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文化重建 成都路径很别致
2011年4月18日,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5月29日-6月11日,成都将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召开新闻发布会,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全面完成之际举行第三届非遗节,这一次,非遗节有了它更为深刻而丰富的主题--“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精神家园”。
其实,连续两届非遗节都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大背景下绚丽登场,其背后就是成都文化探索灾后重建的别致路径--让全球文化人,见证成都文化“从悲壮走向豪迈”。
成都文化重建浴火重生
汶川大地震发生三年来,成都灾后文化恢复重建浴火重生,再造辉煌。昨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成都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树喜畅谈了我市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喜人成绩,并总结了恢复重建取得巨大成功的3大原因。
问: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都如何推进文化重建的?
朱树喜:在2007年,成都就提出了通过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文化发展如何又好又快地推进?这是摆在成都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对文化行政部门的巨大考验。面对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的文化建设者将“危机作为契机”,把双重灾难看成一种文化大发展的机会。灾后文化重建中,我市文化建设的步伐不仅没有放慢,而且比地震之前发展得更快,成效更加显著。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我市累计投入了21个亿,集中2年的时间完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顺利地实现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规划。
问:对于灾区人民的灾后精神重建,文化人做了哪些努力呢?
朱树喜:作为文化行政部门,我们一方面抓文化硬件建设,一方面深入到灾区各个安置点和集中安置社区,为当地群众送图书、送演出、送电影,充分发挥了文化在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上的特殊作用,用文化抚慰心灵,营造和谐氛围,让灾区的群众更快地走出阴影,增强信心。“5.12”汶川大地震后,我们送到我市各个区(市)县,特别是地震重灾区的文艺演出活动的数量是之前的数倍之多。
此外,我们还创作了话剧《坚守》、电影《坚强》、歌曲《四川欢迎您》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文艺作品,影响很大。
问:能否介绍一下成都灾后文化恢复建设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朱树喜:在我市的灾后文化恢复重建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部分。从锦里古街、宽窄巷子到水井坊社区、动漫基地……在2008年后,我市的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长速度不仅超过震前水平,也超过全市GDP增速,同时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
问:在大地震发生后,我市有的文化遗产受到了很大损害,成都是如何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的?
朱树喜:大地震对我市一些文物损害很大,文物的修复和保护难度很高。社会对于我市灾后文物修复保护的关注度和期望度极高。对于文物的修复,我们按照文物修复的客观规律,坚持“速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尽快尽好地完成灾后文物修复保护工程。以二王庙的修复工程为例,该工程已经成为世界文物保护的典范。
此外,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也做出了影响,做出了知名度、做出了品牌。2009年第二届非遗节是汶川大地震后我市举行的首个大型非遗活动,对展示灾后文化重建的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非遗节国际论坛中形成的《成都宣言》等文件,是成都对世界非遗保护贡献的重要文献。曾经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评价说,成都的非遗节为中国文化外交增加了话语权。
问:你能分析一下成都灾后文化恢复重建取得成功的原因吗?
朱树喜:除了各地援建单位的大力支持,我认为有3大原因。一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二是我市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对文化的投入大大增加,三是我市有一支充满激情、热爱文化事业、不断进取的战斗在文化第一线的文化队伍。
灾难也可成为保护非遗的契机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办寓意深刻:首先,它是在我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推进社会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举行的。其次,这届非遗节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年后举办,灾后恢复重建正在加快推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依然美丽的四川将通过这个平台向全球展示。
第二届非遗节非遗国际论坛上,近百名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就“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进行了一天的智慧碰撞。
灾难原来也可成为保护非遗的契机--这是第二届非遗节发出的“世界声音”。在这个声音背后,是一个被誉为完美范本的“四川经验”,它成为世界聚焦非遗节、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的“加速器”。
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多次深入地震灾区,他常常会看到废墟前各族群众忘情跳舞的场面,“这让人看到了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这种文化的自觉表演,就是他们的贡献。”会唱陕北民歌的匈牙利代表拉卡托斯认为,汶川大地震后中国政府在抢救非遗方面的务实行动,为世界各国作出了表率,“中国应该成为非遗的世界性保护中心,推动这项工作在全世界的开展。”
重建也能锤炼出世界名片
第二届非遗节,也是灾后重建探寻非遗保护的一次重要转折。
在非遗博览园活动中,“一个重点”被提得很重--“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展示“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在全国的支持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和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果。通过博览园的展示,也告诉世界:灾区人民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重建成果来回报全世界的支持和关爱。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看到,从2007年首届非遗节的《成都宣言》到《成都共识》,非遗的保护路径在成都不断完善。于是,成都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世界非遗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主席阿瓦德·阿里·萨勒哈离开成都前表示,他非常喜欢成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愿意为成都城市营销搭建国际平台。
2009年国庆前夕,经文化部批复,这一文化品牌正式落户成都。确定它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同时由文化部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节日,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我国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一个大型文化盛会。
这也意味着,这是第四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重大文化节会,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与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和吴桥国际杂技节一样,成为定期举办的国际性旅游节会。
“非遗节落户成都,对于推动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对于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美誉度,对于提升成都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成都市文化局局长朱树喜说。
重建也是为非遗安个世界的家
第三届非遗节是盛会永久落户四川后的第一届,又适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及第六个全国文化遗产日。
既然背景意义重大,非遗节也是展示成都以及全省灾后文化重建非遗保护的大舞台。这个舞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将共同见证,3年来成都打造世界非遗平台的不懈努力、四川保护非遗的信心与决心。
截至目前,非遗节将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非遗团队参会,其中很多来自成都的国际友好城市,将在非遗节的天府大巡游活动中亮相。来自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捷克、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表演团队,将与山东胶州秧歌、甘肃兰州太平鼓、广东揭阳晋宁英歌等团队同台竞技,诠释人类文化多样性。
【链接】 非遗保护纳入灾后重建规划
2008年6月,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非遗保护被纳入文化部灾后重建规划:一、在制定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其中,灾后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要注重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二、在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重建和恢复传承规划,支持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三、对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抓紧研究论证,尽早采取措施,对羌族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
【点击】 实现文化阵地全覆盖
在中央、省、市的坚强领导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市文化局基本解决了文图两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重建资金,灾后文化重建工作进展顺利。
截至目前,成都市77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2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已建成开放,实现文化阵地全覆盖。四个重灾区文化馆、图书馆也基本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都江堰市文化馆和图书馆均选址上海壹街区,均由上海市对口援建,其中文化馆5000平方米,图书馆5000平方米,已正式对外开放。彭州市文化馆在原馆基础上进行维修加固后已正常开放,彭州市图书馆对原馆进行维修已对外正常开放。崇州市文化馆在原馆基础上进行修护加固并对外开放,崇州市图书馆已建成开馆。大邑县文化馆、图书馆由内蒙古自治区援建,文化馆面积4500平方米,图书馆面积55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开馆。
二王庙重新开放
2011年4月21日,历时近3年修复的都江堰二王庙正式对外开放。作为“5·12”汶川大地震文物恢复重建1号工程,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二王庙古建筑群灾后抢救保护工程备受瞩目。
2008年6月30日,二王庙古建筑群灾后抢救保护工程拉开,投资1亿多元。采取“同步勘察设计、同步监理、同步施工”的创新方式进行,经历了清理排危、地质灾害治理、古建筑本体维修、完善防灾系统等几大阶段工程,2010年11月18日,二王庙文物维修工程竣工。紧接着,通过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修复,震后封闭近3年的二王庙终于同游客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