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发生两起“临停”,成都地铁回应质疑
是否线网承载不足?
系车辆故障,与线网客流没有关系
上午11时,记者来到成都地铁运营公司时,客运部部长刘鹏忙得脚不沾地:“正在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刘鹏介绍,8月2日上午8时56分,一列从非遗博览园往万年场方向开行的列车,在即将进入玉双路站时,列车出现故障、自动停下,全线车辆按指挥纷纷临停。司机和赶来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急处置无效后,运营公司启动了应急救援程序,后面的列车将乘客在市二医院站清空,推着故障车抵达万年场。18分钟后,故障排除,4号线重新恢复运营。
对于网友“是不是线网承载不足”的疑问,刘鹏说,这是4号线车辆故障,和当时的线网客流没有关系。
记者查询发现,8月1日,3号线开通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平稳度过,其中4号线客流量35万乘次,此前4号线最高承载量曾经达到过34万乘次。从当天的运营反馈来看,线网客流、4号线单线客流都只有少量增长。
是否算得上“故障频发”?
今年才发生2起,只不过时间碰巧在两周内
无独有偶,7月25日,成都地铁1号线也因站内电力故障,临时停摆了28分钟。两周内连发两起故障,有网友提出疑问:地铁故障怎么这么多?“像8月2日这种故障无法排除、导致救援的情况,是成都地铁开通运营6年来第一次发生。”刘鹏解释,按照成都地铁应急预案,设备故障无法短时间内恢复时就会启动应急救援。地铁因故障原因延迟15分钟以上的情况,成都今年以来发生了2起,可能正好时间相近,才给人“故障频发”的错觉。
全国地铁城市会定期就延误事件做比较,排名综合考量了开行列车数、开通里程、开行密度等因素。从今年的数据来看,成都地铁因故障清空乘客的频次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低的。
能否把故障堵在排查阶段?
新系统实时监测,故障发生前可自动报警
地铁车辆每天都会“体检”,同时还有双周检、月检、三月检、年检等不同程度的计划性维修。为何车辆会在运行中发生故障,不能提前排除吗?“我们每年都会体检,但还是有人会生病。”刘鹏形象地比方。他表示,成都地铁刚运营6年,列车还很年轻,车辆故障是一种很偶发的现象。成都地铁一般工作日高峰期,全网有123列车在线上运行。
随着设备老化,列车故障可能增多。目前,成都地铁正在上线“设备状态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对列车的部分点位实时监测,在故障发生前可自动报警。
业内人士指出,地铁故障不可避免,可以强化应急处置,以降低对乘客出行带来的影响。 (记者 王眉灵)
快评
及时回应方能防治谣言
□虫工
为成都地铁及时“阳光回应”叫好!
无数实践证明,凡主动及时公开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就会赢得民众的理解;但如果遮遮掩掩,不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不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就会引发舆论批评,甚至谣言满天飞。
实际上,成都地铁两周两次“临停”,很容易引发群众的猜疑,比如已有网友质疑是否成都地铁线网承载能力不足,曾经也引发过“小孩被地铁门夹住导致临停”等谣言。在这种情况下,成都地铁不回避自身问题和不足,及时回应群众质疑,既澄清事实,也畅通了网络民意表达渠道。这种及时回应的态度和速度值得赞赏;这种不装聋作哑,与社会舆论及时沟通的工作方式,更值得更多公共服务部门借鉴。
同时要看到,回应社会舆论关注,既要有速度也要有深度。所谓深度,即在回应公众关切时,既要真实阐述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也要多一点思考,甚至是反思。比如多思考一下事故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否到位?怎样进行技术、机制创新,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如果再次发生类似事故,在应急处理上又该如何改进?深刻剖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的回应,不仅能赢得更多公众的赞赏,更能促进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