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争取哪些战略主动?
●提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守住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安全底线
69问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能为中国式现代化争取哪些战略主动?
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经济活动的自我循环和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不仅有利于充分挖掘国内市场的增长潜能,形成以内需为主导、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经济系统,也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争取如下战略主动。
提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使国内形成供给与需求均衡的循环系统,有利于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周期性放缓与供给侧潜在产出增长速度放缓叠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失衡,因此要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需求侧管理,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步扩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关键是通过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和价值链分工低端锁定的问题,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升级,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强需求侧管理,就是要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提高区域、行业等的协调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在扩大需求总量的基础上推动消费结构升级。通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形成供给与需求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提高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循环互动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增强发展的持续力和竞争力。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基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完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品牌营销等产业环节,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形成更加完善和更具韧性的产业体系,有助于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安全自主可控,生产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质量产品,推动供给与需求双升级持续演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动力。新发展格局要求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效发挥沿海地区的产业和制度优势进一步承接国外的先进生产力,充分发挥内陆腹地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梯次承接产业转移,让内陆腹地更好发挥回旋余地的作用,形成主体功能明确、要素自由流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空间结构,提高经济发展韧性。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可以提升乡村要素质量、挖掘乡村消费潜力,形成城市和乡村相互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循环结构,有利于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增强中国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新发展格局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这就意味着构建新发展格局将进一步扩大开放。通过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可以有效提升国际大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的动力源。建设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依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体系,可以为全球要素资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确定性下提供确定性和可靠性,使国内大循环成为国际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随着中国经济体量进一步扩大,资源特别是能源消耗必将快速增长,铁矿石、原油等战略资源短板日益突出,在目前资源生产与消费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依赖国际大循环扩大资源进口有助于缓解这一难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向数字时代的加速转型,国际技术合作成为各国推进科技的战略选择,许多技术实力强国不仅是技术出口大国,也是技术进口大国,加快构建国际大循环,中国双向高度参与全球创新链,可以借助国际科技资源加速自身科技自立自强。
守住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安全底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过去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更好保障国家安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中国以往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传统发展模式下,产业链和供应链断链风险较大。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发挥这一独特优势,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好抵御外部环境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在以往采用“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下,中国尽管增加了产值和就业,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增加了国内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在中国的资本存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果继续保持这种模式,继续在本国投资,不仅国内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约束会愈发显现,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也会逐渐失去资源要素配置的最佳效益,降低资金收益。加快构建国际大循环,加大国外投资资金,既可以为当地带来较高的就业和增长,也为中国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和更好投资回报,有利于中国的生态安全,也是中国推进互利共赢、和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写照。(感谢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教授严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