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让传统工艺“新生”带动彝区脱贫攻坚
近日,全国第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凉山设立。该工作站的目标是进一步振兴凉山传统工艺,以传统工艺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说起传统工艺,凉山“遍地是宝”——彝族服饰、彝绣、彝族羊毛擀毡技艺、彝族银饰、彝族漆器……不仅品种丰富,还沉淀着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虽然这些工艺的实用价值已随社会发展而式微,但其蕴含的特色文化元素却未消逝,一旦充分挖掘,更受现代市场青睐。
不过,这些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工艺产品,却经常遭遇“迈不出”也“卖不出”大凉山的尴尬。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大多当地传承人和贫困户既不了解市场,也不了解客户,尤其缺乏产品宣传、品牌运作等意识和能力,导致手中产品无法变现,特色产品无法上升为特色产业。
传统工艺,必须产业化转化,才能为脱贫助力。凉山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就是希望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聚合各方面社会资源,在产品设计、工艺提升、打造品牌、扩大市场等方面对凉山传统工艺进行支持,让传统工艺产业化,助当地民众增加收入。
而传统工艺产业化的转化过程,也能帮助贫困户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一是提升贫困户的知识水平。通过相关培训,让贫困户深入了解材料处理、功能设计等方面的科学原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日益丰富和完善产品的功能。二是提升贫困户的文化自信。帮助他们认识本地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进一步构建文化认同感,积极自信地展示和发掘其价值,走上脱贫奔康之路。三是拓宽贫困户的创新思维。产品“走出去”参加市场化竞争,贫困户能了解到各地传统工艺的发展方式,集众家之长,启发、拓宽自身的创新思路。
贵州就有鲜活例子。当地传统工艺“松桃苗绣”,已经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带动3800多人就业,年产值6000多万元。而这背后,离不开贵州雷山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帮助,该站积极为当地贫困户寻找设计人才,改良传统工艺产品,还引入高校、文创机构等服务贫困地区,帮助贫困户答疑解惑、了解市场、坚定信心。这些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增加了收入、绽放了笑容,更有贫困户认为——主要是激发了自己的心底力量。
为何激发了心底力量?因为立足传统、重拾传统,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的过程,就是贫困户自立自强、重塑自尊的过程。贫困户从传统手艺的学习和开发中,发现自身的价值,获取成功的经验,才能进一步激发自身的动力去创造令自己满意的生活。这种内生动力对于提升个人信心,激励下一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日报评论员 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