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解读在美丽四川建设中融入“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信息支持。国务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互联网能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更多“绿色大数据”,包括污染情况、项目需求、投资分布等。与一般性消费行业相比,环保更需要精确数据库帮助企业寻找到合适的生产技术、合适的生产商,而互联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在信息传递速度和信息承载容量两个维度上支持美丽四川的建设。
互联网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路径方法。一方面,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资源消耗的管理,从根本上提高能源、资源和其他材料的利用效率,意味着可以用较少的材料和能源,获得等量或超量的效益和成果。另一方面,美丽四川建设可以充分挖掘网络数据储备和数据分析的巨大潜力,并运用在全球气候、生态系统分析和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绿色建筑等建设中。再者,建设美丽四川,需要转变生产方式,互联网最大的特性就是交互式、个性化,于是,依托互联网产生的“多品种、定制式”生产方式会逐渐替代传统工业“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最后,依托互联网可以形成“高效节约”的工作及生活方式,网上办公高效环保、网络访友缓解交通、网上购物方便快捷、网上娱乐时尚舒畅……在未来,人们还可以住网络住宅、使用网络冰箱、乘坐网络汽车等。
互联网为美丽四川建设创新知识内容。毫无疑问,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新知识体系的推动,对于从事美丽四川建设的各级组织来讲,知识更新、知识创新是其永葆青春的重要路径。首先,互联网方便研发机构实现相关知识的有效、有序管理。其次,相关组织可以利用互联网便捷获取资料,并将资料有效梳理后形成资讯,再进一步将资讯创新为新的知识,最终转化为美丽四川建设的智慧,从而创新整个知识体系。最后,各级组织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数据共享,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刘彤 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