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交通一体化遵循三个逻辑
“交通是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高效联系最基础的基础设施,不但是联系空间,还是产业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看来,交通一体化对城市群、都市圈的主要空间载体来说,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记者:交通一体化对区域协同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张国华:交通一体化是城市群一体化的先行领域。没有交通的一体化,要素就很难在城市群高效配置。
我们为什么要城市化、城市群?进一步说,现代化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城市化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命题,因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市场化的平台、国际化的舞台。所有工业化,市场化等要素的组织配置,空间载体就是城市化。
第五次、第六次中央财经会都明确了,我国未来要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那一定要遵循城市化的这种发展规律。要以中心城市城市群、都市圈为我国产业人口的主要聚集空间,并围绕这些空间去构建新的动力系统,以支持这个地方承接更多的人口和产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这里面交通的意义非常大。
交通是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高效联系最基础的基础设施,不但是联系空间,还是产业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十九大报告,在深化供给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段话中,明确提出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要支持一些地方形成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中高端的产业集群。紧接着下一句话写的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物流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完善。这种表述方式,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以前,政府工作报告讲产业、交通、城市化等,可能都不在一个章节,这一次把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高度融合了。所以,交通一体化对城市群、都市圈的主要空间载体来说,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记者:在区域协同中,交通一体化遵循的逻辑是什么?
张国华:第一个逻辑,产业资本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走。
我认为,都市圈一体化真正的瓶颈在公共服务的悬崖。北京有全国最好的教育和医疗,天津差一点,河北差更多。网上有一篇10万+的文章讲,北京五环内外是两个世界。因为北京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医院,全都在四环三环里,五环外,基本没有。那这个问题仅仅是北京是这样吗?成渝也是,广州也是,深圳也是。
都市圈、城市群发展逻辑就是产业和人口在这个城市空间、城镇空间,重新的转移和集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产业和人口的转移聚集逻辑也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以前城市是跟着工业园和房地产布局的,当时的逻辑是人跟着产业走,园区一布设,人就跟着产业来了。现在不是了,新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杭州、深圳、成都无疑是前三强。现在是产业资本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走。这套逻辑,不但在中国这个大地上发生,20年前在美国已经在演绎。现在的城市,创新的功能街区、社区、公共服务布局才是吸引力。
第二个逻辑就是,都市圈、城市群,要遵循交通产业空间协同规律。不同类型的产业在空间上是追寻不同的交通方式的。在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我们城市以房地产和工业园区主导,对应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港口、高速公路、宽马路。现在这个阶段对应的就是机场、高铁、城市轨道、街区。
第三个逻辑,都市圈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要建立轨道之上的都市群。
轨道交通跟公共服务、产业是什么关系?中心城市过度集聚,要疏解到外围。下一步,随着市郊铁路修到外围地区、新城新区去,还需要以教育与医疗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一同修出去。好处:第一,产业、资本跟人才走,人才跟着公共服务走。外围公共服务好了,人去了,外围产城融合的问题解决了。第二,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中心城区过度集聚的一些不适合的功能也疏解了。第三,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病,大大缓解。比如说以北京为例,进城道路堵得一塌糊涂,出城的路在晒太阳,完全不是双向交通,利用率低。如果北京的儿童医院、协和医院扩建,城里是不能的,要扩建到外围去。
所以,逻辑的起点是抓住牛鼻子,打破公共服务悬崖。但这不是静态的,要跟空间交通产业协同发展。过去是人口产业集聚的一种程度再被动地去配置教育和医疗。未来,如果真正的把都市圈城市群建好,需要以轨道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以教育和医疗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二者协同共进。公共服务不是城市群发展的配套,而是发展的触媒,是我们这个地区发展的价值的配置杠杆。(记者 任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