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有何意义?

  • 2023年11月13日 11时1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作为中华文明突出的特性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文明对于促进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化解国际冲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着丰富的历史实践基础

    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彰显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相较于同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是中华文明蕴含着包容和中庸的智慧。

    首先,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奠定了深厚的儒学底蕴。中华文明的主脉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等思想流派,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价值理念促使中华文明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特征。中华文明从来都不是封闭和孤立的思想体系,它是以和而不同的理念为指导,即在充分理解和认同世界文明的“多元”与“不同”的情况下,以包容的文化心态尊重文明多样性,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在文化领域的生动展现。

    其次,中华各民族不断汇聚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奠定了丰富的历史实践基础。中华文明一经形成就具有包容性的特质,具有与其他文明交流共融的理论前提。反过来,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中华民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原文化主要产生并繁衍于黄河流域,具有极强的容纳性。容纳性表现在中原文化能通过吸收、借鉴其他文化,并将其容纳在自己的文化类型中,孕育出农耕文明及与之相关的非体质血缘的群体认同体系,古今各民族人民在生产与劳动实践中塑造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丰富的历史实践中进一步加强。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也是各民族充分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时期,唐宋时期,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外交通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历史表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又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广泛的、全面的、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特点。

    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利于发展各民族文化,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加强民族团结。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共同创造和认同的文化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中华文明中的“和合”和“美美与共”等价值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新时代为加强民族团结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群众基础。因此,坚持弘扬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利于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营造民族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其次,中华文明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虽然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等存在差异,但少数民族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具有内在一致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积极探寻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内在一致性,寻求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关联性,积极探寻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增进各族民众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进程的了解。

    最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中华文明蕴含的包容和中庸的智慧奠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并使之在中华文明总体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华文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以一种宽容态度对待宗教文化,尊重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民间信仰,也对源自其他文明体系的外来宗教文化有很强的包容度与融合力。受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以人为本”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原地区并不排斥宗教,也不曾出现“政教合一”的政权,这和欧洲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在中华文化传统里,同其他文明交往并没有“零和博弈”的排他性逻辑。相反,中华文明在同外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汲取了外来宗教诸多文化元素,外来宗教传入中原地区之后同中华文明交流融合并逐步实现“中国化”。包容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的文化态度,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奠定了我国宗教治理的基本模式,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中蕴含着可供当今国家和全球治理借鉴的思想智慧。中华文明蕴含的“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等政治智慧,有利于我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和外交底色,打破不同文明间的壁垒,缓解紧张的国际关系,促进各国民众相知相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先,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求同存异精神。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不管是历史上的“百家争鸣”,还是我们党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求同存异”为前提和基础,形成了与其他文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势所在。“求同存异”就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高度尊重与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之道,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

    其次,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利于促进民族复兴,为全人类谋福祉。“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华文化有着兼济天下、胸怀天下的政治智慧。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下,中国人从先秦时期开始就不停地为自己和别人寻找利益交汇点。儒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都是讲要超越狭隘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从而寻求全人类共同的发展与进步。“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当下,某些大国企图破坏国际秩序,强迫世界国家“选边站队”,损害了各国的利益,不利于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外交底色,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文明,其包容性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一道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汇聚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共谋人类新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毅 江雪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体系研究”(批准号20ZDA022)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包容性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有何意义?

  • 2023年11月13日 11时1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作为中华文明突出的特性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文明对于促进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化解国际冲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着丰富的历史实践基础

    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彰显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相较于同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是中华文明蕴含着包容和中庸的智慧。

    首先,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奠定了深厚的儒学底蕴。中华文明的主脉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等思想流派,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价值理念促使中华文明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特征。中华文明从来都不是封闭和孤立的思想体系,它是以和而不同的理念为指导,即在充分理解和认同世界文明的“多元”与“不同”的情况下,以包容的文化心态尊重文明多样性,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在文化领域的生动展现。

    其次,中华各民族不断汇聚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奠定了丰富的历史实践基础。中华文明一经形成就具有包容性的特质,具有与其他文明交流共融的理论前提。反过来,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中华民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原文化主要产生并繁衍于黄河流域,具有极强的容纳性。容纳性表现在中原文化能通过吸收、借鉴其他文化,并将其容纳在自己的文化类型中,孕育出农耕文明及与之相关的非体质血缘的群体认同体系,古今各民族人民在生产与劳动实践中塑造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丰富的历史实践中进一步加强。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也是各民族充分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时期,唐宋时期,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外交通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历史表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又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广泛的、全面的、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特点。

    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利于发展各民族文化,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加强民族团结。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共同创造和认同的文化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中华文明中的“和合”和“美美与共”等价值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新时代为加强民族团结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群众基础。因此,坚持弘扬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利于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营造民族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其次,中华文明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虽然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等存在差异,但少数民族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具有内在一致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积极探寻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内在一致性,寻求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关联性,积极探寻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增进各族民众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进程的了解。

    最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中华文明蕴含的包容和中庸的智慧奠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并使之在中华文明总体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华文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以一种宽容态度对待宗教文化,尊重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民间信仰,也对源自其他文明体系的外来宗教文化有很强的包容度与融合力。受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以人为本”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原地区并不排斥宗教,也不曾出现“政教合一”的政权,这和欧洲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在中华文化传统里,同其他文明交往并没有“零和博弈”的排他性逻辑。相反,中华文明在同外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汲取了外来宗教诸多文化元素,外来宗教传入中原地区之后同中华文明交流融合并逐步实现“中国化”。包容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的文化态度,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奠定了我国宗教治理的基本模式,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中蕴含着可供当今国家和全球治理借鉴的思想智慧。中华文明蕴含的“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等政治智慧,有利于我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和外交底色,打破不同文明间的壁垒,缓解紧张的国际关系,促进各国民众相知相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先,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求同存异精神。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不管是历史上的“百家争鸣”,还是我们党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求同存异”为前提和基础,形成了与其他文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势所在。“求同存异”就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高度尊重与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之道,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

    其次,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利于促进民族复兴,为全人类谋福祉。“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华文化有着兼济天下、胸怀天下的政治智慧。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下,中国人从先秦时期开始就不停地为自己和别人寻找利益交汇点。儒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都是讲要超越狭隘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从而寻求全人类共同的发展与进步。“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当下,某些大国企图破坏国际秩序,强迫世界国家“选边站队”,损害了各国的利益,不利于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外交底色,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文明,其包容性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一道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汇聚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共谋人类新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毅 江雪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体系研究”(批准号20ZDA022)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