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深化改革 四川定会有新作为
过去一年,对四川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带着对四川的关注,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网、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大公报、路透社等130多家中外媒体记者到团采访。问改革、说民生,谈发展、道未来……40多分钟时间里,中外媒体记者争相提问,王东明、魏宏、葛红林、唐利民、谢开华等代表一一作答。
谈保障和改善民生:
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推进民生工程
人民日报记者:请问王书记,您多次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请问四川在民生工程方面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事,今年会有哪些惠民举措出台?
王东明: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通过抓发展惠及群众,也就是把“蛋糕”做大、分好。去年,全省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4.1%,达到3970多亿元。二是突出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去年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投入了1680亿元。三是对特殊困难群众予以特殊帮助。比如在刚才有的代表发言中提到的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都属于这一类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四是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截至2012年底,四川有750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就有450万人。要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去年全省扶贫攻坚成效明显,有125万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现有思路和做法,更加注重通过制度安排做好民生工作,持之以恒推进民生工程,久久为功,使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发展不断得到提升。
谈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四川定会有新作为
新华社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请问四川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有什么样的考虑?
魏宏:四川是我国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我们率先在全国探索了农村改革,率先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率先进行了城市综合改革试验,率先开展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四川必定会有新的作为。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对其他领域改革有牵引和带动作用。最近,四川省委、省政府全面研究和梳理了全省重大改革工作,确定了253项重大改革措施,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要方面,涉及国企改革、市场体系、开放体系、财税体制改革、城乡统筹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有三个基本思想:
第一是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的。我的理解就是,改革的价值取向一定要着眼于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改革没有意义。我们坚持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改起,抓住问题,研究问题,解决经济体制方面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第二是注重形成新的制度体系。新一轮深化改革和30多年前的改革相比,其历史条件和改革基础发生很大变化。新一轮改革中,我们将高度重视形成新的制度体系和程序规范,不应该再强化“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要防止改革的碎片化倾向。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改革时,将加强全面统筹和全局性的把握,防止改革政策、制度出现部门行为、地方行为和短期行为。
第三是努力推进各项建设发展工作。改革是要破解发展的“瓶颈”,是要解决影响发展障碍。因此,改革要推进工作。我特别注意到,总理在强调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时,提出了要把握好的重大原则和政策取向,其中第一项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我的理解是,就是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深化改革一定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果改革不能推进建设发展各项工作,改革就失去作用。有些改革方面的工作,如果现阶段对建设、发展直接关联度和作用不大,可以放缓节奏。
谈财富论坛后续效应:
更加彰显西部大开发潜在的市场与机遇
中国网记者:请问葛市长,去年在成都成功举办了华商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以及西博会,这些会议给成都带来哪些后续效应,给成都改革开放带来哪些新的发展变化?
葛红林:去年6月,成都成功举办2013财富全球论坛。从反馈来看,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对下一步来四川、来成都发展增添了信心,最关键的是,他们看到了西部大开发潜在的市场与机遇。
纵观这十多年,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包括四川在内的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东部沿海。从目前情况看,到成都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达到252家。严格来讲,我们对这个数据不是很满意,因为我们认为企业还能够更多一点,所以特别欢迎世界500强的现代制造类企业到成都来发展。
我们还发现一个情况,包括欧洲、美国的一些城市市长,开始来成都招商引资,希望我们过去发展,办工业园区。这充分说明西部、成都,不仅能够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进来发展,我们也有能力走出去到国外发展。
此外,成都正在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近年来新增的国际航线也特别多。现在看来,成都只有第一机场是不够的,还要加快建设第二机场,2014年世界航线大会也确定在成都举行,届时欢迎媒体到成都来采访。
谈扶贫开发:
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中新社、中新网记者:四川有四大连片贫困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向贫困宣战,请问四川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唐利民:四川省委、省政府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要求,态度坚决、措施有力,精准扶贫性强,效果明显。2013年,全省在各个方面投入的扶贫资金达334亿,脱贫125万人。
主要做法有:一是扭住主战场不松手,突出关键点不放。具体实施了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五大扶贫工程”。二是在扶贫工作中创立新机制,培育新能力。坚持以扶贫的规划为统领,以扶贫的项目为抓手,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打好政策项目资金的组合拳,并且深化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活动,确保了扶贫工作实效。三是积极落实好中央国家机关和浙江、广东支持我省贫困地区和藏区、彝区的扶贫工作,注重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优先布局和推动川藏铁路、巴中机场、南巴高速、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此外,我们还加快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加大力度推动藏区的文化旅游,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加大了对彝区特色、优势种植业的支持力度等。
到目前为止,贫困地区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4.3%,明显高于全省。如今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谈“两带一路”战略:
抓住难得机遇,四川必将大有可为
经济日报记者: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公布西部大开发九大重点领域,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请问四川对此有哪些考虑?
谢开华:国家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将为四川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区域合作提供难得机遇。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也在抓紧研究、精心谋划,总体想法是充分发挥四川经济、区位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以加快对外通道建设、产业合作为重要抓手,促进我省与相关省份、与有关国家地区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我认为,四川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国际大通道为依托,加速国际物流网络建设,全面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的互联互通,构建四川对外经济走廊。二是加快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上游城市群建设,积极开发和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引进和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增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竞争力。三是加快对外开放机制体制创新。以经济改革和经济转型开发开放试验园区为先导,加快开放合作的载体和平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支持成都建设内陆自贸区,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创新双向投资和服务业开放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
谈反腐倡廉:
个别腐败分子、害群之马,不能代表党员干部队伍主流
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记者:去年以来,四川陆续有不同级别的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国法惩处。请问如何看待?
王东明:我们党历来对反腐败坚定不移。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力度进一步加大,以零容忍的态度,有贪必肃,有腐必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不同层级的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这当中也包括曾经在四川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对此,四川省委的态度非常鲜明,坚决拥护中央提出的“老虎、苍蝇一起打”,高举反腐败旗帜,严格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责任制,一方面狠抓惩处,严肃处理了一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另一方面加强教育,重点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同时着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今后,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推进落实力度,为四川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虽然出现了个别腐败分子、害群之马,但毕竟是少数,不能代表党员干部队伍主流。这些年,四川党员干部队伍经受住了大灾大难的考验,在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努力,很好履行了职责使命,是一支可以信赖、值得信赖的队伍。
责任编辑: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