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解读

  • 2017年06月02日 17时24分
  • 来源: 省卫生计生委
  • 【字体:
  • 播报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四川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省政府印发的第4个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是引领、指导“十三五”时期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对艾滋病等传统流行重大疾病,要坚持因病施策、各个击破,巩固当前防控成果,不断降低疫情流行水平。编制和实施《行动计划》是推动健康四川建设,贯彻落实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的直接体现,是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进一步深化艾滋病各项防控措施和预防控制艾滋病疫情传播流行的重大举措,对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动计划》的起草背景与过程

      “十二五”期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四川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注射吸毒和输血传播得到有效控制,预防母婴传播效果明显,重点地区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遏制,全省整体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如期实现了“十二五”行动计划的目标。但是,目前我省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地流行模式多样化,防治工作中新老问题交织并存,防治任务更加艰巨。经性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升高,老年男性、青年学生人群感染人数不断增多,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合成毒品滥用、不安全性行为、社交软件等新媒体的普遍使用等诸多因素增加了艾滋病传播风险;疫情严重地区“毒、穷、愚、病”交织孳生,经注射吸毒传播和母婴传播未得到完全遏制;尚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检测发现,现有的防治技术、手段、人力和投入还不能满足防治工作需要。

      2015年,省卫生计生委组建了《行动计划》编写小组。在广泛调研、总结“十二五”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国家防治目标和策略措施,结合四川实际,应用科研成果,广泛听取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市(州)及有关专家、社会组织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完善,编制形成《行动计划》,并报省政府同意,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二、《行动计划》的主要特点

      《行动计划》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突出了战略性、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并充分体现我省防治工作实际。

      一是因病施策,注重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四川艾滋病疫情基数大,疾病负担重,是全国疫情较为严重省份,经性、经吸毒途径传播流行的危险因素多为社会因素,广泛复杂并将长期存在,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必须因病施策,注重关口前移,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的工作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减轻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疾病负担。《行动计划》立足省情,在防治目标上体现“治未病”指标与“治已病”指标结合;在工作机制和策略措施上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将艾滋病防治融入各部门职责任务中,实施社会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控制,动员全社会参与,使健康促进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从源头上减少高危人群和高危行为。

      二是分类指导,注重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针对四川地域广、区域差异大,流行模式多样化等特点,对高、中流行地区和低流行地区实施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行动计划》在防治策略上,对高、中、低流行区分别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在指标设置上,注重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组织国家和省有关方面专家测算和论证,对凉山州及凉山州以外地区“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指标采取分类指导;在措施落实上,总结“十二五”防治成效和经验,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借鉴国内外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措施和最新科研成果,针对不同传播途径,强化相关阻断措施,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强化宣传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视基层经验,固化近年来地方在实践中总结的“一站式”、“双下沉”管理经验。

      三是注重长效,强化政策保障和能力建设。根据四川疫情基数大,感染者数量多、增长快、疾病负担重,诊疗管理服务需求增长迅速、管理难度大,基层能力薄弱等特点,《行动计划》注重强化诊治能力建设和政策保障,对艾滋病防治资金投入、专业队伍建设、健全检测实验室网络、完善定点医院的补偿机制,加强和落实患者救治救助保障,落实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等提出明确要求。

      三、《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

      《行动计划》确定了“十三五”防治总体目标为:最大限度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有效控制性传播,最大限度发现和治疗感染者及病人,进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将我省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明确了宣传教育、综合干预、检测治疗等10个具体工作指标,涵盖了全省各地防治工作各主要领域,除“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指标要求除凉山州以外地区达90%以上、凉山州达85%以上外,其余各项指标要求各地均同步达到。《行动计划》提出了“六个强化”的防控策略措施。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坚持预防在先,将宣传教育融入各项防控策略和措施,广泛深入持久、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警示性的宣传材料,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影响和互联网等新媒体作用,增强宣传实效。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老年男性、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的健康教育。

      二是强化综合治理,提高综合干预实效性。依法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聚众淫乱、故意传播艾滋病等违法犯罪活动。将异性传播和男性同性传播作为控制经性传播的重要内容,加大综合干预力度。在省政府规定的公共场所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加强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与其他禁毒工作的衔接,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重点加强边远、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有力降低母婴传播。

      三是强化发现管理,提高随访服务规范性。加强疫情监测研判,构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网络,科学有序扩大检测。强化对感染者和病人的心理支持、行为干预和检测、医学咨询和转介等服务。推广有效的随访管理服务模式,做好流动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服务。要实现供应临床的血液按规定全部经过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加强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控制。

      四是强化救治救助,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将有意愿且无治疗禁忌症的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治疗范畴。要扩大中医药治疗覆盖面。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转诊制度,进一步规范治疗管理,提高治疗质量和效果。相关部门要做好各类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与其他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为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及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加强对生活困难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救助。

      五是强化社会动员,扩大社会参与覆盖。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在易感染艾滋病行为人群干预、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和关怀救助等领域开展工作。积极组织、动员和支持社会组织申请国家防艾基金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登记,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服务分级能力评估。动员和支持企业、基金会、有关组织和志愿者开展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公益活动。

      六是强化分类指导,推动精准防治。对高、中、低艾滋病流行地区提出不同的防控策略措施。高、中流行地区要重点加强源头治理,减少新发感染。加大对从事色情和毒品交易违法犯罪场所和人员的打击力度,阻断“毒”“性”交织传播。加强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疫情最严重地区,要求全面落实“领导联县、部门包乡、工作队包村”机制,重点加强预防母婴传播。低流行地区要坚持预防在先的原则,重点加强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及感染者发现和管理。开展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积极探索适合我省不同流行水平、不同传播特点的防治模式,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四、《行动计划》的落实

      为确保《行动计划》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科研与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调各级政府对辖区艾滋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将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督促检查的重要内容,制定符合本地疫情特点和工作实际的防治规划,保障防治经费投入,落实部门职责。疫情严重地区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督导与评估,并将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作为政府督查督办的重要事项,确保本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解读

  • 2017年06月02日 17时24分
  • 来源: 省卫生计生委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四川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省政府印发的第4个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是引领、指导“十三五”时期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对艾滋病等传统流行重大疾病,要坚持因病施策、各个击破,巩固当前防控成果,不断降低疫情流行水平。编制和实施《行动计划》是推动健康四川建设,贯彻落实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的直接体现,是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进一步深化艾滋病各项防控措施和预防控制艾滋病疫情传播流行的重大举措,对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动计划》的起草背景与过程

      “十二五”期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四川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注射吸毒和输血传播得到有效控制,预防母婴传播效果明显,重点地区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遏制,全省整体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如期实现了“十二五”行动计划的目标。但是,目前我省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地流行模式多样化,防治工作中新老问题交织并存,防治任务更加艰巨。经性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升高,老年男性、青年学生人群感染人数不断增多,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合成毒品滥用、不安全性行为、社交软件等新媒体的普遍使用等诸多因素增加了艾滋病传播风险;疫情严重地区“毒、穷、愚、病”交织孳生,经注射吸毒传播和母婴传播未得到完全遏制;尚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检测发现,现有的防治技术、手段、人力和投入还不能满足防治工作需要。

      2015年,省卫生计生委组建了《行动计划》编写小组。在广泛调研、总结“十二五”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国家防治目标和策略措施,结合四川实际,应用科研成果,广泛听取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市(州)及有关专家、社会组织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完善,编制形成《行动计划》,并报省政府同意,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二、《行动计划》的主要特点

      《行动计划》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突出了战略性、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并充分体现我省防治工作实际。

      一是因病施策,注重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四川艾滋病疫情基数大,疾病负担重,是全国疫情较为严重省份,经性、经吸毒途径传播流行的危险因素多为社会因素,广泛复杂并将长期存在,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必须因病施策,注重关口前移,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的工作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减轻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疾病负担。《行动计划》立足省情,在防治目标上体现“治未病”指标与“治已病”指标结合;在工作机制和策略措施上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将艾滋病防治融入各部门职责任务中,实施社会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控制,动员全社会参与,使健康促进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从源头上减少高危人群和高危行为。

      二是分类指导,注重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针对四川地域广、区域差异大,流行模式多样化等特点,对高、中流行地区和低流行地区实施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行动计划》在防治策略上,对高、中、低流行区分别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在指标设置上,注重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组织国家和省有关方面专家测算和论证,对凉山州及凉山州以外地区“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指标采取分类指导;在措施落实上,总结“十二五”防治成效和经验,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借鉴国内外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措施和最新科研成果,针对不同传播途径,强化相关阻断措施,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强化宣传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视基层经验,固化近年来地方在实践中总结的“一站式”、“双下沉”管理经验。

      三是注重长效,强化政策保障和能力建设。根据四川疫情基数大,感染者数量多、增长快、疾病负担重,诊疗管理服务需求增长迅速、管理难度大,基层能力薄弱等特点,《行动计划》注重强化诊治能力建设和政策保障,对艾滋病防治资金投入、专业队伍建设、健全检测实验室网络、完善定点医院的补偿机制,加强和落实患者救治救助保障,落实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等提出明确要求。

      三、《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

      《行动计划》确定了“十三五”防治总体目标为:最大限度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有效控制性传播,最大限度发现和治疗感染者及病人,进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将我省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明确了宣传教育、综合干预、检测治疗等10个具体工作指标,涵盖了全省各地防治工作各主要领域,除“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指标要求除凉山州以外地区达90%以上、凉山州达85%以上外,其余各项指标要求各地均同步达到。《行动计划》提出了“六个强化”的防控策略措施。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坚持预防在先,将宣传教育融入各项防控策略和措施,广泛深入持久、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警示性的宣传材料,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影响和互联网等新媒体作用,增强宣传实效。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老年男性、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的健康教育。

      二是强化综合治理,提高综合干预实效性。依法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聚众淫乱、故意传播艾滋病等违法犯罪活动。将异性传播和男性同性传播作为控制经性传播的重要内容,加大综合干预力度。在省政府规定的公共场所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加强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与其他禁毒工作的衔接,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重点加强边远、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有力降低母婴传播。

      三是强化发现管理,提高随访服务规范性。加强疫情监测研判,构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网络,科学有序扩大检测。强化对感染者和病人的心理支持、行为干预和检测、医学咨询和转介等服务。推广有效的随访管理服务模式,做好流动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服务。要实现供应临床的血液按规定全部经过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加强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控制。

      四是强化救治救助,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将有意愿且无治疗禁忌症的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治疗范畴。要扩大中医药治疗覆盖面。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转诊制度,进一步规范治疗管理,提高治疗质量和效果。相关部门要做好各类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与其他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为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及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加强对生活困难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救助。

      五是强化社会动员,扩大社会参与覆盖。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在易感染艾滋病行为人群干预、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和关怀救助等领域开展工作。积极组织、动员和支持社会组织申请国家防艾基金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登记,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服务分级能力评估。动员和支持企业、基金会、有关组织和志愿者开展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公益活动。

      六是强化分类指导,推动精准防治。对高、中、低艾滋病流行地区提出不同的防控策略措施。高、中流行地区要重点加强源头治理,减少新发感染。加大对从事色情和毒品交易违法犯罪场所和人员的打击力度,阻断“毒”“性”交织传播。加强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疫情最严重地区,要求全面落实“领导联县、部门包乡、工作队包村”机制,重点加强预防母婴传播。低流行地区要坚持预防在先的原则,重点加强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及感染者发现和管理。开展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积极探索适合我省不同流行水平、不同传播特点的防治模式,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四、《行动计划》的落实

      为确保《行动计划》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科研与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调各级政府对辖区艾滋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将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督促检查的重要内容,制定符合本地疫情特点和工作实际的防治规划,保障防治经费投入,落实部门职责。疫情严重地区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督导与评估,并将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作为政府督查督办的重要事项,确保本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