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航、严固解读PPP倒逼公共服务领域的价格改革
史航(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基础设施与并购高级经理)
严固(四川省PPP项目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3月23日,省发展和改革委组织的全省创新重点项目融资专题培训在成都举行,PPP成为重要议题。记者邀请专家中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基础设施与并购高级经理史航和四川省PPP项目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严固,针对PPP领域中的问题,出谋划策。
如何鉴别和规避“伪PPP项目”
记者:PPP成为大热点,各地纷纷推出大批项目。但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各地上报的项目中有近四分之一未获通过。这些项目被业内称作“伪PPP项目”。
史航:PPP是有一定特征的,比如必须经过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政府支付义务管理等一系列科学的论证。没有经过这些论证,在实施层面缺乏操作性,就是“伪PPP项目”。刚开始,一些地方的PPP项目库简单的将以前的BT、BOT项目包装成PPP项目,新瓶装旧酒。
记者:现在的PPP模式和之前的BT有什么区别呢?
史航:BT模式下,项目需要由财政出具担保;而PPP模式,财政只需根据合同履行支付义务,并不为项目的信用埋单。换句话说,BT是建一项工程,政府对工程付款,而PPP模式更像是购买服务。以建设一座医院为例,BT模式下,企业按政府要求建好医院,建好后政府付钱;PPP模式下,政府提出要建某种功能的医院,企业投融资来建设,建完还要提供物业或运营上的服务,政府定期对其考核和支付,政府支付的周期拉长了,合作的周期也拉长。
记者:对“伪PPP项目”怎么规避呢?
史航:刚刚投入运行的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将起到关键作用。我省736个项目纳入这个平台项目库,居全国第三位。这些项目就需要在这个平台上信息全公开,按规定走完所有流程。PPP项目都要纳入这个平台,“伪项目”就没有容身之所了。
游戏规则要对政府一方有约束力
记者:即便经过论证、符合PPP特征的项目,依然鲜有社会资本接招,原因何在?
严固: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是推出积极,但推广不足,守株待兔的思维还是广泛存在;另一方面,PPP项目本身是高度专业化的,需要专业人才,地方政府人才不足,导致推进艰难;对企业而言,传统的路径依赖依然存在,缺乏对PPP模式的清晰认识,对于PPP项目周期、运营维护和现金流的管理都考虑不周。
记者:如何解决?
史航:在PPP模式下,政府与社会资本是完全平等的市场主体,是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而非裁判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因此,PPP游戏规则必须要保证项目内的双方是平等的,同时对政府信用有长效的保障,对其行为进行长期约束。有的地方,曾经为了某个项目出台一部法规,但是项目开始几年以后又把这个给废掉了,这不仅导致项目夭折,同时还会使政府的信用受损。今后,在推行PPP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制定严格的游戏规则,对项目中的政府一方要有约束力,如果出现政府违约,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可以仲裁;同时,政府也要自觉养成规则意识,不能在项目洽谈的时候什么都签,等出现问题了又不认账。
政府的人才方面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借助专业的咨询机构来解决。
公共服务领域的价格改革要跟上
记者:在游戏规则明晰的前提下,还有哪些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史航:比如要建一个水厂、电厂,这些产品的价格都是被管控的,盈利空间有限,不足以吸引到社会资本。PPP模式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价格改革一定要跟上来,这也是个倒逼过程,PPP是现在地方重要的融资渠道,如果不进行价格改革,那么这条必须要走的路就注定进展缓慢。
事实上,在PPP模式应用比较成熟的污水处理领域,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放开价格管制。这样的改革步伐还要加快。 (记者 陈岩)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