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制度供给”

  • 2016年05月04日 20时13分
  • 来源: 督院街30号微信公众号
  • 【字体:
  •   日前,中国PPP创新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贾康接受了督院街30号(duyuanjie30)专访,就PPP模式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的现状、困惑、对策等问题发表了最新的观点。

      供给侧改革,首先是制度供给而非产品

      督院街30号: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归纳起来,有两种倾向,一是“窄化”,即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同于上前的“三去一降一补”;二是“西化”,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里根经济学”“萨伊定律”相提并论,如何准确把握这个概念?

      贾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借鉴国外成果,并结合实际国情所作出的系统性工程式的创新,是全局的,长远的。本质是以改革为龙头,以结构优化为着眼点,从制度创新拉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整个系统体系的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位的是制度的供给,而非产品。

      “三去一降一补”是当下、年度、中期特别强调的事情,其中,有些是改革,有些与改革有关,有些实际上是具体的管理措施,不能将其等同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结构性加杠杆服务于全局防风险的去杠杆

      督院街30号:“三去一降一补”从地方落实来看,很多举措似乎是矛盾的,比如去库存和加杠杆,降成本与保产能之间。

      贾康:这就是我说的,要合理掌握结构性的加杠杆服务于全局防风险的去杠杆。房地产市场库存过高,拖累整个经济,需要采取有效的去库存的措施。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有必要加杠杆,尤其是三四线城市这样的房地产库存最严重的区域。而且我强调,不仅要加商业金融杠杆,还特别需要加政策性融资的杠杆。这才能够解决三四线城市的库存问题,让农民工进入交易。

      也就是说,“三去一降一补”是整体上的,宏观上的,具体到某些行业或地方,去和加是不矛盾的,要具体分析。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去库存必须配套加杠杆,必须配商业性金融杠杆之外的政策性融资杠杆。

      PPP不是走回头路

      督院街30号:我们过去一直强调市场的归市场,政府归政府,政企分开,但是PPP项目中,政府要与企业开展合作,有人担心,这是在走回头路?

      贾康:由政府、市场井水不犯河水、划清边界、各行其道,到政府和市场主体可以一起做事情,这背后确实有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传统体制的回归。

      督院街30号:区别在哪?

      贾康:传统背景下,政企分开强调的是政府不能插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这是一种新的,更带有绩效提升特征的制度状态、制度安排。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企业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是运动员与运动员的关系,而非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防范“角色惯性”,让“法”来说话

      督院街30号:政府的裁判员角色与运动员角色如何保持独立?

      贾康:在政府和企业作为伙伴关系签约之前,可以说政府的身份不可避免带着裁判员的色彩,要给出规划和政策信息,要处理只有政府才能处理的和规则相关的事情,而一旦签署了协议,政府的身份就只能局限于运动员了。

      督院街30号:角色是有惯性的,如何防止政府将自身的裁判员角色带入PPP?或者说,政府与企业合作之后,裁判员的角色该谁来充当?

      贾康:裁判员的工作在法制范围内,要由“法”来规范。从签合同开始,政府就是只能是运动员的身份,裁判员到哪里去了?裁判员是“法”,因为国家的合同法和与合同法相关所有的法规作为裁判员,不光要求企业,还要求政府一起守约履约。

      督院街30号:上世纪90年代,美国第一条利用私营资金建造的收费公路——91号公路,在加州正式投入运行,但是伴随着当地交通出行量节节攀升,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频发。1999年,当地宣布将在91号公路上新建车道并连接到附近的另一条公路,为此,私营将加州交通部告上了法院。最终,政府以远造价的价格回购了这条路,成为PPP历史上一个失败的案例,您怎么看?

      贾康:这个案例中,存在对车流预计不足的问题。但后期出现的问题并不能掩盖项目成果,从你刚才的讲述来看,这个项目并不是完全失败的,至少从前期来看,它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缓解了财政压力,后期也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了解决。

      推进PPP倒逼法制政府建设

      督院街30号:在中国当前形势下,政府的能量太大了,对此,民营企业心存忌惮。PPP如何顺利推进?

      贾康:推进PPP的过程,就是倒逼、催化法治政府甚至法治国家的过程,我们要把权力关进“法”笼子里的过程,通过立法程序,不断动态优化。这样企业才可能可持续地进入PPP实施伙伴关系的操作过程。

      督院街30号:PPP的本义是政府与企业是相互合作、自由恋爱的关系,但在落实过程中,使用的还是原来的招投标方式,对此,有些企业不能理解。

      贾康:招投标的意义在于规范竞争,但是不排除竞争性磋商。某些项目其实对应的对象很少,这时可以采取竞争性磋商的关系。以后政府工作进一步阳光化,也可以考虑“邀约采购”方式。

      督院街30号:PPP项目风起云涌,但有媒体报道,其中存在大量的“伪PPP项目”。您怎么看?

      贾康:这里有一个误解,不能说有意愿做最后没做成的项目就都叫伪PPP项目。一个PPP项目的完成需要经过提出、识别、筛选、过滤、推动等等过程,是动态的。其中有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不能说减下去的都是伪PPP项目。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贾康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制度供给”

  • 2016年05月04日 20时13分
  • 来源: 督院街30号微信公众号
  •   日前,中国PPP创新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贾康接受了督院街30号(duyuanjie30)专访,就PPP模式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的现状、困惑、对策等问题发表了最新的观点。

      供给侧改革,首先是制度供给而非产品

      督院街30号: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归纳起来,有两种倾向,一是“窄化”,即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同于上前的“三去一降一补”;二是“西化”,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里根经济学”“萨伊定律”相提并论,如何准确把握这个概念?

      贾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借鉴国外成果,并结合实际国情所作出的系统性工程式的创新,是全局的,长远的。本质是以改革为龙头,以结构优化为着眼点,从制度创新拉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整个系统体系的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位的是制度的供给,而非产品。

      “三去一降一补”是当下、年度、中期特别强调的事情,其中,有些是改革,有些与改革有关,有些实际上是具体的管理措施,不能将其等同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结构性加杠杆服务于全局防风险的去杠杆

      督院街30号:“三去一降一补”从地方落实来看,很多举措似乎是矛盾的,比如去库存和加杠杆,降成本与保产能之间。

      贾康:这就是我说的,要合理掌握结构性的加杠杆服务于全局防风险的去杠杆。房地产市场库存过高,拖累整个经济,需要采取有效的去库存的措施。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有必要加杠杆,尤其是三四线城市这样的房地产库存最严重的区域。而且我强调,不仅要加商业金融杠杆,还特别需要加政策性融资的杠杆。这才能够解决三四线城市的库存问题,让农民工进入交易。

      也就是说,“三去一降一补”是整体上的,宏观上的,具体到某些行业或地方,去和加是不矛盾的,要具体分析。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去库存必须配套加杠杆,必须配商业性金融杠杆之外的政策性融资杠杆。

      PPP不是走回头路

      督院街30号:我们过去一直强调市场的归市场,政府归政府,政企分开,但是PPP项目中,政府要与企业开展合作,有人担心,这是在走回头路?

      贾康:由政府、市场井水不犯河水、划清边界、各行其道,到政府和市场主体可以一起做事情,这背后确实有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传统体制的回归。

      督院街30号:区别在哪?

      贾康:传统背景下,政企分开强调的是政府不能插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这是一种新的,更带有绩效提升特征的制度状态、制度安排。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企业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是运动员与运动员的关系,而非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防范“角色惯性”,让“法”来说话

      督院街30号:政府的裁判员角色与运动员角色如何保持独立?

      贾康:在政府和企业作为伙伴关系签约之前,可以说政府的身份不可避免带着裁判员的色彩,要给出规划和政策信息,要处理只有政府才能处理的和规则相关的事情,而一旦签署了协议,政府的身份就只能局限于运动员了。

      督院街30号:角色是有惯性的,如何防止政府将自身的裁判员角色带入PPP?或者说,政府与企业合作之后,裁判员的角色该谁来充当?

      贾康:裁判员的工作在法制范围内,要由“法”来规范。从签合同开始,政府就是只能是运动员的身份,裁判员到哪里去了?裁判员是“法”,因为国家的合同法和与合同法相关所有的法规作为裁判员,不光要求企业,还要求政府一起守约履约。

      督院街30号:上世纪90年代,美国第一条利用私营资金建造的收费公路——91号公路,在加州正式投入运行,但是伴随着当地交通出行量节节攀升,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频发。1999年,当地宣布将在91号公路上新建车道并连接到附近的另一条公路,为此,私营将加州交通部告上了法院。最终,政府以远造价的价格回购了这条路,成为PPP历史上一个失败的案例,您怎么看?

      贾康:这个案例中,存在对车流预计不足的问题。但后期出现的问题并不能掩盖项目成果,从你刚才的讲述来看,这个项目并不是完全失败的,至少从前期来看,它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缓解了财政压力,后期也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了解决。

      推进PPP倒逼法制政府建设

      督院街30号:在中国当前形势下,政府的能量太大了,对此,民营企业心存忌惮。PPP如何顺利推进?

      贾康:推进PPP的过程,就是倒逼、催化法治政府甚至法治国家的过程,我们要把权力关进“法”笼子里的过程,通过立法程序,不断动态优化。这样企业才可能可持续地进入PPP实施伙伴关系的操作过程。

      督院街30号:PPP的本义是政府与企业是相互合作、自由恋爱的关系,但在落实过程中,使用的还是原来的招投标方式,对此,有些企业不能理解。

      贾康:招投标的意义在于规范竞争,但是不排除竞争性磋商。某些项目其实对应的对象很少,这时可以采取竞争性磋商的关系。以后政府工作进一步阳光化,也可以考虑“邀约采购”方式。

      督院街30号:PPP项目风起云涌,但有媒体报道,其中存在大量的“伪PPP项目”。您怎么看?

      贾康:这里有一个误解,不能说有意愿做最后没做成的项目就都叫伪PPP项目。一个PPP项目的完成需要经过提出、识别、筛选、过滤、推动等等过程,是动态的。其中有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不能说减下去的都是伪PPP项目。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