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车主拥有“充电自由”?四川出台一揽子措施完善充电基础设施

  • 2024年06月28日 15时14分
  • 来源: 川观新闻
  • 【字体: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

    充电问题被认为是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随着电动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充电桩供需矛盾亟待解决。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新发展阶段四川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作出顶层设计,明确六方面主要任务,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绿色出行充电需求。

    《规划》有哪些亮点?如何解决当前电动汽车充电“痛点”?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省内六成以上充电桩集中在成都,亟需完善整体布局

    伴随着电动汽车大潮来临,公众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数据显示,2023年底,四川电动汽车保有量达89.63万辆,“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71.3%,年均渗透率为20.9%。为了满足充电需求,全省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目前省内已建成投运充电桩32万台、容量533万千瓦,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8.2倍、3.7倍。

    “总体来看,我省已形成规模超前、覆盖广泛、高效便捷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过,着眼未来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整体发展布局不够均衡、居住小区建桩仍有瓶颈、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成都平原和川南经济区充电基础设施占全省比例超90%,其中63%集中在成都市,城区边缘和农村地区布局较少,公共充电桩的乡镇覆盖率不足40%。由于供电设施容量不足、安全管理等问题,部分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安装难。此外,企业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较为突出,行业总体盈利能力不足。

    行业预测,电动汽车中长期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30年四川省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达到45%。

    着眼未来发展趋势,《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充电基础设施86万台、额定功率达到1300万千瓦,分别是目前的2.7倍、2.4倍;2030年底建成充电基础设施293万台、额定功率达到2956万千瓦,分别是目前的9.2倍、5.55倍。

    “车主对充电速度、安全保障、服务质量、智能化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明确,四川将从优化完善充电网络布局、加快重点区域设施建设、提升充电行业发展水平、加强科技创新与示范引领、提高电力保障和服务水平、强化安全管控能力6个方面持续发力,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充电矛盾依然存在,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营造更加友好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郝世强表示。

    瞄准重点区域加快布局,2025年前实现景区、7条主要干线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充电桩进小区难、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难、景区找充电桩难……当前,这些问题无疑加深了车主的“充电焦虑”。

    瞄准重点区域、重点场景的充电痛点,《规划》均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针对“城区边缘和农村地区充电难”,《规划》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县乡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其余市实现充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全省农村地区公共充电桩数量达2.2万台,充电桩额定功率达132万千瓦。

    针对“充电桩进小区难”,《规划》要求,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100%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既有居住区,将充电基础设施纳入老旧小区完善类设施改造范围,确不具备改造条件的,鼓励通过“统建统服”、有序充电等方式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这些措施,精准发力,针对性强。”郝世强表示,综合考虑充电便捷性、经济性等因素,现在很多车主都有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意愿,但出于消防、安全管理、供电设施容量不足等问题,一些小区物业不允许充电桩进小区。《规划》对新建小区、老旧小区的充电桩建设均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利于打通小区充电“最后一公里”。

    针对“公路充电难”,《规划》提出,在成渝间重要高速公路服务区支持超充站建设布局,鼓励换电站应用试点。在G5京昆高速剑门关、G0512成乐高速眉山、G4215蓉遵高速富顺等21对以上服务区建设或改造快速充电基础设施130台以上,实现快速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特别是针对景区、旅游干线,《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电动汽车充电车位不低于10%,4A级以上旅游景区设立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区域;实现周公山至瓦屋山公路(S104、S308)、S541荥经县五宪镇至龙苍沟景区等7条主要干线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100%覆盖,新增充电基础设施(单桩功率60千瓦以上)100台。

    去年,蜀道集团、318国道沿线政府部门、华为数字能源已在318国道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稻城·桑堆服务区、理塘康南旅游集散中心率先布设超级充电装置,大幅提升了游客充电效率。

    “目前蜀道集团在高速公路、旅游公路沿线服务区投建运营了200多座充电站,其中超充桩约占三成左右,20多分钟就能充满电。”四川蜀道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卿明彬表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完善干线公路、城际网络的充电站,并对高速公路的充电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光储充检放等多种方式提档升级,让充电和加油一样方便,助力绿色出行、绿色出游、绿色物流。

    提升行业服务和运营水平 增强企业自身盈利能力

    随着充电桩市场规模扩大,行业发展水平也亟待提升。

    一方面,行业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等问题,另一方面,大部分充电基础设施盈利模式单一,省内大多数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目前市场还处于培育期,充电桩的利用率不高,主要靠收取服务费获取收益。”卿明彬介绍,高速公路、旅游景区,由“出行潮汐”带来的“充电潮汐”问题突出,尽管近三年单桩利用率呈增长趋势,但单桩年平均时长利用率只有6%—8%。此外,高速路上建充电桩建设成本较高,除了设备、用地成本外,高压外电接入因距离原因成本仍然偏高,企业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

    对此,《规划》提出,挖掘增值服务,鼓励在商业地产、旅游景区、公路沿线等充电基础设施场站建设综合服务驿站,配套提供车辆维修保养、娱乐休息、餐饮服务、洗车、特色产品销售等附加服务,提高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场站综合收益。

    一些企业也在探索“储能+充电”一体化充电站模式,通过峰谷电价价差、储能项目并网等模式,增强盈利能力。

    去年7月,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市双流区金河路投建的“分布式电能储充一体装置”就正式与国家电网并网运行。

    “公司主要打造街边充电场景,依托路灯灯杆搭载充电桩和储能设施,解决充电难题。”该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杨健龙介绍,在电价低谷时段从电网购买低价电给储能系统充电,在电价高峰时段,利用储能系统为电动汽车提供路边充电服务,同时还可以将储能电通过线路向电网反向供电。

    不过,他坦言,目前分布式储能上网机制还未完全打通,比如并网部分的费用如何结算,四川还没有出台相关电价标准。“此次《规划》专门提出提升车网融合互动能力,研究探索电动汽车和充(换)电场站对电网放电的价格机制。期待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杨健龙表示。

    为了鼓励企业参与,《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保障措施,包括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予以补贴,加强用地保障等。

    这也让企业充满期待。“比如用地,现在很多企业和业主签的是3—5年的租赁合同,《规划》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场站租期采用10年及以上期限,将降低运营企业用地风险,引导企业长期持续经营。”杨健龙说。(记者 史晓露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如何让车主拥有“充电自由”?四川出台一揽子措施完善充电基础设施

  • 2024年06月28日 15时14分
  • 来源: 川观新闻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

    充电问题被认为是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随着电动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充电桩供需矛盾亟待解决。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新发展阶段四川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作出顶层设计,明确六方面主要任务,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绿色出行充电需求。

    《规划》有哪些亮点?如何解决当前电动汽车充电“痛点”?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省内六成以上充电桩集中在成都,亟需完善整体布局

    伴随着电动汽车大潮来临,公众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数据显示,2023年底,四川电动汽车保有量达89.63万辆,“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71.3%,年均渗透率为20.9%。为了满足充电需求,全省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目前省内已建成投运充电桩32万台、容量533万千瓦,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8.2倍、3.7倍。

    “总体来看,我省已形成规模超前、覆盖广泛、高效便捷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过,着眼未来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整体发展布局不够均衡、居住小区建桩仍有瓶颈、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成都平原和川南经济区充电基础设施占全省比例超90%,其中63%集中在成都市,城区边缘和农村地区布局较少,公共充电桩的乡镇覆盖率不足40%。由于供电设施容量不足、安全管理等问题,部分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安装难。此外,企业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较为突出,行业总体盈利能力不足。

    行业预测,电动汽车中长期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30年四川省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达到45%。

    着眼未来发展趋势,《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充电基础设施86万台、额定功率达到1300万千瓦,分别是目前的2.7倍、2.4倍;2030年底建成充电基础设施293万台、额定功率达到2956万千瓦,分别是目前的9.2倍、5.55倍。

    “车主对充电速度、安全保障、服务质量、智能化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明确,四川将从优化完善充电网络布局、加快重点区域设施建设、提升充电行业发展水平、加强科技创新与示范引领、提高电力保障和服务水平、强化安全管控能力6个方面持续发力,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充电矛盾依然存在,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营造更加友好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郝世强表示。

    瞄准重点区域加快布局,2025年前实现景区、7条主要干线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充电桩进小区难、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难、景区找充电桩难……当前,这些问题无疑加深了车主的“充电焦虑”。

    瞄准重点区域、重点场景的充电痛点,《规划》均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针对“城区边缘和农村地区充电难”,《规划》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县乡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其余市实现充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全省农村地区公共充电桩数量达2.2万台,充电桩额定功率达132万千瓦。

    针对“充电桩进小区难”,《规划》要求,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100%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既有居住区,将充电基础设施纳入老旧小区完善类设施改造范围,确不具备改造条件的,鼓励通过“统建统服”、有序充电等方式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这些措施,精准发力,针对性强。”郝世强表示,综合考虑充电便捷性、经济性等因素,现在很多车主都有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意愿,但出于消防、安全管理、供电设施容量不足等问题,一些小区物业不允许充电桩进小区。《规划》对新建小区、老旧小区的充电桩建设均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利于打通小区充电“最后一公里”。

    针对“公路充电难”,《规划》提出,在成渝间重要高速公路服务区支持超充站建设布局,鼓励换电站应用试点。在G5京昆高速剑门关、G0512成乐高速眉山、G4215蓉遵高速富顺等21对以上服务区建设或改造快速充电基础设施130台以上,实现快速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特别是针对景区、旅游干线,《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电动汽车充电车位不低于10%,4A级以上旅游景区设立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区域;实现周公山至瓦屋山公路(S104、S308)、S541荥经县五宪镇至龙苍沟景区等7条主要干线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100%覆盖,新增充电基础设施(单桩功率60千瓦以上)100台。

    去年,蜀道集团、318国道沿线政府部门、华为数字能源已在318国道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稻城·桑堆服务区、理塘康南旅游集散中心率先布设超级充电装置,大幅提升了游客充电效率。

    “目前蜀道集团在高速公路、旅游公路沿线服务区投建运营了200多座充电站,其中超充桩约占三成左右,20多分钟就能充满电。”四川蜀道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卿明彬表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完善干线公路、城际网络的充电站,并对高速公路的充电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光储充检放等多种方式提档升级,让充电和加油一样方便,助力绿色出行、绿色出游、绿色物流。

    提升行业服务和运营水平 增强企业自身盈利能力

    随着充电桩市场规模扩大,行业发展水平也亟待提升。

    一方面,行业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等问题,另一方面,大部分充电基础设施盈利模式单一,省内大多数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目前市场还处于培育期,充电桩的利用率不高,主要靠收取服务费获取收益。”卿明彬介绍,高速公路、旅游景区,由“出行潮汐”带来的“充电潮汐”问题突出,尽管近三年单桩利用率呈增长趋势,但单桩年平均时长利用率只有6%—8%。此外,高速路上建充电桩建设成本较高,除了设备、用地成本外,高压外电接入因距离原因成本仍然偏高,企业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

    对此,《规划》提出,挖掘增值服务,鼓励在商业地产、旅游景区、公路沿线等充电基础设施场站建设综合服务驿站,配套提供车辆维修保养、娱乐休息、餐饮服务、洗车、特色产品销售等附加服务,提高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场站综合收益。

    一些企业也在探索“储能+充电”一体化充电站模式,通过峰谷电价价差、储能项目并网等模式,增强盈利能力。

    去年7月,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市双流区金河路投建的“分布式电能储充一体装置”就正式与国家电网并网运行。

    “公司主要打造街边充电场景,依托路灯灯杆搭载充电桩和储能设施,解决充电难题。”该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杨健龙介绍,在电价低谷时段从电网购买低价电给储能系统充电,在电价高峰时段,利用储能系统为电动汽车提供路边充电服务,同时还可以将储能电通过线路向电网反向供电。

    不过,他坦言,目前分布式储能上网机制还未完全打通,比如并网部分的费用如何结算,四川还没有出台相关电价标准。“此次《规划》专门提出提升车网融合互动能力,研究探索电动汽车和充(换)电场站对电网放电的价格机制。期待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杨健龙表示。

    为了鼓励企业参与,《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保障措施,包括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予以补贴,加强用地保障等。

    这也让企业充满期待。“比如用地,现在很多企业和业主签的是3—5年的租赁合同,《规划》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场站租期采用10年及以上期限,将降低运营企业用地风险,引导企业长期持续经营。”杨健龙说。(记者 史晓露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