙滩长岛、三岔湖仁寿景区、大峨眉旅游西环线等一批省市重点旅游项目快速推进,197个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入310.05亿元。

      抓载体善担当

      下一盘统筹城乡大棋

      “功夫不负有心人”,眉山旅游的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业已成为眉山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产业,走出了“以游为主、统筹城乡”的眉山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之路。

      在这种内驱力的推动下,眉山以11个旅游园区、13个特色旅游小镇和14个乡村旅游片区为重点,在全市探索出了“大景区大项目带动、特色旅游集镇带动、乡村旅游片区发展带动、三产企业培育带动”四种“以游为主、统筹城乡”的主要模式。以“柳江样板”“梅湾模式”为“领头羊”,培育了黑龙滩、柳江古镇、白马龚村和丹棱梅湾湖等19个示范典型,共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乡镇21个、示范村30个,丹棱梅湾湖度假村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柳江古镇、高庙古镇等4个特色古镇。2013-2015年,眉山实现农村居民向三产经营者或从业者转变10万人次,整个“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0亿元。与此同时,眉山旅游在“统筹城乡”大局之中,主动担当“脱贫攻坚”大任,立足贫困村实际,选择10个贫困村为示范点,扎实推进旅游脱贫攻坚。从发展规划、产业支撑、市场宣传、扶贫致富等方面综合发力,取得明显成效。眉山正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四川一流、国内知名的养生主题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拥古抱今

      “天府新眉山”再出发

      “十二五”落幕,倾力发展的眉山旅游业“为报倾城随太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十三五”启幕,眉山旅游已绘制出新的蓝图,并“会挽雕弓如满月”,不辱东坡风骨。

      “十三五”期间,眉山旅游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机遇重重。世界旅游业发展重心正逐步东移、国家宏观政策不断优化、四川旅游发展导向鲜明、作为天府新区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域协调区的眉山,旅游区位优势凸显。机遇也是挑战,“十三五”是眉山旅游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域景区化”将是这一个5年里发展的灵魂。眉山旅游将坚定不移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抢抓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天府新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围绕“生态、文化、养生、体验、度假”五大主题,加大投入、完善交通网络和旅游服务设施,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合作、整合资源,推进文旅融合。以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市场需求为方向,加速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速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文化传承创新;以旅客满意为目标,加速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强力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全省旅游经济强市。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眉州古韵谱新曲 会挽雕弓如满月

  • 2016年01月27日 09时2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五载之光阴,对于千年眉州不过沧海一粟。然这一“粟”,却非寻常……

      作为全省最年轻地级市之一,2010—2015年,眉山旅游呈腾飞之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和能力不断增强;精品景区打造提速,资源向产品转化已见成效;乡村旅游特色鲜明,统筹城乡发展提质又增效;融入大成都、对接大峨眉;宣传促销取得突破,旅游市场拓展成效明显。

      古有苏东坡《眉州远景楼记》带世人窥见眉州一隅,而今已一语难详尽,养生祈福、生态度假、天府花海等全新的旅游体验,向人们展示了“天府新眉山”别样身姿。

      破200亿翻3倍

      眉山旅游奏响历史强音

      胜利的号角吹响在2015年底,可喜的收获呈现在数据上:2015年,眉山全市接待游客302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7%和27.5%;旅游项目完成投入75.25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60亿元的125.4%。

      在这一年里,眉山以“四川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眉山全域景区化”为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市委“任期目标攻坚年”和集中力量打好“八大攻坚战”的工作部署,重点实施了“旅游规划、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智慧旅游、畅游眉山”六大攻坚行动,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眉山的旅游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

      纵观“十二五”以来,眉山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以旅游为龙头,商贸物流为两翼”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跨越的要求,围绕“生态、文化、养生、度假”四大主题,加快建设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强力推进旅游跨越发展。5年,累计接待游客1亿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747亿元,年均递增28.9%。在“十二五”末,眉山的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数,均为“十一五”末的3倍。作为全省最年轻地级市之一,这是一份饱含汗水、艰辛和喜悦的收获。

      强基础重资源

      走精品化发展之路

      眉山是“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家乡,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同时,眉山坐拥峨眉山、老峨山等秀丽的山水,有着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但仅靠资源进行粗放经营,并不能让眉山的旅游稳健发展,将资源向产品转化是“十二五”期间眉山旅游的一个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眉山先在基础设施上下工夫,共投入旅游道路建设资金58.8亿元,大峨眉旅游西环线、黑龙滩长岛大道、老峨山旅游快速通道等旅游道路相继建成投运,总里程达465.5公里。其次,眉山大力完善旅游接待设施,目前全市旅游住宿床位总数达到5.2万余张,星级旅游饭店总数达到10家,长岛洲际、彭山恒大等一批高标准旅游饭店相继建成投运,旅游接待水平大幅提升。配套设施上,快速推进市游客中心建设、智慧旅游建设、“厕所革命”工作,完成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40座。

      眉山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资源向产品的转化稳步进行。“十二五”期间,眉山的A级景区打造提速,新创建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七里坪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并启动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黑龙滩景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建成营运,其西南最大音乐喷泉吸引市内外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与此同时,重点项目推进提速,东坡宋城、黑龙滩长岛、三岔湖仁寿景区、大峨眉旅游西环线等一批省市重点旅游项目快速推进,197个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入310.05亿元。

      抓载体善担当

      下一盘统筹城乡大棋

      “功夫不负有心人”,眉山旅游的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业已成为眉山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产业,走出了“以游为主、统筹城乡”的眉山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之路。

      在这种内驱力的推动下,眉山以11个旅游园区、13个特色旅游小镇和14个乡村旅游片区为重点,在全市探索出了“大景区大项目带动、特色旅游集镇带动、乡村旅游片区发展带动、三产企业培育带动”四种“以游为主、统筹城乡”的主要模式。以“柳江样板”“梅湾模式”为“领头羊”,培育了黑龙滩、柳江古镇、白马龚村和丹棱梅湾湖等19个示范典型,共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乡镇21个、示范村30个,丹棱梅湾湖度假村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柳江古镇、高庙古镇等4个特色古镇。2013-2015年,眉山实现农村居民向三产经营者或从业者转变10万人次,整个“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0亿元。与此同时,眉山旅游在“统筹城乡”大局之中,主动担当“脱贫攻坚”大任,立足贫困村实际,选择10个贫困村为示范点,扎实推进旅游脱贫攻坚。从发展规划、产业支撑、市场宣传、扶贫致富等方面综合发力,取得明显成效。眉山正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四川一流、国内知名的养生主题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拥古抱今

      “天府新眉山”再出发

      “十二五”落幕,倾力发展的眉山旅游业“为报倾城随太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十三五”启幕,眉山旅游已绘制出新的蓝图,并“会挽雕弓如满月”,不辱东坡风骨。

      “十三五”期间,眉山旅游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机遇重重。世界旅游业发展重心正逐步东移、国家宏观政策不断优化、四川旅游发展导向鲜明、作为天府新区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域协调区的眉山,旅游区位优势凸显。机遇也是挑战,“十三五”是眉山旅游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域景区化”将是这一个5年里发展的灵魂。眉山旅游将坚定不移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抢抓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天府新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围绕“生态、文化、养生、体验、度假”五大主题,加大投入、完善交通网络和旅游服务设施,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合作、整合资源,推进文旅融合。以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市场需求为方向,加速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速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文化传承创新;以旅客满意为目标,加速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强力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全省旅游经济强市。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