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中小学校“校园餐”常态长效治理十条措施》解读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校“校园餐”常态长效治理十条措施》的通知
一、出台背景
2024年4月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在全国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并把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重点整治项目之一。为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校园餐”管理的要求,教育厅牵头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中小学校“校园餐”常态长效治理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2025年1月,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实施。
二、制定依据
制定的主要依据有:《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45号)、《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教体艺厅函〔2024〕39号)、《四川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37号)等。
三、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对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的管理。
四、主要内容
《措施》结合我省实际,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切实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全面从严治校,真正把中小学校“校园餐”办好管好,让师生、家长和社会满意。从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工作机制、保障经费投入、坚持公益属性、加强经营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激励和培训、强化智慧监管、推行师生同餐、强化监督约束等方面,提出10条具体举措。
五、亮点特色
(一)压实“校园餐”治理各方责任,完善齐抓共管体系。《措施》进一步明确党委和政府的属地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中小学校主体责任。构建“向下负责、向上问责”的全链条责任体系,向下对辖区和学校负责,向上按照管理权限逐级问责,严肃责任追究,倒逼各方责任落实。
(二)明确全流程管理措施,健全运营管理机制。坚持食堂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进一步加强膳食经费、供餐运营、食材采购、智慧监管等管理措施。通过明确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健全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奖惩制度,推行师生同餐等举措,推动“校园餐”治理常态长效。
(三)强化信息化技术运用,建立严密高效监督格局。明确开展中小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提出加快推进中小学校食堂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强化线上监管、智能管理、监测预警等。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家长和社会监督管理作用。强化审计财会监督协同贯通,审计部门适时开展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