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成德同城化,交通产业民生有何进展?这场发布会全面梳理
2013年8月,成都、德阳两地签订了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今年以来,中央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先手棋”,这是德阳继三线建设、改革开放之后,面临的第三次重大历史性机遇。
抢抓全新战略机遇,成德同城化有哪些进展?8月7日上午,德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成德同城化成果展示新闻发布会,从交通、产业、民生等角度全面梳理。
交通:构建综合交通路网,半小时通勤圈更加完善
“成德间基本形成高速、快速及轨道交通构成的综合交通路网。目前已建成5条高速公路、4条干线公路、4条轨道交通。”在发布会上,德阳市交通局办公室负责人佐茂林盘点道。
以打造“9高13快13轨”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为目标,两地交通路网还在进一步加密。成德市域铁路S11线项目工可招标完成,两市签订共建共管合作协议,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经金堂至德阳市域铁路S2线工可编制和成都环线城际铁路(都江堰经德阳至金堂段)预可研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公路方面,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累计完成投资33.5亿元,基本完成三星堆示范段建设,年内15个控制性节点工程全部开工建设;成都三绕高速德简段已达通车条件,德都段路基工程完成74%、年内达到通车条件。两地还致力于畅通边界路网,6条交界地带“断头路”德阳境内已经建成3条,力争两年内消除全部断头路。
目前,德阳已开行主城区至新都地铁3号线等4条城际公交,成德间逐步实现市民出行公交化。天府通·德阳通卡实现两市公交、成都地铁等多场景应用,同城化半小时现代通勤圈更加完善。
产业:多元协同发展,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协作链
“基于产业配套、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等发展需求,两地政府、产业功能区、企业之间已经采取多样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对于成德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德阳市经信局副局长吴志强介绍道。
今年3月,德阳联合成都共同推荐“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参加国家工信部2020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独揽全国能源装备分包集群第一位。按照国家遴选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示范的安排部署,成德两地将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用于集群全方位建设,打造国际知名的优势制造业集群。
此前,在装备制造、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成德两地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配套合作。成都经开区与德阳经开区签订《中国大车都成德配套产业园合作协议》,德阳差异化承接汽车整车转移项目,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与成都共同打造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汽车产业集群。
成德两地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协作链,聚焦建设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梳理形成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项目131个,总投资2644亿元,着力打造现代物流、适铁装备制造、临港商贸三业并举、联动发展的特色临港经济产业带。两地推动毗邻城市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探索飞地园区、利益分享机制,规划融合发展区域3088平方公里,推进融合发展项目52个,总投资约3644亿元。
民生:聚焦群众关切,共享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
在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领域,德阳正受益于成都的溢出效应。“坚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领域事项,作为同城化工作重要内容,务实高效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德阳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存斌表示。
今年,成德间结对学校扩大至50余对,相关教育专家库新增专家106人。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金苹果幼儿园等优质教育项目落户德阳,成都职业培训网络学院德阳分院正式上线,开设81个培训专业项目,开放使用1470个课件。
在医疗卫生领域,两地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德阳全市近20家医疗机构与成都辖区内优质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构建医疗联合体、学科协作等6个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同时,从成都柔性引进领军人才17名,涵盖内分泌、心理、肾内科等近10个专业。
成德两市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职业指导、培训等不受户籍限制,实现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今年,德阳市已为成都籍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967人、失业登记71人,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56人。(记者余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